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超級能源強國》第513章 活棋
“老呂,你仔細看看。”嚴海斌瞅著湯處長的臉色,暗叫不好。

 申請預算的時候說少一點,等項目批下來再追加,這種手段在國內各種項目裡早就不新鮮了,湯處長也是見怪不怪。

 但是,所謂的算少一點,通常砍一半就很厲害了,一台機器450萬美元,那就不是追加投資的問題了。

 這根本就是一個大坑!

 跳下去爬都爬不上來小說章節 。

 湯處長自詡身子骨不算弱了,還是三分心虛七分慶幸的盯著出門的甬道。

 這本彩印的設備價格表,就是一個下馬威吧。

 450萬美元對科工委來說,也算不得什麽,對他這個基建處的處長來說,也稱不上天價。

 但是,這坑爹的是一台設備的價格啊!

 呂所長也覺得情況不妙了,小心翼翼的將彩印的本子拿過來,裝模作樣的看了一會,說:“他們的價格肯定是虛標了。”

 “哦?虛標了多少?”湯處長已經回過味來了,語氣不善。

 呂所長吭吭哧哧的琢磨了半天,道:“這個是薄膜纏繞機,也叫裹包機,咱們國內好幾個重工企業,都生產這個東西。看上面的規格,我估計幾百萬人民幣頂天了,說不定連450萬人民幣都用不上……”

 “一台機器450萬人民幣,也不便宜了。”湯處長似笑非笑的。

 呂所長傻笑:“那可不,科研是比較費錢的。不過,咱們所裡的裹包機,拾掇拾掇還是能用的。這錢不就省下來了。”

 “呵呵。”

 耳邊的笑聲,突然變的極為刺耳。

 呂所長忽的轉頭過來,眼珠子像是要刀子似的,剜向旁邊的大華員工。

 後者笑容不減,伸出手來,道:“不好意思,我沒忍住。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大華實業,大華實驗室下屬的碳纖維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柴潮生。”

 這是很正式的介紹了。湯處長和他輕輕的握了一下手,轉瞬松開。

 嚴海斌和呂所長根本就沒有要握手的意思。

 柴潮生很無所謂的笑了笑。然後指指彩印的本子,道:“碳纖維的產業化項目,我也是參與了的。你說的裹包機是8500之類的吧,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面對微米級的絲束。薄膜纏繞機最差也要你們看到的cY20才行。”

 “說的比唱的好聽,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賣設備的。”嚴海斌站了起來,說道:“要是不用好設備,就不能搞工業,咱們國家至今還是一窮二白的落後國家,小米加步槍,不見得鬥不過你的大炮飛機。”

 嚴海斌振振有詞,聲音也高亢起來。

 柴潮生溫潤的一笑:“沒有好設備也能搞工業。這一點我同意。但是,要想用便宜的設備。就得彎得下腰,沉得住氣,大華的廉價碳纖維的工藝流程裡面,能夠承擔微米級任務的薄膜纏繞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要替換cY20,那就要對整個碳纖維的工藝流程進行修改。”

 頓了一下,柴潮生有點矜持的道:“……貴所若是能夠修改整套的工藝流程,那又何必要大華實業轉讓呢?”

 呂所長愕然無語,他很想反駁,說自己的研究所在這方面的水平更高。但他終究是底氣不足。

 826所是個材料所,可材料的種類又何止千萬種。同樣是做材料的,美國杜邦公司和826所就處在兩個世界裡,大華實業也比826所富裕的多。彩印的本子,就像是一座山似的,壓在呂所長的心上,令其吐口濁氣都不能。

 湯處長看的明明白白,輕聲道:“那要做大華這樣的碳纖維,設備投入得多少?”

 “我們的碳纖維所就是最低配置了,4000萬美元是少不了的,算上實驗室的設備,得6000萬美元吧。”柴潮生就像是個老師似的,說話都不急不緩。

 湯處長卻是一句話都不想說了。大華實業分明是用金山銀山堆起來的碳纖維生產線,別說科工委的技改資金夠不夠,光是這份魄力,就讓人坐立不安。

 呂所長也覺得坐立不安,腦筋死命的轉著,片刻後,突然靈光一現,道:“6000萬美元的設備,你們多久收回成本?。”

 柴潮生依舊是微笑:“我們已經收回成本了。”

 “怎麽會。”呂所長一臉的不相信。

 “專利授權費。”柴潮生簡單的吐出五個字。

 呂所長想到蘇城前面的獅子大開口,總算明白了一些。

 6000萬美元的設備,科工委絕對是不會出資的。專利授權費的收取,也沒有他們的份。對826所而言,最後一條路,都被堵死了。

 最能胡攪蠻纏的嚴海斌都說不出話來,湯處長自然是滿心的失望,丟下其他人,揚長而出。

 “現在呢?”呂所長看看嚴海斌,也慢慢的出了大華實驗室的小工廠,兩個人都不想再看到柴潮生的笑臉了。

 嚴海斌摸著下巴,嚴肅了,道:“這麽好的機會,不能放過的。實在不行,我們就申請借用大華的機器。”

 “借用大華的?人家給借嗎?”

