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霸少》44章、傳授5禽戲
  午休之後,吳雪梅上班去了,張曉風來到了庭院之中,這時吳老爺子吳濟仁還沒有過來,便自己練習起了鶴步勢、猿步勢和熊步勢,雖然這些基礎招勢他已經比較熟練了,但是感覺每練習一次都會有收獲,所以他樂此不疲地練習著。

  而吳老爺子吳濟仁過來的時候,張曉風已經進入了一種無我無物的忘我境界,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到來。不過吳老爺子並沒有生氣,反而讚許地點著頭,在旁邊輕輕地捋著自己的長須。

  “師父,你什麽時候過來的?我一時練得入神了,沒有看到你過來。”張曉風停下來後,長長地出了一口濁氣,這時才發現師父過來了,連忙上去見禮。

  “不用多禮,你剛剛進入的這種境界,是練武之人最可遇而不可求的頓悟之境,也叫做忘我之境,是武學提升最快的時刻。此時你對鶴步勢、猿步勢和熊步勢的理解和領悟,比起上午可要深刻得多了。”吳老爺子吳濟仁指點道。

  “師父說得不錯,我現在感覺對鶴步勢、猿步勢和熊步勢的理解和運用確實更加熟練了。”

  “那麽現在,你想先學習鶴步勢、猿步勢和熊步勢這三種戲法當中的那一種呢?”吳老爺子吳濟仁問道。

  “師父,我對五禽戲的了解還僅僅限於網絡上面的一些資料,我想先師父為我詳細地說說五禽戲的相關事情,在心裡對五禽戲有個系統的把握。”張曉風想了想說。

  “很好,你能夠不急不躁,胸有大局,這一點非常不錯。你應該知道了,五禽戲源於漢代神醫華佗,但是其實並不是華佗首創的。早在先秦的時候,就有數十種強身健體的導引術流傳了,而華佗則是將這些整理成系統的五禽戲,所以後人就認為五禽戲是華佗所創。

  傳說五禽戲是由東漢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鶴5種動物的動作創編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醫療氣功。它是一種\"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的仿生功法。

  據吳家族譜記載,先祖吳普為廣陵郡富家子弟,過著富裕的生活,卻是位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的闊少爺。有一次華佗帶著他出外采藥,回到家就病倒了,華佗就去給他看病,到那兒一摸脈,六脈和平,一點病沒有。

  華佗心中有底了。華佗說:“人要想身強體壯,減少疾病,延年益壽,最有效的辦法是勞動鍛煉。吳普聽了這番話,他心中暗想:噢,我說師父身體怎恁強壯,原來他有長壽的‘秘訣’,想到這裡興趣來了,忙問:“老師,能教給我嗎?”

  華佗說:“當然可以,我教你的是五禽戲。這‘五禽戲’實際上就是五種動物的活動方式:一是虎,按虎的動作煉其四肢;二是鹿,按鹿的動作練其頸部;三是熊,按熊的動作煉其腰椎;四是猴,按猴的動作煉其關節;五是鳥,按鳥的動作飛煉其胸腔。按這五種動物的動作,每天練上幾次,就感到周身輕松,腹內欲食。如果有點不舒服,做上一番‘五禽戲’,把身體活動出汗,馬上就會覺得好些。”

  華佗拿出一本《五禽戲法》交給吳普。又走到院內,伸曲跳躍,展合撲跌,做了一遍“五禽戲”。吳普得到了華佗的傳授,於是天天練了起來,練呀,練呀,把身體鍛煉得由弱變強活到年近百歲,他把此法又傳給了許多人,凡學會了“五禽戲”的,都成了百歲老人。

  而我吳家後代從此都要學習五禽戲,不管你是從商、務農還是走仕途,都要把五禽戲做為日常鍛練,而且還必須一代代傳下去,並廣泛地傳授給願意學習的人。

  五禽戲,模仿猛虎猛撲呼嘯,模仿小鹿愉快飛奔,模仿猿猴左右跳躍,模仿黑熊慢步行走,以及模仿鳥兒展翅飛翔等動作,通過這一系列的運作,能清利頭目,增強心肺功能,強壯腰腎,滑利關節,促進身體素質的增強,簡便易學,故不論男女老幼均可選練,待體質逐漸增強後再練全套動作。

  五禽戲不僅具強身延年之功,還有祛疾除病之效。正如華佗所說:“體有不快,起作禽之戲,怡而汗出,……身體輕便而欲食。”

  近年來五禽戲作為康復醫療的一種手段,已廣泛應用於中風後遺症,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症,脊髓不全性損傷等患者的輔助治療。”

  張曉風聽得連連點頭,這些關於五禽戲的傳說,讓他聽得如癡如醉,心中對五禽戲更加地充滿了期盼,又繼續聽吳老爺子吳濟仁說下去。

  “五禽戲分為鶴戲、猿戲、熊戲、虎戲和鹿戲,其中熊戲表現為如熊樣渾厚沉穩,表現出撼運,抗靠,步行時之神態,笨重中寓輕靈,共有五勢,分別叫做熊步勢,撼運勢,抗靠勢,推擠勢,怒鬥勢,其作用在於加強脾胃,增強體力。

  鶴戲則是仿鶴昂然挺拔,悠然自得,表現出亮翅,輕翔,落雁,獨立之神態,共分五勢,分別叫做鶴步勢,亮翅勢,獨立勢,落雁勢,飛翔勢,其作用在於增強肺呼吸,調運氣血,疏通經絡。

