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4章(下)
“崔大人尚在來嶺南赴任途中,政事堂已行文本道,言說定當予行海稅及開貿易之事大力支持,在這一點上,崔大人倒是無須擔心,本使也自然會如此辦理。”見禮敘茶坐定後,經略使第五琦大人緩緩開言道,顯然崔破的年輕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是以在說話之間,他仍不時細細打量著眼前這個年來大放異彩的“風頭”人物,微微咳了兩聲,複又舉盞潤了潤喉嚨後,才又續言道:“海上之利極豐,十多年前,本官任廣州刺史時,倒也曾有過開海外貿易之想法,奈何居是職太短,又值權相稟政,是以不曾推行之,今崔大人少年幹才,又得聖天子在位,定當一展鴻圖才是,本官寄厚望於你!”

 “多謝觀察使大人厚愛,下官自當勉力為之,其間倘有疏漏處,還往大人不吝賜教才是。”見上官訓話完畢,崔破當即起身恭謹言道。

 隨後,又說得幾句地方風俗之類的閑話,上任之初的第一次禮節性謁見已告結束,崔破見年紀老大的第五琦面有疲態,遂識趣的起身行禮告退。

 對這位朝廷新貴,半生宦海坎坷的第五琦倒也不曾怠慢,親自起身將至送往府門,眼見崔破拱手一禮後,將要上車就道時,那輕撫銀須的經略使大人似是漫不經心的開言道:“崔大人欲要開海外貿易,能造得數萬石大船極是要緊,於此事上,崔大人不妨聯絡一下俞大娘為好。”一言即畢。老人便一拱手後回府而去,留下崔破一路將這三字誦吟不絕。

 回得府中,崔破見隨行而來的一乾從人們正在灑掃庭院、安放行李,遂喚過正招呼人搬放書房器具的滌詩問道:“郭大人可曾來了嗎?”

 “郭大人半柱香前就到了,現在正堂與李先生敘話。”應聲急急跑過來滌詩,仰著滿是汗水地小臉答道。

 “此地比不得長安,大家又是長途舟車勞頓而來,小心氣候大異之下易生疫病。待會兒收拾停當後,你自去找思容小姐領一些藥物,分予大家吃了才好!”此次菁若未曾隨行,這些府內瑣碎小事也只能是由他自己發言交代了。

 “公子,思容姐姐早給過了。”

 聞言,崔破自失的一笑:“想不到思容這自小嬌慣的人兒,還能有這等細膩心思!”,揮手譴退滌詩自去忙碌後。他徑直往正堂而來“當初安置於軍中的要好一些,其他許多到地方任職的卻是大不適應,這次走時,那李四維死活要脫了官袍,說是要隨來廣州,還在崔大人手下乾,白身也行。要不是我苦苦勸住。只怕他還真來個棄官隨行了。”剛剛走到正堂門口,就聽內裡郭小四略帶苦惱的聲音道。

 “萬萬不可,當初為安置他們,可沒少花力氣,這一走就什麽都沒了,此番郭大人回轉京城時,少不得再沿途安撫一番。稍後我往帳上再支些錢銀,有困難的幫補一些,但是有一條一定要說清楚,但凡有一個敢私自辭官的,不論晉州軍還是公子都不會再認他們。”這說話地卻是那李伯元了。

 “哈哈,有什麽事情讓這個李二蠻子連官都不願做了。”略略聽的兩句。見是一個話縫,崔破哈哈一笑,入堂中而來。

 “下官見過崔大人”一見是他進來,郭小四當即起身見禮道。

 “郭主事莫要多禮,坐吧。”待重新坐定之後,崔破面帶微笑地看著郭小四道:“說說。李四維為何不想做官了”,這李四維與胡小栓同出一村,其父本是避戰亂而入山林的一老儒,自小便對其嚴加管教,是以此人倒是也才時乚實實念過幾本書的,誰知後來年紀見大,叛逆愈強,再不願終日枯坐書房,反倒是與一群獵戶家孩子混到了一起,終日遊走山林,不亦樂乎,其父恨鐵不成鋼之下,對其愈發嚴厲,多有棍棒加身之事,孰知此子竟也是一個強驢,不僅不認錯,後來更是瞅了個空擋,隨胡小栓一起離家投了軍。入得軍中,平時還是靦腆守紀,但是一開始訓練,立即便化為了一頭蠻牛,尤其是兩撥對抗時更是如此,遂得名號為“李蠻牛”,後,晉州軍兵發汴州時,此人更是驍勇異常,陣斬九人,身中兩矢猶自半步不肯退後,戰後論功行賞,因其能知詩書,遂退了軍籍,轉入吏部,發往江南西道春江縣做了一個主管捕盜治安的從九品縣尉,也算是有了個出身。

