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下梟雄》第5章 2個使者
蘇定方滿臉沮喪地走進大帳,向楊元慶搖了搖頭,“失血太多,已經沒有救了。--(”

 楊元慶臉色也露出遺憾之色,還是沒有能救活他,“把他身子洗一洗,換一身乾淨衣服,等會兒李淵應該會派使者來,屍體交還給他們。”

 蘇定方終於忍不住罵道:“虎毒尚不食子,他怎麽能狠下心來殺自己兒子,簡直連禽獸都不如!”

 蘇定方並沒有看見是李世民射的冷箭,他一直以為李智雲是被他父親下令射死,心中耿耿於懷。

 楊元慶笑了笑,“在情急之下,他隻想射死我,忘記了兒子還在下面,估計他現在也是在懊悔之中,人心是很複雜的,並不是非白即黑,如果再讓李淵選第二次,他未必會射死自己的兒子了。”

 蘇定方沒有聽懂楊元慶最後一句話的意思,他心中還是恨,“可是沒有了人證,我們怎麽讓天下人相信李淵勾結突厥的事實。”

 “有聖上的旨意便足夠了。”楊元慶微微笑道。

 “可是沒有了人證.....”蘇定方還是沒有反應過來。

 楊元慶拍了拍他肩膀,笑道:“楊廣就這麽偏袒李淵,就這麽信任他麽?非要人證物證俱全才肯定他的罪?”

 蘇定方這才醒悟,他撓撓頭,不好意思笑道:“這樣說起來,李智雲也沒有意義了。”

 “也不是.....”

 楊元慶也不知該怎麽對蘇定方說,這種政治的東西比較微妙,不是蘇定方能理解。他便淡淡道:“其實李淵勾結突厥之事,就算現在宣布出來也不會有什麽作用。只要他還是代表關隴集團利益,該投靠他的人還是自然會投靠他,不會受突厥之事影響,直到有一天,他不能代表關隴集團的利益了,那麽離開他的人就會用大義為借口,就會想起他勾結突厥這件事。這就是政治,骨子裡是利益,大義不過是外皮。”

 蘇定方默默點頭,他有點懂了,楊元慶又道:“現在我們面對的,並不是李淵的軍隊。而是整個關隴集團。我們現在的實力要遠遠遜於他們。”

 “可是....關隴集團就這麽可怕嗎?我就生長在關中,我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

 這個問題一直蘇定方心中縈繞,他不止聽李靖說關隴集團如何如何強大,他就是不明白,他也知道這和自己的閱歷不足有關,可是這個問題他不弄清楚,始終是他的一個心病。

 楊元慶倒沒有想到蘇定方有這麽濃厚的求知欲。他想了想便笑道:“怎麽說呢?我先問你,為什麽招募了士兵就能上陣打仗?”

 “這個我知道,因為都是府兵,他們平時都有訓練,所以募兵就能打仗。”

 “既然如此,為何同樣是這些府兵,他們在當亂匪時都是烏合之眾,而到了關隴貴族手中便成了精銳之軍。比如瓦崗軍,在李密手中就能做大事。在翟讓手中只能是亂匪?再比如毋端兒的八萬手下,跟隨毋端兒時是烏合之眾。無惡不作,但跟隨李淵卻變成了精銳之軍,軍紀森嚴,李淵也並不是什麽名帥名將,這是為什麽?”

 蘇定方搖了搖頭,他不明白,楊元慶看了他一眼,緩緩道:“其實每個人都有兩面,野獸的一面,秩序的一面,野獸的一面是散亂而不受約束,是烏合之眾,秩序的一面是需要建立制度來凝聚,一旦凝聚起來就是精銳之軍,而關隴貴族的強大,就在於他們每個家族都能建立這種制度,一個李密就能把瓦崗軍帶得有聲有色,而關隴貴族中又有無數個李密,一旦關隴貴族支持李淵,那麽李淵就能迅速建立一個強大的制度,建立起秩序,就會吸引天下英才去效力。”

 蘇定方默默念了兩句,‘秩序!’他有點明白了,便問道:“所以伯父在關中失敗,就在於他沒有得到關隴貴族的支持,他無法建立這種制度和秩序,吸引才智之士來報效,是這樣嗎?”

 楊元慶點點頭,“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楊玄感得不到關隴貴族和關隴士族的支持,我同樣也得不到,大隋天下,只有山東士族才能和關隴貴族抗衡,只有得到山東士族的支持,我也才能迅速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秩序和制度。”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還不向東走?”

 楊元慶笑了笑,他要把這個答案留給蘇定方自己去體悟,這時,一名親兵在帳門口稟報,“啟稟總管,外面有李淵派來的使者求見,說叫劉文靜。”

 ‘劉文靜!’

