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風花醉》第七百四十三章 這裡太冷太冷
第743章 這裡太冷太冷

 也許快樂,也許痛苦,當真正的報復鋪墊蓋地傾瀉,內心裡又得到多少痛快?不,一點都沒有,趙有恭隻覺得悲哀,為什麽堂堂大宋,會讓這個人主宰了那麽久?如果先帝未去,勵精圖治,大宋會變成什麽樣?原來,自己想要的從來不是那個皇位,要的只是屬於大宋的榮耀,要的是屬於皇室的尊嚴,要的是繼承先帝遺志,讓大宋變得富饒強大,不再飽受欺凌。√∟,

 可惜,趙佶感受不到趙有恭的雄心壯志,在他的內心裡,只有哀傷,她覺得自己就像個小醜一樣。怪不得之前總覺得那個女人怪怪的,以前總是希望自己留宿暖香閣,後來竟然變得無欲無求了,自從陳美人進宮後,她更是洗盡鉛華,將自己鎖進暖香閣中,一時間變得無欲無求。還以為是有了身孕後變了性子,呵呵,這性子哪裡改了,竟然跟趙凌搞在了一起,還生了一個孩子,最可笑的是,他趙佶還將這個孽子視為己出,寵愛有加。天啊,為什麽會這樣,現在那個孽子要皇位了。從沒有像今天這麽絕望過,哪怕趙有恭再勇猛睿智,他終究改變不了自己的身份,他是哲宗後人,也是楚王世子,可偏偏不是他趙佶的兒子。這個天下是講究正統的,他趙佶有那麽多兒子,怎麽輪也輪不到趙有恭這個外人頭上的。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趙有恭和小劉妃有了孩子,而天下人都以為這個孩子是他趙佶的。好好好。這個黃侄兒真是厲害啊。多年前就開始謀劃這一刻了。

 一陣腳步聲響起,趙佶以為是趙有恭去而複返,抬頭時看到卻是楊蓮以及一身戎裝的楊再興。看到此處,趙佶有些淒慘的笑了起來,“楊蓮,你也是趙凌的人?”

 “嗯,小人從關中回京的時候,就已經入了殿下府邸。只是你從未發現罷了”楊蓮帶著些趾高氣昂的笑,曾幾何時,趙佶讓萬人敬仰,但現在,他楊蓮都可以踩著趙佶狂笑三聲。手中握著一卷黃色金帛,往案子上一放,冷聲道,“趙官家,之前多蒙你看顧,現在還要麻煩你把詔書寫了吧。小人蒙你恩惠。也不想傷害你,所以。請動筆吧。”

 趙佶輕輕顫抖,一對眸子緊緊鎖著楊蓮,他難道真的老了,身邊這麽多人背叛了他,卻一點沒發覺。楊蓮盯得很緊,趙佶卻沒有動筆的意思,楊再興冷哼一聲,右手握緊劍柄,殺氣騰騰道,“怎麽,趙官家還要勞煩楊某動手不成?”

 對於趙佶,楊再興曾經尊敬過,當年初來東京,他懷著報效國家,效忠帝王的心思,哪怕跟隨殿下之後,以後不改初衷,想著早日離開楚王府,踏上戰場,抵禦外侮。可是,京中那段日子,他看到了什麽?他看到的是渾濁不堪的朝廷,看到的是歌舞升平,歡聲笑語,看到的是那條買賣街,以及無數染著黎民鮮血的嶙峋怪石。所以死,徹底醒悟了,只要趙佶還掌控大宋,大宋朝就沒有希望,那麽,還是請趙佶挪個位置吧。

 楊再興不是楊蓮,在他眼裡,什麽趙佶,什麽官家,只要敢攔著秦王殿下的路,就要毫不猶豫的抹去。他的劍下一刻就會拔出來,到時候,趙佶的血定然會灑在這清冷的宮殿內。楊蓮眉頭一皺,伸手按了下楊再興的胳膊,“楊將軍,還請莫急,容小人再勸勸。”

 楊蓮臉上表情倒不似作假,這讓楊再興小吃了一驚,沒想到這個太監還有幾分良心,他要真的對以前的主人不管不顧,還真要小心點了,因為那種對往日情分一點不在乎的人,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的。楊再興點點頭,低聲道,“楊總管抓緊點時間吧,誤了秦王殿下的大事,你我都擔待不起。”

 楊蓮自然是懂得的,等著楊再興往後退了幾步後,他半跪在書案前,輕聲勸解道,“我的官家,都這個時候了,還撐著做什麽,你應該知道,有沒有你的詔書,德王殿下都會登基的,秦王殿下要的只是你這個人而已,只要你活著,秦王殿下說什麽就是什麽。而你,可以....”

