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華影之王》第六十六章 春晚之夜
  上一章有讀者反應,一個記者居然能夠拍板主角上春晚的事,這情節太弱智。我這裡說兩句。

  首先,我本來沒打算讓一個記者乾這事,記者麽,本職工作是采訪,誰上春晚誰不上春晚確實不是他能決定的。但這本書的一些章節因為涉及一些部門啥的,已經被打回改寫好幾次了,我也只能學乖,盡量不出現領導啦部門啦這些不和諧因素,能避開就避開。

  其次,如果我們仔細看書裡的描寫,就會發現,那個記者其實也沒拍什麽板,我把他設定成某個傳話的——雖然這個設定也很牽強——主角上春晚的事,早在記者來采訪之前就已經有了定議,記者只是負責傳達領導指示,接受主角的反饋,僅此而已。

  以後更新,但凡遇到領導幹部的情節,我能不讓他們出面就不出面,出面也就是打個醬油,對話描寫心理描寫啥的能少就少,實在避不開的,就借他人之口轉達,上一章的記者同志就是乾這個的,你可以把他看成記者和幹部的結合體。現實主義題材雷區多,為了不被和諧只能犧牲一點合理性了,還望大家多多包涵。

  ~~~~~~~~~~~~~~~~~~~~~~~~~~~~~~~~~~~~~~~~~~~~~~~~~

  在美國,葉雲出名靠的是拍電影,在中國,他出名靠的是87年兔年春晚的兩首歌——這一點他跟費祥是一樣一樣的。

  春晚之前,隨著新一期《人民報》的上架,他的名氣已經不小。自己的兒子上了《人民報》,雲爸雲媽別提多驕傲了,捧著那篇報道不撒手,雲爸總算有機會秀一把自己的學識,看了幾遍就把全文背了下來,此舉得到雲媽和妮可兩位女士的極度崇拜,老爺子——其實也不老——得意的年輕了十歲。

  看著報道中自己的形象,葉雲總覺得有點眼熟,什麽刻苦攻讀、百折不撓、功成名就、心念祖國、放棄國外優越的物質享受、毅然回國……琢磨了半天,才想起小時候在課本裡讀到的那些留學人物,基本上都是這個套路,只不過人家是回來就不走了,葉雲只是轉一圈接著走。

  看著這篇報道,葉雲心裡有點恍惚:自己也成了未來中小學課本裡所描述的那些愛國榜樣了嗎?

  總之以《人民報》的影響力和權威,葉雲的大名迅速在全國范圍內叫響,人們都知道有一個少年奇才跟玩似的拍了一部電影,就奪得了北美票房冠軍,這事聽起來夠玄幻,但老百姓就喜歡這樣的故事,這一點跟二十年後抗日神劇的熱播有點類似,只不過神劇是假的,這個可是真的。

  農歷臘月27,公歷1月26這天,姍姍來遲的小馬哥從美國回來了,一同而來的還有《小鬼當家》第11個周末的票房數據:2150家影院,收下712萬美元。總票房1.84億,依然是周冠軍。

  三個小夥伴又聚在了一起,這次沒了井上,卻多出一個張世明來,還是四個人,剛好一桌麻將。

  小夥伴們一多,《人民報》又湊上來了,報社很明顯是想來個系列報道,把四位中華好男兒的奮鬥經歷一點點抖給讀者,除了葉雲,每人都有那麽一小段故事,葉雲的是一大段,很好的突出了重點。

  時隔一年半再來邶京,一個個揚眉吐氣,精氣神都不一樣了。馬林跟個五十歲大叔似的滿臉感慨:去年這個時候,咱們三個,加上表哥,四個人窩在家裡聊天,那時候還抱怨沒有春晚看,當時你就說,等電影成功後,節目組主動來請咱們,哈哈,還真讓你給說著了!

  春晚請了葉雲,自然也不會放過其他幾個,這是多好的向世界展現中國新面貌的機會,怎麽可能不好好利用一下?當然想讓他們上台表演節目那是甭指望了,但露臉環節必不可少,他們的家裡人也都收到了邀請,算是一鍋端了。今年過年,就在春晚節目現場過吧。

  “那時候你拍胸脯說了那麽多,我和優優隻當你是胡吹,現在看看,你真是一點沒瞎說。老葉,我跟優優都該謝謝你啊!”

