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寂言骨子裡就不是一個良善的人,他雖不好戰,可也不怕血流成河。戶部尚書提的搶劫西胡與北齊糧草的主意,雖不至於正合秦寂言的心,可也是搔到了他的癢處,讓秦寂言舍不得否絕。
可想歸想,面上卻不能表露出來,“西胡與北齊常年缺糧,我們搶奪西胡的糧草,以戰養戰未免太過殘暴。”當皇帝的,就是想要殘暴也不能自己說出來,不然憑白會落下一個暴君的名聲。
“皇上仁慈乃天下百姓之福,然……西胡與北齊狼子野心,對我們大秦虎視眈眈,皇上對他們仁慈就是對大秦百姓的殘忍。再者,西胡與北齊時常騷擾我邊境百姓,搶奪邊境百姓的糧食與財物,致使邊境百姓苦不堪言。肯請皇上允許將士們,幫邊境百姓拿回他們被搶走的財物與糧食。”戶部尚書身旁的幾位官員,立刻上前,義正言辭的說道。
這就是文臣,明明打劫,他們卻能說得冠冕堂皇,盡是讓人無顏以對。有時候就是秦寂言也佩服這些官員的臉皮。
真不知他們是多厚的臉皮,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簡直是太不要臉了。
不過,秦寂言此刻很滿意。
“愛卿言之有理,此事……朕仍舊覺得有所不妥,兩日後大朝會上再議。”秦寂言這是告訴他們,他同意這個法子,但卻不能從他這個當皇帝的人嘴裡說出裡,需要他們在早朝上,正式提出此事。
“是臣考慮不周,請皇上恕罪。”君臣和諧,就是身為臣子的時刻明白皇上要什麽,然後不惜一切為皇上達成。就好比現在,幾位大臣明白了秦寂言的意思,在大朝會上不管秦寂言說什麽,這些臣子都會據理力爭,讓事情按秦寂言設想的方向走。
戶部尚書幾人提出的三個辦法,雖說全都太過簡單粗暴,可確實也能解決問題。尤其是最後一條,秦寂言可以說是采納了。
是以,秦寂言再說前面兩條時,語氣已柔和不少,“糧食在大糧商手裡,想要糧食必然是要從他們手裡買。你們的想法不有錯,但方法錯了。”
地位決定思考方向,商人地位低下,平時在官員面前也是諂媚討好的,是以這些官員從來沒有站在商人立場上想過問題,也沒有想過商人在被逼狠了,也是會反抗的。
他們隻知官家有命,商家莫敢不從。卻不知商人重利,要按他們的辦法,強製征糧或者羅織罪人,拿人下獄,只會引來恐慌與不滿。
到那時,商人不敢做生意,紛紛逃離大秦,大秦的商業怎麽辦?南北貨物如何流通?
秦寂言沒有直接把顧千城的辦法說出來,而是先說出逼迫商家會產生的危害,最後才把顧千城的辦法說出來。
末了,又加了一句:“朕的得力能臣,連個女人都不如。”
“女人?這個辦法是一個女人想出來的?”戶部尚書還以為是封似錦,或者哪個商家子弟提出來的辦法,卻沒有想到會是一個女人。
女人的眼界不都是在後宅,想著如何爭寵嗎?怎麽會懂這些?
秦寂言沒有說話,只是冷冷的看了一眼戶部尚書,那眼神讓人不由自主的低頭、後退。
戶部尚書不敢再問,也不敢再多言,忙道此辦法甚好,他這就回去安排此事,並保定一定會做好。
和戶部尚書等人的辦法相比,顧千城的做法明顯溫和了許多,而且化被動為主動,讓商家主動送上門不說,還能為朝廷省下一筆錢。
但是,顧千城說的法子只有一個大方向,具體細節還需要戶部的人去商定,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必然會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秦寂言雖沒有在六部輪值,可對六部的工作很清楚,知曉此事的具體實施起來很難,要沒有一個有經驗的人鎮守,事情不一定能辦好,所以秦寂言大手一揮,遂了戶部尚書的願,讓他全權負責此事。
此事做好了,戶部尚書就算保不住官職也能保住這條命,要是沒有做好?
那就是兩罪並罰,戶部尚書等著被抄家吧!
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能讓他翻盤的機會。戶部尚書很清楚,也只有他們的新帝,才會在他犯了這麽大錯的情況下,給他一個機會,要換作太上皇當政時,出了這要的錯,他就得背黑鍋,等著被革職查抄。
戶部尚書有了章程,不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躥,即使身體累到不行,可精神卻十分亢奮,一出宮就回到戶部,召集下屬官員商量具體議程。
秦寂言收到暗衛傳來的消息,滿意的點頭。
可秦寂言滿意,暗衛卻不滿意。
他們是保護帝王的暗衛,是最強的暗衛。他們被訓練出來,是為了保護主子的,不是用來監視朝廷大臣的,皇上這是大材小用,他們很委屈。可是……
每每看到秦寂言,暗衛滿肚子抱怨又咽了下去。
皇上身邊有子車大人這個影子在,他們根本沒有用武之地。顧姑娘身邊有唐萬斤那個彪悍的男人在,他們也沒有用處。
作為一流的暗流, 最後卻混到探子的地步,作用和武家暗部一樣,暗衛表示好憂傷。更憂傷的是,他們還要繼續去盯著戶部那些官員,以免他們亂來,或者傳出不該傳的消息。
暗衛前腳走,鳳老將軍與風遙後腳就進宮求見,這爺孫倆是來匯報泰園後續事務的。秦寂言看了看時辰,輕歎了口氣。
這都三個時辰了,他還說去找顧千城用晚膳的,現在看來是沒有希望了。
既然都沒有辦法陪顧千城用晚膳,秦寂言索性將事情全部集中在一起辦,“去,宣平西郡王進宮。”
風遙打小在西胡找大,要對西胡開戰,找風遙做參謀再適合不過。至於讓風遙領軍?秦寂言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可能。
鳳家人,只能守著北齊邊境那點兵馬,再多就壞了平衡。就算他這個皇帝同意,底下的臣子也不會同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