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電影大師》第90章 烏菲茲的萊昂納多
  蘇烈的話真算不上出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相同的作品,這沒有什麽稀奇的,不喜歡說出來很正常。

  其實電影導演之間互噴特別正常,很多電影圈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噴子,比如伯格曼說奧遜-威爾斯是個騙子,空洞、無趣,說他的電影是死的;考克斯說斯皮爾伯格不是個電影人,是個糖果工人;文森特-加洛說斯派克-瓊斯是電影界最大的騙子,是一坨翔。

  這種事大家往往就當個樂子看,當成趣聞,誰也不會把事情看得很嚴重。

  只是韓國人本身比較敏感,又處在世界杯後韓國正飽受世界責難這樣一個敏感的時期,因此韓國人的反應相當激烈。

  《東亞新聞》的這篇文章,被韓國媒體迅速轉載,幾乎整個韓國的媒體都在譴責蘇烈無知無畏,無數的韓國所有人都在唾罵蘇烈的無恥。

  “你有什麽資格說這些,你不過是一個學生,就拍攝了一部短片而已,實在是太狂妄了!”

  “金基德、洪尚秀,這些導演,任何一個人都不是你能比的,你憑什麽說不公平?”

  “忘恩負義,要不是我們的亞洲電影節,你的作品能夠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嗎?”

  就連《呼吸法,第二章》的導演也站了出來:“從我個人來說,我也不清楚他到底說了什麽,不過有一點我相信,在成為一個導演之前,首先應該做一個優秀的人!”

  媒體只是抨擊,而網絡上真的就是辱罵了,只要韓國人能想出的罵人的方式基本上都被拿出來用了一遍。

  蘇烈並不知道自己簡單的幾句話,就搞出這麽大的動靜來。雖然是重生者,但他還是低估了媒體的無恥程度。

  此時,蘇烈正坐在烏菲茲美術館的一間畫室裡,靜靜地看著《倫勃朗28歲的自畫像》,感受著大師對光影的應用,他已經在這幅畫錢坐了好幾個小時了。

  倫勃朗對光的使用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如同他謹慎地使用亮色一樣,他也獨到地運用明暗。他自由地戲劇性地處理複雜畫中的明暗光線,他利用光線來強化畫中的主要部分,也讓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的因素。他這種魔術般的明暗處理構成了他的情節性繪畫中強烈的戲劇性色彩,也形成了倫勃朗繪畫的重要特色。

  後世的許多攝影家把倫勃朗在繪畫中處理光線的手法運用到攝影之中,來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因此就出現了倫勃朗布光法。

  平面攝影布置這種光並不難,但電影畫面是動的,要布好這種光並不容易,至少對現在的蘇烈來說還有些難度。

  現在,蘇烈沉浸在光線的世界裡,感受著前輩大師對光線的處理,腦海裡無數的光線在律動。

  烏菲茲美術館很大,二樓三樓加起來有七十間畫室,因此每一間畫室裡的遊人都不多。大家都安安靜靜地看著畫,感受著大師絕美的筆觸,整個美術館顯得非常安靜。

  一個穿著牛仔褲,頂著棒球帽,戴著一幅墨鏡的年輕男子,走進了蘇烈所在畫室。他看到蘇烈不由愣了一下,幾個小時前他進來過,看到過蘇烈,沒想到再次走進來,這個人還是坐在這裡,一動不動。

  美術館太大,畫實在太多了,他沒找到自己想找的畫,要是找美術館的人幫忙又擔心會被認出來,眼前這個人可能是個不錯的向導。

  男子走到蘇烈的旁邊,盯著畫看了兩分鍾道:“你好像很喜歡這幅畫?”

  “喜歡,喜歡這幅畫的光線!”蘇烈下意識地道。

  “光線?你這麽一說,突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男子沉吟道。

  蘇烈抬頭看了男子一眼,雖然戴著墨鏡,但他認出眼前這人是誰了,只是他有點不敢確認:“你,好像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萊昂納多這小子不去泡妞,跑美術館來看畫,這不科學啊!

  萊昂納多是看到蘇烈在幅畫前坐幾個小時才過來的,他覺得這種狂熱的藝術愛好者肯定對《泰坦尼克》這樣的愛情片不屑一顧,而且又是東方人,這樣的人一定不認識我!

  正是抱著這種想法,萊昂納多才過來搭話,沒想到才說兩句話,身份就給識破了。

  萊昂納多扭頭看了一下,畫室中倒是有三四個遊客,大家都在專心看畫,松了一口氣,還好是美術館,大家都醉心於美術作品中,要是在其他地方就完蛋了,他可不想一整天都在簽名與合影中度過:“是的,不過請別聲張!”

  “當然,我喜歡你在《不一樣的天空》中的表演,很棒,沒想到沒在這裡見到你!”蘇烈是導演控,在他眼裡演員就那麽回事,神情淡然。

  蘇烈的淡然讓萊昂納多很高興,真正的藝術愛好者果然不一樣,要是蘇烈又是拍照,又是簽名的,他只能逃走了:“我想找一幅畫,你對這個美術館熟嗎?”

