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有鳳來儀》五百二十一章 忍字頭上的刀 五百二十二章 定數
快要崩潰的兔子手打
禦醫們本來是忙著救人的,各展所長各尋自己能救治的救,到元華那邊的是擅長婦科的,醫治外傷的大多圍在紫玄和纖纖身邊,而那醫術最為精湛的當然是守在太皇太后周圍,余下的幾人卻是被上官指派救治太子妃的。
太子妃可是宮中正經的主子,禦醫們哪裡敢怠慢?宮中的紛爭同他們沒有關系,他們只要做好本分就可以;但是這幾個倒霉的禦醫看著太子妃咽喉處的剪刀,當真是欲哭也無淚:太子妃萬一傷到自己就此一命嗚呼,不用說他們絕對會被連累,性命不性命的還不好說,可是前程卻一定是沒有了。
相比禦醫的愁眉苦臉,太子妃現在總算是找到了一點揚眉吐氣的感覺,她看著跟出殿門的太皇太后和皇帝,現在,終於知道她比那幾個良娣重要了?宮中嬪妃除了皇后之外,哪個不是可有可無的,就算是死上一個半個有什麽打緊。
太皇太后現在就是要把自己氣得要炸了,也只能是忍著,她自己也記不清多少年沒有再忍過了,這種感覺當然極為不舒服,可是她能怎麽做,靈棚裡當真上演如此鬧劇,她這太皇太后還有什麽體面、尊榮可言。
百官們不是傻子,是傻子的也坐不到那個位子上,只要太子妃把事情從頭到尾一說,不管她是不是要添油加醋,那些官兒自然能聽出裡面的貓膩來;到時候她太皇太后就會落個逼迫皇帝、逼死將來的皇后的名聲。
而且還有一樁事情,國喪之中她作為長輩實在是不應該說什麽讓皇帝納新人的話,就算是三個月之後納也好說不好聽啊:百官們會怎麽看她這個太皇太后?原本是宮裡的事情,家事當然可以隨意說,只要做的時候讓人找不出毛病就可以。
她原本所說的話也沒有太大的不妥,因為只有皇帝的幾個後妃知道而已,到時候下旨的人還是太子妃;但是此時太子妃鬧到百官面前,太皇太后的那些話就是錯,不小的錯呢。
至於皇帝嘛,太皇太后掃過去一眼,太子妃傻一樣聽不出皇帝的話中話,可是百官們不會聽不出來;太子妃不一定能把皇帝的原話說出來,可是皇帝可不是木頭人,相信他很容易就能讓百官們相信他的無奈之處。
孝道擺在前面,到時候百官不會認為皇帝不好,只會認為皇帝因為孝字而被迫的;那時,她就真的裡外不是人,尤其還會連累到元華的名聲。

在宮中說一不是二這麽多年,還真沒有人像太子妃這樣讓她上不去又下不來,這口氣也是真的咽不下去;事情其實很好解決,只要有人能奪下太子妃手中的剪刀來,那麽一切還不是她說了算?
太后看向皇帝低低的道:“皇帝,快想個法子,如此鬧將出去她如何是一回事,我們皇家可丟不起這麽大的臉;而你怎麽能讓她擾了你的父皇的在天之靈?不如就讓——”她看向殿外站的筆直的孟統領,“動手,應該可以的吧?”
皇帝的嘴裡有些苦,他沒有想到太子妃會想出這樣的法子來,鬧到靈棚、鬧到百官之前他其實同樣沒有面子;不過他在核計一事,如果借此打掉太皇太后在朝中、宮中的威信的話,值不值呢?
