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超級能源強國》第267章 變動
“你們提出的所有條件都被通過,你們是否承諾不更改條件?”蘇城像是提出了一個蠢問題。如果提出的條件都被通過了,那不就是談妥了?為何又要更改條件呢?

  如果要更改條件,為什麽要等條件通過了才更改呢?

  台塑自提出到現在也有一年多了,在此期間,他們有的是時間修改條件卻沒有修改。事實上,若是按照歷史,他們足足有兩年時間來修改條件,何必等到中堊國高層同意了條件才修改呢?

  唯一的解釋是,台塑在拖延。

  為了六輕計劃的通過,他們需要一個海滄計劃來做籌碼,逼迫政治掛帥的台灣當局同意。但是,假如海滄計劃真的通過,那六輕就沒戲了。

  蘇城由此猜測,台塑真正的目標,應該仍是1973年提出的六輕計劃。在此期間的一切動作,包括海滄計劃,都是為了六輕計劃而服務的。

  然而,蘇城不想台塑不斷的拖延下去。

  成則成,不成則散,何必浪費大家的時間。

  毛主任沒有想到這樣一種嚴重的可能,他向蘇城感謝的點點頭,轉頭追問王永慶道:“王董事長,台塑有意更改條件嗎?”

  大家伸長了脖子瞄著王永慶。

  王克嶺不僅驚訝的看向祖父,而且驚訝的看向蘇城。

  也許一分鍾,也許兩分鍾,王永慶輕聲道:“假如大陸同意我們的條件,台塑一定會認真對待。”

  他不好撒謊的,萬一這是一個陷阱,大陸立刻同意了條件,他豈不是變成了背棄承諾。協議未落筆而更改不好聽,總歸說的過去,承諾怎好輕易更改。

  中方官員都驚呆了,竟然真的有可能在同意後再修改條件。

  雙方確認之前的修改是很正常的談判不就是談條件嗎?但是,如果一方同意了另一方的條件,後者再修改條件,場面就不好看了。對毛主任來說高層經過激烈的討論而做出了決定,再突然告訴他們要重新談過,這不是扯自己的蛋嗎?弄不好就扯碎了。

  毛主任顧不得蘇城,問道:“王董事長,我們現在審議的條件,難道不是台塑想要的?”

  “情況發生了變化,我還在考慮。”王永慶莫能兩可的道:“有這樣的可能存在。”

  毛主任失望至極的道:“我必須把新情況通知領堊導小組。”

  王永慶又回到了睜著眼睛睡覺的狀態。

  蘇城其實也有些失望,海滄計劃仍在順著歷史軌跡滑行只是軌跡顯露了出來而已。然而,事情本身並沒有改變。

  蘇城深深的歎了口氣。到了這時候,其實也沒什麽好問的了。連毛主任都無心寒暄,簡單握手就匆匆離開,向上匯報去了。

  會面就此結束。

  蘇城也不鹹不淡的告辭了。海滄計劃是政府與台塑之間的計劃,大華只是夾在中間的一員,與台灣那些依托石化基地的工廠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他如今用掉了唯一的發揮機會,只能安靜的等待結果了。
回到釣魚國台賓館,大家都沒有回自己房間,或坐或站的等在客廳裡。

  蘇城一看笑了道:“你們這都是怎麽了?”

  “蘇董海滄計劃要是停止了我們繼續嗎?”陳祖年第一個問了出來。幾天前,所有都相信海滄計劃能進行下去因為有中堊央大領堊導的肯定與支持,有政府的參與和策劃。可是,今天的旁觀告訴他們在經濟領域,中堊央大領堊導也不一定管用。

  台塑敢耍著海峽兩岸玩,對歐美人來說並不奇怪,對大陸人就有些出人意料。隨之而來的則是懷疑態度,一個石化基地,確實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考慮了,除了經濟之外,還有政治的因素,地理條件的因素,在陳祖年等人眼中,有沒有台塑的海滄計劃是不同的。

  蘇城有所預料了,他第二次肯定的道:“無論台塑是否繼續下去,我們都會繼續的。這是既定政策。

  ”

  “我們不可能拿出70億美元吧?”劉秋傻乎乎的問了一句。

  蘇城無奈回答:“現在拿不出來。但我們也不用建台塑這麽大的規模。”

  “那能拿出多少來?”除了劉秋,別人不會這樣問的。

  蘇城看向徐鳳。

  後者猶豫了一下,小聲道:“集團的現金儲備在2000萬到3000萬美元之間,另有一大筆的石油期貨。”

  說到了石油期貨,蘇城開口道:“期貨價值大約有1.8億。到昨天。”

  戰爭尚未開始,科威特已被佔領。石油期貨市場差不多就是隨著聯合國和美國的各種決議在變化。可以想見,這些決議產生的變化都不夠大,石油價格終究是在一點點的下滑,直到多國部隊全面出兵為止。