  “我昨天已經將整個美術館的畫作看過一遍了,不知道你在找哪副畫?”

  “是這樣,爸爸和媽媽曾經在這個美術館參觀,他們在一幅萊昂納多-達芬奇的作品前駐足觀賞。媽媽當時正懷著我,而我就在那時開始使勁踢腿,爸爸說,這是一種預兆,這就是我名字的來源,我想看看那幅畫。”

  蘇烈沒想到萊昂納多跟這個美術館還有這樣的淵源,想了一下道:“這裡有三個畫室陳列達芬奇的畫,15畫室,37畫室,44畫室,我可以帶你去,不過我覺得你最好向你的父母打個電話,問問是哪一幅。”

  萊昂納多搖頭:“我打過電話,他們也已經忘了是哪幅畫了。”

  這倒不意外,誰還記得自己二十多年前看的是哪幅畫呀!

  蘇烈笑著道:“那你只能把達芬奇所有的畫都看一遍了,這樣肯定不會錯過。”

  “這是個好主意,只是這裡太大了。”萊昂納多笑著點了點頭,他找蘇烈就是想讓他給自己帶路,隨便作下介紹,抬頭看了一眼蘇烈剛才看的那幅畫,“這幅畫確實不錯。”

  “這是倫勃朗28歲時的自畫像,此時的他生活優越,無憂無慮,所以畫上的他穿著高貴的身飾,一臉自信的表情,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感受此時的他眼神之中流露出的一絲憂鬱,倒是跟你有點相似。”

  萊昂納多笑道:“我憂鬱嗎?”

  蘇烈道:“有一點,大概和經歷有關吧!”

  萊昂納多一愣,泰坦尼克帶給了他金錢和名譽,不過這幾年他並不快樂,帶有一點憂鬱感倒是真的,他不想提這些不開心的東西:“你為什麽喜歡這幅畫,我看你在這幅畫前坐了幾個小時。”

  “我在思考對倫勃朗對光線的處理,他對光線的處理很有質感,我希望能夠把這樣的光線用在自己的電影鏡頭中!”

  萊昂納多本以為蘇烈是狂熱的美術學生,此時聽他說電影鏡頭,吃了一驚:“電影,你不是學美術的?”

  蘇烈笑著撓了一下頭:“忘了自我介紹了,我叫蘇烈,是一個導演,在這裡看畫,是想從倫勃朗的光線中吸取靈感。”

  這種說法非常奇怪,有點超出萊昂納多的理解范圍:“這畫的光有什麽特別的嗎?”

  “這是非常有名的倫勃朗式布光。”蘇烈站起來,指著畫中人物的臉道,“你看,這個光是從左往右打的,在人臉的右邊形成一個了三角型的光斑,因此這種布光又被稱作三角光。分別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顴骨暗區包圍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用光線塑造形體,畫面層次豐富,富有戲劇性,這種布光法可以非常好的表現出人的深邃和堅毅,並且強調面部線條,非常適用於刻畫男性角色。”

  “電影也可以這樣布光?”

  “可以,其實倫勃朗布光法並不複雜,人物的四分之三面部對著攝影機,主光在人物面部方向同一側45度左右;再布一個輔助光,表現面部細節;然後布置一盞背景燈,打亮背景;最後人的斜後方布置一盞燈,打在人物輪廓上形成輪廓光。不過要好這種光並不容易,需要燈光、攝影、導演通力合作,需要非常強的藝術感才行,馬丁-斯科塞斯用這種光用得比較好,你好像剛好跟馬丁-斯科塞斯合作了,應該有感覺。”

  萊昂納多剛剛跟馬丁斯科塞斯合作了《紐約黑幫》,想了想電影中的光確實跟眼前這幅畫上的光相似,畫面也有油畫般的質感:“你說得很對,就是這種感覺,難怪我覺得熟悉,那,還有其他什麽很特別的光嗎?”

  “挺多的,分割布光,環形布光,派拉蒙式布光,就說派拉蒙式布光吧,這種是早期好萊塢影片慣用的布光法,又稱蝴蝶光。布光方式的時候主光源在鏡頭光軸上方,也就是在被攝者臉部的正前方,由上向下45°方向投射到人物的面部,在鼻子的下方投射出陰影,陰影似蝴蝶的形狀,使人物臉部有一定的層次感。”

  萊昂納多想了想,好萊塢的黑白片還真是這樣布光的:“沒想到電影的布光還有這麽多講究。”

  “電影本來就是光影的藝術,光特別重要。對了,你不是要找達芬奇嗎,要不我帶你去?”

  “那就麻煩你了!”萊昂納多本來就想找一個懂美術的人做向導,眼前這位不但懂美術,而且懂電影,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蘇烈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後和萊昂納多一起往畫室外走去。

  (王家衛特別喜歡用倫勃朗式布光,他的電影男性都是這種打光,《一代宗師》為了表現宮二的剛毅,也是打的這種光。求收藏,求推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