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超級能源強國》第515章 登記
呂所長和嚴海斌沉著臉回到了826所的駐地徐州城。

 他們沒有立刻回研究所,而是住在了科工委的招待所裡,望著窗外沒葉子的荷葉,唉聲歎氣。

 曾經享譽全國的重工業城市,隨著國企普遍的不景氣,也漸漸的顯露出了衰敗之相。繁華若斯的招待所,在大酒店和大飯店的擠兌下,失去了一房難求的優勢地位,任由兩名地的處級官員簽單入住。

 透過落灰的窗戶,可以望見赤紅的豔陽,像是抖動的氣球似的,掛在九萬裡的高空。

 呂所長輕歎一聲:“秋老虎了。”

 嚴海斌卻道:“快十一了,今年發什麽?”

 呂所長嗤聲道:“就咱們所的財務狀況,發個搪瓷缸都不夠,你有什麽辦法?”

 “我能有什麽辦法,找軍區,找市委,再就向科工委哭唄。”

 “你倒是挺輕松的,那軍區交給你了。”呂所長不滿的揉著腮幫子,他的牙齦都是腫的,全是著急上火所致。

 826所盡管是科工委下屬的事業單位,由財政撥款,不至於工資無著。但是,在貨幣化改革以前,公製單位員工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依賴於福利的。僅靠工資的話,單身員工倒不至於影響生活,單職工家庭要養家糊口就比較困難了,若是人近中年,遇到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吃不起肉吃不飽飯都不奇怪。

 這樣的情況下,呂所長不受埋怨是不可能的,一些老資格的研究員,指著鼻子罵他的也不是沒有。

 要是以前,呂所長也就唾面自幹了,可是。面對蘇城氣勢洶洶的挖角,再想想科工委的曖昧態度,這就不是落埋怨的事了。

 嚴海斌苦中作樂道:“找軍區打秋風是好事,說不定還能混個肘子,喝兩瓶老白乾,你是所長,市委和科工委就交給你了?”

 “就市委和科工委現在的樣兒,最多撒幾顆芝麻給咱們。”呂所長又是一聲長歎,道:“人情是越用越薄。再這麽下去,咱們真要喝西北風了。可惜沒能拿下大華實業的碳纖維,否則,就該軍區找咱們打秋風了。”

 說到被打秋風,呂所長反而是心胸暢快。在他眼裡。被別人需要是很舒服的事情,當然,對每個人來說,被需要都是很舒服的事,如果付出的不是自己,而是公家,那就更完美了。

 嚴海斌也是深表遺憾 :“科工委定了的事。找領導也不行了,老湯那個吃裡扒外的東西,這要是拿下了碳纖維的項目,別說是國慶節的福利獎金了。我看蓋幾棟樓都簡單。”

 “別說樓,說了我就頭脹。”呂所長連連擺手。

 826所已經快10年沒有新建住宅樓了。這年代,市場上並沒有商品房的存在,農村居民依靠宅基地自建房。城市居民就要依靠單位自建房,六七十年代的大院平房。七八十年代的臨街樓房,就是此時的城市住宅的主力軍了。

 一家好單位,隔三差五總要想辦法蓋一批房,以容納新員工,改善老員工住房條件。

 再差的單位,十年八年也要想辦法蓋些房子,10年前剛入職的年輕人可以住單身宿舍,10年以後,面對成家立業且有了孩子的職工,宿舍就不堪用了。即使是有房子的老員工,也往往會有改善的需求,希望將平房或者簡易樓換成有廁所和廚房的樓房,年紀大一些的,甚至需要為日漸長大的子女騰出房間……

 這些現實的需求總是需要解決的。在缺乏社會房子的情況下,單位職工都要將之著落在單位。

 事實上,單位職工的所有需求,都是要著落在單位的,後世年輕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五險一金,在90年代的單位職工眼裡,只是再基礎不過的要求,甚至不用費心了解,自然會得到。。

 所謂的好單位,不僅要負責職工生老病死的一切需求,甚至得惠及子孫。單位幼兒園,單位小學,單位中學和單位醫院,通常是所謂的大企業的標配。員工的追悼會,離退休職工的娛樂生活,往往也是單位領導的工作項目之一。除此以外,單位還得考慮單職工家庭的生活問題,考慮職工子女的就學就業問題……

 零零碎碎的花銷,看起來不多,聚沙成塔卻異常的可觀。真正的高利潤行業也就罷了,偏偏低利潤行業的職工,也希望得到同樣的待遇。

 呂所長和嚴海斌生長在體制內,他們掙扎的最好結果,不過是拉一個墊背的而已。

 但是,掙扎在這塊泥潭中,他們也不會有更高的追求了。

 簡單的午餐後,呂所長和嚴海斌共同前往軍區,找嚴海斌的戰友打秋風。

 在被灌了三瓶郎酒以後,兩人換到了幾片凍肉,一車罐頭和一車的蘋果。

 罐頭和凍肉都很有年頭了,的像是石頭似的。豬肉上還蓋著藍色的章子,隱約可以看到“1981”這樣的數字。

 呂所長注意的看了兩眼,嚴海斌卻是滿不在乎。和平年代,戰備倉庫裡的存貨總是要替換的。

 兩人在軍區睡了一覺,第二天才叫人來開車。

 雖然東西不多,總歸是看得過眼了,嚴海斌也就挺起了腰板,自己看了一輛車,由著呂所長在後面睡大覺。

 抵達826所的時候,仍然是早晨。

 嚴海斌喊了半天,才見門房晃悠悠的來開門,很不爽的罵道:“人都死哪去了?”

