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妖清》第一百五十八章 登基,做皇上?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張林一直以為,憑借著自己比這個時代多出的一百多年的時代認知,治理這僅有九省之地的中國南方並不會是什麽難事。可當張林真正挑起了這份擔子,他才切身地體會到身為一個政府元首的不易。

  大華政府新建,百廢待興,遇到的問題多不勝數。

  姑且先說說這名份問題。張林盤結江南,將江南十省之地悉數控制在了手中,但出於一個中國的考慮,張林卻是遲遲沒有建國,只是成立了一個用以過渡的華政府。而外媒,通常會將張林成立的華政府稱呼為大華臨時政府。以張林為核心的大華政府設有農業部、教育部、科技部、外交部、工商部、交通部、財政部、國防部等等諸多行政部門,但卻沒有任命首相,張林也沒有自封總統。張林之所以沒有出任大華總統,那是因為國內的絕大多數民眾都不知道總統是什麽玩意。與其自封總統,張林還不如像之前那樣自稱少爺來得實在。

  自秦皇開始,中國這片土地上就一直都是封建皇權至高無上。老百姓對皇權已經根深蒂固,滿清及之前的諸多封建統治階級強加在國人骨血裡的奴性已深,他們眼中只有皇帝。而現如今,中國的皇帝只有一個,那就是深居北京皇城的光緒。雖然光緒皇帝不怎麽爭氣,但老百姓暫時隻認光緒皇。

  其次,是大華政府的政治性質問題。雖然民主製乃是世界之大趨勢,但現如今沒辦法跟國民談民主,民眾們根本就不知道民主是什麽玩意,也根本不會認為民主會有什麽好。還是前面說過的那句話,現在的中國國民,隻認皇權。所以,如果大華政府自詡是什麽人民民主專政的民主政權,是人民的政府,那國之大廈很快就會傾倒。

  劉坤一、張聯桂等前清官員,曾多次以土改受阻為理由勸諫張林,讓他盡快建國稱帝,以順應時勢,穩定江南。家族內部的諸多高層也在勸說張林,希望張林能夠盡快建立南方帝國,確立正統,而不是以什麽臨時政府的形式統治南方。

  統治區的土地改革運動進行得並不是很徹底,尤其是在控制力比較薄弱的廣東、湖南和廣西三省。廣西省的土地改革隻完成了一小半,廣東省的土地改革徹底地有名無實,湖南省內依舊有超過一半的佃戶和貧農沒有分到土地。據不完全統計,暫不包括只是名義上實現佔領的台灣,江南九個省的土地改革,只能勉強算得上是完成了一半。

  土地改革的阻力,不僅僅來源於地主階級,農民和佃戶們的不主動不配合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農民們不僅不配合土地丈量,甚至有很多農民根本就不敢去領取那一份屬於他的土地,他們害怕地主們的報復。農民和佃戶雖然佔據著國內人口95%左右的人口基數,但尚未認識到自己強大能量的他們,眼前只能屬於弱勢群體。他們的眼中沒有政府而只有官府,暫時也隻認那唯一的君父,也就是那高高在上的皇上。

  “張林,你再不稱帝,來年的土地改革依舊會有名無實。我甚至聽說,即使是在江蘇省,也有被分到土地的農民在農耕收獲之後,偷偷將田租繳納給原先的地主。”在南京城外的一片稻田旁邊,一身便裝的劉坤一異常嚴肅地對正在俯身觀察著金黃稻谷的張林正色而言。

  “少爺,我仔細數過,一穗有80多粒呢。天佑大華,對江蘇來說,今年是個豐收之年。”手中拽著一根折下的稻穗,一旁的張聯桂面帶微笑地對張林說著。

  張林點了點頭,而後大步走向不遠處正在收割稻谷的一個老農。見張林沒有搭理自己,劉坤一只能無奈地對著一旁的張聯桂攤手聳肩。

  “老伯,今年的收成如何啊?”張林面帶微笑地對那位正在田埂上休息的老農打著招呼。

  “還行,每畝田平均能比去年多收十幾斤糧食呢。又不用交租繳稅,足夠過個好年了。”張林笑臉相應,老農也不好不搭理,便樂呵呵地回答著。

  “才十幾斤,也不多啊。”張林一臉的不以為意。每畝田多收割個十幾斤糧食,就能把老漢樂得眉開眼笑,這晚清時代的勞苦大眾,果然是有夠淳樸的。

  “小夥子,十幾斤不少了。要是在災年,十幾斤稻谷是老漢一家人一個月的口糧。你們這些富家子弟就是不知窮苦人家的苦。”見張林竟然對十幾斤糧食相當不屑,老農當即搖頭感歎。