  小馬哥這明顯是正在興頭上,好話不要錢似的往外噴,又問:“對了,你準備唱什麽?”

  “最炫民族風!”

  ******

  從1983年的第一屆春晚起,每一屆都會有那麽一兩首歌成為經典,在日後的眾多懷舊節目中,用“時代金曲”“永不退色”“一代人的歌聲”等各種或抒情或煽情的修飾語加以形容,有意無意的賦予其時代的情感和內涵,讓人難以釋懷。1987年的這一屆,費祥《故鄉的雲》和《冬天裡的一把火》讓他一夜之間全國聞名,這兩首歌也真的成為人們記憶中的歌聲,久久不忘。葉雲前世也不時做做白日夢,啥時候自己也能留下這麽一兩首歌,幾十年後還能有人傳唱?

  重生後的第二年,這個白日夢成真了。

  經過前幾屆的摸索,如今的春晚,是越辦越像那麽回事了,開場伊始,就是一群小盆友假扮成兔子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節目表演完了,跑到觀眾席上讓那些爺爺奶奶叔伯嬸姨們抱著看其他人表演節目。妮可最是稀罕小孩子,當下也摟了一個,親親對方紅紅的小臉,喜歡的不行。

  就是小盆友臉上搽的白色粉底和胭脂太厚,親一口蹭下來不少。

  節目現場就這麽大,百十來號人,鏡頭不斷在演員和觀眾之間切換,平均起來,基本每個人都能得一個鏡頭,從寶島而來的費祥從一開始就是照顧的重點,鏡頭時不時的就在他臉上晃一圈,很是吸引觀眾的目光,他懷裡也抱了個小孩,見鏡頭打到自己身上,就抓著小孩的手向電視觀眾打招呼。

  同樣受到照顧的,還有葉雲幾個,給的鏡頭比費祥還多。費祥是單槍匹馬,也沒作出啥驚天動地的成就,節目組這麽照顧他,看重的就是他苔灣人的身份。葉雲幾個就不一樣了,實實在在的為國爭光,這種人放哪個國家都會被當成寶貝,80年代的中國尤其如此。

  更不用說幾人之中還有個紅發藍眼的美國大妞妮可了,貌似這是春晚舉辦以來第一次有美國人參加?瞬間高大上了有木有!而且這個國際友人是如此的美麗,那樣貌、那身段、那妝容、那穿著、那舉手投足之間的氣質,都把滿屋子濃妝豔抹化妝技術低劣的土鱉們秒成了渣渣。至於她的身高……眾人在她面前只有高山仰止的份了。

  ——又亂用成語,差評!

  如果節目組能多點娛樂精神,來評選個最佳著裝獎啥的,那絕對非妮可莫屬,倒也不是說這位未來的紅毯女王穿戴就有多麽好,她這次來北京是來過年的, 不是為了走秀,本來就沒帶啥華麗的衣裙,甚至為了不讓自己在一群中國人中間太過顯眼,挑的都是些不怎麽出彩的衣服,即便如此——你看看那些演員們穿的都是些什麽?連葉雲這個對穿衣打扮敏感度為零的家夥都覺得慘不忍睹,就這形象碰上衣架子身材的妮可,還能討了好去?

  節目一個接一個上演,說的都是漢語,妮可實在聽不懂,只能儀態萬千的隨眾微笑鼓掌,直到相聲《虎口遐想》,她才來了點精神。

  她依然聽不懂表演者在說什麽,不過表演者卻主動提到了她。在故事中落入老虎洞的薑坤,危急關頭,還有心思嫌自己老媽不好,說要不是老媽把自己生這麽矮,自己就不會到現在還找不到對象,也不會星期天一個人跑動物園來玩,就更不會掉老虎洞了。

  跟他搭檔的唐傑中說他這個頭也不算矮,這時候薑坤來了句:怎麽不矮?我之前就遇上倆大小夥子,一個叫費祥,一個叫葉雲,都是190的大高個!現在的姑娘就喜歡這樣的大高個,連美國姑娘都喜歡,就說那個葉雲吧,找的女朋友那叫一漂亮,而且個頭也有180,比我這還高15公分!

  這明顯是臨時改的台詞,他這麽一說,鏡頭再次打到葉雲和妮可身上,兩人知道自己被開玩笑,很捧場的對鏡頭揮手致意,那默契的神態,迷倒電視機前一大片觀眾。

  更多的人則想:哎媽,那美國姑娘居然有180,不是葉雲這樣的還真要不起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