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驕寵》四百一十一 發落
秦承嗣是在七皇子大婚後第三天,才又回到秦王府的,而此時,有關十皇子謀逆犯上、逼宮作亂一事,已經查的水落石出。

 主謀自然是十皇子,這一點毋庸置疑;至於從犯,那可就多了,譬如顯國公府的世子爺陳顯,左相周正道家的四公子周世錦,大理寺少卿的嫡幼子魏紹明,華蓋殿大學士的三孫子常融德,等等諸人……

 這一連串的勳貴世家子的名字列出來,可是囊括了現在朝中所有勢力。

 別說左、右相都牽涉其中,便連勳貴世家和清流文人都一網打盡,委實可以稱得上是弘遠帝登基以來,所生的,涉案人員牽涉最廣的一次叛亂。

 當然,當這些參與謀亂的名單被上繳到弘遠帝面前,謠言並傳出皇宮,池玲瓏聞言後,雖然沒有在現場,卻已足可以想象弘遠帝當時臉上的表情會有多精彩。

 能不精彩麽?

 文武大臣,勳貴清流,幾乎全都和涉案人員有或大或小的關系。

 根深蒂固的勳貴人家就是這點不好,幾乎和誰家都沾親帶故,這要是下了狠心懲罰,怕是朝堂最起碼要空出三分之二的位置,大魏國都得亂套;可若要是隻簡單的給個教訓,不能殺雞儆猴,他剩下那幾個兒子若一個不順心,都有恃無恐的像十皇子這個孽子學習,他的皇位還要不要坐了?

 弘遠帝急火攻心,連著幾天沒下來龍床,這可是讓諸位朝臣惶恐不已,尤其是和涉案的公子哥們關系親厚的人家,此時更是跪在弘遠帝的寢宮前。開始誠惶誠恐的請罪。

 可是,此時在請罪,多少都有些晚了。

 早都乾麽去了,若是能教養好自己的兒子外甥,何至於會生這等足可以誅九族的惡事?

 弘遠帝接連三天沒有上早朝,整個人也在這幾天,更像是一隻噴火龍一樣。見誰都噴。

 不僅是跪在寢宮外的諸位朝臣。沒有得到絲毫諒解,反倒被弘遠帝念著祖宗十八代,狠狠斥責一頓。便連前來請罪的七皇子和華德妃同樣沒落著好。

 七皇子很冤枉,畢竟喜慶的婚禮上染了血光,導致連洞房都沒成,他才是這場“逼宮”案中。損害最大的一個。

 可再一想到,他那婚禮弘遠帝會出席。完全是他母妃說了幾句含糊不清的話,這才招來了皇帝,才讓十皇子抓住了可趁之機,動了這一場叛亂。七皇子也苦笑至極,只能跟著華德妃來請罪,可想而知氣頭上的弘遠帝會說什麽刻薄話出來。

 以至於最後華德妃離開時。整個人都踉蹌的走不穩步了,回了寢宮後。自此除了初一、十五給太后請安,再不出寢宮們一步,可算是經此一事,徹底裹足不前,在佛堂長跪不起了。

 華德妃和七皇子沒落著好,這若是放在以前,后宮的妃嬪看著熱鬧,私下裡可要笑破肚皮了。

 然而,此時,衛淑妃和大皇子一系徹底慌了頭腦,被十皇子連累的不輕,也動所有勢力請罪,想讓十皇子能被從輕落,想讓她們這一系的勢力,能在此次動亂中,受最少的損傷,不求能全身而退,但是最好也不要被扒皮抽血,落得幾年時間恢復不了元氣。

 衛淑妃和大皇子很忙,二皇子和五皇子以及太子三派勢力,都保持觀望狀態,不敢過分插足十皇子謀反一事,同樣,更不敢和衛淑妃及大皇子走的近了,以免被牽連上。

 這三派勢力的母妃,包括皇后在內,俱都閉門不出,聞到風聲的后宮諸妃嬪,也有樣學樣,老老實實呆在自己寢宮中修身養性,連一句多余的廢話都不敢說。

 后宮中唯一一個可以頂著弘遠帝的怒火說話的,自然是太后娘娘,可惜,當太后親眼目睹了七皇子大婚那天,皇帝身上的滿身血汙,聽說了十皇子謀反作亂一事後,也是又急又怒,直接昏死過去。

 太后醒來,倒是有心要保十皇子,畢竟是親孫子,雖說皇家無親情,可那孫子到底是她看著長大的。

 十皇子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在太后看來,肯定是受了其余世家子的攛掇,便也以此為由,要求皇帝輕懲十皇子,好給大皇子、衛淑妃,以及衛國公府留些臉面。

 皇帝當時沒說話,可當太后隨後聽說,弘遠帝竟顧自做主,將十皇子貶為庶民,賜鴆酒一杯處死之後,太后娘娘受刺激受大了,自此躺在床上再起不來身。

 據太醫診脈說,太后娘娘多次受驚,此番已有中風之兆,若是不能安心靜養,接下來情況怕是不大好。

 太后去靜養了,十皇子被賜死的命令到底是收回了,只因為衛淑妃哭天搶地在弘遠帝寢宮前跪了兩天兩夜,直到疲勞過度、身心受損昏迷過去,又有大皇子和早已年邁的老衛國公跪地請罪,看在這幾十年的夫妻情分上,和老衛國公為國鞠躬盡瘁幾十年,兢兢業業的辦差的份兒上,弘遠帝到底收回了成命。

 然則,十皇子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到底還是被貶成庶民,另,將十皇子押解到皇陵守墓,終身不得出。