太皇太后的勢大始終是他的心頭刺,只是被太子妃擾到父皇的在天之靈,此為不孝,而由著太子妃大鬧靈棚皇家的臉面也實在是難看;皇帝有些憂鬱才一直跟著太子妃自殿中出來,沒有開口說話。
聽到太皇太后的話,他看向孟統領示意般的看了看太子妃手中的剪刀;他們君臣心意相通,孟統領看出皇帝的猶豫來且他真的沒有把握:奪下太子妃手中的剪刀不是難事,難就難在能一絲不傷到太子妃,還不能接觸到太子妃的身體,就實在是太難了些。
為此冒險他認為不值,所以當即毫不猶豫的搖頭,免得太皇太后再以為他有其他的心思;孟統領上前給皇帝跪下,“臣等無能,請太皇太后、皇上降罪。”
太皇太后想說只要能把人救下來,受點傷也沒有什麽的,可是看看殿外的宮人、太監以及禦醫們,這話她無論如何也不敢開口的;最重要的是,孟大人不是她的人,所以她不能沒有顧忌的吩咐他做事。
看看太子妃頂在咽喉處的剪刀很用力,看上去只要再稍用些力就能刺破她的肌膚,終究讓太皇太后長長的歎了口氣,今天她除了忍也只能是忍了。
太子妃在向東宮外行去,走得並不快一來是因為他的腿傷,二來她還要防著四周的人撲過來救她,不時的喝一句:“都給本宮滾遠些,不然就是你們殺了本宮,小心太皇太后滅了你們九族。”
忍字頭上一把刀啊。太皇太后的感覺心頭上可不是插了一把刀,少說也有十幾把刀;看著太子妃她暗自咬了咬牙,最終還是只能開口相勸,不能任由太子妃當真去了靈棚大鬧的,這個虧,她今天看來是吃定了,因此心頭的血一陣又一陣的翻湧,不斷的拍打著她的咽喉。
紅鸞對於殿外的熱鬧並不知道,她和冷玉兩個人留在殿中:除了她們之外還有紫玄、纖纖以及躺在榻上的元華,還有留下來照顧元華三人的宮女、禦醫。
冷玉真的很想問紅鸞一句,可是現在她卻動也不敢動,因為殿雖大可是人少後,稍有異動就可能被人注意,她連看紅鸞一眼都不敢,只是感受著身體下面傳來的冰意,她感覺自己的肚子都要冰透了。
元華醒是醒了,但是虛弱的橫躺在榻上卻就是不然留下來的禦醫們診脈,淚流滿面的喃喃:“我沒有病,孩子也沒有事,不用你們,走、走開啊。”情緒很是激動。
紫玄和纖纖過去勸慰兩句也不管用,對視一眼輕歎看向紅鸞和冷玉,纖纖微微的皺起眉頭:“這天涼了呢。”
紫玄看看紅鸞眼底深處閃過了厭惡,卻還是點頭道:“是啊,她們一人還有傷在身,這樣在地上伏著只怕會冰出病來。”
522 定數
纖纖歎氣,回頭看看幾個人道:“元華姐姐最為心善,唉,來人,給她們身下鋪層墊子吧。”她說完沒有看冷玉只是看了紅鸞一眼,接觸到紅鸞的目光輕微不可見的點了一下頭。
元華費力的抬起頭來道:“取大毛的吧,地上到底太涼,紅鸞是沒錯的,她只是沒接住我罷了,心還是好的;冷玉嘛,哎,我們只能怪自己命不好,太子妃、太子妃;”她微微一頓,“希望她平安無事。她們兩個原本就沒有什麽過錯,怎麽能讓她們落個病根兒,那就是我們的不對了。只是我們能做的也不多,一個毯子還是能做主的吧?”
她的手輕輕地滑過肚子:“也是給我的孩子積些陰德,相信太皇太后不會怪責我們三個的。”淚水隨著她的話再次流下來。
如果紅鸞不知道元華是個什麽人,還真的會感激涕零;至於纖纖嘛,她倒是心生三分感激,雖然也是借此交好於她可是纖纖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害過她。
紅鸞不喜歡紫玄,是因為紫玄很討厭她;不是因為紫玄做過什麽,那只是她的直覺而已。但是對紫玄也沒有太大的惡感,不喜歡的人每個人都有,可不是每個人都像太子妃一樣非要除之而後快。
冷玉卻不同了,她對纖纖是有感激的,可是卻不及元華,元華在失去孩子後,還能說出通情達理的話且能為她和紅鸞著想,宮中有幾個這樣的主子?她真心實意的向元華叩頭以示謝恩,在宮中她叩過的頭多了,可是絕大多數只是因為規矩如此。
紅鸞跪坐不起來,卻也同樣以頭觸地謝過了元華;她和冷玉真正謝的人只有元華,纖纖和紫玄那裡她們只是叩了一個頭而已,冷玉是感動所致,而紅鸞是故意為之。
以元華的心計手段,隻憑太子妃和紅鸞不足以應對,因為她們兩個人都有極為不足的地方:太子妃實在是不夠聰明卻又喜歡自作主張,而紅鸞現在完全是受製於人,身份地位的不同讓她和元華的周旋分外困難。
而元華背後還有太皇太后及其家族,可是太子妃和紅鸞有什麽?太子妃身後的家族根本就不能和元華的家族相抗衡,而紅鸞根本就沒有什麽家族親人可依靠,再加上一個太皇太后周旋到最後太子妃和紅鸞都只有死路一條。
還有一點就是,元華和太后終究是一條心的,可是太子妃和紅鸞卻是仇敵;太子妃那人依著她的腦袋是絕不會放過紅鸞的,紅鸞又怎麽能甘心受縛?