 “憑什麽不給借。大不了,他們白天用,咱們晚上用,再給點維修費……維修費也挺貴的,給點潤滑油的錢就算了。他們這樣的企業,光想著賺錢,不能給國家一點幫助。826所的轉型,是有利於全軍的大事,他們理解要支持,不理解也要支持!”嚴海斌說到這些的時候,分外的熟練。

 呂所長有點難以決斷。將心比心,要是別的單位找自己借設備。非得一個耳光打出去才行。

 走了一會,嚴海斌摸出一根煙,道:“實在不行。我找老首長求情,咱們所幾百號人,不轉產,難道喝西北風去。”

 他這麽一說,呂所長放心不小,從上衣口袋裡拿出了一支阿詩瑪,丟給嚴海斌一根。自己點了一根,道:“乾。去了不能空手,花銷都從所裡的帳上走。”

 “禮物不用你操心。我房子裡藏著兩瓶陳年的茅台,老首長最喜歡喝酒,拿過去肯定高興。”嚴海斌抬頭看看,參觀的人群都走遠了。他乾脆坐在路邊的石台上。環視一周,道:“你別說,人家大華實業的辦公區是真舒坦,又是樹又是水的,就是樓不夠氣派,都是兩三層的。”

 “這兩三層的樓才值錢呢。”呂所長說了一句,就開始低頭抽煙。一根抽完還想抽,就從裡面衣兜裡掏出包春城。阿詩瑪太貴了。他也是帶著出門撐場面的。

 嚴海斌的心情也好不了,他一會想著怎麽能借用大華實業的設備。一會又擔心所裡缺乏啟動資金。湯處長就算沒有被得罪,估計也不會幫忙了,少了科工委的技改資金,826所一窮二白,眼瞅著要揭不開鍋了。

 片刻功夫,地上就丟滿了煙頭。

 一名大華的清潔工騎著三輪車經過,沒言聲的拉手閘,下車,拿掃把,掃淨煙頭,然後上車繼續前行。

 這下子,抽煙都抽不香了。

 嚴海斌拍拍屁股,搖頭道:“不呆了,咱回研究所去。”

 “好。”呂所長從善如流,將剩了兩根的春城揣回口袋裡去。

 兩人安步當車,到了停車場,卻見蘇城和湯處長站到一起,說說笑笑的。

 “老呂,老嚴,來,過來一下。”湯處長看起來容光煥發,被蒙蔽的憤怒也消失不見了。

 呂所長登時有了不好的聯想,嚴海斌的反應慢些,已經大跨步的走過去了。為了證明自己無所畏懼,嚴海斌還用挑釁的眼神看向蘇城。

 湯處長裝作沒看見,像是柴潮生那樣笑了笑,矜持的道:“蘇董剛才向我提出一個建議,我覺得很好,你們正好來了,也聽一下。”

 這下子,嚴海斌也覺得節奏不對了。

 大華實業提出的建議,那能好嗎?

 但湯處長又同意?嚴海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行賄,本來不大的眼睛更是眯了起來。

 湯處長表現出了些許的振奮之色,沒在意兩人的神色,笑道:“蘇董提議,由大華實業出資,擴建廉價碳纖維的生產線。到時候,826所可以派人來學習。另外,大華實業還準備每年拿出300萬元人民幣,給826所做研究。研究的署名權歸826所和個人,但專利歸大華實業,另外,研究的方向要接受大華實驗室的指導。”

 這樣的條件,呂所長似曾相識。仔細想想,大華實業下屬的三次采油所,就是帶著類似的條件與大華實驗室合並的。現如今,竟是要被吞並了似的。

 對普通研究員來說,能學習新技術,有錢搞研究,那就最好了。可對呂所長這樣的管理層而言,研究的主題是本研究所,還是外面的研究所,那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因此,只是短暫的思考,呂所長就挑刺道:“我們有自己的研究計劃,不能隨便就接受一家私營企業的指導。再者說,我們研究的專利,憑什麽要給大華實業賣錢。”

 他以前是不怎麽在乎專利的。但是,大華實業用專利授權來賺錢,卻是給了他不小的刺激。

 湯處長的笑容漸漸的消失了,道:“大華實業出資,只要求專利和方向指導,這樣你都不行?”

