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超級能源強國》第446章 主業
“單打獨鬥固然爽快,但要更上一層樓,沒有家族的幫助是不行的。m”蘇東元在後面出聲。

 對於他,蘇城沒有絲毫的客氣,順口道:“國內有家族支持的公司夠多了,那又如何。”

 這話說的不是那麽明白,但在場的人都能理解。國內有家族支持的公司不少,但沒有一家是比得上大華實業的。

 事實上,能比得上大華船業的公司都少之又少。

 蘇振國也許幫襯過大華實業,但要說支持,那還差得遠呢。

 從這個意義來說,沒有家族支持的大華實業,比有家族支持的國內公司,要厲害的多。

 蘇東元尷尬的咳嗽兩聲,無言以對,他總不好和蘇城當場爭辯,乾脆垂下眼瞼,當做沒聽懂。

 蘇東元的堂弟蘇相岸是近年來才涉足生意場的,頗多仰仗蘇東元的地方,哈哈笑了兩聲,解圍道:“如果有家族的支持,蘇城你也會輕松一些吧。另外,還能發展的更快不是?聽說你找中船要了上百億的國家開發銀行的低息貸款?你要是來找我們,百億不好說,十億八億的都很輕松的,日積月累下來,也不會少吧。還有,海關那邊,港口那邊,稅務那邊,我們都有辦法,不光能減少費用,而且能優先辦理業務……”

 “咳!”另一位堂兄弟,提醒他不要把話說的那麽直白。

 蘇相岸在生意場上打拚的久了,不在乎的嘿嘿兩聲,問:“蘇城,你說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他從蘇家受惠良多,自然覺得有家族庇佑,做事方便而舒適。

 蘇城有點懶洋洋的撇撇嘴。道:“海關港口什麽的,大華集團有公關部來處理了。至於融資方面,除非是無抵押的10億美元,否則也沒什麽意思。”

 這次輪到蘇相岸語塞了。

 別說是公關部這種配置了,他的公司除了財務部,連人事部都是不完全的,公關自然變成了他的工作。貸款當然也得是有抵押的。這可是銀根緊縮的年代,能貸出款子來已是邀天之幸,哪敢要求那麽多。

 蘇城輕巧的笑了笑。

 蘇相岸頓時覺得被小瞧了。奈何蘇振國就在邊上,他隻好咬牙切齒的在蘇東元耳邊說:“你這個兒子,真是茅坑的石頭。”

 蘇東元其實早就有這個感覺了,但被人說出來,還是怪異的很。心想:他要是茅坑的石頭,我又算是哪裡的。

 只有蘇刑站在後面,又喜又悲。

 喜的是蘇城拒絕了家族的幫助,那他蘇刑要獲得家族支持,就不會增加困難了。悲的是,被自己看作救命稻草的家族支持,竟然沒落入蘇城的眼簾。

 若是以前。蘇刑或許會罵蘇城一句“白癡”。但經過了雙開和海*南炒作地皮的失敗,他對自己的位置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對於蘇城的決定,除了感歎。也說不出什麽來了。

 兩人的差距,再沒有像現在那樣,明顯的呈現在眼前。

 蘇振國給出的條件,可比蘇刑期望的最好的結果都要好。

 即使如此。蘇城依然棄之如履。

 想到此處,蘇刑除了讓莫名的憂傷在心尖打轉兒。對現實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期待。

 一陣大笑破壞了蘇刑的黯然神傷。

 不知什麽時候,蘇振國身邊圍著的,不僅僅是蘇家人了。

 中船重工的總經理孫道孚,笑著說道:“既然如此,也請您參觀我們集團的江南造船廠。自從與大華船業合營以後,我們的江南造船廠有了極大的改觀,和您上次見到的,絕對不一樣。”

 他是在邀請蘇振國視察集團下屬最大的船廠,江南造船廠呢。

 從孫道孚的角度來說,出售股份給大華實業,終歸是一個比較冒險的政治決定。雖然幾年內看不出風險,但他還是希望能將可能的危險消弭於無形。邀請國家級領導參觀,屬於再正常不過的方式,否定江南造船廠或者中船集團的人,總歸是要顧忌一下蘇振國的。