 說著話,楊蓮點了點頭,趙佶可以選擇自殺,可你有那份勇氣麽?你要是敢自殺,端王一脈也不會落到如此境地了,正是因為知道趙佶自殺都不敢,所以秦王殿下才放心讓這種廢物活著。秦王殿下發現了,讓一個廢物活著,遠比殺了這個廢物有用。

 “你到底怎樣才肯寫詔書?”楊蓮到底是了解趙佶的,這位官家強撐著,肯定打著什麽主意,而不是真的就不寫詔書了,他要是真打死都不寫,還真要佩服他呢。果然聽了楊蓮的話,趙佶歎口氣,有些頹然道,“我要見見四姐兒,只要見了四姐兒,我自然會寫詔書,你們讓怎麽寫就怎麽寫。”

 聽趙佶提出要求,楊蓮回頭望了望楊再興,待楊再興點頭同意後,方才起了身離開莫寒宮。楊蓮找到了趙有恭,此時趙有恭正與蕭芷韻對弈於禦花園,旁邊小劉妃抱著牙牙學語德王趙析,躬身行了一禮,恭敬道,“殿下,趙佶想要見見帝姬。”

 誠然,不見帝姬,依舊有辦法讓趙佶寫詔書,可楊蓮還是願意走這一趟,他想還了趙佶對他的恩情。趙有恭努努嘴,一字落下,並不是太在意道,“無妨,帝姬一會兒就會去莫寒宮,你們也不必太過為難,時至今日,趙佶還能企盼著奇跡麽?”

 趙有恭很鄙夷趙佶,他猜得出趙佶打什麽主意,無非是學漢獻帝,讓四姐兒帶一件密詔而已,也好讓天下人明白德王身份非正統,給定**掌控大宋製造麻煩罷了。可惜,趙佶當了一輩子皇帝,最終還是不了解自己的兒女。他將最不想當皇帝的兒子推上了皇位。讓最關心趙氏族人的四姐兒變得心如死灰。女真人南下前。趙佶說些話,四姐兒會聽,可現在,四姐兒還會放在心上麽,在她的內心裡,爭鬥越久,也只是讓趙氏死傷更多人而已。

 涼亭裡,琴瑟和鳴。曲音繞梁,幾隻蝴蝶在花叢中追逐嬉戲,花兒開的爛漫多彩,就像春日的陽光,朝氣蓬勃。帝姬一身潔白紗裙,若白雪融化出的仙子,與世無爭,不食人間煙火。感受到身後有人,聽了手,回過頭看到一個淡然的笑容。“凌哥兒,你怎麽來了?”

 “沒什麽大事。他想見見你!”口中那個他,自然是趙佶了,趙福金微微有些錯愕,隨後搖了搖頭,“兄長請回吧,小妹不見,永遠都不見。”

 在去往北方的路上,她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忘不了陳美人臨死時的眼神,也忘不了父親無情的冷漠。那些年,她不知道自己在爭什麽,攔著這個,攔著那個,保護這個,保護那個,可到頭來,一切都是那麽的可笑。見到陳美人屍體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往日大宋無可救藥,陳美人到死都沒有閉上眼睛,而自己的父兄什麽都沒做。也許該慶幸,如果凌哥兒沒有帶走自己,那代替陳美人死去的也許就是自己了。

 “去見見他吧,他終究是你的父皇,而且,你也想見見他,何必忍著呢?四姐兒,你何必想那麽多,為兄既然答應你不殺趙佶,就不會食言!”趙有恭笑了笑,轉身慢悠悠的去別處瀏覽風景了,他相信四姐兒一定會去的,因為四姐兒一直都沒有變,她一直都是那麽的善良純真,可以拒絕所有人,又怎麽能拒絕自己的父親?當然,說過的話也未必全是真,不殺趙佶因為它毫無威脅,反而大有用處,若是有半點威脅,那對不起了,請去見閻王吧。至於往日保證,呵呵。

 莫寒宮裡,清冷無光,燭火搖曳,盡顯蒼涼,趙福金看著眼前的父皇,不知為何,她覺得很悲哀。大宋歷經國難,定**浴血奮戰,方才挽狂瀾於不倒。人人都帶著僥幸,帶著憔悴,哪怕那戰無不勝的兄長,也仿佛在這一戰中蒼老了許多,可是父皇呢,什麽都沒變,他還是原來那個他。

 “父皇,你要見孩兒,有事麽?”趙福金語氣有些淡淡的,趙佶並不覺得意外,他雙手撐著書案,覺得殿內沒有旁人後,方才低聲道,“德王是趙凌和那個見女人的兒子,現在趙凌要扶德王上位,你知道麽?”

