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超級能源強國》第611章 做吃肉者
175億美元之於金融世界,就如同雪huā牛肉之於烤肉界,絕對是看一眼就饞的流口水的產物。.不論是投資銀行的經理還是基金公司的老板,光是想想將之收入囊中的時刻,就會躁動不安,渾身發紅,滿身出水。

 短暫的靜默期以後,雪片般的請帖被送到了泛亞基金。

 數量之多,范圍之廣,迫使尚在攝政街和牛津街閑逛的蘇城和舒蘭,匆匆的趕回了康樂大廈。

 “蘇董,請帖都已分門別類的整理好了,比較重要的在您辦公桌的匣子裡。”李時榮和楊明一起到大門口來接蘇城。

 李時榮是信息局的二把手,也就是董峰的副手。不過,他的工作方向已日趨於保密方向,在隱隱傳說的大華保密局名單上,李時榮是排在第一位的。

 然而,一向鎮定自若的李時榮,今日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蘇城挽著舒蘭上電梯,笑道:“有什麽就說吧。”

 “是”李時榮低著頭站在離門最近的地方,微微轉身,赧然道:“我做了確定,無論是咱們大華實業,還是其他六家企業,都沒有公布基金的地址或聯絡方式。包括康樂家族在內,也沒有任何一名董事主動的提供泛亞基金的地址和聯絡方式。所以我們收到的請帖,只能歸結於對方的情報能力。”

 泛亞基金原本就是性最強的離岸基金,注冊地都只要求一個行政郵箱就行了。其他六家公司和他們的掌權人也沒有泄漏泛亞基金的信息的驅動力,相反,為了保護自己與內線交易的不相關性,沒有人會主動提供一條這樣的消息,僅僅為了方便發送請帖。

 這可不是一張兩張請帖,而是需要兩名行政秘書忙碌一個多小時才能整理清楚的請帖數量。

 蘇城意識到情報泄漏的可能,眼角跳了兩跳,收起笑容,沉聲問:“你的意思是,咱們大華的保密也漏的像篩子一樣?”

 此時,作為公司老總,蘇城開始懷疑李時榮是否在誇大其詞,並以之提高保密部門的重要性。不似最初用於搜集公開情報的信息局只有小貓兩三隻,現在的大華信息局光是負責保密工作的員工就超過百人,單另出來,也不能說是總部規模最小的部門,對管理層日趨穩定的大華來說,自部門二把手到部門總監,可以說是一步躍遷了。李時榮有心思亦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李時榮似乎並沒有自抬身價的意思,或者說,他表現出的羞愧更勝於對本部門的控訴,隨著電梯的開門聲,李時榮一步跨出電梯,認真的道:“我們的保密的確出了問題,不過,這麽多的金融公司得到了公司的消息,主要是情報被出售的緣故。”

 “情報販子?”

 “也不能說是情報販子。”李時榮低著頭,略顯尷尬的道:“是附近中餐館的外賣小弟。”

 “外賣小子賣出的情報?”蘇城不由重複了一遍。

 自從第一張請帖送到,李時榮就出去暗地調查了一番,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倫敦地區做私下的調查是不容易的,好在信息局的經費不少,他申請了快速的專項資金以後,足以聘請當地的偵探事務所進行調查。

 此外,案情簡單也令人哭笑不得。

 李時榮手上就捏著調查報告,但他根本不用去看,像是背誦似的,無奈道:“咱們一大群華人到了金融城,點中餐都要求放辣放麻不放酸甜,外賣小子來兩次就猜到康樂大廈裡住進了一群〖中〗國人,雖然沒有見到咱們的樣子”

 停了一下,李時榮搖頭道:“金融城就是個大旋窩,什麽消息都在裡面轉,做餐飲的也懂得賣消息換錢。就我所知,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一個專門做亞洲生意的谘詢公司,得到了1英鎊。谘詢公司將消息放進了內網,再加上一些泛亞基金的小道消息,最終〖答〗案就被整理出來了。因為想要了解泛亞基金的公司很多,又是即時消息,谘詢公司就向許多熟悉的金融公司表達了出售意向,據說一口氣賣了五六十份。每份30英鎊。”

 情報世界,三分靠搜集,七分靠分析,李時榮也是各種翹楚,他甚至沒有用總部信息局的分析師,自己就將線路串了起來,而且還專程到谘詢公司進行了確認。

 蘇城驚訝之余,突然覺得有點好笑:“一份1英鎊買來的消息,用30英鎊的價格賣了五六十份,這家谘詢公司真是沒少賺到啊。”

 “小型情報公司的生存方式。”李時榮小心的道:“也有的公司是從其他公司得來的消息。”

