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超級能源強國》第123章 勘探隊
> 第一百二十三章勘探隊

 蘇城短短三十秒說出的專業名詞,就夠油田幹部們想三五分鍾了。

 這不怪他們,像是“合成聲波測井”一類的技術,國外的公司已經開始使用了,國內的研究所才剛剛開始追蹤研究。

 別說負責生產的幹部不了解,就是負責技術的幹部,也不敢說了解。

 蘇城能一口氣說出來,多虧了讀大學的時候簡答題做的好。

 劉書記卻被他給說暈了,問道:“你懂這些技術?”

 他就是主管技術的副書記,雖然脫離一線研究機構久矣,總算知道這些專業名詞都是真的。

 蘇城呵呵一笑,道:“我自然不懂技術……不過,我能想辦法應用各種技術,並保證測出油田的儲量來。”

 其實不用測,他已經憶起了埕島油田的儲量:億噸以上,整個勝利的淺海探區,儲量超過4億。

 這個數字是中國淺海油氣田中數一數二,也因此造就了年產200萬噸的勝利油田海洋采油廠。

 在蘇城畢業的時候,這個采油廠是待遇頂好的廠子。只是因為要輪班出海,略受嫌棄。當然,那個時候的蘇城,是沒有資格嫌棄人家的。

 劉書記不太相信蘇城的話,但不等他再問,林永貴已經說道:“蘇城,你如果要參與到淺海勘探開發中,就只能以體制內的身份參與,要服從組織安排,能不能做到?”

 “可以。”蘇城下屬的幾家公司,遠沒有到能夠參與海洋石油勘探的程度。如今得到中石油的股份,他也願意白乾幾個月,以做報酬。

 林永貴點點頭,道:“既然這樣,那我授權你組建一支精乾的勘探隊,負責淺海地區的石油勘探……”

 “林書記。就算我們發現了淺海油田,勘探出了儲量,也沒有辦法大規模開發……”

 “我們可以申請國家幫扶。”蘇城笑眯眯的道:“只要咱們勘探到淺海大油田,我相信總公司一定願意調派人手,進行集中攻關。”

 “要是咱們沒能攻關下總公司呢?”

 “劉書記要是沒自信的話,大可以將這個工作交給我。區區淺海大油田,有什麽難的。”

 “好!”瞿國達借機鼓掌,林永貴也輕輕鼓掌。眾人於是各種掌聲配合。

 “啪啪。”

 “啪啪。”

 劉書記氣的鼻尖發黑,滿臉油亮,眾人對蘇城的鼓掌聲,好像變成了對他的諷刺。

 有的人察言觀色,悄悄停下了鼓掌的動作,可林永貴凌厲的眼神掃過去,停止鼓掌的人也隻好重新開始鼓掌。

 掌聲竟而持續了一分多鍾。

 劉書記的呼吸都要停止了。

 “啪啪”聲停止後,林永貴重新坐到位置上,將那軍令狀的紙揉散了丟掉,才道:“從今天開始,蘇城就可以點將了。各單位,要將這項工作抓起來,尤其是各個勘探單位,別想著偷懶耍滑。誰如果不出工出力,這樣的單位,我就不要了。”

 他可不是說說的。如今正是機構改革的時間,縮小編制縮小規模的要求,是以文件的形式下發到各個企事業單位的。雖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林永貴要是不想對策,真的裁撤掉一個單位,幾十個編制,那只會得到表彰,不會得到任何批評的。

 到時候,真是哭都沒地方哭去。

 會議結束,蘇城立刻被人給圍了起來。

 但凡是有勘探隊,勘探所,甚至是普通鑽井隊的單位,都像是搶工資似的,搶著要送人。

 瞿國達也在其中,趁亂喊道:“蘇董,蘇董,我們七廠的勘探隊,也是拔尖的哦。”

 於是大家胡亂的叫著“蘇董”,再將自己手下的勘探隊報出來。其實,只要明年的勘探重點劃為淺海地區,這些勘探隊也就只能去淺海地區了。

 蘇城隻好依著他們,將各單位的名字和人記下來,約定一個面試的時間。

 “面試”一詞對國企還是挺新鮮的,眾人笑嘻嘻的答應了。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瞿國達才問蘇城:“你準備怎麽開始?”

 “從極淺沿海開始勘探。”

 極淺沿海是指水深不足15米的海域。以勝利油田目前的技術,只有極淺沿海礦藏,才能開采出來。

 瞿國達也知道這個道理,但他躊躇了一下,卻小聲道:“你要是極淺沿海能勘探出油藏來最好,要是不行的話,深一點的淺海也別放棄。”

 他是想著先完成所謂的“大油田”任務再說。

 所謂的大油田,可不是一個孤零零的大油藏,而是幾十上百個大油藏聚集在一起,就像地下有許多個油罐一樣。當然,這是中國和大多數產油國家的情況,要是在中東的話,那些國家地下就只有一兩個油罐子,可以不停的噴啊噴的。

