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超級能源強國》第448章 2選1
裡海的石油開發和產出,可以稱得上一波三折。

 早在20世紀初,也就是一戰以前,裡海地區每年就能產出以千萬噸計的原油,二戰後更是達到了頂峰,產量相當於蘇聯石油總產量的70%。

 在中東石油大行其道以前,裡海地區是世界石油的寶地。

 然而,隨著前蘇聯的大量開采,裡海石油一度有枯竭的趨勢。尤其是車臣和阿塞拜疆的陸上石油,儲量降的很低,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的新油田發現,又轉移了蘇聯的注意力,使得裡海地區變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直到80年代末,在前蘇聯的石油產量驟降的背景下,斯拉夫人進行了最後一次掙扎,花費巨資對裡海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勘探。

 結果,大量資金換來的資料,甚至沒來得及仔細研究,蘇聯就宣告解體了。

 裡海石油,也就繼續沉澱在了地下。

 作為世界三大石油圈之一,裡海石油的開采要比波斯灣地區來的複雜,但產量是絲毫不少的。尤其是世界原油價格上漲以後,開采成本的區別也就沒那麽大了。“” 看

 唯一限制裡海石油的只有兩點。前期是對儲量的估計,後期是運輸的費用。

 這裡面,儲量又是前置條件。

 如果沒有極高的儲量,建造輸油管道就會變的不經濟,而裡海周圍的三個國家: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庫曼斯坦都是陸上國家,要把石油賣往全世界。輸油管道必不可少的。

 蘇聯時代留下的鐵路和輸油管道系統,都是面向莫斯科和東歐的,在俄羅斯經濟和工業崩潰的背景下。對裡海國家已失去了意義,更不能滿足外國石油公司的需求。

 因此,90年代初的裡海雖然因為曾經的輝煌,引來了許多石油公司的目光,但真正願意投入勘探的公司並不多。

 相比每年花費數百億美元勘探費用的大型石油企業,蘇城就省下了遍地撒網的成本。從他的角度來看,如果放棄安大線。直接開建中哈管道,以中國的建造速度,最多兩三年的功夫就能完成。屆時油田正好進入高產期,再適合不過了。

 而這裡的石油儲量之充沛,也會讓那些舍不得數億美元勘探資金的企業,後悔不迭。

 自波斯灣和墨西哥灣以後。裡海石油圈。大約是北極以外的最後的石油熱土了。

 祁蒙的信心就沒有那麽足了,聽蘇城說裡海的石油50年都不會枯竭,不禁問道:“大華實業做了勘探嗎?”

 這是很難解釋的問題。蘇城不清不楚的道:“只能說是有類似的情報。”

 “外國公司的情報?”

 “隱約有一些了解。”

 祁蒙呵呵一笑,以為蘇城不好說,換了個問法道:“裡海那裡,現在有大的石油公司嗎?”

 蘇城想想,道:“印象裡有英國的bP吧。”

 祁蒙更奇怪了,重複道:“印象裡?”

 “呃……我記得不大清楚了。”蘇城說的還是大實話。只不過,他的情報來自於記憶罷了。

 再過一年。阿塞拜疆將會和英國bP公司,簽訂被當時新聞界稱作“世紀合約”的阿齊久油田合約。包括阿塞久,齊拉格和久涅什利三個油田共計35億桶的探明儲量,令無數公司流了口水,直接引來了美國政府的關注,也就此開啟了裡海石油圈的開發浪潮。

 探明儲量35億桶,等於是3個半的瑟坦油田,而且,這樣的初步勘探,未來仔細勘定,儲量肯定還要增加。

 可以說,除了少數幾個早就落入“帝國主義”手中的超級油田以外,阿齊久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主油田了。

 至少在1993年,它還是無主的油田。

 不過,1993年的阿塞拜疆的前景並不明朗。主要是政治局勢的散亂,使得任何合約都缺乏履行的能力。

 這樣的獨聯體國家很多,許多要到90年代末,才能有一些轉機。

 就算是bP,此時也說不準阿塞拜疆的政治局勢,只是在旁邊蹲守,等著最後的結果?

 蘇城暗想:阿塞拜疆是在今年10月,舉行第一屆的總統選舉,大概只有勝利者,才有與外國石油公司洽談合同的資本吧。

 不過,現在接觸,提前投資,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蘇城摸著下巴,還真的思考了起來。

 大華船業初長成,上半年已經產生了2000多萬元的盈利,下半年的盈利只會更多。以目前的狀況推斷,最多三年時間,大華船業的主要投資就能收回。大華實業的現金流,也將達到新的高峰。

 此時投資新油田,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只是,阿齊久油田有些太大了,投資的期限也太長了一些。

 記得,媒體宣傳的數字總是要有幾十億美元的,否則怎麽配得上“世紀合約”的稱號。

 再算上石油管道的,要完整開發阿齊久油田,沒有六七十億元是不夠的。

 在1993年的中國,大華若是能拿到六七十億美元,全部用來投資地產的話,收益也不會少的。

 蘇城甩甩頭,將這個念頭拋去了。

 購入六七十億美元地產的私企肥羊,簡直是等著被屠宰。

 祁蒙看到他的動作,問道:“蘇董想到了什麽?”

