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的大腦是生物電腦》第一百四十八章 陳東計劃
沒有參加閉幕式,甚至連國家隊內的慶功宴都沒有參加,新任的代表團的團長,也不想直接和陳東聯系,雖然有他的聯系方士,但是還是聯系了上級的領導,然後轉告了這一情況。

 陳東生氣倒不至於,這點獎金才幾個錢,不至於為了這麽一點錢,給自己的心情弄的不算美觀,那就不好了。

 哪怕是丟了1億,也沒有這幾千萬,卻摻進了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裡,來的給自己填的堵更多。

 來到了歐洲,這邊就是奧利維亞的大本營了,先是把陳東要的汽車廠,全部的更到他的名下,並且正式的組建了“未來集團”,“未來汽車”也成為了未來集團下,第一個在所有大洲,都設有大型工廠的企業。

 這些汽車生產基地,全部都能生產所有類型的車輛,甚至包括一些特種車輛,甚至連裝甲車也不是不能生產的。

 大概就是小型底盤的轎車,中型底盤的貨車和客車,以及大型底盤的大型車或者是特種作業車輛。

 就以小型底盤為例,它可以用作低中高三等轎車,隻用更換外殼和發動機,以及其他的一些配件就能搞定。

 像延伸出去的,微型車、麵包車、跑車,基本上可以做到同一款底盤,只是做微調,畢竟為了生產效率,這種模塊化的設計,還是十分的必要的,別人辦不到這樣的事情。可不代表陳東做不到。

 都不說陳東設計的那些引擎,幾乎都是超越同種類型數據最少50%以上,就說他所有設計出來的汽車。大多數的配件,都是通用的,這一點上,就不是那麽好解決的。

 想一想大貨車一車就是十幾噸重,怎麽可能和一個自重都可能不超過一噸的小車,去通用一些零件?

 這也是當初二號首長看好陳東的第一個理由。

 陳東的政審,就算從爺爺那一輩再往上數三代。也查不出什麽問題,太爺爺是貧農中的貧農。要不也不可能帶著爺爺他們,歷盡艱辛的闖蕩到東北大地來謀求生存,“闖關東”不就是這麽來的麽。

 如果用過去的話講,那就是“屏去左右。兩人相談甚密”來形容陳東和首長的交談。

 首長用春天般的溫暖,和陳東交談著,然後就聊到了他是如何設計的。

 陳東雖然已經長毛了,毛也硬了,但是可也還算是毛頭小夥一個啊,什麽時候見過首長這麽親切的陣勢啊?恨不得當場就掏心掏肺的把所有的經過,全部都告訴首長。

 首長早期好歹也是一個搞過技術的,技術裡面的問題,存在著一個絕對的共同點。那就是“難”,要是簡單的話,至於用學麽?

 當然。掏心掏肺也只是針對自己的設計而言,所有的設計思路、靈感,以及自己對未來的規劃,這些方面說的。

 自然而然的就聊到了計劃。

 一個幅員900萬平方公裡,人口13億的國家,怎麽可能沒有計劃?

 咱們又不像一些小國。屁大點,犯了錯誤想改就改了。也造不成多少損失,但是咱們這麽大的國家,如果沒有計劃,那麽……

 首先大家最熟的“863”計劃,只要是天朝人,就沒有可能沒聽過這個計劃的,先不管知道不知道什麽內容,只要你聽過這個計劃就行;還有“五年計劃”每隔五年,設定一個新的計劃,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已經編制了十個“五年計劃”。

 而從06年起,則改成“五年規劃”,計劃和規劃的區別,大家應該懂的……

 首長就先和陳東聊起了“火炬計劃”。

 火炬計劃是88年8月經中央和政務院批準,由國家科委組織實施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計劃,以高新技術革新商品的產業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國際化為宗旨,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為目標。

 陳東如果成功的收購了第一汽車廠的話,哪怕無法從技術上進行指導,咱們不是還可以從其他的方向上指導麽,比如一些扶持,或者減免,甚至是補貼。

 聊著聊著,陳東也把自己心中的大概規劃,也說出了一些。

 陸軍無不無敵,陳東已經過了討論這個的境界,而是把眼光瞄向了空軍和海軍,如果說他的喜好是什麽,非要他說出來一個,恐怕可能就是收集一些模型了吧。

 雖然以前沒有實力收集模型,但是一些東西,還是很了解的。

 比如有關飛機和艦船的問題,沒有能力之前,陳東就已經有著很深的了解了,有了能力之後,情況其實也不是很樂觀。

 眾所周知,美國的世界警察的角色,離不開它那航母戰鬥群;而來自南海附近的挑釁,雖然有咱們在這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也和沒有航母這種震懾性武器有關。

 君不見現在正在造著的人工島,就已經壓下了不少,來自南海的挑釁了麽?

 去年的3月,歷盡艱險的前蘇聯海軍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

 因為美國進行了粗暴干涉:若向天朝出售,必須將艦載武器裝備全部拆除;否則,將采取經濟製裁。在美國的壓力下,瓦良格的艦載武器裝備被拆卸一空,除保留上層建築外,幾乎成了一個空殼子。

 甚至連動力系統都沒有,從烏克蘭黑海造船廠,一直到連大,可是一直靠著拖船行進的。

 要知道天朝此前就已經有了兩艘“基輔”級航母,一些數據和技術,雖然不是同一型號的航母,至少是一個體系的,應該有著很多可以借鑒的經驗的,但是一年多過去了,停泊在連大港的“瓦良格”號,卻一點消息也沒有。

 而且陳東又通過能力,才從千絲萬縷的信息中,總結出了可能就是卡在了,動力系統上,因為想要山寨,也至少要有個樣本啊,烏克蘭那邊的資料,只是船隻的資料,而沒有動力系統的任何詳細資料,所以卡在這裡也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未來有可能的話,國內放寬對飛機制造研發的限制,那麽我絕對會嘗試一下,水陸空三系引擎的開發……”

 不等話說完,首長就發問了,“造船業你也想涉獵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