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1978年》第68章
等小柱子沒了影,付永瑜才對付春華說道:“你怎么轟他啊?”

付春華笑瞇瞇地問道:“我轟誰了?”

付永瑜跺跺腳:“你知道的。”

還是李舒蓉說了公道話:“行了,永瑜,春華也是為了你好,這衣服提來提去的,萬一弄壞了你的心血不是白費了,還是早點讓宋主任試試的好。”

付永瑜低下頭:“嗯,我知道了!”

大家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小柱子又過來了,還拿了幾塊料子。付永瑜有些瞠目結舌地看著他,不要吧,還來。

小柱子看付永瑜的表情也很納悶,難道自己送東西,她不喜歡嗎?

他有些躊躇地開口說道:“永瑜,我爸那衣服很合身,他很喜歡,就叫我媽找了幾塊料子,讓你自己做幾身衣服穿,你怎么不高興了嗎?”

付永瑜才知道自己誤會了,臉上的笑意浮了上來:“沒有,沒有不高興,我看看都有些什么。”

這回宋媽媽挑的料子不光有毛料,還有兩塊夏天以做裙子的輕薄柔軟衣料,顏色清爽、花色雅淡,付永瑜很是喜歡。

到了晚上付春華放學回來,付永瑜拿出所有的料子來,送了付春華一塊以做棉衣的藍底起白色波點的,還說道:“春華,你冬天的棉衣確實是太小了,這回寫信讓你媽在省城買些棉花寄過來,然后咱們用這個給你做件棉襖吧!”

付春華很是喜歡這個顏色,能襯得人皮膚白,她想起前世那種立領的中式對襟棉衣來,扣子還以選擇用同布料的盤扣,這樣的棉衣既不會過時,又不會顯得太打眼,最是合適了。

正好,她也是剛剛收到爸爸付永德的來信,來信首先是很高興收到她的信。家里的情況好,他也非常開心。又介紹了一下省城里的情況,直說一切都好,讓她放心。

當然他是一貫報喜不報憂的。就算是大哥付春景有什么問題,也不會在她這個妹妹面前說她大哥的不是。

最后是他們都很想她,期待著明年接回她,讓她好好學習,孝順奶奶和姑姑。

這是前世和這一世加起來,付春華收到的第一封來自付永德的信,雖沒有她寫的那么長,字里行間還是能透露出他們對自己的思念。

哎,這就夠了,前世里她這個老二當的。在父母面前都沒有存在感,唯一一個最信賴對她最好的人,就是自己的奶奶了,惜奶奶也因為爺爺的去世,沒多久就撒手人寰了。

這也是付春華無法讓奶奶離開爺爺的原因之一。奶奶對爺爺的愛能她是無法理解的。即便是受了那樣大的屈辱,她還是能原諒他。

如今付春華也想好了,對父母只能慢慢來,畢竟她離開他們的身邊已經八年了,這個感情的缺失不僅僅是孩子對父母,就是父母對孩子也有一些陌生感。

付春華很快寫了回信,也寫了關于棉花的事情。然后就掰著手指頭等回信了。

沒想到回信沒收著,卻是等來了付永德在省城認的一個干姐姐,老家也是在鳳山縣這邊,只是離鳳頭村有個二三十里的距離。她回家探親,正好就把徐淑珍讓她幫忙帶來的棉花。

這個干姐姐也姓付,叫付玉蓮。為人很好,特別善良又于助人。付春華也非常喜歡她,見她過來,親熱地喊她:“大大!”

付玉蓮笑著伸手將她摟到懷里:“哎呦,我家春華長這么大了。長得還這么好看,回去我告訴你媽她該高興壞了。”

