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隨身種田》糧站現狀
【175章】糧站現狀

 經過劉睿的解釋,王華國和張振光終於是明白了劉睿的用意,連聲叫好。

 居然兩個村委會的頭頭都已經同意了,梁村上下就開始行動起來了,大家忙著籌劃對外宣傳,邀請相關的客商前來梁村參加公開招標的活動。

 對於這兩個年老成jīng的村支書來說,一開始或許他們的思維並不是很開放,有很多事情想不到。但是。一旦有人提醒之後,他們豐富的閱歷以及人脈關系就馬上發揮了作用。 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劉睿甚至都沒有想到,兩位村支書手上還有不少有錢人的資源,一旦決定之後,就開始挨個通知了。看到王華國和張振光手上的電話是一個接一個,劉睿倒是有點感慨這兩個老頭擁有極高的工作效率。

 對此,劉睿明白投資者的增加肯定會讓競爭更加jī烈,自己和曾瑩等人要想拿下糧站的經營權,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不過,劉睿並不後悔,畢竟梁村的旅遊業很可觀,沒有必要在投資上太過ǎo氣。
”小說“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劉睿總是能夠記住父親的一句話:“吃虧是福!”

 有很多事情開始的時候似乎有點吃虧,但最後的結果總是會令人滿意的。

 “還是你ǎo子腦瓜活泛,要是按照我的想法,把糧站租賃出去收租金那就有點太過死板了!”走出村委會的王華國對劉睿是大加讚許,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這都是余老師描繪的前景提醒了我,既然村子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租賃糧站那點死錢也就有點微乎其微了!”劉睿有點不好意思,說道:“若是能夠以村裡的資源作為股份和外地的客商進行合作,那樣才是源頭活水。”

 “以後你還得給大爺多出出主意,別整天光顧著你的ǎo家庭!”王華國看劉睿是越看越滿意,只可惜劉睿現在的心思都集中在酒坊上,沒有時間也不願意接受村裡的事務,很是讓王華國感到遺憾。

 “呵呵!”傻笑兩聲,劉睿說道:“不是有王軍哥幫您嘛?他現在乾得也很好!”

 看到劉睿痞怠的樣子,王華國有點無可奈何,知道劉睿志不在此,只能是搖搖頭。不過呢,張振光倒是很得意,畢竟自己的外甥把大部分的jīng力都放在酒坊和養豬場的運作上,很是讓張振光感到驚喜。

 雖說張振光是村支書,但是內心有點的ǎo九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每個人除了要顧大家之外,還得照顧好ǎo家。

 梁村要開發旅遊業對於村民的衝擊比當初開辦和種菜出售給城裡的餐館要強烈得多。當初出售蔬菜給城裡的餐飲企業,大抵上都是村民們自發的活動,似乎有點水到渠成的感覺。

 至於開辦竹藝公司,因為並不大,再加上村民們並不是非常看好它的發展前景,響應者寥寥無幾。若不是王華國和王軍應對得力,再加上郭海蘭的訂單源源不斷,他們幾家的投資才開始有了成效。

 不過,也只有身處其中的王華國等人,才清楚竹藝公司現在已經開始進入了良xìng循環的狀態,收回成本指日可待。郭海蘭公司的訂單以及新開發的一些市場,已經開始讓竹藝公司的村民們加班加點才能完成任務,大家的收入也是直線上升。

 正所謂,包子有ròu不在褶上,說的就是竹藝公司的情況!

