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寶鑒天眼》第60章 鑒寶風暴
  回到村裡,陳逸凡他們就馬上察覺到,氛圍十分不對了。

  一路上,許多村民正在議論陳逸凡發了大財的事情。路上,遇見一些村民,均是非常客氣、熱情的招呼,還真讓陳逸凡兩兄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接下來,更是不少挨上點親戚關系的村民湧到陳逸凡家,無非就是聯絡感情。盡管農村會淳樸一點,但其實也非常現實。這個時候不加強感情,更待何時?

  旁敲側擊之下,不少人才得知,原來這個高材生在外面學了,了不得本領,能看寶貝。在電視裡面他們不是沒有聽說過,一件古董多少多少錢,反正祖宗留下來一件,可能後輩都不用乾活了。

  “小凡,我家有點老舊之物,多久了不好說,我小的時候就在了。你看有沒有時間,幫表叔看看?”一個農民漢肩上還扛著鋤頭。

  剛才乾活回來,路上就聽說這麽一件事。正好經過陳逸凡家,於是進來問問。

  老實說,他還真沒有說謊。家裡有好幾件,都是記憶中就已經存在的。想來,應該是有點年頭了吧?反正就試一試運氣,要真是弄出一件寶貝來,那就不得了了。

  這人一開始,其他人全都是同一個要求了。

  看見兒子那頭疼的模樣,陳逸凡的父親心頭大樂。反正那些人煩的不是他,見那麽多人求上門,還是他苦心栽培出來的兒子,怎麽說都臉上有光。

  “大家靜一靜,靜一靜!聽我說呀!不是不幫忙。這樣吧!你們回去,將以前就存在的東西拿過來。注意,那些你們後來買的,就不要搬來了。”

  大家一聽,一聲聲感激之後,全都跑回了家。

  陳逸凡松了口氣,這樣就方便多了。集中鑒定,總比一家家去好,浪費時間。而且,剛才還有針對性要求了一下。

  然而,沒多久,他就笑不出來了。陳逸凡心裡暗道:果然,揀寶不容易呀!即便是沒有讓人掃蕩過的農村,能保存下來的古物也非常稀少呀!

  他看到一個男人手裡捧著一疊瓷碗,後面這人的老婆還捧著一疊盤子,甚至兩個孩子還抱著幾個,陳逸凡就暗暗叫苦了。

  “你這些碗盤都是前些年才買的吧?拿回去吧!”他隻好勸說,然後對後面的鄉親喊道:“各位,要是東西是祖傳下來的就等一等,要是這些年買的,那就別等了。”

  其他人也明白這個道理,古董嘛!自然要古才值錢。其實他們很不理解,這些人怎就喜歡這些老東西,他們農村的舊東西都是恨不得扔掉,買新的,這城市人怎麽口味就那麽重?

  “就是嘛!前面排隊的人想一想,別浪費大家時間。”後面就有人開口了。

  前面的尷尬一下,馬上退去,因為家裡還有很多東西,他認為都是挺舊的,還沒有搬過來,得快點回去搬過來看看,完全是寧殺錯不放過的精神呀!

  得!下一位也讓陳逸凡差點吐血,居然用蛇皮袋扛過來。娘的!會是古董嗎?有那麽多,別說你發財,咱們一個村子都能發財了。

  “咳咳!王叔,你這是?”陳逸凡無比鬱悶,這麽一搞,自己好像收垃圾的一樣,而且種類還繁多,真是無語了。

  那人臉色微微一紅,撓了撓腦袋,有點不好意思。

  家裡最舊的,就數蛇皮袋這些書籍了。在農村,書本通常是很少賣掉的。讀書,在農村還顯得非常神聖,書本作為讀書人的依仗,賣掉就太有辱斯文了。而且,在鄉下流傳著,賣書就讀不好書的說法。

  “都是一些舊書,以前我爺爺那一代留下來的。”他開口道。

  其實,他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爺爺那一代留下來的,隻記得老頭子沒有去世前說過,那些書本他小的時候就讀過。

  其他人聽了,都是會心一笑。村裡面誰不知道,這家夥家裡以前出了一個秀才,不過,聽說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要說舊書本,絕對沒有人能拿出更加老舊的書本來了。

  陳逸凡也想到這一點,反而有點期待起來。

  “你拿出來,我都看看。”

  聽到陳逸凡的語氣有點不同,那人馬上激動地打開蛇皮袋,將裡面的書本全倒出來。

  好吧!果然夠舊,很多都被蟲子咬得不成樣子。而且有些受到潮濕的因素影響,已經有些認不出來。

  沒辦法,在農村,這些東西得不到重視,也就沒有保存好。

  “你看,這裡面有沒有寶貝。”他急聲說道。

  “別急,這些書本有些挺久的,算是古董,但值不值錢還得仔細看。 ”陳逸凡一眼看了下,就看到了三本有光暈的。

  其中,有一本不但後半部分不知所蹤,連前半部分也被蟲子咬得千蒼百孔,幾乎是判了死刑。

  這話一出,其他人確實吸了一口氣,羨慕地看著那家夥。盡管陳逸凡還沒有說明值不值錢,但起碼也是古董呀!

  陳逸凡拿起另外其中一本,一看,居然是三字經。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這本書,即使放在現代,也是鼎鼎大名的。它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在傳統教育中,小孩子們都是通過背誦《三字經》來識字知理的。

  陳逸凡認真翻看幾頁,裡面的字跡是行書,非常標準的毛筆字。看起來,是手抄本。那麽,其價值就上了一個檔次。人手寫的,始終要比印刷的值錢。就跟手工製作和機器生產的一樣,道理很簡單。

  不過,翻看完,也沒有找到書寫的人,那麽價值又被貶了一層。

  看樣子,應該是清朝,至少清末時期的物件。

  陳逸凡還在沉思,有人就耐不住了。

  “小凡,看準了嗎?到底值不值錢?”這個問題,才是大家關心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