 李時榮的調查可以解釋公司信息的泄漏確實有巧合的存在,但並不會讓蘇城覺得高興。他先將舒蘭送到同樓層的房間安頓,接著才返回辦公室,閱讀精選出的十幾份邀請函。

 楊明清咳一聲,道:“邀請函是由辦公室整理的,現在來看,比較重要的邀請有bp公司,美國安然公司,〖日〗本伊藤商社,美國雷曼兄弟公司,法國興業銀行,以及帕克遜基金公司和阿魯巴投資公司。”

 bp算是比較純粹的石油化工集團,安然公司和伊藤商社都屬於能源金融集團,前者偏重於能源,後者偏重於金融。雷曼兄弟公司和興業銀行是投資銀行,帕克遜基金和阿魯巴投資公司則是類似於索羅斯的金融投機鱷魚,屬於最為惡形惡狀的存在。

 楊明介紹的順序,也是大鱷們從吃相好看到吃相難看的排序,差不多也是知名度的排序。

 不過,知名度並不一定代表著實力,90年代是金融秩序最混亂的年代,若是能拿出好的創意,投資公司和基金公司往往能籌集到巨額資金,如175億美元的誘惑,足以吸引上千億美元的遊資。

 蘇城心裡比較了一遍,諷刺的看著請帖,道:“還挺全活的。”

 “因為請帖數量比較多,我們就選擇了當地比較有實力的,這樣,如果參加了一家公司的宴會,相關公司的人也能見到。

 ”

 “你覺得應該去見他們?”蘇城沒有做出決定,反問楊明。

 和最初的秘書身份不同,楊明現在開始擔任大秘的角色,也就是幕僚長的身份,雖然無法直接接觸到實務,卻不妨礙他的眼界增漲。

 此前,楊明也是思考過這個問題的,即刻道:“bp公司是英國本土的石油公司,在企業排行中也是數一數二的,雖然不是金融核心的集團公司,但他們在裡海地區的實力勿庸置疑,我覺得,不管是照顧bp的情緒,還是尋求盟友,都應該見一下他們。”

 他沒有逐一分析各公司,只是將自己較為肯定的〖答〗案說了出來。

 蘇城緩緩點頭,道:“既然情報都泄漏成這樣了,那就見bp的代表一次吧。”

 “好的,晚宴時間是周三晚上8點開始,可以嗎?”

 “咱們10點再去,提前告知,我們有所耽擱。”

 “好的。”楊明確定以後,在本子上做了記錄。

 李時榮因為蘇城的情報泄漏說而再次低頭,旋即道:“蘇董,我一定總結教訓,不會讓這樣的事再次發生了。”

 “僅僅是你們總結經驗教訓,很難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的。”蘇城有點歎息道:“咱們以前和國內代表團出門,別看內部露的和篩子一樣,對外卻不會有這種低級失誤,你們畢竟不是專業的情報安保人員,有失誤也情有可原。”

 他前半句說的稍重,後半句卻又緩和了語氣。

 李時榮猜不透這是打一大棍再給一小棍,還是蘇城純粹的感慨,一時間有些迷惑。

 蘇城暗暗搖頭,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密不透風的情報保密工作既不實惠也不實際,真正需要做到的,就應該是提高情報被獲取的成本。如果對方為了得到大華的消息,需要付出幾十萬乃至幾百萬美元,那他們在決定獲取,以及獲取以後的操作,都需要愈發謹慎。

 所以,低級失誤是商業保密最不應當出現的。

 不過,大華信息局畢竟是一個公司部門,無論是董峰還是李時榮,都不具有專業的情報素養。蘇城倒是有心招募幾個前情報機關的員工,但在1994年的當下,他也只能隱晦的點上一句。

 無論李時榮是否能理解, 他都不會細說了。現在的〖中〗國,可不講究人盡其用,更多的是“國家安全”的說辭。

 “邀請一下安然和雷曼兄弟公司。”蘇城有點惡趣味的吩咐了一聲。

 美國安然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都是金融風暴中不受憐憫的受害者。安然死於21年,它的天然氣銀行堪稱能源領域的一大創舉,是能源金融企業的典范之作,當然,它的會計造假手段也值得〖中〗國上市企業多多學習。

 雷曼兄弟公司死於28年的金融危機,同樣是放任風險的代表之一。對於這兩家公司,蘇城想的不是其規模何其龐大,而是其風格何其冒進。

 有無數的公司想要吃掉泛亞基金這塊肥肉,卻不知道,蘇城也盯著他們。

 短期期貨交易本質上仍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必須有人輸。

 蘇城準備了175億,若是不想送菜,就得主動吃肉。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