 “辦公樓前排隊呢。”門房是個六十多歲的退休老職工了,隻管收發信件和開關鐵門,別的什麽都不理,對嚴海斌這個總經理,也就是抬了抬眉毛。

 呂所長從窗口探出頭來,皺眉道:“排隊做什麽?我沒說今天發東西啊。”

 門房的老頭兒伸長脖子看了看,笑道:“就您拉的這些蘋果。還真不值得排隊。”

 說完,老頭兒將門鎖和鐵鏈攏在手裡,就回門房喝茶看報去了。

 呂所長和嚴海斌摸不著頭腦的將車停好,步行往辦公樓去了。

 未到地方,就能聽到穩穩的講話聲,走進了,才見到近千人雲集於辦公樓前,不僅把小小的表演廣場給佔了,連花壇都未放過。

 “這是做什麽?”呂所長拉住後面的一個小夥子就問。

 年輕人看是所長。一個激靈,旋即露出笑容,說:“大華實業來咱們研究所送溫暖來了。”

 “什麽?”

 “就是做石油的大華,人家跑來咱們研究所,說是送溫暖什麽的。每人一箱蘋果。一對熱水瓶,還有10斤的帶魚和20斤的油。副研究員以上的翻倍。”小夥子說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是做什麽……”呂所長徹底迷茫了。

 對面的小夥奇怪道:“不是您請來的嗎?”

 “當然……算了!”呂所長想否定,又覺得不對,問:“大華的人來,說什麽了沒?”

 “就是說送禮什麽的,對了,給了每人一畫冊。”小夥子七手八腳的找出一印刷精美的雜志似的彩印冊子。

 呂所長不知怎麽的。心情瞬間緊張起來,拿起畫冊就翻。

 果然全是大華碳纖維所的介紹。

 不僅介紹大華碳纖維所的成績,而且介紹大華碳纖維所的軟硬件設施。除此之外,就是大華的薪金制度和分紅制度了。

 以表格形式展出的薪金和分紅。每個數字後面都是一串的零。

 呂所長再傻也明白什麽情況了。

 這是妥妥的挖人的節奏啊。

 “不行。得把人轟出去。”呂所長迅速的下定決定,拉住嚴海斌道:“我宣布,你組織人手,不能讓大華到咱們的地盤上撒野!趁著他們什麽話都沒說。咱們說不定還能賺一批慰問品。”

 他還真存了讓蘇城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念頭。

 嚴海斌苦笑,指指前面。道:“人家發東西呢,你怎麽轟人?別被人轟出去就好了。”

 前面,幾乎每個拎東西的職工,都是全家出動。

 死沉死沉的蘋果箱子,易碎的熱水瓶,再加上菜籽油和冰凍帶魚,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是拿不回去的。

 自行車,三輪車乃至於舊板車,都從不知哪個土疙瘩裡找了出來,上面堆著來自大華的禮品。

 看著那些洋溢的笑臉,呂所長突然有種羞愧感。

 “呂所長來了。”返回的人裡,終於有人發現了呂所長,打了聲招呼。

 “早。”呂所長懨懨的揮揮手。

 路過的職工,卻不是每個人都那麽有眼力價的。一輛自行車“嘎”的一聲停在呂所長身邊,車上的中年人也不下車,騎在車上,一隻腳蹬地,問:“所長,聽856的人說,能借調到大華實驗室去,咱們所是個什麽章程?”

 呂所長哆嗦了一下嘴,沒罵出來,轉而問:“幹嘛去大華?”

 “856借調去大華的人,一周拿了兩個月的錢,想借調去的人都瘋了。咱們所有沒有這好事?”因為問的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呂所長身邊很快就圍起了人來。

 厚厚的人牆,將最後一絲風都擋住了。呂所長又煩又悶的揮揮手,很想給出一個否定的回答,終究沒說出口。

 借著科工委的勢,他和嚴海斌是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技術的。

 但是,當蘇城跳過他們,直接與科工委合作以後,呂所長和嚴海斌所在的826所,就成了實質上的棄子。

 大華碳纖維所正處在高速擴張期間,產量幾乎每天都在增漲,每三天就要增添一台設備或機器,僅僅依靠不成熟的實習生,是無法完成從調試到性能表的置頂工作的。這個時候,856所有經驗的研究員,就發揮作用了。

 蘇城對他們的付出也給予了等同於大華實業員工的回報,即使有些人不是那麽在乎工資的多少,可在外人眼裡,這總是極好的事,更別說身處在困難中的研究所。

 蠢蠢欲動,已經不能形容現在的826所了。

 呂所長靜靜的環視一周,看到的都是興奮的笑臉和期待的眼神,不禁心灰意冷的道:“有多少人想借調去大華實業?”

 “我。”

 “我們兩口子!“

 “這裡!”

 無數的胳膊豎了起來, 更有人踮著腳跳。

 踴躍的職工們的喊聲,甚至影響到了排隊的人,有人以為要統計報名,乾脆放棄了位置,擠到末尾來。

 正在送溫暖的大華員工,不得不停下分發禮物的動作,相視一笑。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呂所長腦中蹦出的,竟是這句話。

 “散了吧。都散了!”嚴海斌滿溢著挫折感,粗魯的推開人牆。

 826所的職工卻不買帳,不斷的有人喊:“怎麽還不登記?”

 就在此時,一名大華的員工站在了人牆的另一側,登高大喊:“請大家稍安勿躁,我們現在統計願意借調大華的人員名單,大家請到我面前來排隊……”

 一瞬間,擋住嚴海斌的人牆,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