 這一次,兩個村委都有點大張旗鼓地行動,再加上研究院的協助,倒是讓村民們對於這一次的開發有了一定的信心。其實,村民們的信心大多都來自於余善為等人,在大多數的鄉下人眼中,這些大知識分子見多識廣,提出的建議肯定不會錯的。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這一次梁村的旅遊開發並不需要強製攤派,村民們自然是不會有太多的反對意見。至於村裡面決定把村裡的積蓄拿出來,改造村裡的衛生條件以及道路狀況,村民們更加是舉雙手讚同了。

 雖然村民們在現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生活了一輩子,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樣的。村民們以前雖然有心改變自己的環境,但是個人的力量總是很渺ǎo,村民們只能無奈地承受這一切。

 借著這個契機,村民們倒是想把村子裡的環境好好地整改一下,畢竟生活在舒適的氛圍之中,是每個人心裡都願意的事情。

 這不,村委會剛剛開完會議,村民們就自發地行動了起來,開始清理自己房前屋後的垃圾,還有那些雜草灌木。平時不注意大家都覺得村子裡都tǐng乾淨的,但是如今看來,確實還是有點髒了。大家赫然發現,大量的垃圾被清掃出來,在路邊堆成了一座ǎo山。

 與此同時,其他的村乾也在王華國的安排下,在村子裡尋找合適的地點修建公共廁所,並且給對村裡的水溝之類進行相應的勘測,打算把那些臭氣熏天的明溝都改成暗溝,並且進行重新的規劃。

 當然了,這些工程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完成,不過呢,村民們的積極xìng倒是頗高的。

 拋開村民們興致勃勃地對村裡的環境進行改造,離開村委會的劉睿騎著摩托車來到了糧站。站在糧站已經有些斑駁的大鐵mén前面,往事一幕幕地出現在劉睿的腦海,把他帶回了那個火熱的年代。

 ǎo時候,劉睿也曾經跟著父母多次來到糧站賣糧食,對糧站有一種很特殊的感情。每年的夏收季節,糧站就會迎來一年之中最熱鬧的場面,十裡八鄉的村民用各種āo通工具把自家的稻谷送到糧站。

 以前的時候,農民除了需要給國家上āo征糧之外,還要按照責任田的數量出售足夠的商品糧給糧站,才算是完成一年的征購糧任務。因此,糧站的夏天不僅忙碌,而且還很火熱。

 每天清晨,在糧站的工作人員還沒有把大鐵mén打開的時候,通往糧站的路上就已經是擺滿了各種車子。那時候,農業機械化普及的程度並不高,擁有手扶拖拉機的農戶是寥寥無幾,大部分的村民使用的還是牛馬車。

 村民們一邊安撫手下的牲畜,一邊伸著脖子往前看,焦急地等待糧站開mén。夏天的南方太陽就如同是碳烤火爐一般,照在人的身上幾乎可以把人曬脫皮,豆大的汗珠摔落在塵土中,轉眼消失不見。

 至於像劉睿這樣的ǎo娃娃,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紀,正和夥伴們追逐打鬧,灑落片片笑聲。這個時候,似乎因為即將到手的收入,家長們也是變得耐心十足,看著在車子縫隙來回穿行的娃娃,臉上並沒有多少生氣的神情。

 等到糧站開放之後,大家都是忙不迭地驅趕著自家的牛馬,一窩蜂地衝進了糧站,然後來到已經打開mén的倉庫面前,開始排隊稱糧。

 和現在賣糧食給sī人販子相對簡單的情況相比,以前āo征糧是相當費勁,糧站的工作人員的檢驗是相當嚴格,甚至有點苛刻。

 他們拎著一把鐵釺,巡視在糧食堆裡面,往裝滿糧食的蛇皮袋之中一捅,chōu出來就能看到其中的糧食。

 一般來說,收購的糧食因為需要長時間儲存的關系,不僅僅需要乾淨飽滿,還要特別乾燥。按照這個標準,糧站的工作人員經常是把一些他們認為不合格的糧食讓農戶就地翻曬、揚塵,一直到達他們的要求為止。

 被返工的農戶自然是不敢有什麽意見,只能是老老實實地趕著牛車到旁邊的曬谷場翻曬,辛苦異常。這還罷了,若是碰上yàn陽天下陣雨,那就更加是要人命,往往這個時候糧站都會出現jī飛狗跳的場景。

