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妖清》第87章 你們,退兵吧
  詭異一笑後,張林當即轉身,正視著激動的華爾身,卻是一臉誠懇:“華爾身爵士,其實吧,我張林有些對不起你們大英帝國。你也知道,我張林乃是大清的官,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與皇上與朝廷畢竟是血脈相連。朝廷向我張家索要蒸汽機技術,我不能違背,隻得將技術拱手獻給了朝廷。可李鴻章等朝中老臣,他們那生了鏽的腐朽腦袋裡裝滿著封建的落後思想,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麽叫做專利,根本不知道什麽知識產權,更沒有什麽民主與自由的概念。無知之下,李鴻章做出了一件大大的錯事。”

  “張林少爺,你說得太對了。此番我四國聯合出兵,就是要給這個野蠻而且毫不講理的封建朝廷一個深刻的教訓。張林少爺,請你放心,你我都是文明人,四國此舉根本不是針對你。我們,只是要給清朝廷一個深刻教訓。”華爾身當即認可地點了點頭。

  “哎~”張林歎了口氣,繼續說道,“話雖如此,可我張林畢竟是大清子民。眼見著朝廷有難,我張林不可能坐視不理。這不,南洋通商大臣,也就是劉坤一劉老大人為了求得我前來北京,竟然直接給我這個後生晚輩下了跪。李鴻章也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自己擅自出售蒸汽機技術的行為懊悔不已,更是為自己擾亂國際秩序的無意之舉而深深自責。其實吧,從嚴格意義上講,大清畢竟還不是巴黎公約的成員國,所以也就不受巴黎公約的約束。而李鴻章擅自將不屬於自己的技術轉售他國的這個做法,也算不得違背國際公約。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知者不罪。另外,據我所知,向李鴻章購買蒸汽機技術的國家中,有好幾個乃是巴黎公約的成員國。要論違背公約,那些買技術的國家也違背公約。所以,我張林希望能以蒸汽機技術專利持有者的身份,懇請四國不要再在此事上予以追究。”

  “張林少爺,話雖如此,可四國的損失怎麽辦?”華爾身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差不多鑽進了張林設下的圈套,當即正聲反問。張林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我才是蒸汽機技術專利所有者,連我都不追究,你們這些旁人追究個毛啊?再說了,如果真要講道理,大清國並不是巴黎公約的成員國,根本不受巴黎公約約束。而買技術的國家中有幾個乃是巴黎公約成員國,你們不去追求成員國的責任,倒是來追究非成員國的責任,這無論從哪一點來講,都是講不通的。

  “你們得到我張家的新型蒸汽機技術已經三個月了,敢問四國是否已經將成品蒸汽機制造出來了呢?”張林淡然一笑,而後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德國已經……”華爾身當即脫口而出。不過隨即,他當即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德國的確已在9月底宣布成功地製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不過那是在一批中國技工抵達德國的半個月後。也就是說,德國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就生產出了蒸汽機,完全得利於張家派往德國的技工。

  “在我張家的高級技工的指導下,德國的確已經生產出了第一台蒸汽機,對外公布的馬力為1200匹。華爾身爵士是否還記得,日本國從我張家購走技術之後,也是曾向我張林索要了5個高級技工前往了日本指導蒸汽機的生產和製造,這才得以順利地在5個月的時間裡生產出了第一台功率達到1200匹馬力的蒸汽機。據我所知,李鴻章得到我的技術圖紙之後,之所以要大肆將技術圖紙進行複製兜售,很大原因是因為他麾下的工程師根本沒有能力將圖紙變為實物。難道這些事實,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張林正然一笑,“這樣吧,只要你們四國不再追究朝廷的責任,我張林願意派出我張家的蒸汽專家到各國工廠指導各國蒸汽機的研究與生產,將會務必保證各國盡快生產出合格的蒸汽機產品。”

  張林的話,讓華爾身皺眉思索了起來。四國之所以會生氣,全因為自己花了大價錢才持有的技術優勢瞬間蕩然無存。但眼下的事實卻是,單純的技術圖紙並不能讓諸國順利地將蒸汽機複製出來。但如果四國能夠得到張家蒸汽機專家的指導和協助,那四國便依舊能夠在蒸汽機領域保持一定的技術優勢。

  “放心吧,俄意等國雖然得到了圖紙,但是蒸汽機畢竟是一種劃時代產品,在這個領域,各國都是零基礎,就算是有著技術圖紙,沒個一年半載他們也沒辦法將質量合格的蒸汽機技術生產出來。但是,若是有我張家高級技工的從旁指導,那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華爾身在思考,張林則是在一旁繼續添油加醋。

