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超級能源強國》第652章 選擇公司
得到了召喚的大華投資公司總裁季潤之,像是歡快的瘸腿駱駝似的,闖入蘇城的辦公室。

 “這是投資目錄。”季潤之將背上的駝峰扛到了桌面上。這是一口半個人身長的箱子,裡面放著至少10本厚達400頁的活頁冊子,不僅有他篩選出的值得投資的公司目錄,還有更多的商業計劃和分析。

 不用說,季潤之早就在準備這些東西了。

 他對地產投資原本就沒什麽興趣,倒不是地產投資利潤微薄,與之相反,就在不久前的7月18日,國務院做出了《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宣布將住房實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變為按勞分配的貨幣工資方式,同時建立了住房公積金。許多國人此時還不清楚這項決定意味著什麽,但季潤之已經明白,地產投資在此時的中國,絕對是一等一的好生意。

 但是,地產投資的技術含量太低了,不能說它沒有技術含量,可著實不多,在自有地產上建設酒店也不能滿足他的野心。

 80年代就留學國外的季潤之並不是為了薪水而工作的,至少不是為了幾萬幾十萬元的薪水在工作。他來到大華實業,是對自己人生做出的一次投資,而他期望的投資回報,絕不是拿著幾十億元人民幣到處買地,以作為自己的職業生涯。

 所以,在了無趣味的買地工作之余,季潤之一直在堅持做投資分析和投資報告。

 所謂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原本臉上帶著笑意的蘇城。看到如同駝峰一樣厚重的箱子,和更加厚重的十數本活頁冊子的時候,也不由自主的變的嚴肅了。

 在蘇城心裡,他只是將風險投資當做是一步閑棋。百分之一甚至更低的成功率,對他來說,完全可以當作是30%,50%乃至於80%的幾率來看待。最簡單的一招,選擇以前見過的公司名字來投資就好了。再不濟。還有那許多活到幾十年後的藍籌股公司呢。

 然而,季潤之的努力,在打開箱子的刹那,就打動了蘇城。

 他原本是想要給風投部門找一個新的管理者的,現在看到季潤之的做法,他已經有了新想法,讓季潤之兼任風投部門的管理。一肩兩挑,直到有了新的繼任者,或者季潤之不願意再做為止。

 如此一來,未來的大華投資公司的超盈利,必然會給季潤之鍍上一層厚厚的金色。

 蘇城此時卻不必說人事上的時,他一言不發的從箱子裡拿出本藍皮活頁冊子,靜靜的翻開來。

 純手寫的楷書字體。一筆一劃的工工整整,像是中學生的語文作業似的。

 季潤之不好意思的摸摸腦袋,道:“我出國以後,就沒有好好的練字了,想用微機的,軟件什麽的又很難調,見笑見笑……”

 蘇城沒有笑,默默的合上活頁冊,又拿出一本綠皮封面的冊子,輕輕的翻開。

 “這是關於美國股市的組合投資分析。”季潤之發現蘇城看的很快。連忙介紹道:“投資股市不會有特別高的收益,但是相對穩健,適合作為一個組合的備選項。我認為,如果現在投資的話,美國運通公司,吉列公司,就是做剃須刀的那家,還有富國銀行。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吉尼斯公司,都是不壞的選項。最好是以恰當的投資比例來購買它們。比如運通公司就可以大筆買入,可口可樂也可以多買一些,吉尼斯公司和華盛頓郵報只需要小幅持有就可以了……”

 蘇城不置可否的放下綠色封面的活頁冊子,若是從日後的經驗來看,季潤之推薦的股票組合的確很穩健,無論是美國運通,還是富國銀行、可口可樂,差不多都能保證每年7%以上的回報率,華盛頓郵報這樣的紙媒體,也是少數沒有被網絡摧毀的媒體機構。

 從一名投資者的身份來看,按照這樣的投資組合,按期獲得回報,也是相當不錯了。

 雖然這不是蘇城想要的,但並不能否定季潤之的判斷和努力。

 蘇城接著拿出一本紅色的冊子,終於看到了風險投資的內容,但令他驚訝的是,裡面並非是自己所熟知的歐美高科技公司,而是極其陌生的以色列公司。

 季潤之猜得到蘇城的疑惑,即道:“以色列國內正在大力發展風投,吸引海外基金的投資,支持的力度很好,他們新成立的zma集團準備金1億美元,是要全部用於公益的。以色列政府有一個說法,叫做政府資金隻共擔風險,不共享利益,在項目走上軌道以後,政府基金就會以接近成本的價格退出……”

