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11章 海戰(1)
“回大人話,自上月信風起時,單是我廣州海關寺一地,已經前後查檢海外蕃船一百三十六隻,共征得海稅一百二十七萬貫,近日海船停靠漸有增長之勢,部分昔日多擇新羅、扶桑駐泊的商船也已經轉帆東來,預計本月各項收益更有增長。”與海關寺衙門僅一牆之隔的刺史府內,剛剛被擢撥為主事職銜的范傳正,正對上首而坐的本州使君崔大人回報近日寺務。

 “好好!近日往來商船日益增多,諸位辛苦了,傳我手令,本月海關寺中上下人等,一體更加四貫薪俸,以為獎勵之意,還望諸位能善始善終,務要將本次信風期間職司做的乾淨爽利才是;再則,范主事回衙之後,也需提醒諸位同僚,當日本官所定約章尚需謹記才是,有敢以權納賄、怠慢商客者,本官固欲饒他,法外卻實難施恩!尤其是對新到商客更是如此。”,聽聞短短月余,廣州一地海關便有如此收獲,心情大好的崔破和顏悅色對范傳正道,本還待再嚴申律令之事,卻見那李小毛已然來到堂外,心頭一動之下,遂停了話頭,囑范主事自去。

 直待那范傳正剛剛出的堂門,崔破已是轉身對一旁侍侯的滌詩道:“去請李先生來前堂敘話。”,滌詩應命而去後,他乃對門內側壁站立的李小毛道:“先行坐下,用盞茶後再說。”

 不一時,一身儒服打扮的李伯元已是翩然進堂,與崔破拱手示意後坐定,乃向李小毛發問道:“李旅帥,近日戰況如何?”

 聞言,這李小毛一如舊日般。“啪”的起身,筆直站立答話道:“據隨船兄弟的飛鴿傳信回報,自上月信風初起直至昨日,護衛船已損失達四十二艘,人員傷亡達兩千一百余人,幸得彼輩拚死殺敵,是以過往商客損失極小,近日。廣州市井蕃商對海關寺護安司,真可謂是好評如潮。”

 “噢!馮若芳處可有別樣調動?敵方兵勢又如何?”。聽聞戰況之後,不待崔破開言,李伯元已是眉頭一皺,先行發問道。

 “至昨日午時消息傳回,未聞馮若芳部有大規模增援之勢,而敵方卻是陸續增兵,截止昨日,先後船隻已達三百一十二艘之多,平均以每船九十五人計,共有海匪兩萬九千余人。”

 “啪”的一聲茶盞墜地。崔破驚訝道:“二萬九千余人!情報可是準確?當日馮若芳曾言這渤海俞堅部擁船不過百余,轄眾不過千數,今天怎麽就到了三萬人,此人到底弄的是什麽玄虛?”

 “這倒也不奇怪!”略一思量後,李伯元微微一笑解說道:“這馮若芳與俞堅分據南北,號為‘二王’。實力應相去無多,彼時大人初來,他若是將俞堅全部實力告知,豈非便是自揭老底,惹大人忌憚,只是想不到他竟隱藏如此之多!轄眾三萬!這‘海王’之號倒也名下不虛!”

 “傾巢南下,俞堅此番看來是要破釜沉舟了!只是不知這馮老狐狸又是何等打算。四十多條船、數千屬下,說起來他這本錢也是下地夠重了!哎!可惜不能親臨海上,觀此等大戰,孰為遺憾哪!”,想明白其中關節的崔破,撫著頜下初蓄的髭須。遺憾說道。

 “海中比不得陸戰,護安司豈敢放大人上船?要說這二人對恃多年,想必也是互知極深,馮若芳焉能不知渤海虛實?時至今日,俞堅是不得不戰,否則必將困死北地!而老馮若想保住財源、護住老巢,也只能是拚死力戰,他此前舍的愈多,圖謀也必愈大,自上月信風初起至今,已過得四十余日,二人調兵布置也已停當,眼見信風時節即將結束,我料這終局決戰必在二十日內,只是情報缺乏,究竟鹿死誰手,倒是不得而知了。”

 “先生無需多慮,此番老馮是盡得人和、地利,更兼甲器之助,可解渤海接弦近戰優勢,是以,我料南海必勝,只看他月余連連示弱,必定便是行驕兵疲敵之計,想來此人心思實是極大,竟是想來個完勝。”微一沉思,對馮若芳極有信心的崔破微笑道。

 盯著信心滿滿的崔破,李伯元“嗤”的一笑道:“公子倒是篤定的緊!要知這渤海之眾可是破釜沉舟而來,此戰關乎彼等生死存亡,隻這戰意便不可小覷;加之歷來便是北人善戰遠勝於南人;天時又是雙方共有,此戰結果究竟如何,此時斷定恐為時尚早。”

