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超級能源強國》第253章 請托
時間晃眼而過。[WWw.YZUU點m]

 1990年10月7日。北”京亞運會結束。全國人民和國家領導,終於又將目光轉向全國經濟和世界形勢。

 此時,自1988年起的全國性通貨膨脹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消費低迷。民眾隻覺得錢不貶值了,物價不漲了,瘋狂的購物欲頓時消減了下來,企業卻如同行走於冰火兩重天中。幾個月前,盡管有債務和政策風險,東西畢竟是能賣的出去了,現在卻好,huā大價錢買回來的原料,生產出成品以後,竟然無人問津,庫存的壓力讓每個企業都喘不過氣來。

 轉眼間,報紙開始用“市場疲軟”來形容經濟狀態,結束搶購潮的〖中〗國人重新進入了儲蓄時代,不同的企業又陷入不同的麻煩當中。

 廈”門海滄仿佛一片靜海似的,沒有感受到丁點的浪潮。一如大華實業集團。

 經過整合的集團公司,擁有數以億計的資產和現金,在此時的民企中,當屬一流。加上偏向專業性的市場,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大華燃氣公司也完美布控五省之地,最早的山”東境內已進入收費送氣階段,由於使用預付燃氣卡的方式,回收資金的速度雖不多,卻足以填補日常的經營性支出。

 蘇城本人將目光轉向海滄的甲醇基地。

 第一批的12萬噸設備已運至工地,讓昔日空曠的土地,漸漸變的豐腴起來。

 數十名外國工程師隨車而來,在工地上擺開陣勢。一邊對圖紙進行修訂,一邊落實裝備,等待施工人員到場。

 如甲醇和乙烯這樣的大型石化裝備,向來都是訂單製的。下一份訂單生產一套裝備,有時候還根據客戶需要進行修改。例如蘇城現在訂購的甲醇設備,就要求能夠使用國產催化劑,相比國外產品,這種方式能降低不少的成本。(看小說就到葉 子·悠~悠 M)

 與之相對應的,是裝備到位的時間不一。小型的通用零件,往往是第一批到貨的,如反應罐等大型裝備,就需要慢慢等待。一些熱門的年份,甚至要等待一半年的時間。

 蘇城一方面催促,一方面整飭基地的基建。除了甲醇設備之外,宿舍、食堂等生活裝備也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大華實驗室也暗地裡學習研究卡薩利公司的12萬噸甲醇設備。

 〖中〗國是一個煤炭大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因此,主要是國企的石化公司製造的甲醇等石化設備,也均以煤炭為原料。比起氣化的天然氣,固態的煤炭令難度大大增加,因此,國內甲醇設備始終處於追趕世界水平的階段。

 蘇城以石油起家,如今回溯上遊到石化產品,已經是繃緊了弦的狀態,再要自己生產石化設備力不從心,也不符合經濟原理。不過,他也沒放過這次機會,大華實驗室偷偷成立了一個石化裝備研究所,網羅了一些人手,先做起了國產化的工作。

 這也是〖中〗國式研究的必經之路。先買來成套的裝備,不管人家是怎麽設計的,首先想辦法做出零件來,等到每一個零件都能做出來了,就可以生產100%國產化的山寨產品,再下一步才是自行設計,自行研究。

 〖中〗國特色的研發方式,聽起來好像沒有外國研究機構的方式酷,但卻非常實用。

 科學研究宣傳的再漂亮,說的再好聽都是虛的。能夠研發出好東西,並讓企業賺到錢,讓企業和研究結構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外國企業動輒數百億元的資產,數十億美元的研發投入,有的是資本進行從頭到腳的研究,有的是資本接受失敗。像是瑞士卡薩利這樣的公司,研發一套甲醇設備,每年就能投入數千萬美元,他們同時還要研究乙烯、乙醇、合成氨等等大型設備,每年能成功一半就不錯了。(看小說就到葉 子·悠~悠 M)

 至於收回成本的時間,估計要落到5年乃至十年以後。

 因此,他們現在賺錢的12萬噸甲醇,很可能是10年前,乃至15年前的投入所產出的。10年前的1980年,〖中〗國又如何拿得出數千萬美元,持續數年的研究甲醇設備,15年前的1975年更不用說,就算是投入研究,也會優先研究合成氨之類的大化肥產品。

 即使是1990年的〖中〗國,中石化也不敢輕率的投入1億美元搞甲醇設備,別說是一半的成功率了,七成的把握也不行。

 相比之下,一步步的國產化,對各方的壓力都小。任何企業,都可以選擇進口設備中的某個或某些零件進行仿製,首先仿製易損件替代國外的售後服務,其次再仿製常用件和通用件,最後仿製專用件和重要零部件……