 “湯處長,這不是把我們826所賣給他們了嘛。”嚴海斌這個經理要和所長一條陣線,隻好叫起苦來。

 蘇城“呼”的笑了,向湯處長攤開手,道:“你看,我就知道他們不同意,這樣的話,還是以859所為基礎吧。”

 “826所的情況也很困難。”湯處長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呂所長一眼,竟是有些向蘇城求情的意思。

 蘇城只是微笑,頭卻搖的像撥浪鼓似的。道:“擴張是合作,雙方要是缺乏信任的話,以後也很難辦。我看這樣吧。我們願意收納一些826所的員工,他們可以來大華實業工作,我們開工資,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吧。”

 826所和859所都是湯處長要包乾的改製所,解決的好了,是他仕途上的亮點。解決的不好,就是汙點了。

 湯處長原本是希望規模更大的826所做基乾,那樣的話。自己大部分的工作壓力就緩解了。

 可惜,沒有先溝通一下。

 湯處長也來不及怪責826所的兩個人,先和蘇城爭了兩句,仍然被拒絕以後。才重新堆起笑容。道:“859所也好,他們也是做合成纖維的老研究所了。那這個分配……”

 “給859所一年300萬的研究經費。826所的研究員若是有項目的話,單獨申請,但申請的前提條件是一致的。大華注資的項目,要得到全部的專利。”蘇城輕飄飄的一句話,徹底打斷了呂所長的幻想。

 一年300萬的經費,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至少能讓研究所活下來。

 蘇城提出條件的時候,呂所長立刻有了待價而沽的念頭。沒想到卻為859所做了嫁衣。

 接下來,蘇城和湯處長當著呂所長和嚴海斌的面,細談起來。

 大華實驗室的碳纖維生產線,此時只是試運行階段,要想將它的利用率最大化,就要增購一些瓶頸設備,例如離心機,抽芯機等等。

 增購價值2000萬美元的設備,差不多能將目前的生產線的產能提升5倍。達到月產50噸的水平。增購3000萬美元的設備,則能達到每月100噸,每年1200噸的最經濟產能。

 這是因為總有一些必須的設備,它的最大產能是超標的。例如高爐,哪怕是每月生產100噸的碳纖維,它也遊刃有余,遠未到設計產能。但像是離心機這樣的設備,哪怕是很大型的,也需要三四台,才能勉強完成月產百噸的目標。

 試運行階段,自然不會重複性的購買設備。但到了正式生產的時候,就免不了要計算生產成本了。

 其實,就回報率而言,總價9000萬美元的生產線,在不計算研發投入的情況下,一年期的回報率幾乎就超過了100%,只要能持續銷售三年,這個項目賺的錢不會比一個大型的工業綜合體賺的少。

 只不過,它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也是很不少的。

 呂所長豎起耳朵聽,越聽越後悔,越聽又越貪心。

 9000萬美元的設備!雖然是業內人士,雖然明知道高科技燒錢,可是聽到這個數字,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淡定如常了。

 等啊等,等啊等,終於等到蘇城和湯處長談妥了。

 呂所長給離開的蘇城一個比哭都難看的笑容,迫不及待的道:“湯處長,你可不能放著我們不管啊……”

 “行了,我得趕緊回京城去。”

 “這麽急?”呂所長可是滿肚子的話想說。

 湯處長猶豫了一下,歎口氣道:“蘇城比你們會做人,大華比你們有錢,別胡思亂想了。我得快點回去接貨,不能耽擱了。”

 “接貨?”呂所長敏感的抓住了關鍵字。

 湯處長也是有意透漏,遂道:“大華請別的工廠生產出了一批空調,質量很不錯,全是軍工級的水平,價錢也不貴,只要3000多,還保修5年。蘇城給京城的幾個部委都送了指標,還直接運了一批空調過去,咱們科工委也有,聽說第一個月是大的中央空調一部,小的空調30部。不過,分到空調的單位很多,我要是回去的晚了,東西被別人領了,那就不美了。”

 這個答案,絕對出乎呂所長和嚴海斌的預料。

 嚴海斌眼神一凝,不屑的道:“30部空調就把你們給收買了?部委窮瘋了不成!”

 “別胡說。咱又不是不給錢,就是30個指標。”湯處長甩甩手,道:“如今空調緊缺,科工委一個月也分不到幾個指標,要結婚的年輕人不用說,得優先,那剩下的老同志,科室骨乾,還有離退休的老幹部想要怎麽辦?這個事情,上面已經知道了,你們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說罷,湯處長拍拍口袋兜,興衝衝的上車了。

 辦好了859所的公事很重要,幫領導和老幹部們弄到了空調指標同樣重要,湯處長已經能夠想象自己在部委人品驟增,人緣寬廣的前景了。

 呂所長徹底茫然了。

 接觸大華兩天時間,他也了解到了大華實業的福利待遇。 對比826所拿死工資的研究員,大華實驗室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只要讓雙方接觸了,大華豈不是想挖誰就挖誰?

 按照蘇城的要求來合作,826所表面上是活了,實際上是死了。

 但是,不接受又會如何?

 呂所長回想著所裡的狀況,越想越糟心。

 現在的826所別說是搞研究了,工資都快要發不起了。國家財政的撥款,是按照編制內來撥的,而研究所為了照顧職工,往往會長期聘用家屬,這筆錢,往年都是從研究經費裡挪出來的,當研究經費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變成了所有經費都用來養人的局面。

 這樣的研究所,表面上是死的,實際上也是死的。

 10年後,20年後,沒有退休的研究員,怕是也會忘記如何做研究吧。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