  “若是有你張家技工的指導,你可以讓大英帝國在多長時間內完全掌握1800匹馬力蒸汽機制造技術?”華爾身嚴肅地問道。

  “兩個月之內。”張林嚴肅地說道。

  “好,我可以立即給帝國發電報,並設法讓帝國馬上撤回遠東艦隊。”華爾身正視著張林,一臉嚴肅,“不過,我們大英帝國非常需要你張家的毒牙式機槍的設計圖紙。”

  “爵士閣下,我想您應該先報個價。”張林笑了笑。

  “二十萬英鎊。”華爾身稍稍思索,當即正然而言。

  張林繼續笑了笑,道:“如果大英帝國可以履行先前的技術購買協議並及時地交付協議軍艦,二十萬英鎊購得毒牙式機槍的核心技術倒也是未嘗不可。另外,為保證大英帝國的利益,我張家可以派出一批槍械技工和多名蒸汽技工遠赴英國指導大英帝國的槍械製造和蒸汽機制造。”

  “好,關於協議軍艦的事我可以盡量說服帝國,若無意外,那艘協議軍艦將會在本月底開始為張林少爺服役。”華爾身當即允諾。

  “此話當真?”張林當即心中一喜。

  “自然當真。日本國所謂的對你張家宣戰根本就是毫無道理的無稽之談,日本國只是開了一個國際玩笑罷了。更何況,大英帝國從來不會在乎日本這種彈丸小國的態度。”華爾身正然一哼。

  “爵士閣下,您是我張林永遠的朋友。為了慶祝我們的友誼,我要擁抱你一下。”張林張開雙手,當即給了華爾身一個大大的擁抱。

  “華爾身爵士,為了慶祝我們的友誼,同時也是為了我們的友誼能夠更為長久,我張林再送您一份禮物,一份私人禮物。”松開華爾身之後,面帶微笑的張林當即對著一旁的張衝打了個響指。緊接著,張衝將一個精致的純金小盒子遞給了張林。

  張林接過那個純金小盒,然後直接將其遞向華爾身,正色道:“這是朋友送給您的禮物,請務必收下。”

  “哈哈,好,作為你的朋友,本爵士收下張林少爺的這份禮物了。”華爾身笑了笑,當即接過了那個純金小盒。接過那個純金小盒子之後,華爾身也不急著打開,而是直接將盒子攜在了腋下。

  待張林離開了大英使館,華爾身這才打開了張林送給他的那個純金盒子。緊接著,滿臉驚喜的華爾身從盒子中拿出了五張面值一萬英鎊的匯豐銀行票據。

  “整整五萬英鎊,而且這個盒子也是價值不菲。張林少爺果然很看重我這個朋友!”一手拿著那五張可直接兌現的銀行票據,另一手撫摸著那個精致的純金小盒,激動的華爾身直接樂得何不攏嘴了。五萬英鎊,這已經是他這個英國公使將數十年的薪水。數十年薪資,被他一下子拿在手中,他如何還能淡定得了?

  “少爺,接下來咱們該去找法國人了吧!”離開大英使館,張衝當即問向張林。

  “不用,直接回咱們落腳的客棧,若無意外,明天上午就回江寧。”張林正然一笑,大步向著客棧方向走去。四國以英國為首,其他三國均可視為英國跟班。眼下已經搞定了英國,只要英國一宣布撤軍,其他三國的艦隊自然也會紛紛撤去。接下來的事情,全部交給華爾身這個英國公使自行處理即可。張林相信,華爾身也不願意看到張林拿著毒牙式機槍的製造技術一個個去拜會各國公使。所以,華爾身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說服其他三國退兵。

  果然,在張林拜會英使華爾身之後的第二天上午,英國當即對外宣布取消針對滿清朝廷的軍事行動,宣布答應遠東艦隊不會北上。而在英國宣布取消行動之後,德國、法國、美國也相繼宣布不再發動針對大清朝的軍事行動。

  也就是說,在張林的乾預下,英法德美四國將不再追究清朝廷大肆兜售蒸汽機技術的過失,一場四國聯合發動的軍事製裁行動就此取消。

  得知四國撤軍的消息,文武百官當即奔走相告,偌大京師儼然一片普天同慶的祥和景象。

  就在滿朝文武相互祝賀,並在大肆慶祝大清朝取得此等外交勝利之際,張林卻是已經帶著親隨悄然離開了京師。

  “什麽?張林已經離開京城了?”待劉坤一將張林離開京城的消息告之李鴻章,李鴻章當即就是一臉的不可理解。張林成功說服了四國退兵,不僅讓朝廷免去了一場兵災,甚至都沒讓朝廷賠出去一兩銀子,如此功高至偉,張林眼下乃是風光無限,在朝中威望一時無二,可在這論功行賞之時,身為大功臣的張林竟然悄然離開了。