  虎戲則是仿虎之目光炯炯,搖頭擺尾,撲按,轉鬥,表現出威猛神態,要剛勁有力,剛中有柔,剛柔並濟,共分五勢,分別稱作虎步勢,出洞勢,發威勢,撲按勢,搏鬥勢,其作用在於填精益髓,強腰健腎。

  鹿戲則是如鹿樣心靜體松,姿態舒展,表現其探身,仰脖,奔跑,回首之神態,共分五勢,分別是鹿步勢,挺身勢,探身勢,蹬跳勢,回首勢,其作用在於舒展筋骨,讓姿態更加優美。

  猿戲則是仿其敏捷好動,表現出縱山跳澗,攀樹蹬枝,摘桃獻果之神態,也分五勢,分別是猿步勢,窺望勢,摘桃勢,獻果勢,逃藏勢,其作用是讓肢體更加靈活,身體更加輕盈。

  在練習五禽戲之時有幾點要注意:全身放松練功時,不僅肌肉要放松,神經精神也要放松。要求松中有緊,柔中有剛,切不可用僵勁。只有放松使出來的勁才會柔中有剛,才使動作柔和連貫,不致僵硬。

  意守丹田,即排除雜念,用意想著臍下小腹部,有助於形成腹式呼吸,做到上虛下實,即胸虛腹實,使呼吸加深,增強內髒器官功能,使血液循環旺盛,動作才能達到輕巧靈便、行動自如。

  呼吸均勻練功前,先做幾次深呼吸,凋勻呼吸。練功當中,呼吸要自然平穩,最好用鼻呼吸,也可口鼻並用。但不可張口喘粗氣,而要悠悠吸氣,輕輕呼氣,做起動作來會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使服運動幅度加大,腹肌收縮有力,對內髒器官都有好處。

  動作象形練五禽戲做到動作外形神氣都要象五禽。如練虎戲時,要表現出威猛的神態,目光炯炯,搖頭擺尾,撲按搏鬥等,有助於強壯體力。

  練鹿戲時,要仿效鹿那樣心靜體松,姿勢舒展,要把鹿的探身、仰脖、縮頸、奔跑、回首等神態表現出來,鹿戲有助於舒展筋骨。

  練熊戲時,要象熊那樣渾厚沉穩,表現出撼運、抗靠、步行時的神態。熊外似笨重,走路軟塌塌,實際上在沉穩之中又富有輕靈。

  練猿戲時,要仿效猿猴那樣敏捷好動,要表現出縱山跳澗、攀樹蹬技、摘桃獻果的神態,猿戲有助於發展靈活性。

  練鳥戲要表現出亮翅、輕翔、落雁、獨立等動作神態,鳥戲有助於增強肺呼吸功能,調達氣血,疏通經絡。”

  “師父,那我就從猿戲開始學習吧,先學習完整的猿戲招勢,再學習鶴戲,等到熊戲學會之後,再嘗試鹿戲,最後學習虎戲。”張曉風認真思考之後,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好,那為師就將猿戲為你施展幾遍,你仔細看著,看完後在旁邊練習,有不懂的地方就問我。學得快與慢都沒有關系,重要的是能夠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吳老爺子吳濟仁含笑說道,同時他開始示范了起來。在旁邊有一吊杆,站立手指可觸及高度,吳老爺子如猿攀物般以雙手抓握橫竿,使兩肢懸空,作引體向上7次。

  接著吳老爺子吳濟仁先以左腳背勾住橫竿,放下兩手,頭身隨之向下倒懸;略停後換右腳如法勾竿倒縣。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猿戲共分五勢,分別是猿步勢、窺望勢、摘桃勢、獻果勢、逃藏勢,其總的要求是模仿猿猴左右跳躍,敏捷好動,練習久了可使身體更加輕盈,無論是對敵,應戰,還是退卻,速度可以得到不少增加。”

  隨著吳老爺子吳濟仁將猿戲的五勢結合起來施展,張曉風在旁邊認真地觀看著學習著,他一邊自己理解分析一邊用精神力掃描拓印下老爺子的動作、神態、韻味等。

  張曉風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精神力似乎增長了不少,如今連續拓印下窺望勢和摘桃勢,才感到精神力消耗得差不多,讓他大喜過望,這樣自己學習五禽戲的時間就能夠縮短許多了。

  “來,你練習練習試試。”

  吳老爺子吳濟仁施展了兩三遍後,身上已經出了汗水,他一邊用旁邊的毛巾擦著汗水,一邊向張曉風示意,讓其練練看。

  “好。”

  張曉風應了一聲,開始按照吳老爺子施展的動作模仿了起來,不過光憑他的眼力觀察著的,練習起來有些似是而非,想到前面的卻忘了後面的。

  張曉風不得不祭出大殺器,開始在腦海中回放精神力拓印下來的內容,慢慢地施展起了窺望勢和摘桃勢這兩勢來。

  吳老爺子吳濟仁在旁邊看著,開始的時候發現張曉風的動作完全沒有把握到要領,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但是沒過多久,張曉風的動作神態一變,施展窺望勢和摘桃勢時變得熟練了起來。

  就如同上午學習熊步勢時,張曉風如有神助,在一個小時內將窺望勢和摘桃勢完全掌握了,雖然說還比不上練習了多年的人,但是絕對不是普通練習五禽戲的人能比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