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妖清》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蛟龍級建成
  作為蛟龍級裝甲巡洋艦的升級艦,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乃是張家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4000噸級高性能巡洋艦。

  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於1892年2月動工,1892年12月下水,經過長達8個月的試航和舾裝,終於在1893年7月28日宣布建成。

  標準排水量4560噸,艦長96.2米,艦寬15.2米,吃水5.7米,雙軸推動,由兩台三鍋爐蒸汽機提供動力輸出,整艦總功率為11000匹馬力,航速則是達到了驚人的21.5節。設計之初,這艘由蛟龍級擴大而來的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預計的馬力為10000匹,而預計的航速則是21節。而在建成之後,大蛟龍級的馬力比預計中多了1000匹,而航速則是比預計中多了半節。

  在裝甲防護上,大蛟龍級直接就是蛟龍級裝甲巡洋艦的一個升級。2350噸位的蛟龍級裝甲巡洋艦的水線裝甲厚度為100至150mm,炮座裝甲等同大炮口徑,司令塔裝甲厚度180mm。而大蛟龍級,因為噸位闊綽,故而其裝甲防護已經是在向著鐵甲艦靠齊。大蛟龍級的水線裝甲厚度為150mm至200mm,甲板裝甲厚度為75mm,炮座裝甲等同大炮口徑,司令塔裝甲厚度也增加了不少,提升到了200mm。

  在火力配備上,大蛟龍級乃是將蛟龍級原型艦的火力進行了升級,整艦總共擁有4門210mm大口徑飛龍炮和8門150mm中等口徑飛龍炮和4座魚雷發射管。整艦12門大炮全部都是采用雙聯裝,而且全部都是旋轉式炮座設計,即全部大炮都可以實現側向火力輸出。4門210mm口徑炮兩兩一座分別安裝於艦橋的前部和後方,8門150mm口徑飛龍炮同樣安裝於中線,采用雙聯裝,艦首一座,中後位置分裝三座。

  張家自產的210mm口徑飛龍炮,有效射程已經高達11000米,標準射速為每分鍾1發,炮重12.2噸,發射的炮彈乃是重達143KG的三魔核二級炮彈和內置單二級魔核的穿甲彈。大蛟龍級巡洋艦,成為了張家自產軍艦中第一艘擁有大口徑炮的軍艦。

  4560噸的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的建成交付,對張家而言,具有裡程碑式的戰略意義,因為她向全世界展現了張家在4000噸位級軍艦上的建造能力。建造此艦前後共計耗時約1年零6個月,建造速度堪稱快捷。首艦便有如此驚人的建造速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對英國這樣的造艦權威發出著挑戰。英國Armstrong公司給日本建造4267噸的吉野號,自1892年2月開工建造,1892年12月20日下水,預計將在今年9月份建成。即,英國人建造吉野,從動工到下水花了10個月,從下水到建成預計將花9個月。而張家自建大蛟龍級,從開始到建造到下水也是花了10個月,而從下水到建成則是只花了8個月。當然,吉野號乃是英國外售型軍艦,此艦的建造周期並不能代表大英帝國的造艦能力。而且,張林投入到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的人力乃是英國建造吉野號的二至三倍,更是日夜趕工輪班進行建造。

  大蛟龍級已是張家目前所能夠建造的最大噸位的軍艦了,而現在的英國卻是已經在建造14000多噸的君權級戰列艦,而大英皇家海軍那兩艘排水量噸位近12000噸的尼羅河級戰列艦更是早已在大西洋海域遊弋了好幾年。

  這就是差距,哪怕再怎麽策馬猛追,再怎麽大開時代作弊器,張林與歐洲那些龐然大物依舊是差距明顯。

  “馬上啟動新一輪的建造計劃,這次要一次性建造六艘大蛟龍級。為了保證進度,除了動力裝置,所有原設計保持不變,就按照大蛟龍級的初艦模型進行建造。船廠采用三班輪換制度,日夜趕工,我要在1年內建成這六艘大蛟龍級。”在建成儀式上將這艘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交付給張家海軍第一艦隊,隨後張林便是匆匆回到了江寧。張林回到江寧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召開家族會議,並在會議上直接宣布撥資建造六艘大蛟龍級的決定。

  現在,在年初動工建造的12艘蛟龍級裝甲巡洋艦正在三大船廠火熱建造,六千多張家船匠工人正采用著雙班輪換制度趕班加點地追趕進度。勞動人民是偉大的,中國的勞動人民更是偉大的。張林給工人們提供了良好的住宿衣食條件,給了工人們豐厚的薪水,而工人們則用辛勤的汗水和可喜的勞動成果回報著張林。在船廠工人的努力下,在全家族相關產業的大力支持下,在建的12艘蛟龍級巡洋艦目前的建造進度相當喜人,預計到今年11月份就能夠實現建成交付。

