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在美國》第九章 保羅先生
  保羅・哈裡森,是個德裔美國人,六十多歲,身材魁梧,一頭的紅發。

  他是二戰期間才移民到美國的,剛到美國時身無分文。因為擅長手風琴,於是在小酒館裡找了份工作。在酒館裡一邊演奏手風琴一邊唱歌,有時候還會做做酒保,一直乾到現在。

  他也屬於“貓頭鷹”樂隊的一員,隻不過他是客串的成員,通常他夜裡要上班,隻有白天才有空余時間。

  巴特則與之相反,白天要上班,晚上才有空閑。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樂隊的成員組合經常變換。

  “嘿,保羅!這就是我的兒子艾力克斯!”巴特將艾力克斯介紹給保羅,然後又對兒子說明了保羅的身份,“以後保羅就是你的老師了,他會教你如何在觀眾面前演唱。”

  “你好,保羅先生!”艾力克斯乖巧地向保羅問候。

  “哈哈,多聰明的孩子呀!”保羅心中一樂,從未有人如此畢恭畢敬地稱呼他為先生!

  巴特將兒子交給保羅之後,就放心地離開了。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沒時間陪在一旁。

  保羅並不是空手而來,他還背著一台手風琴。他認為,唱歌最好有手風琴伴奏。

  “我們現在就開始吧!”保羅並沒有一上來就教艾力克斯如何唱歌,而是提出了要求:“聽說你吉他彈得不錯?能不能給我彈奏一下?”

  艾力克斯點了點頭,拿起吉他,背到身上,二話不說就彈奏了一曲。經過這幾天的練習之後,他的彈奏水平直線上升。一方面是因為他身體年齡還小,接受東西快,另一方面是他學習用心,方法得當。

  關鍵的是,他發現“模擬記憶”對學習其他人彈奏手法有很大作用。這個很正常,人類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總會找個對象來模擬。

  一首吉他曲子,很快就彈完了,不算彈得很好,也不算彈得很差。

  保羅聽完之後,心中也是暗暗驚訝。先不說艾力克斯的年齡,就說隻練了一個星期不到的人,竟然那麽快就能夠彈奏自如。他誇獎了艾力克斯幾句,然後說:“艾力克斯,我認為你應該先學一下手風琴。”

  “那麽先生,我什麽時候開始學習手風琴呢?”艾力克斯迫不及待地問,他以前只見過手風琴,卻從未學過!唱歌什麽的,其實他自己有在偷偷練習。

  保羅十分滿意艾力克斯這種好學的態度,他說:“你以前見過手風琴麽?”

  “先生,手風琴就是你背上的這個東西麽?”艾力克斯注意到保羅背著一個帶鍵盤、按鈕的大東西,它分為三部分,左邊就像一台被縮小了的鋼琴鍵盤,右邊則是一排排的圓形按鈕,中間是一個被折疊起來的風箱。

  “真是聰明的孩子!不錯,這就是手風琴!”保羅將背後的手風琴取下,遞了過去。

  這手風琴對於四歲的小孩子來說是個沉重的家夥,艾力克斯使勁全力才能穩穩的拿得起來。如果想要像大人那般抱在懷裡演奏,那可是一個吃力的活!還好手風琴是有背帶的,可以背在身上。

  保羅見艾力克斯挺喜歡手風琴的樣子,心裡也是很高興,他慢慢地給艾力克斯介紹手風琴的各種按鍵左右和手風琴的來歷。

  “手風琴是一種既能夠獨奏,也能夠伴奏的簧片樂器,它是借鑒中國笙簧發音原理而製成的樂器。”

  “竟然是借鑒了來自中國的樂器,這個我可真沒想到!”

  艾力克斯上輩子是中國人,他從未聽說過手風琴的來歷,也隻是剛剛聽保羅說起才知道的。

  其實,當初不止一個樂器是根據中國樂器原理製造的。

  1777年的時候,中國樂器“笙”由意大利傳教士阿莫依特神父傳入歐洲,不久之後,歐洲人根據這種中國樂器的發音原理製作出了一些類似的樂器。這就是手風琴的前身樂器,但它們大多都未能傳播就被淘汰掉了。

  真正用手拉的風琴是由德國人德裡克・布期曼在1821年製作的用口吹的奧拉琴。很快又在奧拉琴的基礎上增加了手控風箱和鍵鈕,後來奧地利人西裡勒斯・德米安在原有的基礎上將當時手風琴的各種前身樂器結合起來,成功改良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為ordion的手風琴。

  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依然沿用ordion這個名稱來稱呼手風琴。

  在德國,甚至在整個歐洲,很多鄉下的農民家裡都會有台手風琴。它相對於鋼琴而言,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最關鍵的是,它的價格低廉,是一種十分適合貧苦人民的樂器。