 蘇城不答反問,道:“嗯……你前面問我石油開發,你們是不是有新的政策?”

 “我們哪裡有資格出政策。”祁蒙呵呵的笑了,其實挺受用的。作為中央部門的核心幹部,他們這些年輕的中層幹部。就像是過去的翰林官似的,在細節上控制著政策走向,說政策是他們出的。也是可以的。

 笑過,祁蒙才說道:“你知道的,國內目前的政策,是鼓勵企業走出去的。不過,能源部剛剛取消,石油總公司,石化總公司和海洋石油總公司究竟怎麽走出去。就只能憑他們的自覺了……怎麽,大華實業,有興趣了?”

 “大華是石油企業嘛。我們對各國的能源信息,還是比較關注的。”蘇城做了幾年的企業,如今說話也開始學的含混起來。

 “國內企業,如果都能像大華實業一樣就好了。”祁蒙感慨了一聲。道:“三家石油公司。都沒有什麽動作,就是剛才說的石油管道,也不是特別的積極。”

 蘇城笑而不語。這幾乎是必然的。開發國外油田是多辛苦的事?哪有直接從國外進口油品來的痛快,反正都是一樣的賺錢。如果是國內的油田,三桶油或許會有些興趣,國外的油田和管道,那就是純粹的政治決策了,祁蒙期望的積極。幾乎是不可能的。

 祁蒙也就是發發牢騷,轉瞬笑道:“蘇董要是有興趣開拓國外市場。我一定支持。”

 “有貸款支持嗎?”蘇城眼神都亮著。

 祁蒙苦笑:“現在哪裡有貸款啊。全國都在抓過熱,批不下來的。”

 蘇城遺憾的歎了口氣,這個情況其實是能預料到的。92到93年度,中國經濟增漲的速度達到了13%,貨幣增發了34%。僅此兩樣,就讓主管經濟的領導應接不暇,治通脹,軟著陸的問題,足以耗費他們所有的精神。

 國內的事都處理不好,發改委對國外著實是力不從心了。貸款更不用說了,銀行的銀根縮緊是從根子上的,外匯貸款只會越發的艱難。

 如果不是中船幫忙做了些貸款,大華實業的信貸流動會很低。

 相比之下,祁蒙的能量小的多,責任也少的多。

 他能專注於中國的能源安全,在1993年的時候,已屬偏門了。

 前面的參觀陣形一轉,記者們開始撲上去照相。

 蘇振國招呼著蘇城也過來。

 蘇城擺擺手,婉拒了。

 他還不想和蘇系靠的太近。

 有幾個蘇系的男人,不禁失望的歎口氣。

 對蘇城來說,加入家族,就意味著得到家族的資源和配合。但對蘇家內部的很多人來說,大華加入了家族,就意味著家族的資源和配合更多了。

 祁蒙有些著急了。

 他很快忍不住了,追著蘇城道:“大華會開發裡海的石油嗎?大華現在有什麽顧慮?”

 蘇城笑笑,道:“裡海周圍的國家,都是環境和條件比較差的,但石油的儲量應當不錯。主要的問題,大概是政府關系和交通運輸吧。”

 他沒有說資金的問題,是因為祁蒙解決不了資金的問題。

 祁蒙多聰明的一個人,聞言就道:“你想我們幫你解決政府關系和交通運輸?”

 “我可沒說要去做裡海石油。”蘇城擺擺手道:“這不是能立刻決定的事。”

 “但如果能解決的話,大華實業會不會考慮?”

 “考慮當然是會的。”

 “那我就試試看。 ”此時此刻的祁蒙,就像是招商引資的地方官。

 從本質上來說,兩種身份還真是一樣的。

 只不過,身在中央的祁蒙,企圖影響的規格更大罷了。

 祁蒙的積極,倒是多少有些感染到蘇城。

 他想了想,再道:“開發裡海石油的基礎,除了獲得油田以外,還要建設一條輸油管道。對中國來說,安大線和裡海石油管道,其實是有些衝突的。”

 祁蒙自然是想過的,直接道:“如果蘇董認為裡海石油管道更有價值,我會推動這條石油管道的。”

 “那安大線呢?”

 “讓別人操心去吧。”祁蒙嘴角咧出笑來。

 蘇城微笑,心想:小子,我這可是挽救了你10年的光陰。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