 當然了,一旦有人檢查,自然就會有sī情,那些糧站的工作人員也是看碟下菜,碰上一些家庭勢力比較大的農戶,他們也是不會那麽嚴格的。

 在劉睿的記憶之中,自家仰或是幾個舅舅家裡去賣糧食,從來不曾被刁難,往往都是一次xìng就通過了。因此,每一次出售征購糧對於劉家來說,都是一趟很輕松的旅程。

 完成全年征購糧任務的劉家宏心情自然高興,從糧站的出納那兒接過huāhuā綠綠的票子,也會順手遞給兒子nv兒幾張。那個時候,劉睿最喜歡帶著弟弟妹妹在糧站的大榕樹下,跟那些賣冰bāng的ǎo販買上幾根雪條,坐在yīn涼處美美地吸著。

 那種涼滋滋的的甜蜜味道,至今仍然是讓劉睿久久難忘。

 不過,隨著征購糧政策的取消,糧食市場的開放,糧站慢慢地就從以前炙手可熱的狀態變成了mén可羅雀的清冷單位。沒有農民來賣糧食,倉庫裡儲存的糧食也都上繳到統一的儲備糧庫,糧站工人也就開始發不出工資,調離的調離,下崗的下崗。幾年時間,糧站就已經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原先一派繁忙的景象早已經成為了過眼雲煙。

 若不是研究院的人員入住,再加上這一次開發旅遊業糧站又派上了用場,糧站恐怕就會逐漸地在村民的心裡消失。

 看到劉睿起著摩托車來到mén口,正在看mén的老mén衛李大爺從mén衛室走出來,給劉睿開mén。李大爺的原名劉睿也不清楚了,只知道他姓李,是村裡的五保戶。李大爺一生無兒無nv,老伴早逝之後他就一個人生活,靠著給糧站看mén的收入維生。

 後來糧站倒閉,所有的員工都分流下崗,要不就有了新去處,就剩下李大爺是合同工,沒有辦法處理。後來,還是村裡讓李大爺繼續留在糧站看mén,維護糧站的一些設施,免得糧站在短時間之內破敗下去。

 對於梁村的很多村民來說,已經在糧站看大mén數十年的李大爺就已經變成了糧站的象征之一。

 和李大爺寒暄兩句之後,劉睿繼續騎著車子往糧站裡面走。

 興建於五十年代的糧站建築風格明顯帶著一些前蘇聯的風格,四方規整的建築、粗大的柱子以及深紅sè的外牆,都是讓人感覺到與周圍環境截然不同的氣息。

 現在的糧站所有的倉庫大mén都已經是鐵將軍把手,劉睿甚至能夠看到那些有些地方已經是鏽跡斑駁,再也不複當年mén庭若市的景象。

 一隻母jī帶著幾隻ǎojī仔昂首闊步地從倉庫前面的水泥地上走過,嘰嘰喳喳的聲音倒是給寂寥的糧站平添了幾分生氣。自從糧站倒閉之後,整個糧站只有李大爺一個人,他就索xìng在糧站裡放養了不少的三黃jī,倒也是給他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在倉庫周圍的空地上,一些野草從水泥地的縫隙中鑽出來,在顯示自己頑強生命力的同時,也更加讓糧站顯得更加破敗。劉睿甚至看到有一株野生番石榴就依著一座倉庫的牆角生長,現在已經是有ǎotuǐ粗細,足有一層樓高了。

 幾隻麻雀聽到摩托車的聲音,撲棱著翅膀從草叢裡飛起來,也沒有飛遠,又在附近的空地落下,有點好奇地盯著劉睿。被摩托車驚動的還有兩隻野兔,它們在草叢中探頭探腦,最後一溜煙消失在糧站外圍牆附近的灌木叢中。

 因為長年沒有人到糧站,空曠寂寥的糧站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很多ǎo動物的樂園。它們從破損的圍牆鑽進糧站,在這個沒有天敵,食物豐富的樂園生活了下來。