  保羅從小就懂得如何演奏手風琴,這也是他最喜歡的樂器之一。

  在一些歐洲老式黑白電影裡面,窮苦人們吃飽喝足之後的娛樂就是圍成一團,由一個人演奏手風琴,其余的人則又唱又跳。

  給艾力克斯印象最深刻的手風琴演奏是在網絡上看的一段視頻,那個視頻就是流傳十分廣的《甩蔥歌》的前身《IevanPolkka》的電影版歌舞片段。在那個視頻裡面,就是由個流浪漢用手風琴演奏,其他人則圍成一圈又唱又跳,顯得十分歡樂的樣子。

  當時艾力克斯就覺得,手風琴這種看起來古裡古怪的樂器很厲害,因為就這麽一個樂器起到了一支樂隊的作用。

  保羅的教學方法很簡單,就是通過演奏手風琴的方式,讓艾力克斯練習。當然,最基本的一些演奏手法,他還是會一個個教的。他演奏的曲子叫做《在巴黎的天空》,聽起來很有歐洲那種鄉村的氣息。

  艾力克斯聽完之後,他記住了保羅每一個動作細節,當他想要重複那些動作時,發現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麽簡單。他演奏起來,磕磕絆絆,音樂一會慢一會快。他越是想彈好,越難彈好,明明他都將保羅的動作都記住了的。

  “哈哈,不錯啊,不錯!”保羅並沒想到,艾力克斯隻聽了一遍,就能夠從頭到尾演奏了。

  “可是我彈得沒老師你那麽好!”

  “你的表現已經讓我很吃驚了!很多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就連基本的音符還要多教幾遍呢。”

  不管保羅怎麽說,艾力克斯覺得自己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明明他已經盡力去學了,就差使用“模擬記憶”去重複保羅的動作了,可是還沒有彈得順暢。

  使用“模擬記憶”是可以更快的學會,可是這樣做消耗更多精力不說,對學習技能是有限制的。他思量著,隻用“模擬記憶”去學習別人的技能,最後頂多也就學到七八成,以後他使用的時候,怎麽也不會超過這種水平了。當他真要使用的時候,那就隻能一直“模擬”下去才行,這樣會累死他的。

  隻有認真的去學習,關鍵的時候可以用“模擬記憶”來突破,那樣才是學習技能的正途。

  保羅覺得自己不可能一下子教太多,於是說:“我看你今天也學得差不多了,現在你就多練習幾遍。”

  說完之後,他就讓艾力克斯獨自練習手風琴去了。這個時候,艾力克斯一邊練習,一邊思考著,要怎麽樣才能更快的將保羅的手風琴彈奏技能學到手。

  想來想去,都還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老老實實的多加練習。最終,他乾脆不想這個問題,也不練習手風琴了。他進入到了自己創造的精神空間,那個空間依舊是個小屋的模樣。裡面還是充滿了夕陽的光線,他躺在那張床上,靜靜的發呆。

  雖然是在發呆,可是他知道,現在他的身體正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一點一滴的在消耗著精力。一旦消耗完畢,他就得通過深度睡眠來補充精力。是的,這才是他的目的,他想要睡覺了。

  不過,在發呆的時候,他也不是腦袋一片空白。突然,他忽發奇想:“在這個精神空間裡面創造有生命的物體吧,看起來挺有趣的樣子!”

  他以前在創造這個空間的時候,從未想過要創造其他生命。他曾經想把記憶中的人直接抽取過來,可是發現根本沒用, 抽過來的人就像個停不下來的木偶,一直重複著過去記憶場景中的動作。

  “要是不從記憶中抽取過來,直接在這個空間生成一個人,那他會動麽?如果會動,那他會說話麽?要是這些他都會,那思考呢?”

  艾力克斯越想越激動,他坐起來,集中精神,開始“造人”!

  這個時候,他才發覺,人和物體是完全不一樣的。起碼“造人”比“造物”要困難上百倍!他沒有辦法無中生有一個新的人出來,隻能從過往記憶中找到原型來借鑒,這樣才有可能造出來。

  同時,他發現,越是熟悉的人,越容易造出。還有就是記憶越新的人,越容易造出來。

  “造誰呢?巴特還是安吉爾?”

  艾力克斯對於這兩個人最熟悉,他想了想,算了,還是不造他們了。他擔心將父母造出來之後,如果這個虛擬的人有著父母的思維的話,到時候他會感到很尷尬。要是造出來的人不會思考,那他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那就保羅吧!他是我最新記憶中見到的人,反正是實驗,以後還有機會觀察他。可以拿來做對比,看看哪裡不一樣。”

  艾力克斯想到就做到,他很快就在精神空間裡面,建造模型,將保羅的軀體造了出來。從外表看,這個“人”的物體和保羅看起來一模一樣,沒有什麽區別。可是,艾力克斯很快就發現,他造出來的這個人是個人偶,一個逼真的人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