 見蘇城注意在聽,季潤之繼續道:“以色列現在有很多從前蘇聯移民的猶太人,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識結構都很好,以色列政府持續引導他們向高科技產業做創新,我收集了一些公司,認為非常的有潛力。”

 名冊裡大都是些不那麽有名的公司,不過,以色列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向來不錯,而以色列的高科技孵化園,更是國內進入21世紀以後大力宣傳和學習的榜樣。

 照這樣的思路來考慮,季潤之的想法也不是無的放矢。

 蘇城有所認可,還是將這本冊子放了下來,他準備等到確認有空閑資金的時候,再將篩選的任務直接交給風投部門。

 其實,他如果知道qq的前身q就是由以色列人發明的話,他說不定現在就會做出決定。

 紅冊子的下面是一本黃色封皮的活頁冊。

 翻開來,第一頁就是蘇城熟悉的公司:,也就是著名的網景通信公司,他們所做的網景瀏覽器。製造了互聯網世界的第一次大戰,與微軟的瀏覽器大戰。

 終於看到了熟悉的公司,蘇城莫名的松了一口氣,他哪裡知道這些公司都是哪一年創辦的,甚至會不會出現,是否會改名字,都是無法確切知道的。

 關於網景瀏覽器和微軟ie的是是非非,蘇城不清楚也不關心。可就他所知的是,這家網景公司在數年後被美國在線收購的時候,價值數十億美元。

 準確的數字,是42億美元,就在98年的年末。而在此之前的95年,公開募股上市的網景就已具有了27億美元的市值,是創紀錄的“首日盈利”。

 換言之。現在投資網景公司,只要4年時間,就能得到千倍的收益。

 “你能拿下它嗎?”蘇城不可能放過這樣的高回報公司,立刻用手指在網景的名字上點了下去。

 見蘇城沒有全盤否定自己的工作,季潤之變的振奮起來,隻瞅了一眼,就道:“我會想辦法的。”

 在資本市場完善的國外。並不是風投想要投資哪家公司,就可以投資哪家公司的。對方公司是否需要資金,對方的管理者的意向如何,都會影響到風投的工作。

 網景如今還不能說是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也露出了強悍的雛形,更重要的是,網景的設計者在第一時間就有了合夥人,且是另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並不是特別缺錢。

 要想拿下網景,至少得出一個令對方無法拒絕的高價。

 季潤之想了一下。簡單介紹道:“我是通過銀行的關系知道這家公司的,它有一個投資人,叫做吉姆克拉克,曾經創辦的公司得到了風投的資助,如果要他出售網景的股份的話,我估計要準備500萬美元,才有機會得到20%左右的股份。”

 說完,季潤之小心的看向蘇城。這筆錢不多,但也不少了,換成人民幣的價值至少超過2000萬元。

 94年的世界可不像是2014年,能夠讓銀行家們注意到的互聯網公司鳳毛麟角。吉姆克拉克的公司亦是後來超過10億美元價值的大公司,而對美歐的風投來說,微軟、甲骨文這樣的it公司,差不都就是他們所能理解的上限了,網景會被找出來,也是因為它的價值著實不菲,自然價格亦不菲。

 500萬美元20%的股份,意味著網景的估價少說有2500萬美元。

 蘇城撇撇嘴,乾脆道:“拿下這個公司,我給你準備2000萬美元,你拿的越多越好。”

 只要明年上市,網景的市值就能大漲千倍,到時候,不用去等99年的最高行情,直接拋了就有海量的資金返還,蘇城沒理由吝嗇。

 季潤之則訝於蘇城的大方,忙不遲疑的答應了,又道:“這本冊子裡都是高科技公司,我對它們做了四點比較,用五顆星來表示最好,一顆星表示最劣……”

 蘇城刷刷刷的向下翻頁。

 正是著名的“聽說流”投資。

 季潤之心驚膽顫的看蘇城將小半本活頁都翻了過去,正以為沒戲的時候,又見蘇城停了下來。

 “雅虎不錯,要多拿點股份過來。”蘇城目光灼灼的看向季潤之。

 “沒問題。”季潤之會在94年就知道雅虎,一方面得益於美國發達的調查公司,一方面則是因為雅虎的一名創始人是華裔。對母公司在中國的大華投資公司來說,創始人裡有熟悉背景的成員,還是有利的。

 蘇城卻是心滿意足,又貪心的繼續像下翻了起來。

 200億美元,哪怕留一半下來,剩下的一半,也能投資無數個公司了。

 ……

 ps: 我們熟悉的許多互聯網公司,大都是95年以後成立的,所以,找資料和確認資料著實用了許多時間……讀者大大們若有推薦收購的公司,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群裡單m海豚或陸棲海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