 前段時間,邱榮他們幾個閑著無聊的時候還在糧站裡抓住了好幾隻野兔,拉上劉睿飽餐了一頓。

 從幾排整齊的倉庫之間穿行而過,一派白牆青瓦的平房出現在劉睿的眼前。這排房舍原先是糧站職工的宿舍,在糧站荒廢之後,就一直閑置著。若不是前段時間有研究員的人員入住,這裡恐怕早就變成了老鼠和其他野生動物的樂園。

 在這排房舍的前面,有好幾株巨大的芒果樹,它們都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歷史,遮天蔽日,給人們帶來了陣陣yīn涼。樹下,一個手壓井靜靜地呆在那兒,鋥亮的把手在告訴人們,它曾經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

 這排房舍並不需要拆除,只要清理乾淨、簡單的裝修之後,就可以變成農莊員工的宿舍。至於那些巨大的倉庫,經過相應的改造之後,就可以變成餐廳、客房、娛樂會所等等。當然了,具體的情況還得等到郭海蘭和曾瑩的管理團隊來到之後,根據糧站的具體情況分析,才能做出恰當的設計。

 以前劉睿來到糧站的時候,都是抱著一種旁觀者的心情來看待,只不過這一次來這裡,他的心態發生了一絲變化。對於劉睿來說,糧站將來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他自然是要配合曾瑩和郭海蘭拿下糧站的經營權。

 從宿舍區經過之後,在糧站的深處還有一片樹林,這裡原本是糧站預留擴建的地方,只不過還沒有等到那一天,糧站就已經倒閉了。

 這片樹林大多數的樹種都是梁村這裡常見的香樟、桂huā等等觀賞樹種,當然了也會間雜著好些巨大的本地芒果樹,異常顯眼。這些樹木大多都是在幾十年前就種下了,歷經風雨之後已經成為了糧站一筆重要的財富。

 在劉睿的計劃中,這片樹林完全可以在裡面修上幾條鵝卵石的ǎo徑,安裝一些石凳、石椅,變成讓遊客們散步、歇息的好地方。

 站在樹林邊的高地上,放眼望去,鬱鬱蔥蔥的樹林後面就是已經被風雨腐蝕得相當嚴重的紅sè圍牆。在圍牆的外面,就是ǎo鏡湖的沙灘,站在糧站裡就能看見ǎo鏡湖粼粼bō光。

 站在高崗上,感受到風中帶來的陣陣水汽中蘊含的絲絲清涼,還有一絲魚腥味,湖畔清風令人mí醉。將來若是在樹林這邊開一個mén,遊客們晚上吃了飯之後就可以沿著ǎo樹林的ǎo徑,走到湖邊散步。

 在糧站裡轉悠的一圈,劉睿在腦海之中開始浮現出以後糧站未來的,對於休閑農莊的輪廓已經有了一些很朦朧的認識。

 當然了,劉睿的這些想法也只是一些想當然的認識, 並不見得就能夠全部實行。以劉睿的生活經歷以及見識,他並不能對休閑農莊以及旅遊業的發展做出準確的判斷,並且能夠拿出很恰當的計劃。

 他今天到糧站來,只不過是為了對糧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便於在接下來的招標活動中做到心中有數。不過,當劉睿用審視的眼光盯著糧站,並且在心中估算其中的價值的時候,他才發現,整個糧站確實是大得有點驚人。

 拋開剛才所見到的一排排巨大的倉庫、略顯破舊的曬谷場和宿舍區,糧站的圍牆之內還有大量的土地未曾開發。這些土地上面長滿了雜草和灌木,是ǎo動物的樂園,若是將來能夠在上面新建足夠的設施,糧站完全有可能變成一個巨大的休閑中心!

 只不過,越是看到糧站的狀況,劉睿越是有點擔心,要想參與糧站的開發事宜,恐怕是一件令人撓頭的事情。按照劉睿的估算,想在投資巨大的糧站中佔據一定比例的股份,沒有幾十萬現金是不可能的。

 只是,按照目前劉家的狀況,很難nòng到這筆錢,劉睿有點犯愁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