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20章(上)
秋風起渭水,落葉滿長安。

 金秋十月,嶺南道廣州固然仍是一片盎然綠意,而千裡之隔的京畿皇城卻早已是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衰瑟景象。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在這個深秋的早晨,長安城外、灞橋之畔的十裡長亭處,卻有數個著朱披紫的當朝權貴正於此地等候一位遠來的行人,他們這軒昂的氣勢、鋪排的陣仗也使許多行客驚異的同時,不斷詫異低問:“除皇親國戚之外,本朝尚有何人能得政事堂三相並六部尚書冒霜親迎?”

 “老薛,你那探子不會錯吧!盧杞真是今早就到?別讓我等空等一場才是!”,長亭之內,禮部尚書楊炎邊籲氣呵手,邊面露不豫之色道。

 “他的行蹤是皇上親自掌握的,每日都有回報,定然是不會錯的了,你楊禮部我雖不懼,莫非還敢跟三位相公玩笑不成?”,傳聞沸沸揚揚的都說要入相,卻被這樣一個人物給攪了,薛尚書豈能不知楊炎心中的憤懣,是以對他這把無名火倒是並不介意,隻笑意晏晏的回說道。

 聞聽這句玩笑話,端坐石幾上的崔佑甫面色絲毫不為所動,縱然是在這枯坐等人之時,他依然是挺腰如松、氣度沉凝。身居樞要之地、入相幾近三載時光,這位奉儒守官之家出身的當朝宰輔,那一份養氣功夫是愈發的精進了。

 與他對坐的劉晏劉相公卻似是沒有聽到這話一般,手中猶自捧著疊厚厚的公文,一目三行的審閱,不時自身前的石幾上取過筆墨落筆批複,也不過柱香地時光,這公文已是愈來愈少。而他這般“工作狂”的模樣想來眾人早已是知之甚深。是以也並無人訝異。

 而在二人上首處的首輔常袞,更是如同睡著了一般的閉著眼睛,也不知薛尚書這句話他到底聽清楚了沒有。兩年光陰,這位權傾天下的政事中樞再沒有了半分昔日陰鷙果決的模樣。普通的衣飾、一夜染霜地花白須發,滿臉深深地褶紋、時時微閉的眼眸,這一切都使他看起來更像一個終生懷才不遇的鄉野老塾師,配合著形貌的變化。這兩歲之中。首輔大人的行事也直有天翻地覆之變,從以前的處處攬權到現在萬事“好好”兩字,這巨大的變化曾引起京中各部司官員種種不同的揣測,最終都因為查無實據而偃旗息鼓,也正是這種變化,使他雖仍有“首輔”之名,卻再不得百官敬重,人人都將他視作個廟裡的老爺一般,雖然名頭嚇人,卻終究是管不了事的。

 至於其他四個幾個散坐著地各部尚書。雖聞言想笑,卻終究還是顧忌上官在此,尤其崔相又是個最重“大臣之體”的,是以也便強行按下。

 “他盧杞不過是一地主官,那裡就值得動這般大陣仗來迎……”。一個探頭了望之間,見灞陵橋側依然並無人跡,不耐深秋風寒、心下又是百不樂意的楊炎垛腳抱怨道。

 “這是皇上的意思,公南,不得妄言!”,還不待楊禮部一句話說完,早為崔佑甫截住話頭道:“方今,陛下有貞觀之志。我等今日往迎盧大人,亦有為天下表率,申明朝廷求賢若渴、尊納人才之意:再則,盧大人之先祖懷慎公、先考弈公皆是一代人傑,隻此二公面上,我等迎迎也是應當。況且更有一份同僚情分在?公南還需少安毋躁才是!”寥寥數語間,崔中書已是點出這三層意思,宰相氣量,確也非凡。

 “來了,來了,盧大人到了!”,隨著一個家丁的通報,眾人各自起身出亭,往橋側而去。

 “噢!這名滿天下地盧大人怎麽這生醜法!還好是據門萌得官,否則,只怕是連吏部關試也過不去。”,看著那悠悠自灞橋而過的兩騎瘦馬蹇驢,素來氣量並不寬廣的楊炎還是忍不住小聲鄙視了一句。

 若隻論形貌,這跨著一騎瘦馬的盧杞,實在是對不起他那響徹天下的名頭,瘦小的身個兒、局促的五官,讓人看來實在是太不順眼,這便也還罷了,更不該他那臉上有大塊的靛藍胎記,為他整個面容散蒙上了一層詭異地幽藍,望之愈發醜陋不堪。唐人選官科試過後,更有吏部“關試”的二次詮選,而這吏部關試“身、言、書、判”四項,第一講究的便是個“身”字,即入選者需是儀表堂堂。如此替天子恩撫一方時,方不會墜了朝廷威儀。直這盧杞相貌,若非得官恩萌,恐終唐一世也難有出頭之日。今日前來迎候之人,多是儀表堂堂,楊炎更是天下知名的“美男子”,加之心結多有,難怪要瞧不上這醜形惡相的盧大人,不過適才他那一番話語,卻也不為虛妄。

 “鳳翔盧杞拜見諸位大人!”,因舊官已除,而新職未拜,是以這盧大人下馬見禮時, 便以籍貫自稱,只是這等稱呼聽在楊大人耳中,未免覺得此人乃是以家世炫耀了。

 扭頭微微一瞥,見常袞沒有半分要說話的意思,劉晏遂哈哈一笑,上前虛扶道:“鳳翔盧家詩書名世、忠義傳家,大人更是深孚人望十余載,清名達於天聽,今日得見,幸甚何哉!來來來,我為大人引見諸位同僚。”

 眾人見禮中,這盧杞竟也是個崖岸自高地主兒,與這些當朝得令人物相見,他也是並無半句寒暄,僅直拱手行謁見禮而已,見他這番自恃模樣,楊炎愈發不慣,見禮時不免更是一副腰也不彎的冰冷模樣,換回盧杞一個幽深的目光。

 “深秋風寒,仆等略備得數盞溫酒……”,見禮畢,還不待劉晏將邀飲接風的話語說完,早聽盧杞接上道:“多謝劉相並眾人大人好意,只是某茹素多年,久不食葷酒,難免辜負諸位大人好意了。今日相迎之恩不敢或忘,他日必當謁府拜謝,現時,某需先往內宮叩謝陛下聖恩,少陪了!”一句話畢,此人赫然又是一禮後,便轉身牽馬往向長安而去,將一乾重臣們丟在身後面面相覷。

 “這廝……”,見此情狀,楊炎就欲說話,卻為崔佑甫一個眼色阻止,幾人相視一個苦笑後,遂也囑人收拾了,回城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