 “那春江縣令官德不休,少不得就有些陰私齷齪事,李四維這性子那裡見得了這個!又是個強驢脾性,難免跟上官關系難處,所以也就有了這話。聽說下官要來嶺南,他還一再央下官跟大人關說,調了他到大人身邊做事才好。”說道這裡,郭小四的臉上也是一絲苦笑浮現,想來那李四維當日將他糾纏的不輕。

 “李先生有所不知,這李四維是個屬驢地,你越是掄鞭子抽,他還越是不肯往前走。再這樣下去,只怕依著他的性子還真就棄官回鄉了,說起來也可惜了的。”側頭對李伯元解釋完畢,崔破複又向郭小四道:“稍後,我修書一封,回京之後,你拿了去吏部拜會一下吳郎中,就將這李四維調來廣州府,正好我這海關寺要開張,正缺悍將壓陣。一個從九品縣尉,這個面子他會給的,至於其他人,一切按李先生說的辦。”

 郭小四點頭應下,崔破飲的一口茶後,開言問道:“此次你這本分職事做的怎麽樣了?準備什麽時候回京?”

 “與吐蕃地軍器貿易之事大人早就安排好的,下官只是依例押運便是,又有宮中內宦同行。一路自然無礙。接貨地依然是前次的松攢薩多將軍,他還囑下官向崔大人代為致意。”說到這裡,郭小四卻是想起了那吐蕃將軍的另一句話:“告訴你們崔大人,他若是敢對娜佳金花不好,高原上的漢子可不饒他”,頓了一頓,自動將這句話忽略過後,他接續言道:“至於江南諸道各處武庫。此次也只是例行查驗,倒也不曾發現什麽大的問題,只有山南東道梁節度及劍南道韋節度不知從何知曉了‘神臂弓,的消息,逼著下官也要配置,大人你看……”

 聞聽山南東道梁崇義之名後,崔破眼神猛地一縮,隨即冷聲道:“梁崇義此人久懷異志,去歲若不是汴州覆滅的快。只怕他早就按捺不住起兵相應了。眼看這江南四道已定,他山南節度就要撤並,還要神臂弓做什麽,此事提也別提!至於說劍南韋節度,此人對朝廷素來忠心耿耿,他又是邊關節帥,吐蕃現時雖無力東侵。但難保那南詔沒有異動,給他一些倒也應當。自然,此事你也做不得主,只是在向上呈文的時候,將這些情況也一並寫上便是。”

 言至此處,崔破正欲舉盞呷茶,驀然又想起一事。乃手執茶盞道:“這往吐蕃運送軍器一事乾系甚大,現在朝廷並無明文章程,知曉的人亦不多,你且約束好屬下,莫要走露了風聲,尤其不能讓禦史台杜大夫知曉。否則,到時保不定就拿你做了替罪羊,此點定需謹記才是。”

 見崔破說的珍重,郭小四也自凜然應是。李伯元見堂中氣氛有些沉悶,乃高聲喚人重換新茶後,微微一笑道:“郭大人做老了事地。這些個輕重自然能分的清楚,現在且不說京中那一亂糟的事,郭大人,你先期抵達廣州府,可有什麽收獲。”

 郭小四見問,乃起身自懷中取出幾頁紙的文卷遞過道:“雖早得李先生提點,然則這嶺南道實在太遠,以前又無根基,匆忙之間,消息打探不多,俱在這份文卷之內。此次下官南下,將那李小毛及胡小栓也一並帶了來,尤其是這李小毛,心思靈動、人也機警,實在是做情報的一把好手;又是晉州軍老人兒,忠心也盡靠得住,我意將他留在大人身邊辦事,未知……”

