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電影大師》第21章 旁聽
  蘇烈有些奇怪,不知道王宏偉要跟自己談什麽,勸自己好好補習麽?不過王宏偉是北電的老師,通過他可以將劇本遞到江偉和張建東手裡,這個電話肯定得打。

  掛掉父親的電話,蘇烈馬上撥通了王宏偉的電話:“王宏偉老師嗎?我是蘇烈,你給我家裡打過……”

  沒等蘇烈把話說完,王宏偉打斷了蘇烈的話:“蘇烈,聽你父親說你現在的京城?你明天能不能到北電來趟,我有很重要的事想跟你談!”

  “當然可以,只是不知道有什麽事?”

  “關於你上學的事,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這樣,明天上午你到導演系辦公室來,我們當面談。”

  蘇烈心跳瞬間停滯,緊接著像鼓點似的猛烈地跳動起來:“王老師,明天早上我一定到!”

  第二天早上,蘇烈來到北電辦公室的時候,王宏偉已經等候多時了。

  王宏偉見到蘇烈很高興,給他倒了一杯水:“蘇烈,喝點水!”

  “謝謝,王老師!”

  王宏偉看著蘇烈,歎了口氣道:“你是我最看好的一個學生,本以為你進北電百分百沒問題,沒想到你會在高考的時候生病。”

  蘇烈滿臉的苦笑,這些年來他經歷的挫折夠多了,沒想到重生後還是霉運不改:“是啊,沒想到事情會這樣!”

  王宏偉安慰道:“其實經歷一些挫折對你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經歷過痛苦的生命才能稱之為人,把比絕望更大的痛苦咽進肚子裡的人才能稱之為男人,把痛苦變其為影像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導演,偉大的導演都是從巨大的痛苦中超度出來的!”

  蘇烈一震,這話有些道理,張藝謀他們要是不經歷那個特殊時期只怕沒有後來的成就,庫斯圖裡卡要是沒有經歷南斯拉夫的解體也拍不出《地下》……

  “你說得對,王老師!”

  王宏偉笑道:“你最近在做什麽,找到事做沒有?”

  蘇烈點頭道:“在管琥導演的手下做副導演,最近寫了個電視劇劇本,剛剛跟一家公司把合同簽了,正準備把劇本趕出來!”

  王宏偉吃了一驚,管琥在這個圈子裡也算是有名的青年導演,沒想到會讓蘇烈這個高中畢業生做自己的副導演,他不由有些感慨:“有些鳥兒是困不住的,因為他們本來就屬於藍天。你是怎麽想的,是在劇組工作,還是來北電讀書?”

  “如果可以,我還是願意進學校,不過我高考隻考了兩門,差北電的分數線兩百分呢!”

  “像普通學生那樣入學確實很困難,你既然沒有拿過什麽獎項,也沒有什麽榮譽,學校特招都沒辦法。以你的能力來年再考肯定不成問題,不過重讀高三對你來說完全是浪費,因此我建議你做旁聽生!”

  旁聽生?蘇烈一愣,北電每年都有旁聽生的名額,只是旁聽生跟普通學生不同,不但費用更高,而且沒有學籍,畢業之後只有結業證,沒有畢業證:“旁聽生不算正式學生吧?”

  “賈樟柯,張一謀當初都是旁聽生!”

  張一謀是旁聽生,蘇烈不知道,不過賈樟柯的事他知道,賈樟柯當初考北電,三次都是文化課沒過關,學校覺得他確實是個人才就讓他以旁聽生的身份入了學。

  蘇烈想進北電有兩個原因,第一,北電的學生拍東西只需要學校開證明就可以了,不需要向廣電申請拍攝許可證,同時以學校的名義出國參賽比較方便;第二,北電人脈廣闊,資源強大,對以後的發展很有利。

  但旁聽生不是正式學生,身份比較尷尬,正式學生能用的資源旁聽生未必能用,這樣一來進學校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更何況他現在是管琥的副導演,管琥是北影廠的人,有北影廠的資源可用,如果《西施眼》能夠獲獎,再加上兩年之後《黎明之前》播出,那時候他就有資本去拉投資了。

  要不要做旁聽生,這確實讓人無從選擇,蘇烈一時拿不定主意。

  王宏偉見蘇烈沉默不語,也能猜到他在想什麽:“你是我見過最具天賦的學生,但你的缺點也很明顯,不只是我,還有謝非導演,謝曉京主任,我們都認為你應該再沉澱一下。”

  “不知道是什麽缺陷?”

  “藝考的時候,你編的三個故事都不錯,很有想法,但三個故事都偏西方,主題,精神內核,都是如此!”

  蘇烈一愣,這三個故事他都是拷貝歐美短片,主題當然偏西式,沒想到王宏偉竟然察覺到了:“這有什麽問題?”