  蘇城對這個時間節點印象深刻,因此只是保持著對期貨市場的關注,並沒有真正的介入進去。

  其他人以為是簡單的套期保值,這也是石油商人最常做的,通過期貨市場鎖定自己的利潤,以免遭受不可控的風險。等於是與期貨市場簽訂的長期供貨合同,非常方便。

  鍾志根在胖計算了一下,道:“假如抵押大華實業的話,大概能得到2億美元。

  油田興許有10億美元,但是……”

  “不能抵押油田。”陳祖年等人紛紛勸阻。劉秋都讚同道:“瑟坦油田是會下金蛋的母雞,海滄的大乙烯……雖然也是下金蛋的母雞,總沒有那麽劃算……”

  石化產業的利潤自然不能與原油生產相提並論。後者對資金和技術以外的要求可高多了。

  鍾志根則補充道:“即使加上油田也不夠。14億美元是孤注一擲了,做大乙烯項目都不夠,別說配套的煉油廠了。”

  聽到這裡,劉秋小聲說:“如果資金不夠的話,台塑退出,我們還有什麽辦法?國家會不會貸款給我們?”

  “剛才已經算上了國家貸款了。”張超提醒了一句。

  一群人坐在那裡,開始冥思苦想。

  蘇城很不地道的回了自己的房間。他其實不是特別擔心資金的問題,原油價格高位運行數月,他從瑟坦油田賺到了大量的超額利潤。接下來,原油價格走低,他也能從期貨市場上攫取好處。而且,石化基地也不是一天建成的。7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先期也許只要幾萬美元就足夠了,重要的是源源不斷的資金供應。

  這一點,大華實業的基礎很好。

  但是,大華實業集團的其他人,卻沒人把期貨市場當作是賺錢的渠道。就經驗而言,大公司涉足金融賭場的,得到好運的實在不多。

  因此,所有人首先考慮的是銀行融資的渠道,其次也是出售資產或借款——不用說,要用10億美元的資金撬動70億美元,困難是極大的。

  張超已在考慮如何勸說蘇城放棄了。90%的負債率是很恐怖的事,除了鐵道部這樣的企業,普通企業是很難負擔的。財務成本佔堊據公司大部分支出的公司,要扭虧為盈將變的很困難。

  所有人都在思考,基於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並做出決定。

  對每個人來說,這都不輕松。
到了晚上,大家準備休息的時候,毛主任親自打電話過來通知:“蘇董,明天請你到六號樓,討論一下海滄計劃。”

  蘇城一下子從昏昏欲睡中清醒過來:“有誰參加?”

  “能源部、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

  “又是這四家?”

  毛主任無奈道:“你還想要哪幾家。不過,能源部內部有分歧,中石化對石化基地比較有興趣,中石油和中海油比較反對,能源部主要做指導,你知道就行了。哦,現在要加上大華。”

  1998年國企改革以前,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分工很明確,中石油主攻石油產業的上遊,從地球物理勘探到鑽井再到采油,兼有一定的煉油業務。中石油則從煉油業務開始囊括下遊產業鏈,生產乙烯、甲醇等石化產品,用乙烯等石化產品生產聚乙烯等石油化工商品……因此,1990年的中石油既沒有石化產業鏈,也沒有進軍石化的念頭,讓他們出錢挽救海滄計劃,多少有些一廂情願。中海油,以及能源部代表的煤炭、電力一樣,都不想插足石化業,全屬湊數性質。

  蘇城考慮著道:“我們的規模比他們可小多了。”

  “小而靈活嘛。”毛主任呵呵笑了兩聲

  “比例呢?”蘇城想起競標油田的時候,大華實業分到的可憐的5%。

  毛主任估計也聽說過這個故事,馬上道:“按照出資比例來決定。我們假定初期投資是70億美元,7億美元一份,有10%,出資多少佔比多少,可以讓大華優先選擇。如果資金有困難的話,我們還能安排銀行出面。不過,所有這些都是基於台塑放棄海滄計劃的前提,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是要積極推動此事。”

  他的電話本身,就已是一種推動了。

  蘇城默默思考。所謂安排銀行出面,是抵押貸款的性質,以大華實業的規模,能得到2份20%就不錯了。當然,這麽大的石化項目,20%也確實不少了,很多國際巨頭在新建大型石化基地的時候,也會考慮降低佔股比例來減少風險。台塑由於王永慶的關系,比較古怪,他們向來喜歡獨資。

  想到台塑,蘇城不禁道:“如果中海油和中石油不參與,只是大華和中石化,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取代台塑?”

  “這個,要看中石化的決心了,他們要做的項目確實不少。”毛主任可不敢大包大攬。

  ……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PS:這兩天更的少了,22號估計也有點懸,要去火車站送人。請個假吧……因為鳥豚沒有存稿,望理解………………[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塵世丶戲子 提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