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往往事與願違。
那兩個押解林衝的官差回到了東京城,詳細供述了一路的經過,他們不僅沒有完成殺掉林衝的任務,還把林衝伺候的好好的。
林衝在野豬林被魯智深所救,後來又到了柴進的莊院內安歇,帶著柴進的書信來到滄州城,在牢獄裡的小日子過得還很不錯。
柴進是誰?
江湖人稱小旋風,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嫡系子孫,趙家的江山就是從柴家手裡搶過來的,當然也可以說成是柴家讓給趙家的,反正這年頭拳頭大的就是硬道理,你不讓也得讓,否則就搞死你。
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宋太祖趙匡胤賜予柴家丹書鐵卷,這個就相當於免死金牌,隻要你不造反,隨便你貪汙受賄,欺男霸女,為害一方。
由此可見柴進的超然地位,有了柴進的引薦,林衝自然過得舒坦。
他是舒坦了,卻讓高俅不舒坦了。
陷害林衝這件事說到底是高俅一手推動的,在開封府的時候他沒能如願,是因為開封府當案孔目孫佛兒的阻撓,加上開封府滕府尹的關說,這才判了林衝充軍發配,這個判決自然讓高俅不爽。
於是小狗腿陸謙和富安就親自出馬,朝著滄州而去。
這件事情高強是知道的,他雖然不認為陸謙能夠成功,卻也沒有阻止,他也想試試看能不能改變歷史,就算是失敗了,也隻是死兩個狗腿而已,就當是做個實驗好了,做實驗總會有犧牲品。
他最近在忙著籌備婚事,其他的都好商量,隻是婚期始終定不下來。
為了以防夜長夢多,太尉府自然是想把婚期定在年前,而張家為了拖延時間則力爭年後,彼此爭執不斷,互相扯皮。
這件事在東京城成了一樁笑談,眾人都想看太尉府的笑話。
就在此時,一張帖子送到了高強手中,是中秋詩會的邀請帖。
中秋詩會是大宋文壇一年一度的盛事,在中秋之夜,汴河之畔,文人雅士雲集,名妓美人齊聚,彼此唱和,風雅之極,也風/流之極。
當今皇上也是個詞人,對這種事情自然是大力支持。
這個詩會和高強真沒什麽關系,頂多是去湊湊熱鬧,可誰讓他如今也有個詞人的身份,還寫了一首轟動東京城的詞作,那麽接到邀請帖也在情理之中,他也曾懷疑是不是有幕後黑手,最大的可能便是那位名妓李師師了。
反正我隻是去湊熱鬧,你還能把我怎麽著。
懷著這樣的心情,在中秋之夜,高強帶著潑皮們來到汴河邊,上了一艘畫舫。
此時汴河上畫舫林立,畫舫內皆是摩拳擦掌的文人士子,這是他們出人頭地的大好機會,隻要寫的詩詞被名妓傳唱,得到詞壇大家的賞識,那真是一舉成名天下知,從此仕途順暢,興許還能得到美人的青睞。
這樣的例子在每年的詩會上都有發生。
在眾多畫舫中有兩艘特別巨大,一艘由李師師坐鎮,還有一艘在崔念奴的名下。
兩人在東京城的名氣相當,都有不少熱血粉,這次中秋詩會也是她們之間的一種較量,她們比的不僅是數量,還有質量。
具體的比賽流程是這樣的。
由文人們寫好詩詞按照各人的喜好送到兩位名妓所在的畫舫上,畫舫上有一批詞壇大家把關,隻有質量過硬的詩詞才會被采納,然後交由兩位名妓傳唱。
誰的粉絲多那寫出來的詩詞數量必然就多,不過這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關鍵在於詩詞的質量,若是誰能得到一首絕妙好詞,便能壓倒對方的風頭,獲得勝利。
這考驗著她們各自的人脈,平日裡結交文士的檔次等等。
可見名妓也不是那麽容易做的,需要用心的經營,這牽扯到一個面子問題。
高強在畫舫內喝酒,身邊有兩個歌姬作陪,倒也悠閑自在。
這種場合下畫舫內都有歌姬作陪,所謂紅袖添香,寫詩詞自然也需要靈感。
這其中少不了想要搏出位的青/樓女子,她們陪伴在文人士子身旁,若是能有幸得到一首好詞也就不枉此行了,就算比不上李師師和崔念奴,也能出出風頭,聚些人氣,為以後成為頂級名妓打打基礎。
這兩個陪在高強身邊的歌姬自然不是為了詩詞,純粹是為了賞錢。
詩會還在如火如荼中進行,不時就有消息傳出,某某某做出了一首好詞,得到師師姑娘的青睞,某某某的詩句讓念奴姑娘落淚,這種消息讓其余士子激動不已,都覺得下一個就要輪到自己,或者趕緊再寫一首,興許就有機會揚名。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把心神放在詩會上,也有閑得無聊的。
“這不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的高衙內麽?”一個聲音不高不低的響起。
這聲音帶著一絲驚訝,一絲好奇,一絲鄙夷,既沒有高聲喧嘩,還剛好被其他人聽到,順帶點出了高強的衙內身份和曾經找人代筆的醜事,分寸拿捏的不多不少,恰到好處,可見此人說話的藝術。
周圍的人聽到之後都朝著高強的畫舫看來,同樣是驚訝好奇鄙夷。
就是這個花花太歲,不僅無恥的偷竊他人詞作,還想染指師師姑娘……
低聲交談,竊竊私語,把高強的往事都掀了出來,傳播開來。
這是要被圍觀的節奏啊!
高強沒想到自己還有群嘲的技能,仇恨值拉的滿滿的,這幫文人明顯是仇富仇官的心理,以往他還是普通人的時候也是如此。
“不知衙內今晚可有新作問世,給此次詩會留下一段佳話。”有大膽的士子高聲道。
有人開頭,其他人也跟著起哄,似乎能讓這位花花太歲難堪是人生一大快事,自己便是那為民除害的俠客一般。
這正是李師師邀請高強的目的,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懲惡鋤奸。
高強此時也大體明白了李師師的意思,卻沒辦法報復,招惹不起啊!
他記得的詩詞不多,也不想再次出名招惹麻煩,他認真的想了想,倒是想出了一首完整的詩作,便提筆寫了下來。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他寫完後讓手下交到李師師所在的畫舫上,這件事就算是完了。
這首詩被送到了畫舫上,先要經過詩壇大家們的鑒賞,整體寫的算是工整,卻是文不對題,首先今晚是中秋之夜,最好以圓月或者親情為題,其次這次詩會是在東京城舉辦,你寫杭州做什麽?
就算最後點了一下汴州,也是不知所謂。
幾位大家看了署名,不由得笑了起來,這位花花太歲找人代筆一事人盡皆知,這首詩怕也是如此,定然是詩人遊覽杭州時的即興之作,卻被高衙內拿來充數,實在是可笑之至。
李師師看罷也搖了搖頭,對高強極為無語,就連抄襲也抄的如此荒唐。
這就是不同時代所帶來的差距。
這首詩是南宋時期的一首諷刺詩,相當有名,表達了作者對南宋小朝廷一味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憤慨和憂患。
可此時放到北宋就失去了諷刺的味道,變成了一首單純的遊記類詩篇,畢竟金國才剛剛崛起,還沒有打過來,大宋朝依舊繁華富饒,至少表面上看還是強大的。
可見文學作品要依據時代背景才能有深刻的理解。
幾十年後,若是有人翻出這首詩作,定然會被高強的超強預言能力所震驚。
所以說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它所在的時代,否則必然會被時代所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