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超級能源強國》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
(鼎天小說居 .dtxsj.) 大華集團的高層在釣魚台國賓館裡打了一個晚上的電話。m[](搜讀窩 .)到了天亮的時間,蘇城才在松軟的枕頭上沾了兩個小時,然後爬起來洗澡刮胡子吃早餐。

 8點30分剛過,釣魚台國賓館的服務員就敲響了門。

 霍昌笑呵呵的打開門,見是個小姑娘,就調笑道:“你們還真準時,像是等在門口一樣。”

 “我是等在門口的。”小姑娘實誠的回答。

 霍昌納言,其他人笑呵呵的依次出門。他們也許不直接參加會議,實際卻都參與其中。

 進到小樓內,有警衛做了檢查,蘇城繼續上樓,其他人則留在了一樓的某個房間。

 在場的每個單位都有一個單獨的房間,台塑的最大,然後是中石化、能源部、中石油和中海油的房間,最小的屬於大華實業,但是,政府所能表現出的差別待遇也就是這樣了。

 能源部這次派來了薑部長,中石油依然是不熟悉業務的劉秉帶隊,中海油則是一位姓元的副總。雖然級別都不錯,但要他們加入海滄計劃,難度相當不小。

 只有中石化來了宣總經理和溫兆洪副總經理兩個人,他們對海滄計劃的興趣濃厚,但是否接手,仍在考慮當中。可以說,政府的選擇很有限。

 蘇城坐到了二樓會客廳的角落裡,眼瞅著外面的園林美景,有些心不在焉。

 不像是其他人,他對台塑不抱希望。對於會議的前半段也就失去了關注點。

 劉秉咳嗽了一聲,坐到他身邊,問:“聽說你賺了不少?”

 “浮盈13億美元了,劉部長要是想借錢,我倒履相迎。”蘇城開著玩笑。油價繼續下跌,都快到收網的時間了。

 “我個糟老頭子借錢作什麽。”劉秉翹起二郎腿來,卻是若有所思的點頭道:“這麽說。你們是有能力承接海滄計劃了?”

 “風險很大,我們也在考慮,不過。是有這個能力。”蘇城說的沒有那麽肯定,但也沒有隱藏。

 劉秉明白,蘇城確實是考慮承接海滄計劃了。

 其實。一個月前,大華就表露出了承接海滄計劃的意思,但那個時候的大華,全部資產抵押了也就是2億美元,要做石化基地必須從國內貸到大筆的款子,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意思。尤其是采購設備所需的美元,是從國內不可能拿到的,因此不被看好。[ 看小說就到~]

 現在,大華手上有十幾億美元的資金,再要做這樣的計劃。就很有些力度了。

 劉秉輕輕拍了拍沙發扶手,笑說:“大華要是能做下來,也挺好的。”

 蘇城眼前一亮,問:“中石油支持?”

 劉秉壓低聲音,笑說:“不能算支持。只能說。大華承接海滄計劃也不錯,比中石化好。當然,要台塑不做了。”

 98年以前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關系很微妙。中石油是生產原油的企業,它生產出來的原油,要麽賣給中石化,要麽賣到國外去。中石化是石化企業。它要麽采購中石油的原油,要麽從外國購入原油和成品油。大華若是同樣經營國內的石化工廠,就可能與中石化產生競爭,對上遊的中石油來說,確實是有利的。

 蘇城輕聲表示感謝。

 劉秉又重複了一遍:“必須是台塑主動放棄。”

 蘇城連連點頭。他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利用中石油的資源了,比起他來說,曾經的中國石油部在這個領域的力量就太大了。

 一會兒,台塑一行出現在了會客廳內。

 大約兩分鍾以後,周老、蘇振國、毛主任等一眾中央領導出現在了房間內。

 這是很高的規格了。中石化的宣總經理都在廳裡等著呢,台塑來的又晚,等待的時間又短,是一種不能明言的態度。

 蘇城跟著大家站起來迎接了一下,然後坐下準備聽他們說話。比起台塑的待遇,大華實業簡直像是鄉鎮企業。

 周老站了起來和王永慶握手。

 就在所有人以為,他們會用先寒暄再講話的流程的時候,周老出人意料的用左手拍著王永慶的手背,說道:“王先生,中央經過仔細的研究和考慮,決定全面接受你的條件,不做修改。”