  經過不斷大擴招,張家的工人隊伍發展得很快。張家旗下產業下轄的工人的很多,真的很多。為避免出現產品過剩,家族管事們曾多次向張林提出停止大擴招計劃,不過張林卻是堅持敞開著家族的大門,繼續瘋狂地吸收著來自國內甚至是國外的可塑性人才及青壯勞力。現如今,張家旗下的產業工人總數已經超過了20萬,而這20萬產業工人中,船廠工人已經超過了3萬。唯一遺憾的是,三萬船匠工人中,熟工僅有不到一半,另外超過一半的船廠工人還只是學徒。熟工帶學徒,是張家產業發展的固有模式,而先培訓後上崗也是張家產業的一貫作風。張林知道自己底子薄,知道國內底蘊差,故而他在擴招工人的同時會有針對性地進行篩選,對吸收進來的工人則是不遺余力地進行培養。現如今,幾乎所有張家工廠都設有職工學院,職工學院除了基礎教育外,還開設了各種初中高級培訓班,個別高精尖行業甚至還開設了學員實驗室。張家產業的內部管理相當嚴謹,近乎等同軍事化管理。而且,每個工人每日的工作時間都是固定的,即便是輪班,張家采用的也是每日八小時工作製。除去做工的八個小時,除去每日規定的8小時睡覺時間,再撇去吃喝拉撒的時間,每一個張家工人每日有著大約五六個小時可以用以上課或學習以提升自我。

  張林之所以會如此瘋狂地啟動軍艦建造計劃,一定程度上是想迫切地擁有一批可堪海戰的高性能軍艦,同時也是為了能夠盡快磨練出一批具有大軍艦建造經驗的高質量船匠工人。換而言之,與其說張林迫切地想擁有一批可用的軍艦,還不如說張林是迫切地想擁有一批可以建造更大軍艦的船匠工人。畢竟,建造軍艦乃是高精尖的技術活,不是隨隨便便拉攏幾百個人就能把軍艦建造出來的。

  不僅在造船這一塊,在槍炮製造、汽車製造等領域張林同樣是采用類似的刺激方式。在槍炮製造上,他開始滿世界地出售zuolun槍和飛龍炮,大有棲身世界級軍火商之趨勢。而且,張家軍正在迅速壯大,對槍炮的需求量也是日益擴大。在內需和外需雙重刺激下,機械廠的生產效率被不斷地提升,槍炮產出也是節節攀高。槍炮產能不斷攀升的副作用,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機械工人成為了造槍造炮的行家。在汽車產業也是如此。張林對外大肆出售飛龍汽車,對內則是大量生產以內燃機作為動力的軍用汽車、炮車,以及建設兵團用以自用的運輸車、吊車、鏟車等自用車輛。

  在外出口和內需的雙重刺激下,張家產業迅速地壯大著,而張家旗下工人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張林很清楚,在他不斷縮小因底蘊薄弱而形成的與國外強國之間巨大實力差距的同時,西方強國們也在不斷縮小著與自己在技術理念上的差距。英法德美等國已經有能力自產zuolun槍,美國更是已經實現了槍械出口,英德兩國則是已經有能力自產重機槍,各國也已經陸續將蒸汽機技術吃透,新建軍艦也開始使用馬力達標的蒸汽動力驅動。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張林因超時代理念而持有的技術優勢貌似已經越來越小。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從張林處購走了毒牙式機槍的設計圖紙之後,當即對毒牙式機槍進行了改良,並成功地研製出內置魔核108顆、具有更高射速的英式毒牙式重機槍。而就在今年的五月份,非洲的羅得西亞的祖魯人發動暴動。而50名英國步兵和區區4挺毒牙式重機槍便是輕松擊退了多達5000名祖魯人的進攻,並當場射殺了3000多祖魯人。這場發生在非洲的戰役,直接引發了世界級的轟動。

  所以,張林必須在自己持有的技術優勢完全消失之前,盡可能地壯大自己的力量。軍隊只是破壞型力量,而工人隊伍卻是生產型力量。用生產型力量強化自身,用破壞型力量去破壞敵對勢力的生產型力量,這便是發展之道。

  “少爺,夏威夷那邊傳來消息,說是所有蒸汽汽車都已兜售完成。”這一天,張衝一臉正色地向張林匯報著。

  聽到這,張林的臉上當即露出了詭異的微笑:“立即給美國的詹姆士發電報。”

  “是。”張衝當即會意一諾。

  自去年開始投產飛龍牌蒸汽汽車以來,張家分立於上海和夏威夷的汽車廠已共計生產出了六萬多輛飛龍牌蒸汽汽車,而這六萬多輛熱銷美國、歐洲大陸的飛龍汽車,給張林帶來了多達兩千多萬美元的直接利潤收益,並給張林培養出來了近兩萬的機械技工。

  現如今,項目組已經吃透了內燃機的相關技術,自產出來的魔核發動機的功率也已經達到了現代汽車的功率輸出要求。而早在今年六月份,張林便是已經下令上海汽車廠和夏威夷汽車廠停止生產蒸汽汽車,並開始投產采用魔核發動機作為動力並有著現代轎車外形的新型汽車——新飛龍汽車。

  現在庫存的蒸汽汽車已被售罄,采用全新動力的新飛龍汽車正在不斷被生產出來,是時候給美國的汽車市場致命一擊了。

  美國佬,我叫你援助日本,我叫你漲我關稅,我叫你參合智利內戰!

  這一次,我要讓你脫層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