  “一個月?老伯,您家幾口人啊?”張林微微吃驚,繼續問道。

  “五口。我,我老伴,還有倆兒子和一閨女。看,正在那片田裡割稻谷的那兩個就是我兒子,大兒子十八,小兒子十歲,閨女已經十五,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老伯也不隱瞞,如實說著。

  “十幾斤糧食怎麽可能夠五口人吃一個月?”張林以為老漢的話有些太過誇張,當即搖頭輕笑。

  “不信拉倒。”見張林竟然一再懷疑,耿直的老漢有些不悅,鼻息中發出了一聲輕哼。

  張林倒也沒在意,直接指向周圍的稻田:“老伯,這些地都是您家的嗎?這一次咱們華政府分田,您家被分到幾畝田地了啊?”

  老漢繼續轉向張林,注意到張林的穿著打扮有些特別,腦後杓也沒有了辮子,眼睛當即微微瞪大了些:“您,您是官爺?”

  “這樣認為也行,我確實來自政府。老伯您見過我大華政府的官?”張林笑問著。

  “見過,跟您的打扮差不多,腦後杓也沒有辮子,穿著黑色的洋服,一個個都精神得很。”老伯當即對張林畢恭畢敬了起來,當即就要跪在地上磕頭,“官爺,草民剛才以為您是假洋鬼子,所以才會態度……”

  “老伯,您是長輩,別老您呀您地稱呼我這個晚輩。而且,咱們大華不興見官磕頭這一套。”張林當即扶住老農。

  緊接著,張林便直接與老農一起坐在田埂旁邊的一塊石頭上,有的沒的嘮了起來。

  開始的時候,老農還很拘謹,但在張林的話語牽引下,老農的話終究是開始多了起來。

  據老農透露,老農家中共計有著五口人,按照江蘇省土改政策,家中每人被分到了一畝九分水田和一畝旱地。水田種植著雙季水稻,早稻已經收割,家中共有的九畝五分水田共計收獲稻谷1200多公斤。晚稻正值收割,預計也能收獲1000多公斤糧食。而且,旱地裡種植著不少玉米、紅薯,預計也能收獲一千多公斤雜糧。

  “老伯,您家收成不錯啊!這大米和粗糧加起來,得有個六千多斤糧食了吧。”張林直接拍了拍老農的肩膀。

  “是啊,家中都沒這麽大的倉庫。”老農已經笑得眯起了眼,臉上盡是那幸福的模樣,“大兒子已經十八了,明年也就十九,老漢打算多攢點糧食,然後給大兒子說個媳婦。”

  “老伯,您的小兒子才十歲,應該送到學校去念書,讓他學習文化,學習科學,以長大後更好地報效國家。”

  “老漢我聽說政府的學校不收學費,這是真的嗎?”張林提起了學校,老漢當即追問道。

  張林點了點頭,道:“不錯,一文錢都不收。政府撥發了大批教育資金,正在統治區的各個鄉鎮陸續建立起用以基礎教育的學校。”

  “那學校都會教些什麽啊?”老漢望向正在田地裡割著稻子的小兒子,而後又一臉期待地繼續問向張林。

  “識文斷字,算數幾何,天文地理,物理化學,中外歷史,以及音體美。”

  “教這麽多啊?”雖然對張林口中的物理化學以及音體美一概不懂,但聽聞學校會教人識字,教人算數,還會教天文地理,也會講古今中外,老漢當即就是一臉的火熱。他已經決定,待明年學校開學,一定要把小兒子送到學校裡去。

  “老伯,這些都只是基礎教育中的一些學科。待你家小兒子完成基礎教育,並考入高級學府,也就是大學,學校還會教更多的東西。以後啊,您家小兒子甚至有可能會成為如何在一畝水田上種出上千斤稻谷的偉大人物。”張林點頭微笑。

  “啥?在一畝水田上種出上千斤稻谷?這怎麽可能呢?我兒子又不是神仙轉世,怎麽可能會是那塊材料?”老漢覺得張林有些信口開河,當即擺手,“我只希望我家小兒能夠識文斷字,能夠懂得算數,這樣就夠了。不過,這政府開設學校不收學費,老漢這心中怎麽老是沒底呢?”

  “您老擔心啥呢?”

  老漢看了看周圍,而後小聲地對張林說著:“官爺,您大小也算是個官。您說說,咱們政府把地分給了我們,但卻不用我們繳稅,為我們開設學校但又不向我們收取學費,政府能維持下去嗎?老漢雖然只是一個種地的,但老漢也知道政府需要軍隊以維持統治和抵禦外敵。不讓咱們老百姓繳稅,政府拿什麽來建立軍隊,拿什麽來購買洋槍洋炮?”

