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2章
崔破微微落後半步,跟隨於使君大人身後,順著他解說本地情形的間隙,接話說道:“這狀元二字,還請使君大人莫要再提起,自今日始,下官便是大人僚屬;再則,下官來此,是由兵部授缺,除了武事,其余雜事,還有請使君大人容我偷偷懶了。”

 一聽崔破此言,韋刺史三日來緊繃的心弦,算是徹底放松了下來。他本是長安萬年縣韋門世家子弟,京中的消息甚是靈通,自然知道崔破來頭不小。少年氣盛,更頂著一個新科狀元的名頭,雖說他官授武職,但若是執意插手政事,自己又不能象對待其他屬官那般大加呵斥,實在是一個大大的麻煩,這兩日,這件事一直在他心頭縈繞,此時方才得崔破一言破解心病。

 “崔大人少年才子之名,誰人不知?既然來這晉州為官,本府正要借重,你這說的是那裡話來!莫非崔大人以為本府是那等妒賢嫉能之人?”韋刺史整肅了臉,正言說道。

 “大人說笑了,當日離京之時,公主知我任所是在晉州,更知大人知州本地,便一再言及,韋大人少時即是以聰慧聞名,囑我要多向大人求教,下官後學,縱然能作得幾首淺薄詩詞,又那裡及得大人數十年歷練而出的濟世功夫,這‘借重’二字,真是愧煞我了。”崔破一臉誠懇的說道。

 “噢!公主還記得我?”韋刺史追問了一句,即使知道似這種官場上應酬的話語實在是聽不得的,但是見到他那滿臉的誠摯之色,還是忍不住一陣得意。

 入了城中,崔破的住所被安排在因丁憂出缺的前明威將軍、本州折衝校尉官邸之中,以他一個正八品的錄事參軍職銜,居然住進了從四品大員的官邸,這其中的玄妙,自然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當晚,韋刺使及州中上得了台面的官吏,於鏡花樓設宴為崔破洗塵。一群或緋或綠的四五品大員,圍著一身八品深青官服的崔破言笑晏晏,隻讓自詡見過不少世面的鏡花樓老板並夥計們驚詫不已。

 席中,崔破方知此時的晉州城中,不僅是品級最高的折衝校尉丁憂出缺,就連武官第二的中鎮將大人,也因為年紀老大,在家休養而無法理事。偌大一個晉州,管轄三千州軍及兩千團結兵的重任,竟然全部落在了他這個本是負責記錄軍士功過的參軍身上,而韋大人也在席中出人意料的宣布,州中武事一任崔破做主,自他以下的文官們嚴禁插手,當然,如果有了問題,責任自然也是一分不擔的。

 當晚,崔破醉意醺然的回到剛剛布置好的府邸之中,一邊喝著菁若親手熬製的醒酒湯,一邊喚過呵欠連連的滌詩,如此這般的吩咐了一番,方才回房安歇不提。

 第二日,崔破並無動作,只是請過滿臉冰冷的高崇文,策馬前往設於城西的州軍駐地觀閱了一番,可惜營盤門口那四個睡眼惺忪、甲胄不整的兵士,讓他的好心情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等到他進入滿地荒草叢生的校場,見到一群孩童在搭滿衣衫的晾衣竿下奔跑玩耍時,他已經是完全的出離了憤怒,及至高崇文示意,讓他看向由大唐步兵製式長矛搭建的晾衣架時,崔破反而完全的冷靜了下來。隻草草的看過一遍,二人便策馬回轉府中。

 當晚,與高崇文商議許久之後,崔破召來老成持重的車夫老郭頭,遞過一封書信,又細細的吩咐了一通後,在郭府中做了近三十年下人的老郭頭便閃身而出,消失在大道北行的茫茫夜色中。

 “廣,得賞輒分其麾下,家無余財,終不言家事,飲食與士共之。暑不張蓋,寒不重衣,險必下步。軍井成而後飲、軍壘成而後舍,勞逸必以身同之,軍中自是服其勇,士以此愛樂用之。”三日後的上午,崔破正在宅中書房誦讀《史記》,偶爾翻到《李廣將軍列傳》,不禁為一代名將的風采所迷;亦為其不能封侯,並最終因迷路,影響大軍會師而羞愧自刎的結局詰歎不已。

 正在他這裡心緒難平時,卻見滌詩領著一位年過五十、華發漸生的甲胄老者走了進來,等到他們行的近了,崔破發現這老者穿著的竟然是九品仁勇校尉的服飾。

 走上前來,那老者行了軍禮參見後,崔破請他坐下端茶敘話。說了一籮筐毫無新意的恭維話後,這名喚王大牛的老兵方才轉入正題說道:“如今,大人分管這州中兵士,八日後就是分發軍士錢糧的日子,這事還少不得請大人立個章程。”

 “卻不知這每個士兵的錢糧又是幾何?”崔破滿臉和氣的微笑問道

 “咱這是州兵,比不得本道節度大人的牙兵及牙外兵,這每個士兵嘛!每月朝廷給米六十升,如果米實在不富裕的話,就給粟九十九升,另有醬菜錢五十文;另外每年還有春、冬衣各一領,折絹布十二匹”王大牛陪著笑臉細細解釋道。

 “哦。這也僅僅只能保證士兵基本的生活罷了!”崔破略一盤算後,心下自道。口中卻是開言問道:“既然此事朝廷已有章程,那王校尉照樣分發便是了,那裡還需要來問我”

 看著欲言又止、滿臉為難之色的王校尉,崔破心下一動,起身親自為他續了茶後,含笑說道:“有事就說嘛!本官初來乍到,又是初次接觸兵事,不懂的地方多,還請王校尉多多提醒才是。”

 “不敢,不敢!”王大牛起身謝過後,開言道:“崔參軍初行兵事,有所不知。這歷來分發士兵錢糧那裡有全數下發的道理,至於到底是什麽樣的標準嘛!崔大人既然管了這事,這章程自然就是您來定了。”

 “王校尉請細說”

 “本州轄下共有三千州兵,另有兩千團結兵。這團結兵,由於並不出州作戰,也不離農事,只是在秋冬之際集合訓練,所以錢糧也就減半,絹布也是沒有。如此計算,每年就有鹹菜錢二千四百貫及絹布三萬六千匹到帳。當然,這些朝廷錢糧是不能都發給兵士的”說道這裡,王大牛端起茶盞一陣牛飲後,續又說道:“按慣例,除了大人,這州中刺史、別駕、長史、司馬四位大人是不能不分一份的,另外就是折衝校尉及中鎮將兩位本管武官,自然也不能少,至於其他的還有幾位經辦的校尉、旅帥自然也要表示、表示。”

 外篇之《關於卷二後數章構思的思考》業已上傳,歡迎書友閱讀、評論。

 推薦一本自家兄弟的新書《歪門邪道》書號:65439相當不錯,歡迎支持,評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