 “知道,他早對孩兒說過了”趙福軍確實早已知曉,只是聽到這些心裡終究有些不舒服的,劉欣緣那個女人心機太深了,也怪父皇沒能耐吧,沒有降住這個女人。若是劉欣緣肯為父皇生一個孩子,也許現在格局就是另一回事了。不過,父皇說著些做什麽,指望她這個做女兒的扭轉局勢麽?

 “你知道?怎麽會知道?”趙佶甚是錯愕地看著趙福金,這一刻,他感覺到了陌生,真的好陌生,仿佛不認識這個女兒了。歎息一聲,趙佶哆嗦著手,從懷中取出一條錦帕,隨後跪在了軟墊上,“好女兒,算是父皇求你了,把這條錦帕帶給三哥兒。”

 得父親一跪,哪個女兒能承受得起,趙福金慌了,她起了身往後退了兩步,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看著那件錦帕,心裡空落落的,“父皇,大哥已經死了,哎...老九在臨安呢,你為什麽一定要把錦帕交給三哥兒呢?”

 “你三哥兒大小聰慧,皇位本就該是他的,錦帕交給他,定能複我江山”趙佶看上去有些激動,可他沒有發現,趙福金的眼中滿是失望,甚至是絕望。狠心的父皇啊,是誰害死了大哥,是你啊,哪怕你流露出意思後悔,一絲愧疚,心也不會徹底冰冷的。又是三哥兒,你看中三哥兒,為什麽讓大哥當皇帝,是讓他當替死鬼麽?你看中三哥兒,讓他光複江山,老九呢?趙湘呢?趙氏族人能活下幾個來?

 罷了罷了,還關心這些做什麽,趙福金伸手接過密詔,轉身留下了一句話,“你....好自為之吧,以後,這莫寒宮,孩兒是再也不來了,這裡太冷太冷....”

 在這溫暖的春天裡,趙福金說這裡太冷,不是莫寒宮冷,而是心冷,可惜趙佶沒聽出趙福金話裡的含義,還滿懷欣慰的爬上的笑容。只要密詔送出去,天下都會大罵秦王,呵斥那個賤女人,狗男女,還有那個孽種,都去死吧。

 莫寒宮外,趙福金剛剛離開就將那份錦帕丟到了趙有恭手中,趙有恭愕然,挑眉打趣道,“四姐兒,你不送給三哥兒了?”

 “送給他又有何用,這份密詔除了徒增傷亡,什麽也做不了,而且,你真的怕這份密詔麽?”

 可不,秦王殿下連趙佶都不怕,會怕一張紙?趙福金躬身行了一禮,趙有恭煞是驚訝,趕緊伸手扶住, “四姐兒,你這是做什麽,若有什麽事但說無妨,為兄還能打你罵你不成?”

 那一份兄妹情誼,不僅僅趙福金珍惜,就連趙有恭也是格外珍惜。一步步走來,身份越來越尊貴,但真正的感情越來越少了,往日舊人,該珍惜就得珍惜。趙福金搖著頭,目光裡有淚光閃動,“兄長,小妹知道現在已經沒人能阻攔你成就大業,可請你念在小妹的份上,留三哥兒、老九一條性命。”

 “四姐兒,你可知道,三哥兒和老九不是趙佶,就算不死,他們....”

 “留一條命足矣,小妹別無他求”趙福金冰雪聰明,其中道理又豈能不懂?就算能活下來,也是長久的牢獄罷了,不可能像父皇那樣軟禁宮中的。唯一的結果就是孤老於某個陰暗的牢房裡,人不人鬼不鬼,生不如死。可,她能做到的就這些了,她是一個女人,還能做多少事情?

 風雨如霜,我來了,你走了。相愛相扶,我死了,你生了。錯落的世間,悲情與喜劇一直同時上演。

 靖康二年六月初七,延福宮宣政殿,文武集聚,將有大事發生。u
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