  “老伯啊,這就不就是您該考慮的問題了。”張林笑著說道,“再說了,政府又不是一直不收稅,不是說好三年後再收嗎?”

  “哦,一畝田最多才收五十斤糧食那也叫收啊?”老漢直接翻著白眼。

  “一畝地50斤不少了。您想想,以現在的糧食產量,一畝水田一季的收成再好也就300斤,兩季不過600斤。”

  “太少,太少!”老漢擺著手,搖著頭。

  “那您覺得多少合適呢?”張林笑問道。

  “最起碼政府不要自己垮了才好,否則我們這些窮苦老百姓還得回去過苦日子。”老農正色說道,“就說說咱們的新主子吧,您是政府的官爺,您給老漢說說,咱們的新主子為什麽遲遲不登基做皇上呢?”

  聽到這,張林稍稍收斂了些臉上的微笑,語氣淡然地問道:“您老很希望張林做皇帝嗎?”

  見眼前的官爺竟然直接提起了新主子的名諱,老漢當即就是滿臉的驚慌。

  “老伯,您別害怕,咱們那位新主子是個開明的人,他不忌諱別人提起他的名字。”張林拍著老漢的肩膀,對老漢露出了微微一笑,“老伯,您真的希望張林,也就是您口中的的新主子登基做皇上嗎?”

  “滿人統治了我們漢人幾百年,也該換個我們漢人的皇上了。官爺你知道嗎?咱們的新主子一日不登基做皇上,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心中就會一日不安。”

  “您怕什麽呢?沒有皇上,不是有政府嗎?”張林繼續問道。

  “不一樣,不一樣的。”老漢歎了口氣,“其實吧,滿清的腐朽和無能老漢也算是看在眼中了。所以呢,只要咱們的新主子在,滿人的朝廷是不可能長久的。但,北京的皇帝畢竟還在,對整個南方的威懾力也還在。就拿這次分地來說吧,很多地主都是心存僥幸心理,他們威脅著我們這些窮人,說遲早有一天官軍會打回來。另外,咱們的新主子雖然下令把地分給我們窮苦百姓,但新主子畢竟還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新主子的話有可能會作廢,甚至有可能朝令夕改。”

  聽到這,張林不由搖了搖頭。這位老漢想讓自己做皇帝的理由,竟然是為了簡單的一句“君無戲言”。

  “老伯,你是說只要咱們的新主子登基做皇上,地主們就會乖乖把地交出來嗎?”

  “那當然,全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要他們交出土地,哪個敢不交?”老漢當即就是一臉本該如此的表情。

  “可天上不能出現兩個太陽,一個中國,畢竟不能出現兩個皇上啊!”張林搖頭輕笑。

  “滿人的皇上讓他統治滿人去唄,咱們漢人隻認咱們漢人的皇上。”老漢硬氣地說著,“新主子不當皇上,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我們這些窮人,生怕好不容易才到手的田地哪天突然又被地主們收回去了。到頭來, 空歡喜一場。”

  聽到這,張林當即皺著眉頭扭頭看向了不遠處正在注視著這裡的劉坤一和張聯桂,心中不由生出了幾絲懷疑:這個老農,該不會是劉坤一他們刻意安排的吧?若真是這樣,為了說服自己稱帝,這些大臣們還真是處心積慮心思費盡啊!

  不過,下鄉視察乃是自己臨時起意,而視察的地點也是自己隨機選取,劉坤一他們應該不可能提前做了準備的。

  “老伯,能告訴我您為什麽希望張林少爺登基做皇上嗎?”否決掉劉坤一等人刻意安排的猜想,張林嚴肅地問向老農。

  “當了皇上,那就是天。被奪了地的地主們就算再不甘心,也不敢與天為敵。而且,一個沒有皇上的朝廷,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心中終究不怎麽踏實。好了,不跟你多說了,老漢我要乾農活了。”說完,老農仰頭灌下一口水,然後重新走進了稻田。

  “好吧,你們如願了,我願意稱帝。”待老農走進了稻田,劉坤一和張聯桂這兩個前清大員便是靠了上來。深吸了一口氣,張林一臉正然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坤一和張聯桂當即甩著袖子,跪在地上高呼萬歲。

  “兩位愛卿,平身吧!”張林搖了搖頭,而後直接發出了一聲輕哼。

  擦,竟然挺享受的!登基稱帝,不愧是男人的終極夢想。

  這感覺,就一個字,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