紅鸞眼下要保住太子妃還要防著她,想用她來對付太皇太后就是癡人說夢;所以紅鸞想要給元華多找幾個仇人,紫玄和纖纖絕不可能和元華一條心的,不說她們之間的利益糾葛,隻憑她們家族和太后家族多年來的相爭,她們就不可能和元華和平共處。
倒是太皇太后和兩位貴妃之間的恩怨,紅鸞相信紫玄和纖纖不會很在意,因為紫玄和纖纖不可以少了家族的支持,但絕不想成為兩位貴妃手中準備被棄的那顆棋子。
紫玄和纖纖在宮中的身份有些微妙,這種微妙致使她們必須要自保,不然等著她們的絕對是冷宮;不管兩位貴妃和家族保證了什麽,她們到時候定會被人遺忘在腦後的,這一點只要是在富貴場中打滾過的人都知道。
紅鸞相信紫玄二人很清楚她們的處境,而她們老老實實不爭寵,那元華當然不會對付她們;可是不爭寵,她們如何能在宮中活下去?不說其他人,就是兩位貴妃也不會放過她們,她們能活下去的希望就在皇帝的身上。
只要她們能保住自己並且步步向上爬,最終家族就會支持她們;而她們的時間並不多,因為兩位貴妃可不是讓她們入宮來玩的,也不是看著她們爬得很高且培養自己的勢力。
那紫玄和纖纖與元華的衝突實在是在所難免,而且不會讓人們等得太久;以紫玄和纖纖二人的聰明來說,她們當然會有所布置,比如就像眼前所見——她們二人聯手了;紅鸞相信,她們不會介意多幾個幫手的。
元華的確是聰明,可是卻有點鋒芒畢露了;當然了,在宮中有太皇太后罩著,自然不必那麽委屈自己的。就像剛剛明明是纖纖先開口,想借兩個氈毯收買紅鸞及冷玉的心——收買的可不止是紅鸞二人的心,還有東宮中所有會聽說此事之人的心;但是最好的好處卻被元華拿的一滴也沒有余給她。
紫玄和纖纖當然不會甘心,可是她們什麽時候才會和元華對立卻無人知道;就算知道纖纖二人不會讓人等太久,可是紅鸞依然不能等下去,她一定要提醒紫玄二人,越晚下手越不利,趁著現在太子妃還在,她們和太子妃聯手才會把元華壓住,大家都會有口飯吃。
包括紅鸞在內。
元華只是虛弱的擺擺手,讓紅鸞和冷玉不必再謝就又合上了眼睛,卻怎麽也不許禦醫給她診脈:只要禦醫靠近她就會落淚哭個不停。
殿上的宮人很快搬來大毛的褥子給紅鸞和冷玉鋪到身子下面,幾個宮人都對元華比剛才還要殷勤;這些當然不會逃過紫玄和纖纖的眼睛,她們卻沒有再說什麽,只是坐在元華的身邊低聲勸慰她。
紅鸞伏在褥子上感覺好多了,趴在地上好像昏睡過去沒有再說過話,更沒有再抬起頭來;有些事情一點就好,做得太多只會引來災禍;要知道,元華可是長了七竅心的女子。
此時殿外也幾乎到了最熱鬧的時候,雖然殿外沒有聲音傳來,可正是這樣的無聲無息卻更讓紅鸞安心;因為她知道事情進行的很順利,沒有生出其他變故來。

想到太皇太后現在臉上的神色,她眯起的眼睛裡閃過笑意;忽然間她有點明白那句老乞丐常掛在嘴邊的話“天下萬事萬物自有其定數”的意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