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超級能源強國》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
坐在計委的小會議廳裡,蘇城默默環視著台下的近百名年輕計委幹部。(看小說就到葉 子·悠~悠 M)

 以〖中〗國的政治結構來說,這些年輕人幾乎已經站到了最內環的跑道上,相當於古代的二甲進士到三甲進士之間,一旦機會得當,指不定就有可能宣麻拜相,成為部委高官的幾率更是相當之高。

 對這樣一群天之驕子來說,要他們集體佩服某個人是非常困難的。相反,驕傲的他們會用更挑剔的態度對待上位者,就像是古代的進士官一樣。

 蘇城輕輕取下手表,放在桌子的左上角,用以提醒自己做報告的時間。

 手表的左上方有日期,映著小小的11月14日的字樣。

 當秒針走到了0點的方向,蘇城輕輕咳嗽一聲,道:“我今天做的報告,是關於新形勢下的〖中〗國地位問題。首先,我想談一點蘇聯的事。為什麽波羅的海沿岸的共和國首先獨立,我認為,一種傾向造成了離心。加盟共和國,尤其是富裕的加盟共和國認為,自己貢獻給蘇聯的,比蘇聯給他們的要多。在這個問題上,他們是不會考慮斯大林幫助他們建立了許多工廠的往事……現在的蘇聯,陷入了這樣一種節奏,當加盟共和國不能自己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會歸咎於整個蘇聯,但如果某一個共和國在某方面做的好了,那就隻屬於這個共和國。相同的問題,其實在〖中〗國的國企內部,或者地方,或者部委也出現了……”

 蘇城既已登上了終南捷徑,就會很認真的做下去。這次的報告,是他綜合了自己所知的走向,然後命令大華戰略部的十幾個人以既有的研究內容為藍本,參照國內外的公開發表刊物而寫就的。

 正確的論點,和完善的論據,組成的是一個自成一家的體系結構,會議室裡很快安靜了下來。

 當蘇城說到“導致蘇聯解體的是政治鬥爭、民族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時候,許多人都在頻頻點頭。[]

 計委自詡為〖中〗國的設計師,它的年輕人也是各個自信滿滿,對於現實的世界問題,自然有著自己的思考。但聽了蘇城的報告許多人的想法都明晰了。

 蘇城是標準的馬後炮策略。從後往前推,知道蘇聯要崩潰,找原因,知道蘇聯要私有化,找論據……

 這種做法,自然流暢而清晰。

 馬上有人舉手想要提問。

 蘇城在上面看到了,用手止住道:“我今天主講的並不是蘇聯解題的原因理論。現在只是前序,暫時不接受提問。接下來,我要說的〖中〗國的地位問題,我們在蘇聯的解體中,能獲得什麽,怎麽做。”

 他端起杯子喝了。水發現一群人全都瞪大眼睛看著自己,和大華工廠裡的工人其實別無二致。

 沒有了身份的光環,計委的年輕人,也不過年輕人罷了。

 蘇城感慨的同時,緩緩開口:“蘇聯解體既然無法阻止,就要多利用好的一面,躲開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蘇聯解體將摧毀自己的工業生存從而將〖中〗國的工業能力釋放出來。有人能用幾百車皮的輕工品換回飛機來,也有的人通過做倒爺,發財發家了。這種以貨易貨的交易方法,確實能賺到很多錢但我想說的是,崩盤的蘇聯工業將形成一個巨大的需求市場,能夠大量的增加我國的出口。”

 “盧布已經不值錢了,只是以貨易貨的話交易起來很麻煩的,就我知道不能履行的合同,就是一個大麻煩。”下面終於有人忍不住說話了,讚同聲同時響起。

 蘇城微微點頭,道:“我們可以提供貸款給蘇聯,以政府的名義,專門提供貸款給蘇聯,讓他們購買我們的工業產品,就像是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一樣。[]

 一方面,我們獲得國際道義,另一方面,也有實際的利潤。”

 “利潤由何產生,我們國家自己的外匯都不夠。”

 “我們不用國家動用外匯,實際上,我們只要啟動一個名義,甚至用不著出多少錢。”蘇城在眾人驚異的面容下,拿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計劃,道:“我們首先以一個銀行的名義,向蘇聯銀行、俄羅斯銀行或者其他加盟共和國的國家銀行申請貸款。然後,以較高的貸款利息,再把錢貸給蘇聯人,要求他們用這筆錢來購買〖中〗國產品,其實不用真的付款,只要〖中〗國這邊用人民幣付款購買〖中〗國商品,再以盧布進行結算就行了。”

 這下子,不光是計委的年輕人,連坐在後面壓陣的領導都聽愣了。

 比起平時,蘇城說的這種金融操作,其實要深奧一些。例如中方用人民幣購買的〖中〗國產品,難道不是成本嗎?實際上,對〖中〗國這種法幣國家來說,人民幣本身的成本很有限,用這種手段,放眼中長期,絕對是利潤豐厚,甚至是超過了短期的快線。但不好的地方是無法快速變現,需要等待10年乃至更久的時間,才能有超額利潤湧現。卻是最適合國家不過。

