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超級能源強國》第76章 最好的肉
> 食堂大廚宋定國,一邊磨刀霍霍,一邊盯著圈裡的大肥豬,笑道:“自從抄起了大杓,就再沒有拿過殺豬刀了,這家夥,一來就是28頭,今晚甭想睡了。”

 陳良背著手,關心的問:“宋師傅,你看能出多少斤肉?”

 “這可不好說,咱殺豬那會,還是公社的豬,一個個瘦不拉唧的,哪有這家夥的膘肥體壯。”宋定國將殺豬刀在裙子上蹭了蹭,隔著磚頭拍了拍最外面的肥豬,嚇的它哆嗦,才樂呵呵的道:“我看這頭最大的有三百斤,能出兩百多斤肉。”

 “您可得算準了。”陳良小聲了些,道:“寧算少不算多,咱按人頭分豬肉,殺到後面多出來了不怕,要是不夠了,我這百來斤非得被劃拉進去不可。”

 “那就照210斤算,220也該穩的。”宋定國回到院子中間繼續磨刀,隨口道:“咱們蘇廠長也真厲害,我年輕那會,從年頭到年尾,一頭豬就長百五十斤。這300斤的豬,得養三年,還要種好。”

 “要不蘇廠長能上報紙。快殺吧,小子們都等著呢。”陳良指指外面看豬跑的娃娃們,那一個個小眼睛,烏亮烏亮的。

 要照蘇城的想法,最好是湊夠50頭豬一起殺了,出一萬多斤肉,每個職工十斤八斤的,好看又方便。

 但大家哪裡等得住。食堂後院人山人海的,全是看大肥豬的家屬,還有非機械廠的職工過來瞧稀罕。那景象,不知道的還以為裡面養著大熊貓呢。

 就是真有隻大熊貓混裡面,估計也不得善終。

 到了上夜班的時候,饑腸轆轆的工人更是說的口沫橫飛。眼看著要影響生產了,蘇城才當機立斷。決定把先期抵達的28隻大肥豬給分掉。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執。蘇城又讓工會的“大娘別動隊”在廠門口、家屬院和車間門前貼上公告:明日早晨6點開始領肉,按戶口年齡順序挑選,其它職務工齡皆不考慮。每塊肉重量相同,多退少補。自18位退休工人始,每批20人次。

 發肉是福利。是讓大家高興的事兒,計較的多了,反而不美。大華實業畢竟是國企的軀乾。骨子裡有論資排輩的傾向。以年齡論,誰也說不出個壞來。何況,蘇城自己就是年齡最小的一批,而廠長等領導又是年齡頂大的一批,按陳良等人的說法,這個方案。除了蘇城受點委屈,那是各方都照顧到了。

 蘇城自然滿臉憨笑說“沒關系”。他對大肥肉沒啥愛好。相對喜歡的排骨和肥腸,卻十有會剩下來。

 鍋爐房送來兩車熱水後,宋定國就操刀上陣了。

 只見他用一個鐵鉤勾住那頭300斤肥豬的上顎,輕輕松松就把豬牽到了院子裡,幾個身強力壯的廚師幫忙把豬抬起,架上凳子,宋定國才亮出白晃晃的殺豬刀。

 圍在跟前的小孩子又想看,又不敢看,就躲在大人身後,隻偷偷露出半隻眼睛,見白刀子進去了,立即將眼閉上藏回去,聽不到豬叫了,再睜開眼睛時,紅刀子都擦乾淨了。

 放了血的豬,被丟進裝滿了熱水的木桶中,由另外三個人負責為其沐浴去毛,洗白白了,再丟上案子,由特意請來的國營肉鋪“一刀準”負責分割成三斤半的肉條。

 到天蒙蒙亮的時候,4000多斤肉已堆滿了院子,門外也排起了長龍。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的,由著小孩子歡笑著從身邊跑過。

 雖然已經說明按年齡分肉了,但這麽大的事,哪能在家坐等,雙職工的家庭甚至特意換班以排隊。

 辦公室於是又緊急寫了一堆號碼並蓋上公章,按年齡發到各家各戶,以方便叫號。

 早晨6點,正式開始分肉。

 只見先進去的20個人,喜氣洋洋的逛了一圈,各自挑走一條巴掌後的肥膘肉。

 後來者,則在肉堆裡翻找片刻,直到“篤”的木魚聲響起,下一批人開始入內。

 每撥人,都盡其所能的尋找大肥肉,但是,整個院子裡最肥美的一片肉,卻始終留在案板正中央。

 大家視若無睹的從它面前走過,並在其他地方找到一片五花肉的時候,發出尋寶般的笑聲。

 直到蘇城走進院裡。

 突然有人高喊:

 “蘇廠長,留給你的。”

 “蘇廠長,拿著吧。”

 “蘇廠長,謝謝你。”