 蘇城笑著說“好”,但也沒有當真。

 回到家裡,蘇城就將借來的地圖展開,開始在埕島附近劃線。

 雖然知道了大致地點,但埕島油田的勘探面積足有4000多平方公裡,這麽大的范圍,很難在一年內勘探完成的。

 蘇城只能沿著海岸線,尋找已知的油井。

 在埕島油田發現之前,這裡是有一些采油井的,只是都沒有打對地方,未能發現有價值的工業流。

 其實,中國如果不開采自己的油田,那自然是極好的。但世界上,除了貧油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這樣做。

 像是中國這樣的大國,就更不可能了。一方面,開采石油並不僅僅是開采石油,它還帶動了石油上下遊的數萬家公司,過千萬人的就業。另一方面,不挖石油的國家,也沒有技術從別的國家挖到石油。

 在國際石油交易中,日本屢屢能夠從國外獲得油田,不光是政治因素,更多的是經濟和技術上的因素。包括沙特在內的許多產油國,在技術上都對日本有所依賴,因此就不能斷然拒絕日本的要求。與之相比,中國除了掏錢之外,就很難拿出有吸引力的條款了。

 但日本的技術也不是憑空變來的,他們前期依靠從美國購買的技術積累,後期依靠采油的經驗積累。

 中國既沒有乾爹,也找不到恩客,那就只能自食其力,從自己的油田練手開始。

 淺海油田,就是極具競爭力的海洋鑽探技術。

 如果要在國外購買一塊瀕海油田,那招標書中除了價格,就還需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到90年代後期,滴油不入海已是慣例。中國要是不開發自己的瀕海油田,永遠都別想買到別國的瀕海油田。

 蘇城在臥室,畫了整天的圖。

 天亮以後,他才將將亂七八糟的地圖收了起來,卷起來放進大包內。

 很大的一包。

 再開車到“勝利機械廠”的時候,各單位的勘探隊員都差不多到了,數百人湧在行政樓內外,等著分配工作。

 在正常人想來,蘇城理所當然的會收納所有人,就像一次淺海大會戰那樣,他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搜索廣闊的地區,所謂的面試,十有是一次過場。

 但蘇城對大量的人手毫無興趣。

 因為勘探隊的數量增多,就意味著鑽井數量的增多。400人每周就要鑽出10個井來,花費數百萬元,這麽高的成本完全沒有必要

 蘇城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先挑選出3支相對完整的勘探隊,又在6個勘探隊正副隊長的幫助下,選出50人左右填充到勘探隊中,總計150人左右,就算是完成了勘探隊的構建。

 等到下午的時候,其他人見蘇城仍然沒有再建勘探隊的意思,不由鼓噪起來。

 蘇城隻好出面勸說:“目前,人手都是足夠的,要不,大家暫時做文書工作吧。”

 辦公樓前,刹那間安靜了許多。

 不是滿足了,是驚訝了。

 一位老鑽井隊長,就在下面喊:“我高小畢業十幾年了,怎麽做文書?”

 “那就畫圖吧,畫圖……”

 實際上,畫圖也是不提供紙筆的。

 不過,大家擔心被林永貴裁撤,於是也不好馬上回去,隻好賴在勝利機械廠內,偽裝畫圖文書,實在聊天打屁。

 如此一來,倒是讓被選中的勘探隊榮譽感大增。

 再過了一天,中國石油大學的宋志軍教授,就在鑽井采油研究院的秦世維教授陪同下,也來到了勝利機械廠。

 秦世維用孔武有力的胳膊,摟住公雞般驕傲的宋志軍教授,介紹道:“蘇城,宋教授是林書記特意請來的專家,在石油地質學、油藏地球化學,以及你說的‘高分辨率層序地層學’方面造詣很深,你有什麽問題都可以詢問。”

 “宋教授好。”蘇城未能成功的偽裝出欣喜若狂的模樣。雖然這位宋教授,似曾聽說的樣子。但是,他其實並不真的需要一位石油地質學的專家。

 宋志軍的工作,是將勘探面積從960萬平方公裡,縮小到數千乃至數百平方公裡范圍內,水平和蘇城的記憶力差不多,誤差大概隻高數十倍。

 在宋志軍的一生中,能蒙對一次大油藏就算好運氣了,蘇城實在不想指望他。

 秦世維則有點奇怪,在他印象裡,蘇城是少數非常重視研究的管理者,現在的模樣,不免讓人失望。

 他理解錯誤的地方在於, 懂技術的人是尊重研究的,神棍巫婆是討厭研究的。

 7月的蘇城決定賣先知藥劑,自然對求知沒有興趣。

 宋志軍裝作不以為意的樣子,還笑呵呵的問:“我在路上聽說蘇董知道高分辨率層序地層學,不知是哪位名師高徒?”

 自認為在此領域有著絕對權威的宋志軍,看著對面的蘇城,準備狠狠的打擊他一下。

 蘇城全然不知,老老實實的回答:“金明。”

 “哦?哪個大學的?”宋志軍竊喜:沒聽說過。

 “北大。”

 “名校!”宋志軍開始緊張的思索,讚歎之後,但還是沒想起名字,遂問:“他的代表作是?”

 “《從自然景物敘寫考察中國大陸小說的詩性流變》。”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