 “你這思慮地周詳,兩個一並留下吧!我這兒新開張的攤子,也正是用人的時候,你回京的時候,把他們連同李四維的事一起辦了就是。既然你此行南下的公事已了,本官也不再留你,免地誤了歸期,部裡不好說話。下午我讓郭威置辦些本地土物,你明日一早便動身返京,回長安後,帶上我的名刺,往本部盧尚書府走動一下,另外於老令公及我族伯,還有楊尚書府上也莫疏忽,先混個臉兒熟,將來對你也有好處。至於其他的,且看李先生可還有別事。”

 “謝大人栽培。”見李伯元搖頭,只顧埋頭看那文卷,郭小四又是起身一禮後,便要告退,崔破起身緩步相送,將至府門處時,同樣的場景使他驀然想起適才第五琦大人的言語來,遂立定了步子問道:“俞大娘此人,你可知其底細嗎?”

 “俞大娘”,郭小四略一思量沉吟,方才展眉道:“說起來,這俞大娘倒是整個江南最有名的女人了。”見崔破聞言後一愣,乃續言道:“這女人之所以有名,主要還是因為她那艘大船,據江南西道南五號呈報,俞大娘這航船僅操駕之工就有數百,居者養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間。這女人憑此往來江南西道及淮南道之間貿易,聽說獲利甚豐。”

 一聽到“大船”兩字,崔破心下已是“咯噔”一跳,跟上問道:“噢,還有這等大船!這俞大娘又是何等樣人?”

 “據傳這女人手腕極是厲害,但她那船素來不許外人涉足,她本人就更少見到了,是以有關此人的具體情況,下官也是不知。”

 “傳令下去,加緊探察俞大娘此人,資料越詳細越好,一有消息,立即傳至本府李小毛處。”

 “下官遵命!”郭小四應是之後,見崔破再無吩咐,隨即出府自回驛館而去。

 草草吃過午飯,崔破譴人召來本府別駕,二人乘了車,便悠悠往州學而來。

 州學教諭剛剛食過午餐,正稟持養身之道,飯後緩走,忽見本府最高兩位官長一體降臨,真個是大大嚇了一跳,尤其是這新任地刺史大人,剛剛上任,尚且不曾召眾官入府相見,便率先來到他這清淡如水的一畝三分地上,隻讓教諭大人心下即是忐忑,又是忍不住暗讚道:“果然不愧是奉儒守官之家出身的狀元才子,深明作養人才之重也!”

 他自陪著兩位上官內行,邊不住向一旁經過的下人眼色示意,所幸那下人倒也伶俐,又是多見過別駕大人的,當即一溜小跑入內通報那些正餐後四處散步的士子們。

 自然又是好一番手忙腳亂,不過讓教諭大人慶幸地是,在他費盡心力拖住兩位上官“仔細”將州學館舍盡皆遊覽完畢後,那一乾習進士科的門生士子們總算都擺出了一派溫柔敦厚、寧靜守禮的樣子。

 見是新任刺史大人到了,這些士子們縱然修身有年,也是忍不住群情躁動,畢竟這位新來的使君大人太過於有名,世家出身,風儀俊秀,文能蟾宮折桂、武能安邦定國;更兼才情無雙、嬌妻美妾,更深得當今天子賞識,可以說,這位刺史大人身上實在是完美的體現了所有士子們的夢想。

 然而,有為而來地崔破卻是讓這些兩眼冒著星星看他的州學士子們失望不小。在照例勸勉鼓勵了幾句“定當專心課業,異日報效朝廷”後,刺史大人更無別話,徑直轉身對那教諭道:“明法與明算科學子更在何處?”

 這句話直讓教諭大人吃驚不小,歷來刺史視察州學,何曾聽說過要驗看這些雜科學子的?在確定崔刺史大人不是在玩笑之後,他忙著人去通知兩科學子一並來參見使君大人。

 不一時,又有三四十名學子結伴來到,自覺與習進士科的士子們隔開站定後,俱都抬起頭,滿臉驚詫地看向這與眾不同的使君大人。

 “本官此次奉聖命南下,除知廣州府事外,更兼有提舉江南市舶之使職,只是這建海關寺一事,人手乏缺,少不得要借重諸位才學了,有願意到本部任職的,本官大力歡迎,過的幾年,任職有功績者,本官自當拜表朝廷,以事功保你個前途出身,未知諸學子意下如何呀!”省了一乾套話,崔破面帶微笑的對那數十個明法及明算科的學子朗聲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