 蘇振國參觀了私營的大華船業,自然要參觀一家國企造船廠平衡一下。江南造船廠和大華船業的關系,因為購股的關系而日漸密切,蘇振國想想,也就笑道:“要去可以,咱們就看生產第一線,會議室的匯報就不要搞了。”

 “您這麽說,我們也只能同意了。”孫道孚笑的像是被門夾了的貓,聲音嗖嗖的。

 “不要提前通知了。”

 “不通知,一定讓您看到真實的中船。”孫道孚說的言不由衷,怎麽可能不通知。

 蘇振國自然不會真的嚴格要求。

 去下面的工廠一線已經夠嗆了,再搞突擊,那就是讓工廠的人沒法活了。

 一群人結束大華船業的行程,繼而前往江南造船廠。

 原地隻留下思考中的蘇刑。

 蘇東元往前走了兩步,回頭看到他,不由一陣氣急,低喝道:“傻站著做什麽,快走。”

 蘇刑眼中幾乎要噙出淚來了:老爹以前可不會這麽粗暴的。

 ……

 蘇城也隨同前往江南造船廠。

 那裡的總段工廠裡面,還有許多大華的工人呢。

 他們負責培訓江南造船廠的工人,以熟練的操作新機械,特別是對流水線的流程進行指導。

 這些大華工人裡面,不免有些是從江南造船廠或者其他中船下屬的船企跳槽過去的。

 所謂風水輪流轉,當他們以大華船業的成員身份回去的時候,得到的只能是更好的禮遇和接待。無論江南造船廠的官員們喜歡還是不喜歡,這些來自大華的培訓工人,能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生產率提高,哪怕每個總段的生產時間縮短一天,所帶來的都是數萬乃至十數萬的利潤提升。

 在這麽高的收益面前,就是榮尚國都淡定不了。何況普通的車間主任等中層幹部。

 蘇振國的車隊抵達的時候,正好是倒班的時間。

 熟悉的自行車海,像是潮水似的,從江南造船廠湧出來,塞滿了自行車道,以及鬱鬱蔥蔥的大樹隔開的寬闊四車道。

 自從出售了20%的股份給大華實業以後,江南造船廠迎來了一輪難得的擴張,建成的3個總段工廠佔地面積不小,挖下來的樹木全都移到了廠子外的馬路邊上。倒是讓這條路變的很有些氛圍。

 90年代的市政是沒有錢的,漂亮的花壇巨木,只是國企裡面才有。

 不過,這年月的國企生活都艱難的很,全國的國企全年的利潤總計200多個億。就能判斷裡面的慘淡。維持現狀已屬不易,能夠擴張,自然令本埠的許多國企,羨慕萬分。

 在自行車的阻塞中,蘇振國的車隊也被迫緩行。

 蘇振國乾脆讓車靠邊,下車來看。

 孫道孚跟著下車,不好意思的道:“沒計算好時間……”

 “沒事。正好看一看。人很多嘛。”蘇振國打斷他的話笑道。

 “江南造船廠有萬人的規模了。現在,一次倒班就有三四千人的規模,你看到的是離開工廠的人,前面還有來工廠上班的工人。也是這麽多。”孫道孚是頗有些驕傲的。他雖然是集團總裁,但曾經也是江南造船廠的總經理。江南造船廠之於中船集團,就像是大*慶之於石油總公司一樣,不光是最大的分廠。同時也是最出幹部的分廠。

 “不錯不錯,工人們很有朝氣啊。”

 “工廠的效益好。工人們就有乾勁,蹬自行車,也有力氣。”孫道孚哈哈的笑了起來。

 蘇振國高興的點頭,道:“我當年在工廠車間工作的時候,也是這樣上下班的。那時候是翻砂工,可是真不輕松,下班就想好好洗個澡,那時候來回走一個小時都不覺得累,如今不行了。”

 “蘇老身體好著呢。”

 孫道孚正說著,一排“轟隆隆”的引擎聲,由遠及近,竟是讓說話的聲音都有些聽不清了。

 如此大的動靜,不光是蘇振國,隨從的官員都探頭探腦的議論起來。

 須臾,紅藍黃綠黑灰白色的摩托車大軍,像是一波五顏六色的機械大潮,撲面而來。

 騎著摩托的,多是工人,半數以上穿著來不及脫的工作服。由於車多的緣故,摩托車的速度也起不來,大家就壓著車把,大聲說笑。

 幾百輛摩托車,遠遠的看起來,比自行車大軍可要壯觀的多。

 “這是?”蘇振國看向孫道孚。

 孫道孚挑挑眉毛,也向後看,他也沒見過這樣的場景啊。集團總經理,不可能天天下基層。

 還是江南造船廠的人跑出來,笑道:“這些是大華船業派來的培訓師傅。”

 蘇振國奇怪的問:“都騎摩托車?”