 蘇城暗歎一聲,自己的小翅膀,果然是無法影響到龐大的國家政策的。

 這些條件都談了兩三年時間了,每隔一段時間,大陸方面就會同意一些,幾乎是單方面的妥協。但是,周老所說的“全面接受”還是有些令人吃驚。

 周老見面就說“接受你的條件”,根本沒給王永慶修改要求的機會。這下子,王永慶也愣住了。

 他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年人了,發愣是很正常的事,因此,好不羞愧的想了兩三分鍾時間,最終才緩緩的搖頭道:“周老,我們台塑有一個新的要求。[ 看小說就到~]”

 周老示意王永慶坐下,道:“你說。”

 “現在的國際市場變動頻繁,台塑的壓力非常大。因此,我希望能改變以前100%外銷產品的承諾。改為100%內銷產品。”王永慶說的緩慢,好想斟自酌句似的。

 100%外銷意味著高利潤,並且不影響國內石化市場,矛盾和政策方面的壓力都比較小,中國得到的好處也會比較多。至少增加了美元儲備。

 100%內銷則意味著市場。“用市場換技術”的口號說明了市場的價值,王永慶的要求差不多改變了海滄計劃的基礎。

 “來了。”蘇城在台下看著台上的表面,突然覺得有些荒謬。要說周老他們不知道台塑的想法,當然不可能。他早就向毛主任“預警”了。要說王永慶不知大陸的想法,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事情仍然沒有變化的發生了。

 周老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他搶先答應台塑的要求屬於一種談判技巧,也說明他對王永慶的話是有預料的。

 但是,預料是一回事,發生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剛剛答應所有條件的情況下,王永慶依然堅持提出修改意見。這讓他的心情非常不好。

 國內企業是絕不敢做這種事的。

 也只有台塑的規模和地位,才能與政府用這種方式討價還價。要是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野蠻”是比較恰當的。

 王永慶彌補似的開始做解釋。

 周老微眯著眼睛聽著。

 王永慶仿佛一無所覺。說著說著還興奮了起來,起身道:“我給你們看看我們準備投產的新樹脂……”

 “坐下看就可以了。”蘇振國繃著臉,略帶訓斥。

 王永慶僵硬了幾秒鍾。又笑了出來。轉瞬,他就像是沒事人一樣,掏出自己準備好的材料,演示了起來。

 大陸方面沒有一個人配合,都坐在那裡呆看著。

 王永慶很快覺得無聊了,演示結束後,再次解釋道:“現在的石油市場風雲突變,100%外銷對台塑的風險太大了。其實,100%內銷的好處也有不少,首先就能解決大量的就業。增加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中石化的宣總經理笑了一下,道:“不管怎麽說,外銷的價值更大。台塑如果能堅持原有的預案,現在就可以開工。”

 他是有資格這樣說的,同時也是表達自己對外銷轉內銷的不滿。台塑的海滄計劃裡。不光有70萬噸的乙烯,還有1000萬噸的煉油廠呢。它們如果要內銷大陸,這些成品油的銷售方式就夠談一壺了。中石化可不想他們在國內建設加油站。

 蘇城靜靜地聽著,等待著量變轉向質變。

 盡管早就知道了台塑的選擇,但蘇城還是唏噓不已。80年代末的台塑有機會進入中國,90年代末也許還有一次機會。但是,他們最終都沒有抓住。結果就是中石化和中石油兩隻龐然大物的興盛。

 蘇城不禁要想,假如王永慶放棄原來的計劃,選擇優先進入大陸,三足鼎立之下,不知最終的結果又會走向何方。台塑也許會成為真正的世界 第 311 章 團和中石化幫忙,不知道能不能行?”

