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下梟雄》第34章 裴矩之策
楊寧最終沒有能抵禦住七歲孩童的天性,回來時,他的懷中多了一隻毛聳聳的灰色小兔,這是一個老農送給他的小禮物,生下來才半個月。m

 望著兒子像寶貝似的將小兔抱在懷中,楊元慶很喜歡他現在的童心,他疼愛地摸摸兒子的頭笑道:“被阿姊看見,可就沒了。”

 “我不會讓她看見,也不能讓娘看見。”

 楊寧抬起頭問父親“爹爹,小兔喜歡吃蘿卜,對嗎?”

 楊元慶笑著搖搖頭“這個兔子太小估計還啃不動蘿卜,你可以用嫩菜葉子喂它,它一樣喜歡,而且兔子夜間怕冷,你還得給它做個窩,墊點細軟的麻布之類。”

 “嗯!我打算用木頭做個小盒子,給它做窩,就是……就是怕娘不準我養。”

 楊寧求援似的望著父親,楊元慶笑了笑“我會說服你娘同意,但你不能荒廢了學業。”

 “我不會!”

 楊寧頓時〖興〗奮起來,他將小兔抱起,貼在自己的臉上。

 一行人回到了王府前,楊元慶命人將兒子先送回府,他自己則帶著數百騎兵,繼續向城北駛去,不多時,便停在了一座大宅前,這裡便是裴矩的府邸。

 裴矩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天跟著朝霞起床,在後院練半個時辰的劍,然後洗漱,吃點早飯,隨心所欲地休息兩個時辰,或出去找人聊天,或在府中後園釣魚。午飯後,小睡片刻,便是他看書思考的時間。

 此時,裴矩穿一身漁人的蓑衣,頭戴鬥笠,正坐在後huā園一塊大石上釣魚,裴矩也是退仕後才漸漸喜歡上釣魚。用他的話說,釣魚便是他思考的時間。

 釣魚時,他喜歡打扮成老漁翁。明明水邊有釣魚亭,他卻不坐,偏要坐在幾塊大石上感受自然。今天運氣不錯,僅僅半個多時辰便釣上兩條鯉魚和三尾huā鰱。

 裴矩雖然已不在朝堂,但他依然關注著朝廷的一舉一動,王家的被清洗,王氏兄弟被削職為民,子侄因私酒被殺,莊園和店鋪也被官府沒收,二十幾名王黨也或貶或免,清洗出了朝廷。

 王家的遭遇早在裴矩的意料之中,這也是他主動退仕的主要原因。隋朝建立之初,裴、王兩黨幾乎佔據了所有的重要官職,楊元慶剛開始只能忍受。

 但隨著隋朝逐漸擴大,王家和裴家就需要騰位了,知趣一點。就自己下去,儼如裴家,不知趣就只能清洗,儼如王家,在權力鬥爭上,楊元慶是絕對的冷酷無情。這才是一個建國者應有的氣概,既要心胸開闊,廣納百川,人盡其才,又要心狠手辣,冷酷無情,鏟除異己。

 裴矩現在很熱切,他就想知道楊元慶準備在何時登基?

 這時,魚竿忽然一動,有魚上鉤了,裴矩剛要拉杆,管家卻匆匆跑來,緊張地大喊:“老爺!楚王殿下來了。”

 裴矩一怔,楊元慶來了,他立刻問道:“有誰陪同嗎?”

 “五郎陪同一起來。”

 五郎就是裴青松,裴矩點了點頭“請楚王殿下到這裡來。”

 管家覺得有點不妥,但老爺有令,他不敢不從,隻得去了前院,裴矩慢慢坐下,心中卻在考慮楊元慶的來意,如果自己沒有猜錯的話,楊元慶是為下一步棋而來,裴矩隱隱感覺到,楊元慶最近似乎有點舉棋不定。

 這時,裴駒忽然發現,他剛才釣上的魚已經跑掉了“便宜你這個家夥了!”裴矩笑罵了一句。

 遠處,楊元慶在管家的帶領下正快步走來,他身後跟著裴青松,一直到走近,楊元慶這才發現坐在河邊那個穿蓑衣帶鬥笠的老者,並非清理池塘的下人,而就是裴矩本人,裴矩這身打扮讓裴青松也嚇了一跳,不下雨不下雪,家主幹嘛穿成這樣?

 楊元慶一擺手,命裴青松止步,他快步走上前,躬身施禮道:“元慶參見祖父!”

 裴矩笑眯眯道:“元慶,來看看我釣的魚。”

 楊元慶欣然上前,拾起水中的魚簍看了看,笑道:“收獲不錯,已經有五條了。”

 “哎!要是你不來,第六條已經上鉤了。”

 裴矩歎息一聲,取了一張小胡凳遞給他,楊元慶在裴矩身邊坐下,注視著水面道:“今年大旱,很多地方都斷水了,祖父這座池塘還不錯。”

 裴矩捋須搖頭道:“已經縮小一半了,池塘下有泉眼,和你王府上的池塘是一脈水,白天幾乎沒有水源,只有晚上才有一點水補充,才不至於乾涸,今年大旱啊!”