 這種方式,每進行到一步,每有一些研究成果,都能短時間內轉化為收入,也許只需要幾百萬甚至幾十萬就能啟動一個項目,並在一兩年內收回成本,無論是生產方還是客戶方,都能從中得到好處。

 對尚在不發達階段的〖中〗國來說,再沒有比維持企業生存更重要的了。要是企業因為研發投入太多,失血而亡,以前的研究再漂亮,估計也沒有人欣賞了。

 相反,逐步國產化的方案,卻能讓〖中〗國資產數億元的企業,啟動國外資產數百億美元的企業才能啟動的項目,實則是〖中〗國發展的大殺器。當然,對國外廠商來說,這個過程就沒有那麽美妙-了,一些國外企業甚至會因此而提起訴訟,並在合同中千方百計的阻止〖中〗國進行國產化。

 偶爾,他們會成功,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失敗的。

 正如現在的大華實業,派遣幾十名專業人員免費幫助卡薩利的工程師,就算他們再小心,也總有一些資料泄露出來。即使都是公開信息,對第三世界的〖中〗國而言,也是難得的資料了。尤其是有的放矢的情況下,反而能夠了解更多的東西。

 雙方通力合作的情況下,僅三天時間,設計圖紙就全數到位。領頭的瑞士工程師巴克曼非常高興,一個勁的表揚工程進度。他們全球開工,完成工程越快,獲得的獎勵和薪酬也就越高。

 蘇城等大華系的成員自然更高興,國際市場上每噸三四百美元的甲醇價格,意味著早一天投產,就能多生產出10萬美元的甲醇。

 上”海石化廠等單位,也興致勃勃的參觀工地。早在瑟坦油田競標期間,為了對付能源部,蘇城就許諾從上”海石化廠進口甲醇裝備。不過,他們的甲醇裝備產量難以滿足大華的需求,雙方重新協調,就變成了學習卡利薩的技術,並以改造拆解自巴西的裝備為主。

 唯一不覺得高興的,也許就是台塑系的王勝了。大華的進度越快,給予台塑的壓力就越大。偏偏他們還不能阻止大華實業的投產——自己不能敲定合同,難道還讓別的公司不能敲定合同?何況,大華實業還是他們邀請來的。

 王勝無話可說,只能在海滄的工地無聊的轉悠。這時候,又是一個車隊卷著黃土而來。

 “還有新設備?”王勝一陣無奈。大華實業的甲醇設備要是真的投產了,台塑可就尷尬了。這不光是大陸方面的壓力,還有台灣方面的壓力,他們可不會把大華和海滄基地分開來看,只會覺得海滄計劃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對台塑來說,這明顯不是什麽好消息。

 車隊最終停在了大華石化公司的外面,一隊隊人提著鐵鍬鏟子之類的東西跳下車,然後松散開始排隊。

 蘇城也注意到了,丟下外國專家,慢慢踱了過來。

 “這是做什麽?”王勝滿心疑惑。要說他們是來乾活的,工具也太簡陋了,而且就在大華石化公司的隔壁,哪裡也就剛剛平整了土地罷了。

 蘇城尚未看出個丁醜寅卯出來,這些人就喊著口號跑了起來。只見前面人推著獨輪車劃線,後面人就鋤頭鐵鍁一起上陣,跑出一條溝渠。

 “這是要挖水渠?用得了這種陣仗嗎?”現場有8輛大車,三四百人,站成一排聲勢逼人,乾起活來熱火朝天,王勝明顯是理解不能了。

 蘇城和他並排站立,不確定的道:“好像還有植樹。”

 兩人瞎猜了一會,摸不著頭腦。楊明跑去問了問,神色古怪的回來,道:“他們是市裡組織的建設小組,全是工商局和稅務局的幹部,要在咱們廠區外面弄個公園。”

 大華化工公司有400畝土地,按說是比較寬敞的, 但也只能隨便搞一下綠化,不可能像huā園一樣鋪開。

 看來眼王勝,楊明繼續說:“全市的企事業單位,都要組織人手來參加海滄建設,以後每天都會有一個單位的人來,直到咱們工廠邊上的公園建好。”

 王勝奇怪的問:“怎麽不讓工作做。”

 “市裡要表示支持,組織下屬單位就更有誠意吧。”蘇城苦笑兩聲,見楊明欲言又止,又問:“怎麽了。”

 楊明躊躇了一下,輕聲說:“剛才我問話的時候,有個稅務局的處長問我說,大華石化能不能再塞幾個人。我說我做不了主,他就不太高興。”

 說到這裡,楊明有些不安。他是蘇城從勝利機械廠帶出來的,非常了解國企和行政機關做事的風格,深怕自己給蘇城招惹了禍端。

 蘇城卻隻楞了一下,就笑了,說:“恐怕不會只有你一個遇到請托的。這樣吧,你去問問其他幹部,有要求的,統一報上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