 其他人還沒說話呢,宣總經理先嚇傻了,忙問:“什麽乙烯設備?”

 “卡薩利公司的70萬噸乙烯,或者巴斯夫公司的80萬噸乙烯。我們已經選定了設備和配件了。”蘇城並不怕告訴他們。世界上能生產大型乙烯設備的公司就那麽幾家,但要選定其中的一家,需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有時候甚至牽扯到對方的銀行和客戶,再加上種類繁多的配件、維修和交工方式,以及細致的修改工作,適合大華的並不適合中石化。

 選定設備和配件最少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對中石化這樣的國企來說,也許需要四五個月。

 宣總經理這才明白,自己哪裡是落後,簡直像是在起跑線上原地踏步。

 周老確實來了興趣,問:“你們想要幫什麽忙?”

 “我們想請中石化有經驗的工程師,在877工程完成以後,抽調一些專業的專家幫我們安裝乙烯設備。”蘇城提出台塑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提出中石化確實是為了安裝乙烯設備。

 70萬噸的大乙烯裝置,就是標準的鋼鐵叢林。它有數十米高的反應罐,也有直徑數米的蜿蜒管道。建成的大乙烯設備,就如同一個碩大的鋼鐵小區,用罐子形成的樓宇之間,蔓延交錯的全是粗細不同的管道電路。在它的地下,還有各種防滲漏和環保處理的裝置……安裝它的難度,比建造一棟摩天大樓還要大。

 沒有經驗的單位,就像是中石化一樣,非得五六七八年的摸索實踐。

 當然,經過揚子乙烯工程之後的中石化,就是有經驗的單位了。足以幫助大華縮短以年計的時間。

 周老不太明白裡面的彎彎道道,於是看向宣總經理。

 後者硬著頭皮道:“我們的工程師還不知什麽時候能抽出來。”

 蘇城馬上道:“我估計,877工程裡的30萬噸揚子乙烯工程能在年內完成,這樣一來,正好接上我們采購設備的速度。”

 周老看向中石化的宣總經理。

 宣總經理默然不語。他不能反駁啊,蘇城說的既是實話也是好話,在這種時候,還具有強烈的政治意義,針對令周老很不爽的台塑,證明中石化和大華都有自建大乙烯設備的能力。

 中石化有能力自建,隨著揚子乙烯工程的結束,自然就被證明了。大華有能力自建,則是建立在中石化幫忙的基礎上。

 明智起見,宣總經理乾脆一言不發,任由蘇城傍大腿。

 他不反對,周老從大局考慮,自然道:“假如時間不衝突的話,我同意。”

 王永慶身邊的王克嶺見他們自說自話,諷刺道:“蘇董已經準備很久了吧。”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蘇城淡淡的道:“自建乙烯裝備是大華的預案之一,沒有了王屠戶,我們也不能吃帶毛的豬啊,你說對不對?”

 王克嶺一時語塞。確實,海滄計劃一旦施行,國內絕對沒有其他乙烯計劃生存的空間。就算是揚子乙烯工程,說不定也要暫緩,將它的原料優先提供給海滄計劃。

 所以, 蘇城說是預案之一,所有人都沒有懷疑。

 蘇振國見蘇城自信滿滿的,心裡有了些底,表情反而嚴肅了,問:“蘇城,你自己做70萬噸乙烯,有幾成把握?”

 “五年內建成投產,五成把握。”這個概率不低了,而且,五年內不能建成,那就用半年十年,或者20年。在大化工設備的施工史上,這種事兒並不新鮮。

 蘇振國對蘇城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確信他不是信口開河,便向周老微微點頭。

 周老有了底氣,立刻做出決定,主動道:“我們會盡快做出決定。但是,無論結果如何,希望台塑能繼續幫助大陸企業發展技術,增進管理……100%外銷之外,台塑還有別的要求嗎?”

 “沒有了。”王永慶有點心虛,他真怕周老頭腦發熱,當場同意100%外銷。

 周老盯著他,心裡估計也在盤算著。

 ……(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