 大部分的計委工作人員,都有相應的金融理解能力,倒不用蘇城解釋太多,他面向領導們,繼續說道:“蘇聯的問題並不是缺錢,而是盧布失去了信譽,人們也失去了使用它的信心。所以,我們只要有〖真〗實的東西買給蘇聯,他們是不在乎貸款給我們的問題的。因為他們出的是盧布,我們還的也是盧布。這只是一個空對空的數字遊戲。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產品價格可以高一點,從蘇聯的貸款利息可以低一點,貸款給蘇聯商人的利息可以高一點。”

 蘇城提出的觀點其實早就有人用了。現代俄羅斯的財團,基本都是在10年左右的金融動蕩中崛起的,他們通過就是以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賺取了大量的利潤。

 對於正在搶購蘇聯資產的人們來說,貸款利息是多少根本不重要,只要能貸到款買到工廠,那就再好不過了。但蘇聯的國有銀行又不敢輕易貸款,於是經過私人銀行的中介渠道,來完成整個金融體系的給付。

 到1991年,蘇聯國有銀行的利率已經上升到100%了,但商業銀行的利率更誇張,到了200%,更過分的是,商業銀行的錢是從蘇聯國有銀行貸出來的。

 也就是說不管盧布怎麽跌,商業銀行最少要賺100%的利潤。100萬盧布就賺100萬盧布,100億盧布就賺100億盧布。

 最終,通貨膨脹只能決定賺多賺少的問題,無論它的價值有多大的變化,多出來的100%是跑不掉的。

 可以說,商業銀行是用風險在換錢而國有銀行為了維持國內金融系統,又不得不降低風險……

 比起到蘇聯大采購,蘇城更樂意用金融手段攬錢。這種方式不顯山露水,但利潤絕對超過100個實業公司。

 下面又有人問:“現在的蘇聯經濟不好,如果貸款無法歸還呢?”

 “我們使用抵押貸款的方式,以現價做抵押。對方如果無法歸還貸款我們就沒收抵押物。”蘇城說的很自然。

 謝薇薇聽的目瞪口呆,道:“這也太狠了,以現價做抵押,豈不是降低了抵押物幾十倍的價格?”

 蘇聯的房屋、土地、工廠都大大的降低了價格,有些用一文不值來說都可以。抵押當然要用貸款時的價格做抵押,這個價格也許只有巔峰時期價格的百分之十。

 大多數蘇聯人之所以申請貸款,就是為了購買自己所在的工廠、地產等生產資料而他們的購買價格往往只有實際價值的百分之幾。盡管如此由於蘇聯並不允許外國人直接購買這些資產,通過抵押獲得,就成了蘇聯解體後的私有化進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作為銀行如果大量的放出抵押貸款,肯定會有部分貸款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收回。因此,獲得抵押物是必然發生的事,光是這方面的利潤估計就能彌補國內的輕工業產品的價值了。

 在場的都是常年給國家做計劃的人員,想事情往往也想的很深入。

 謝薇薇就很驚訝發現蘇城的計劃竟是一環扣一環,嚴絲合縫。她不由升起一絲明悟,蘇城策劃這個點子,絕對不是臨時起意的。想到此處,她站了起來,問道:“蘇聯銀行自顧不暇,如果真的解體,估計會分崩離析,這種情況下,我們恐怕是借不出錢的。”

 蘇城看看自己的手表,道:“根據我的分析,葉利欽很快就會宣布接管原本屬於〖中〗央的金融權力,俄羅斯〖中〗央銀行接管蘇聯國家銀行之類的方案,估計已經擬定,隨時出籠。按照時間來看,這個月內就會發生了,也許就是最近幾天。 ”

 這是大華的戰略事業部,根據蘇城擬定的條件,推斷出來的。如果12月末蘇聯解體,事實也是如此,那作為主體的俄羅斯,至少要提前一個月接管財政金融權,否則的話,俄羅斯作為一個國家主體,是無法運作下去的。就像是蘇聯作為一個國家主題,如果被剝奪了財政金融權,也是無法運作下去的一樣。

 聽到此處,魯司長按捺不住,道:“今天就到這裡吧,蘇董,你講到的問題發人深思,請給我們一個考慮的時間。”

 現在誰都知道了,蘇城不是真的要給年輕人做報告,他是通過報告的形式,直達天聽。而且,提前經過計委的過濾,這份報告的含金量也大大的提高了。

 同是87年的何濤輕輕的歎了一口氣,心想:蘇城的意見,如果被領導看重,這他以後在國際局勢中的發言權,可就大不一樣了。

 ……(未完待續

 葉子悠悠最快更新,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