 “有的騎摩托車,有的坐班車,也有騎自行車的,不多。”

 “這是……大華船業的福利?”

 蘇城此時過來了,笑道:“工人自己買的。大華的住宿區和其他船廠比較遠,我們的培訓工人往來就不太方便。當然,大華提供了通勤車,不過,年輕人總喜歡自由一點。”

 話音剛落,一輛摩托車就載著個女孩子,囂張的從眾人面前通過,大大的嘉陵摩托的標志,很有種時尚氣息。

 對90年代初的官員們來說,這種場景,已經偏向於勁爆和限制級了。

 沒有人呵罵,也是看在蘇城的面子上。

 一輛接一輛的摩托車,漸漸的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泛起的青煙下,顯露出各自不同的臉孔。

 一人突的問道:“大華實業,派出了多少培訓工人?”

 “派出了千人左右吧,也是輪換的。”蘇城回答。

 “都有摩托車?”

 “想買的都有吧。大華實業不限制。”

 “想買就能買得起?”

 “差不多吧。”

 兩人的對話,引來一陣古怪的表情。

 90年代初的摩托車可是比後世的私家車還要拉風的東西。要說人手一輛,的確是令人難以理解。

 曾幾何時,中國的工人,這麽富了?

 蘇相岸乾笑著插口,道:“大華的工人還真是時髦,這個摩托車要幾千塊吧,怎麽買的起?”

 “派往各船廠做培訓的工人,多半在大華實業的特殊貢獻列表上。”蘇城點到為止。去年的分紅,最少都有萬元,此時的工人又沒有買房之類的壓力,花銷起來自然痛快。

 知道分紅的人,不在少數。蘇相岸張張嘴,最後還是搖搖頭,心想:這個蘇城,怎麽就有噎住人的本事?這得噎多少人才能練出來。

 蘇振國意味深長的看向蘇城,道:“看來,大華實業,的確是改變了一些東西。”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蘇城遠望著摩托車大軍離開的尾煙,微微昂首。

 蘇振國一笑,道:“哦?大華實業要在船舶行業,繼續走下去?”

 “當然,我們的目標是做出LNG船。”一年的時間,大華實業對現代重工轉讓的LNG船技術,也吃透了很多,但還沒到實際應用的程度。作為民用船舶上的明珠,LNG船比平地造船法等工法技術,要艱難的多。

 “這樣說來,船舶製造將會變成大華實業的主業?”

 “大華實業的主業,仍然會以能源,特別是石油產業為主,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蘇城對此很是認真的道:“對大華實業來說,能源產業是根系,其他業務只是利用根系滋養的枝乾。”

 “那……大華的海滄基地,做的怎麽樣了?”

 “80萬噸乙烯運行正常,進駐的企業也超過了400家,我們正計劃申請再多5000公頃土地, 用於配套工廠的安置。”蘇城一邊說,一邊奇怪蘇振國的問題,就身份而言,蘇振國問的有些太細致了。

 “不錯不錯。”蘇振國笑呵呵的,卻是越看蘇城越喜歡,作為長輩,他對蘇城的感情是複雜的。

 聽他們說到此處,與蘇振國同來的祁蒙急的抓耳撓腮。

 就在不久前的3月,中央再次進行了機構改革,將五年前組建的能源部取消,重設煤炭工業部,電力工業部。祁蒙也再進一步,工作范圍涉及到了能源改革和協調工作。

 與此同時,1993年的中國,開始從石油出口國,變為石油進口國,石油缺口的增幅與日俱增。

 在沒有能力命令中國石油總公司的情況下,祁蒙不禁將主意打在了大華實業身上。

 這種場合,祁蒙也沒有發言的資格,他只能等大家重新上車的機會,流竄到蘇城身邊,低聲問:“蘇董,大華就沒有關於石油開發的計劃?”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