付春華讓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不過還是滿臉通紅地問了問家里的情況。

付玉蓮滔滔不絕地說了說省城的情況,還有付春華在省城的那個家的情況,得知一切都好,付春華也很是高興。

付玉蓮將棉花拿出來,這些棉花,付春華看著起碼能做三件棉衣了。想來徐淑珍肯定是讓家里這三個人做棉衣的了。

李舒蓉留了付玉蓮吃中飯,這回她也按照付春華教的那些做菜的方子,做了幾個菜,直吃得付玉蓮連連夸獎不已。

付春華想,那是值得夸啊,自己家這菜全是空間水澆灌長大的,還有這做飯做菜的水也都她放了空間水的。

如今她上學了,不能趁著大人們沒在家的時候往水缸里放很多水了,不過她仍會趁著大人們不注意,往水缸里放一些水,等于是稀釋了許多,不過效果還是有的。

送走付玉蓮,付春華和付永瑜兩個就開始了做棉衣的大工程,當然付春華畫出的衣服樣子還是送王小蘭那里過了目,得到了王小蘭點頭贊同。

她們兩個準備給自家三人一人做一件,付永瑜選了一塊粉紅色棉布,付春華給李舒蓉挑的是塊墨綠色的棉布料子,而付春華就用前面付永瑜給挑的那塊料子。

在村里收晚稻的前半個月,空間里的稻谷已經成熟了,她花了好些時間才將這些稻子收了起來,沒有機械化,只能靠她用鐮刀收割,然后用最原始的辦法脫粒,累了她個賊死。

好在這空間里的東西到底是不一樣的,首先是雜交水稻,畝產穗數能達幾十萬穗,每穗的總粒數能達一百多粒。

其次,搭著又是在空間的土地上種植的,空間里都是那種黑色的肥沃土地,沒有病蟲害,也沒有雜草,還是澆了空間的溪水,所以這一下畝產更厲害了。

最后的稻谷出來,居然畝產達到了一千五百斤左右,這一下,她再也不愁沒飯吃了,也不枉她累死累活的了。

就是這種子種了這一回后,剩了沒多少,不知道這收下來的水稻能不能再做種子,按那說明書上來講是不行的,她覺得這空間的力量是不小覷的,她想以試試。

所以等她把田地清理出來后,她沒用原種種植,而是用收下來的種子又種了一次,只等著看結果了。

而這邊的稻谷,她都想辦法運到了儲藏室,這樣放多久都沒問題,只等著家里要舂米的時候,她就混著拿出來,這樣大家就不容易現了。

空間里收完,很快就到了村里收晚稻的時候,劉老師給大家放了三天假,讓大家幫著隊上收晚稻,怎么說也能掙一些工分貼補家里。

這次隊長是趙鐵軍,他早就跟付春華說了,這次如果付春華參與收晚稻,那就還按上次分糧那樣再分半個人頭的糧食。

當然李舒蓉和付永瑜兩個則每人加了一個工分,這也是新的隊委會通過了的。這么些年沒有加過工分的兩個人,一年升了兩個工分,干勁更加足了。

付春華也私下想了,這也沒什么,大不了就是自己多活動活動,出外曬太陽的時候多抹些防曬霜。何況想要分糧食,這下地干活也是應該的。

其實大人們給沒滿十五歲的孩子分配的任務左不過就是送水、幫忙打捆、撿田間遺漏的稻穗什么的,這些活兒都不是很累,付春華有信心做得來。

這是第一次付春華投入這轟轟烈烈地秋收中,早上付春華也跟著李舒蓉和付永瑜兩個早早起床。

吃完早飯,她偷偷將空間里的防曬露在臉上和手上抹了些,這個時候已是秋天,倒也沒有七月的時候熱了,需要穿長衣長褲,不用往胳膊和腿上抹了,還能節約一點。

果然,付春華跟著大人們到了工棚,聽著趙鐵軍分配任務,大人們都有固定要收的田地,而他們這些小一些的孩子們都被安排在隊部將開水送到田地,巡視各個田地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

這回付春華跟李同生分到了一起,這個平時不怎么說話的男生,這次卻不知為何一路嘰嘰喳喳起來。

兩人一上午送了四趟水,李同生都非常照顧她,走在路上盡量讓她走樹蔭下面,到了地方,就讓她在樹蔭下歇一歇,他將茶壺送到田間。

付春華坐在樹蔭下,因為戴著草帽,雖是到了秋天,到了大太陽底下,還是熱得流了許多的汗。

付春華這才明白為什么大家都是將毛巾搭在脖子上這種打扮了,實在是有的時候只有一只手能擦汗,這樣方便了許多。

孩子們不用嚴格遵守時間,以早一些回家,付春華趁著這個時候回去淘米煮飯、喂雞喂豬,省得奶奶和姑姑累得不行了,回來還要忙活這些事。

她圖省事,直接用空間的電飯煲煮飯,用空間的電磁爐炒菜,還用空間的電高壓鍋燉了些湯。

所以,當李舒蓉和付永瑜兩個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家的時候,看到的是香噴噴的熱飯熱菜上了桌,碗里還有清涼的草藥水。

兩人感動得不行,原想著付春華跟著自己一起出去上工了,回到家里還得做飯吧,沒想到是這樣的場景。

三人一上午確實累得不行,也餓得不行,早起都是喝的米粥,這會子肚子早就抗議不止了。

中午午睡完畢,三人又去了工棚等待分配工作,然后又去地里收割稻谷、送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