 “今年確實旱情嚴重,河東、河北、關中、中原、隴右都遭遇大旱,是大業六年來最嚴重的災情,上午我視察了城外的農田,減產已成定局,如果抗旱得力,可保住一半的收成。”

 “那朝廷有多少存糧?”裴矩不露聲色問道,他知道楊元慶是來向他求教,他也不客氣,直奔關鍵點。

 “拿到唐朝約五十萬石糧食的戰爭賠償後,存糧可到一百萬石。”

 “還不算少,但有沒有考慮到青州六郡可能爆發的饑民潮?”

 裴矩不愧是十幾年的老相國,目光老辣,一眼便看到了潛在的危機,令楊元慶不得不佩服,薑還是老的辣。

 “現在就是這個青州饑民問題,使得糧食不足,讓人頗為頭疼,所以我特地來請教祖父,有沒有好的建議。”楊元慶有些無奈地歎口氣。

 裴矩注視著水面的浮漂,緩緩道:“辦法也不是沒有,比如可以和草原進行貿易,用布匹輕貨或者茶葉,換取突厥人的牛羊,不過這只能解決一時的糧食不足,若想獲得大量的糧食,還得靠對外戰爭進行掠奪,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乾的。”

 楊元慶精神一振,連忙道:“最近我也在考慮攻打唐朝,要麽進攻關內,要麽進攻荊襄,這次隋軍奪回會寧郡,我發現隋軍完全可以奪取關內,或者是河西。”

 “奪取河西?你是想斷了唐軍的戰馬來源嗎?”裴矩問道。

 楊元慶點點頭“這次攻打會寧郡,一方面固然是想奪取礦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下一步奪取河西做準備,唐朝的戰馬,大部分來自河西,佔領河西,也就截斷了唐朝的戰馬之源。”

 裴矩歎息一聲“元慶,你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順利了,總以為唐朝是個軟柿子,任憑你捏,可你想過沒有,你的戰線已從黃海之濱延續到河西走廊,你有多少軍隊來維持這麽漫長的戰線?再就是你的敵人,唐、竇建德、高麗、東西突厥,還有居心叵測的李密和王世充,可謂四面環敵,可你的眼睛隻盯著唐軍,難道別人家都會袖手旁觀,等你收拾完唐朝再對付他們嗎?”

 楊元慶沉默半晌,其實他奪取會寧郡,把戰火燃到關內,紫微閣中已經有反對意見了,認為戰線拉得太長,只是因為會寧郡有巨大的銅礦和銀礦利益,才壓製住了反對之聲。

 但裴矩的警告,無異於一記警鍾在他耳畔敲響,他沉默片刻又道:“可是祖父也說,發動戰爭是獲取糧食的最快途徑。”

 裴矩搖了搖頭“你誤會我的意思了,對唐朝戰爭你能掠奪到多少糧食,還會造成更嚴重的災荒,如果打青州,得到的就是一個巨大的包袱,得不償失,我說的掠奪戰爭,是指對外。”

 “對外!”

 楊元慶忽然有些明白裴矩的意思了“祖父是指高麗?”

 裴矩捋須笑了起來,楊元慶果然厲害,一眼便猜到了自己的想法“其實我也在考慮解決糧食不足的解決辦法,天下糧食就這麽多,奪走唐朝的糧食,那麽唐朝人就得餓死發動內戰不是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唯有對外,要麽突厥,要麽高麗,但突厥剛立新可汗,他們也需要一場戰爭來確立新可汗的權威,你打突厥,正中他們下懷,他們會傾力應對,一場戰爭下來,無論你輸贏,你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最可怕是軍隊未歸,但太原已失,所以我絕不讚成打突厥。”

 楊元慶默默點頭,昨天他和崔君素也深談過突厥,突厥已經滅了烏圖部, 頡利可汗登位,實力又逐漸強大起來,遲早會成為隋朝北方最大的威脅,這個時候,他們只能盡量維持和突厥的友好,一旦和突厥翻臉,形成南唐朝、北突厥的南北夾攻之勢,大隋危矣。

 “我們討論過和突厥的關系,現在和突厥開戰不明智,按照祖父的意思,攻打高麗最有利,但楊廣三征高麗,最後導致亡國,高麗並不是這麽容易攻下。”

 裴矩眯眼笑了起來“你並不是打算滅亡高麗,不是嗎?你只是想要糧食,其實你只要得到一個人,奪取高麗的糧食,可謂易如反掌。”

 “是誰?”

 裴矩淡淡一笑“此人現在在蕭銑手中。”

 楊元慶忽然明白裴矩的意思了,不愧老謀深算,關鍵時刻,還是要靠老臣啊!

 。”。”。”

 【昨天殺到第六,今天退到第七,估計第七也保不住,還望手中有票的書友把保底月票投給老高,前十多保持幾天,老高拜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