 最後一句,重複了數次。

 蘇城這才注意到案板正中央的大肥肉。

 又寬又厚,絕對超過五指膘的標準。肥肉旁邊,堆的盡是排骨、裡脊、腱子肉(彈子肉)、臀尖……

 大家竟是自發的將他們所認為的最好的一塊肉,留給了排在後面的蘇城。

 而這些領取豬肉的人,不僅有工廠的工人,還有他們的家屬和親人……

 一千幾百號人,能夠自發的做出這樣的舉動,蘇城的眼睛也不禁朦朧起來。

 “我何德何能……”蘇城嗓子發乾,卻是說不下去了。

 人群發出善意的笑聲。

 外面來的師傅“一刀準”把那塊大肥肉,用紙包好,遞給蘇城,道:“我給單位切了30年的肉,你這樣的幹部,做著有意思。”

 蘇城頷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將肉接了過來,舉過頭頂,拱手道:“謝謝大家留給我的肉,我收到了。”

 “蘇廠長的肉,我們也收到了。”話音剛落,眾人哈哈大笑。

 蘇城再不多說,一路拱手,離開了食堂。

 新鮮的小排骨,裡脊、腱子肉、臀尖依舊留在案板上。它們會進入廚房,成為工人們的加餐。

 當天中午,大華實業的家屬區,就飄起了濃濃的肉香。

 片炒、紅燒、燜煮、糖醋……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卻有相同的笑聲。

 蘇城最終隻留下了一片肥肉,做成葷油,拌醬油米飯吃。剩下的一條五指膘,被他送到了舒蘭家,引來左鄰右舍好一陣觀望。

 第二天,又是25頭豬送到。

 陳良這次將豬留下了,說要等齊了再殺,每戶10斤。

 於是,每天吃飯時間,都會有一群孩子端著飯碗,嚼著油滋滋的肉,在食堂後院參觀肥豬。

 大人怎麽趕,都趕不走,隻好聽之任之。

 這一時期,大華實業的車間效率,也發生了爆炸性的增漲。

 平均每天生產15台抽油機的一車間,產能增加到了18台;平均每天50到60套抗偏磨系統的二車間,產能爆棚到100套。正在安裝新機器的三車間,調試速度也快了三分之一……

 看到旬月以來的數據,林廠長就忍不住感慨:“咱這豬肉,真沒白發。”

 “一個星期增產的抽油機,就比豬肉錢多了。”蘇城點頭,道:“還要想辦法再提高產量,若能穩定在每天25台以上,咱們就可以再拉一筆訂單過來。”

 一台抽油機的純利潤與一套抗偏磨系統的純利潤相當,似乎並不劃算。但工廠的帳目,並不能用簡單的計算來代替。雙驢頭抽油機是大華實業目前所能製造的最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有了它,數百名中高級工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並繼續進步,同時,還能借助生產過程,不斷的折舊老機器,換裝新機器……

 而且,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內,雙驢頭抽油機都是穩定的現金流產品,且有打開國際市場的潛力。

 光生產抗偏磨系統的工廠只能在市場浪潮中隨波逐流,光生產抽油機的工廠只能給人做代工,只有同時生產這兩類產品的企業,才是有潛力的企業。

 蘇城沒有將銷售精力放在這方面,主要也是擔心生產跟不上。石油部組織的4年2萬套的采油機訂單,已經令大華實業滿負荷運轉了,即使現在的18台每天的產能可以穩定下來,大華實業一車間,每年也不過生產6500台雙驢頭抽油機罷了。

 這離蘇城設想的9000台的目標,還有頗遠一段距離。

 “那再發豬肉?”黎渙祥既然是技術宅,肉自然是多多益善的。

 陳良笑呵呵的搖頭,道:“哪裡還能搞來這麽多肥豬,前幾天還有臨盤指揮部的人問我,咱們哪來的300斤肥豬,我說是高密來的,他們特意跑去看了,結果,當地已經沒有肥豬了……人家準備的年豬,元旦不到,就被咱們給買走了。”

 大家笑了一會,林廠長道:“要麽就評生產標兵吧。 3個車間各20人,咱們現在是合資廠,可以自定薪酬,那就提一級工資,發一張獎狀吧。”

 “提一級工資,發一套西裝。”蘇城給他改了一句,又補充道:“用毛呢做。”

 這下,連昏昏欲睡的廠長李宗喜,也坐直了身子。

 就在幾天前,十三屆一中全會召開,新當選的政治局五位常委,首次集體穿著西服亮相,醞釀了數年的西裝熱瞬間升溫,掀起了全國范圍內的西裝狂潮。

 有媒體以《中山裝,再見》為名發表評論,竟引得四方轉載。

 現在走在東營的大街上,誰要是穿一身領肩沒有熨壓,商標沒有摘去的西裝,哪怕是用不合時宜的的確良製作,也能奪取回頭率第一的桂冠。

 何況是毛呢!

 50多歲的廠長李宗喜哆嗦了一下嘴,險些說出“我也參加”的話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