 聞言,崔破卻是笑而不答,若說中華王朝時代史書所載,南海王固然不是第一個海盜,卻絕對是最為有名的一個,“馮若芳”三字多見於正史及唐人筆記類史補中,除了對其人豪富的描寫極為引人之外,此人最為著名的便是雖投身為盜匪,然終其一生,卻不曾於海上劫掠半艘唐人商舶,更多有臨危救難之舉,是以雖不免被外邦商客憎恨,卻亦有唐商讚其為“俠盜”者;且其人壽數極高,斷然沒有此戰即敗的道理,也正是緣自於此,崔使君方才對他的得勝如此信心滿滿。

 與此同時,此次海戰主角之一的南海王,也正對著前方傳回情報上的“三萬”兩字簇眉不已,而他身側的馮若龍更是早已面色化做鐵青,忍了片刻,他終是開口道:“大哥,俞堅此賊竟然又增船五十余艘,這便也還罷了,他這五千人又是從那裡來的?彼輩原較我船多、人多;再加之近日損失,如今已是差得近百船萬眾,此戰……”

 “傳令,命兩船掛海關寺護安司旗幟,疾往東駛,封鎖南海航路,有近日商船到者,囑其暫避海外,或是轉泊林邑,一月之內南海商道不得通行”,注視手中冊頁良久,頭也不抬的馮若芳迭聲下令道:

 “傳令,前方襲擾船隻脫離與敵接觸,向本陣靠攏,未得傳令,不許一人一船私自與敵接戰。”

 “二弟,你先行一步,速乘快船回春州船舶作場,以護安司名義征調已建成的四艘遠洋巨舶,告訴一乾工匠,其余諸般設施盡數停工,先給我裝上巨弩及‘將軍炮’另全力開工趕製弩矢、火油、石彈等物,多多益善!另譴椿兒往崖州請林七公為我再募三千精熟漁客,此事辦完,你可按此簡文後續行事。”取過身側幾上一分書簡,馮若芳珍而重之的交於其弟。

 “大哥,即便要留也該是我留下阻敵,大哥宜先回春州布置。”馮若龍起身之後,卻是不接那簡,故自說道。

 “混帳,這都什麽時候了,容得你在此糾纏,還不於我速去!”,一聲厲喝,將簡文猛地往其弟手中一塞,馮若芳又轉身發道:“傳令,各組船隻輪換警戒,余眾好生休憩,待襲擾船隻盡數回歸完畢,準備後日大戰。”,這一聲喝出,早引得艙中一乾安寧已久地老兄弟們應聲如雷。

 每臨敵必在前陣,這是南海王自為盜匪第一天便永無更改的慣例,馮若龍自知斷然是勸不動其兄的,遂將牙一咬,便待轉身出艙而去,卻聞身後傳來其兄囑咐道:“若龍,那船舶作場只聽命於海關寺崔破,只是此戰乾系太大,請示已是無及,彼等匠人若是不聽,你可便宜行事,只有一條,切不可多殺傷人命,總之,船舶、弓弩等一件也不許少,此事你若辦不妥當,誤了戰機,屆時休怪我不念手足之誼。”

 “大哥但請放心,此事我理會得”自知事情緊急,馮若龍也不再多話,竟至出艙選一新近改造的“快船”,疾馳南下春州老巢而去。

 “唐山南節度使李皋善神思,乃改素日常用之大河沿船,挾前後二輪以蹈之, 翔風鼓浪,疾若掛帆席。”

 《舊唐書》

 且不說馮若芳如何布置準備這即將到來的第一次大戰,單說馮若龍上了這外形酷似“競渡船”的四千石快船,隨著他一聲令下,船工們一陣忙碌後,隨即揚帆起航,向南而去。

 初時雖覺此船比之平時較快,但心中焦急地二莊主卻是並不十分留意,隨著本船首領往艙下走了一圈之後,站立於船前甲板之上的馮若龍陡見船頭處激起“潑剌剌”大片水花,隨即,這船便如得疾風相送一般,輕盈向前飆去。

 “吳老四,你這又是搗的什麽鬼?”抬頭見空中只有細細小風,心下詫異的馮若龍側身問道。

 “嘿嘿!”這年近四旬,長的黑瘦的吳老四一個賊笑後道:“回二爺話,這卻不是小的弄鬼,是那京中匠人們耍的手段,也不知他們使的什麽招,就在前後安了兩個輪子,更將船底細細磨平之後,又厚厚上了七層漆,光的都能照人了!如今艙下只需有人踏動,咱這船,嘿,那真叫一個快!今日個兒難得二爺想到要用小的這船,說什麽也要顯擺一下才是。”愛惜地撫摩著船身,這滿臉賊笑的吳老四獻寶一般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