 十皇子連夜被禁軍押送出京都,至於其余參與謀反的世家公子和朝臣子嗣,卻沒他這麽好命了,雖沒有被誅滅九族,牽連所有親朋友人,然而,弘遠帝也下了“斬立決”的命令,滅了他們一族之人,午時三刻在菜市口行刑問斬,秦王親自監斬。

 這場叛亂中,另有兩人僥幸逃生,一人乃是顯國公府的世子爺陳顯,另一人便是左相周正道的四公子周世錦。

 這兩人之所以能活命下來,一來是因為陳顯乃顯國公獨子,他至今未成親,更別提為顯國公府延續子嗣了,弘遠帝看在顯國公年已老邁。且侍主至忠至誠的份兒上,不忍顯國公府絕嗣,饒了陳顯一命,卻將顯國公府的爵位連貶兩級,成了顯伯府。

 至於周世錦,因為左相周正道這些年來在政事上多有建樹,堪為一代良相。協助弘遠帝處理朝政從未有誤。為表嘉獎,且不抄家滅族,隻讓周正道辭官還鄉。子孫後代三代內不準人仕。

 據說左相周正道接到聖旨後,當堂哭泣謝了皇恩,但孽子不可留,左相到底大義滅親。親自刺死其子,言道“不能留其霍亂世人”。又有自愧教子不當,願散盡家財,今後廣做善事,回歸住宅後。願教書育人以慰皇恩。

 整個京都在一夜間風起雲湧,在京城百姓聞訊後,私下裡悄悄議論皇帝不愧為明君時。又有人讚頌當今天子乃仁君聖主。

 其主要表現便在看重老臣,寬待顯伯府和左相周正道的事情上。

 其實這些百姓還是很疑惑的。畢竟,在他們看來,左相確實堪為一代良相,這些年來在民間聲譽極高,他被陛下寬恕,沒有誅族乃是人之常情;且左相也確實公正嚴明,雖然他教子無方,讓四公子犯下謀逆之罪,但是,左相後來可是大義滅親了。

 這樣申明正義的好相國,在百姓們看來,哪怕皇帝給他再大的恩惠,都是值當的。

 但是,左相且還罷了,他這些年來的功績,足夠保全全家性命,留一個善終,可顯國公府又是憑什麽?

 難道就因為陳顯是獨子,就因為他是勳貴子嗣,就合該從謀逆大罪中從容脫身?

 陛下不誅滅顯國公府一族且還罷了,竟只是簡單的降爵,就將陳顯謀逆一事糊弄過去,且還沒有剝奪他身上的世子之位,也沒有下令他今後不得入朝為官?

 呵,呵呵,才說陛下是明君聖主,可是陛下竟如此區別對待十皇子逼宮案的主力陳顯,他是眼瞎了麽?

 京都百姓未免憤憤不平,可也只是敢在心裡暗自嘀咕,卻不敢說出口來,他們好奇的不得了,然而,京都的勳貴府邸,比他們更好奇。

 在京都的勳貴們看來,弘遠帝是絕對不待見他們這些根深蒂固的老派豪門的,只因為勳貴世家盤根錯節,在朝堂上,很多證見都和弘遠帝相悖,讓陛下很多條令都無法順利實施;但凡能觸動他們利益的政策,也肯定要被駁回。

 歷代君王都著力於削弱勳貴世家的勢力,由此才有了寒門學士走入朝堂,清流文人日趨壯大之勢,可以說,勳貴世家和皇權是互相製衡著的,但凡有可能,皇帝都要將世家的勢力連根拔起。

 可現如今,顯國公府正好迎頭趕上了,可皇帝是怎麽做的?

 他竟然只是降了顯國公府的爵位,就將這事兒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糊弄過去了。

 這還是那個一力和世家對立行事的弘遠帝麽?

 勳貴世家的當家主人都開始蹙眉深思了,唯恐弘遠帝這是在放煙霧彈迷糊他們的視線,其實,後邊還有大招等著他們。

 這些勳貴們自此對弘遠帝警惕不已,也只有池玲瓏等“知情人士”,在聽到弘遠帝對顯國公府如此處置後,呵呵兩聲。

 要池玲瓏說,弘遠帝為何會如此厚待顯國公府,其實原因簡單的很,還不是因為宮裡的儀妃娘娘。

 因為儀妃娘娘是顯國公的嫡親妹子,皇帝搶了上一代秦王的未婚妻進宮,讓好好的一個勳貴貴女,成了不能在人前露面的“黑戶”。

 為此事,弘遠帝對顯國公府應該是多多少少有些愧疚的;且根據他們早先的揣測,顯國公怕是和皇帝是一夥兒的,兩人私下裡達成了什麽共識,既如此,弘遠帝又豈會讓他好不容易養成的棋子,成了廢棋一顆?

 那太浪費了。

 如此,顯國公府輕易的從謀逆大罪中脫身,那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這件事池玲瓏輕而易舉就想通了,但是,聽了秦承嗣從宮裡回來後,帶給她的另一個消息後,池玲瓏整個人的感覺立馬就不好了。

 什麽,秦承嗣剛才說什麽?

 ——秦承業封王了!!!

 封王了,封王了,封王了……

 腦中回轉著這個念頭無數遍,池玲瓏覺得有些消化不良。

 可側過來看著秦承嗣面上風淡雲輕的表情,池玲瓏到底還是咽了一口口水,把這事兒硬消化了。

 她是覺得秦承業封王這事兒無異於天方雜談的,可既然是秦承嗣說的,那必然就是事實,甚至說,已經成了事實。

 但是,不應該啊,秦承業一年前不是已經和十皇子混在一塊兒了麽?

 如今連十皇子,以及平日和十皇子走的很近的陳顯、周世錦,都因參與叛亂,不得好死的不得好死,被關禁閉的被關禁閉;不應該這些人都了遭報應,唯獨一個秦承業卻飛黃騰達了吧?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