  “現在中國電影市場的情況相當糟糕,靠國內市場存活對導演來說太難,就是張一謀都做不到。《我的父親母親》國內票房才800萬,而電影的成本超過1000萬,只靠國內這電影就賠了,因此大家都把目標瞄準了海外。因為要賺外國人的錢,很多導演就有了一個誤區,以為做出來的東西就應該西化,就該在電影中塞一些西方觀眾喜歡的東西,以為這樣能同時贏得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事實上這很難做到,李安的《臥虎藏龍》在北美取得了1億多美元的票房,而且拿到了奧斯卡,但國內上映卻是一片罵聲,很多觀眾認為情節和結構不合理、不完整,徐克、程小東拍的那一大票香港武俠片甩它N條街。張一謀的《英雄》估計也是這個路子,這次或許能成功,但這並不是一條長久之路,人家會膩的。70年代功夫片在海外風光一時,但這股風潮很快就過去了,這回應該也是如此!”

  王宏偉的話確實有道理,文化差異很難抹去,就連英國和美國都存在文化差異。幾年前英國電影《光豬六壯士》在北美上映的時候,因為電影裡有大量北美觀眾難以理解的俚語,為此很多影院給觀眾發放了特別的傳單,上面有對俚語的解釋,以便大家理解。

  《英雄》確實如王宏偉意料的那樣,電影中雖然有一堆中國符號,書法,劍,古琴,山水,弓箭等等,但在用色上卻是西式的。在中國紅色是喜慶的象征,而西方很多時候是熱烈情欲的象征,比如霍桑的小說《紅字》、《德伯家的苔絲》等等,而《英雄》中的紅色就是象征情1欲。西方觀眾一看就知道這種顏色代表什麽,之後藍色、綠色、白色也是西式的表達,因此《英雄》在海外,不管是媒體,還是觀眾評價都非常高。但國內觀眾不能理解這些含義,覺得奇怪你搞這麽多紅色做什麽,大紅大綠的,刷油漆麽?於是大家都罵張藝謀是搞裝修的。

  而《英雄》之後國產電影的道路也如王宏偉所料,不但國內口碑不佳,海外市場也逐漸萎縮,《英雄》北美5000多萬,《十面埋伏》1000多萬,《黃金甲》600多萬,《無極》只有65萬,《投名狀》50萬,《夜宴》連上映的機會都沒有!

  作為過來人蘇烈知道這條路走不通,可正確的道路該怎麽走他不知道,2015年的中國電影人也還在探索中:“王老師,你認為正確的道路應該是什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是說不能學西方,西方電影的技法我們可以學,電影理念可以學,但不能丟掉我們的文化根基,當你離開這片文化的土壤,你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你覺得中國的觀眾喜歡看一個披著中國皮的外國電影嗎?中國電影就該拍中國的東西,因為你首先面對的是國內的觀眾,如果你兩頭討好,很可能誰也討好不了。”

  這話如當頭棒喝,將蘇烈這些日子積累的驕傲無情的敲碎了。蘇烈陷入了迷惘之中,以至於下午給楊迷分析劇本的時候都在走神,導致楊迷對他翻了幾十次白眼,差點沒把眼珠子翻出來。

  蘇烈迷惘的不是中國電影怎麽發展,更沒想過**外穿乾翻好萊塢,成為拯救中國電影的超人,他迷惘的是自己的電影之路該怎走。

  蘇烈最大的資源是未來十四年的記憶,可王宏偉的話點醒了他,電影是綜合性的藝術,不是寫劇本,有個好故事就成,需要綜合性的能力。有未來的記憶並不意味著蘇烈有能力把這些電影拍出來,並把這些電影拍好。就像一個畫仿畫的,你讓他穿越到100年前,他也絕對成不了齊白石,大師的神髓是仿不出來的。

  電影也是這麽回事,就算你給馮小剛同樣的演員,同樣的資金,同樣的劇本,讓他來拍《辛德勒的名單》,難道他能拍出斯皮爾伯格的水準來?顯然不可能。拿著好故事卻拍成狗屎的大導演數不勝數,張一謀的《三槍》,多納斯馬的《遊客》,斯派克-李的美國版《老男孩》等等都是如此。

  蘇烈想了一宿,到天亮的時候, 終於下定了決心,進北電提升自己的水平,等自己有足夠的水準了再來拍記憶中的好東西,好飯不怕晚。蘇烈撥通了王宏偉的電話:“王老師,我願意到北電做旁聽生!”

  “好,你的選擇是正確的!”王宏偉笑了起來。

  結束和王宏偉的通話後,蘇烈撥通了管琥的電話:“導演,我是蘇烈,劇組的事我沒法參與了,接下來我得全力將《黎明之前》的劇本趕出來!”

  “怎麽,出什麽事了?”

  “北電讓我去做旁聽生,我答應了!”導演系是特別燒錢的專業,拍一個稍微好點的作業就得8到10萬,沒錢可不行,因此蘇烈打算在開學前把《黎明之前》的劇本趕出來。只要張衛國和管琥點頭,蘇烈就拿能到40%的稿費,至於剩下的30%必須等到開機的時候。

  “你的選擇是正確的,北電是一個很好的平台,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會讓你走得更遠,以後我們就是師兄弟了!你們的班主任是哪個老師?”

  “王宏偉老師。”

  “什麽,是他小子,他跟我一個班的,那你得叫我師叔,不然我比他矮一輩了!”

  “管師兄,沒事我就掛了!”蘇烈沒想到管琥和王宏偉是同學,哈哈大笑起來。

  (這書星期一就簽了,但身份證沒在身邊,一直沒法寄合同,今天總算是寄出去了,夠蛋疼的。求點收藏,求點推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