  “張林離開前說了什麽沒有?”李鴻章問向劉坤一。

  劉坤一點了點頭,回答道:“他說一切功勞歸中堂您,論功行賞時一定不要扯上他。另外,他要您立即安排北洋水師出訪日本。”

  “這麽大的功勞,他竟然全部送給我?”李鴻章當即滿臉吃驚。他對張林如此做法,相當的不理解。

  “我也問過他為什麽,他回答說如果中堂大人不佔首功的話,頭上烏紗定然難保。”劉坤一點頭解釋著。同時,他還在心裡補充了一句張林的原話:李鴻章雖然在這件事上混蛋,但大清朝若是沒了李鴻章,會亡得更快。

  “張林就沒提其他的條件?”李鴻章繼續問向劉坤一。

  劉坤一搖了搖頭。

  “真是個怪人。”李鴻章輕哼了一聲,而後大步向著皇宮大內走去。此等功勞張林既然不要,那我李鴻章就消受了吧。張林說得還真不假,若是我李鴻章不佔首功,頭上的烏紗能否保住還真是個未知。

  “少爺,咱們為什麽走得這麽急啊?”趕往天津的途中,張衝一臉不理解地問詢著張林。

  “想聽實話?”張林笑了笑。

  張衝點了點頭。

  “因為我不想見咱們的光緒皇帝和慈禧老太后。”張林笑道。

  “為什麽啊?見皇上和太后那是何等榮耀的事情啊?”張衝更是費解了。

  張林當即嗤之以鼻,卻也不解釋,直接駕馬前奔。皇帝是那麽好見的嗎?皇太后是那麽好見的嗎?見皇帝和皇太后,那都是得三跪九叩,一個弄不好膝下黃金能跪掉好幾噸。這輩子能讓我張林下跪磕頭的,除了自己的娘,那就只有洪彥波這個師傅,絕對不會再有第三個人。當然,還有自己那死去老爹的牌位。

  “少爺,咱們往水路回江寧,海上還能安全嗎?”在天津登上飛龍艦,張衝面帶憂色地對張林說著。

  “海上肯定是不安全了,我敢肯定,小日本肯定已經派出了好幾艘戰艦準備截殺我們,我甚至都能猜出日本派出的那幾艘戰艦的艦名。我敢肯定,日艦浪速號、高千惠號必在其中。”張林輕哼一笑,表情卻依舊淡定。

  “那您還敢走水路?”張衝面帶吃驚,一臉不理解。

  “廢話,不走水路,咱們這四艘飛龍艦不要了嗎?”張林翻了翻白眼,“傳令,從黃河口進入黃河,然後再轉道京杭運河一路南下。 ”

  “是!”

  張林的預料一點不錯,在得知張林已從海路趕往了北京,日本當局當即派出了高千惠、八重山、浪速三艘高航速戰艦火速趕往黃海海域截殺張林。

  不過,因為張林臨時改變回航路線,選擇入黃河轉道京杭運河回江南,日本高千惠、八重山、浪速號三艘快艦在渤海口遊弋數日,卻是始終未能撞見張林。

  在渤海口遊弋了整整四日,日本高千惠、八重山、浪速三艦隨即卻是突然遇到了正前往日本進行軍事訪問的北洋艦隊。

  此番北洋艦隊出訪日本,李鴻章直接派出了七艘主力艦,也算是給足了張林面子。定遠、鎮遠、來遠、經遠、致遠、靖遠、濟遠,七艘北洋主力戰艦,雄赳赳氣昂昂地開赴日本,開始為了為期半個月的軍事訪問。

  在中國海域遭遇到了北洋艦隊,日本三艘軍艦只能解釋成乃是前來歡迎北洋水師出訪日本國。高千惠、八重山、浪速三艦,唯有放棄截殺行動,不得不與出訪日本國的七艘北洋主力艦一並駛向日本海。

  日本三艘高航速戰艦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遇到北洋艦隊的第二天,張林便是已經從京杭大運河安全地回到了江寧。

  回到江寧後,張林當即宣布,將於本月二十日,正式接收已經抵達中國南海的兩艘德國鐵甲艦。

  張林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十月十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