 楊元慶笑了起來,李淵怎麽如此糊塗,居然把自己軍師派來了。

 “請他進來!”

 片刻,劉文靜在親兵的帶領下走進了大帳,劉文靜心中的壓力很大,當初讓李智雲去突厥為人質,就是他極力勸說李淵,卻沒有想到最後李智雲落到楊元慶手上,死在長安城下,為此他心中充滿了歉疚,他認為自己對此有無法推卸的責任,他只有盡力做事,才能稍稍減輕他心中的負疚。

 他上前向楊元慶施一禮,“劉文靜參見楊總管!”

 “劉司馬請坐!”

 楊元慶請劉文靜坐下,又讓親兵上了茶,劉文靜緊張地問:“五公子還在嗎?”

 楊元慶搖搖頭,“我們極力搶救他,但流血太多,沒有能救回來。”

 劉文靜目光黯然,他只是抱一線希望,希望李智雲還活著,可現在,這一線希望也斷了。

 他歎了口氣道:“那能否把他的屍首交還給我們?”

 楊元慶卻沒有說話,似笑非笑地看著劉文靜,劉文靜醒悟,連忙道:“當然,作為交換,我們也會把令尊的遺體交還,而且我已經帶來了,就在大營外的車上。”

 楊元慶給自己的親衛隊正使了個眼色,親衛隊正立刻出帳去了,楊元慶點點頭,“我已命人去交換,劉司馬來我這裡,就隻為這件事嗎?”

 劉文靜苦笑一下道:“自然不是,我家主公希望兩家罷手,以和為貴,希望楊總管能盡快離開關中。”

 “我現在不是已經離開關中了嗎?”楊元慶微微笑道。

 “可是.....”

 劉文靜不知該怎麽說,他其實是要楊元慶退回豐州,但這話他卻說不出口,他便將話題一轉,旁敲側擊問:“不知這次楊總管南下,就是為了令尊之事嗎?”

 “我不是在城下給李淵說了嗎?不僅是私怨,還有國仇,我要李淵給我一個說法,他為什麽要勾結突厥,侵害豐州,豐州的慘重損失,又該怎麽辦?”

 “那你需要什麽補償?”旁邊副使馮慶問,他覺得楊元慶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補償而來。

 但劉文靜卻沒有說話,他也聽懂了楊元慶的意思,不過他認為楊元慶並不是為了索賠而來,而是另有圖謀,他耐心地等待著楊元慶暴露出真實意圖。

 “或許我是該索要一點補償。”

 楊元慶笑了笑對副使馮慶道:“你回去告訴李淵,先送十萬石糧食過來,這是我返回豐州的條件。”

 他又看了一眼劉文靜,淡淡道:“至於劉司馬,我一直在為兒子找一個合適的教書先生,我覺得劉司馬比較合適,我準備聘劉司馬為西席。”

 劉文靜還是沒有說話,他的眼睛裡卻閃過一絲悲哀,楊元慶已經向李淵宣戰了,他成了第一個戰俘。

 .......

 天水郡清水縣位於群山環繞之中,這裡是隴山山脈的末端,黃土堆積,地形破碎,溝壑縱橫,在縣城以東約五十裡的一處曠野裡,分布著一片佔地廣闊的軍營,這便是隴西割據勢力薛舉的軍營,共有十萬大軍駐扎在這裡。

 清晨,薛舉和幾名副將騎馬站在軍營前,眺望著遠方十裡外的一處關隘,那裡便是進入關中平原的咽喉要道——大震關。

 薛舉是金城郡豪強,今年約四十余歲,長得相貌凶惡,頭大如鬥,儼如在花崗岩上簡單雕琢的人像,但他身高足有六尺六,膀大腰圓,力大無窮,練就一身超群的武功,十幾年前齊王楊暕向天下招募勇士,薛舉以凶悍善射、驍武絕倫而應聘成功,成為齊王貼身四猛士之一,排名第二。

 後來因為齊王之案被貶,在金城郡出任一個小小的校尉,在去年秋天,他盡起家財起兵造反,迅速扯出一支十萬人的大軍,用數月的時間攻佔河湟,建國號為秦,自稱西秦霸王。

 就在他調頭準備進攻關中楊玄感時, 李淵出兵神速,僅用三天時間便消滅了楊玄感,佔領關中,使薛舉慢了一拍,只能聚十萬大軍在大震關外興歎。

 此時,薛舉接到斥候稟報,大震關有竇抗率軍三萬鎮守,這令薛舉沮喪萬分,竇抗是從前幽州總管,統帥能力極強,又有三萬大軍鎮守,以大震關的高絕險峻,自己的軍隊未必能攻下來。

 凝視大震關良久,他歎了一口氣對眾將道:“都回去吃午飯吧!下午再商議軍情。”

 說完,他情緒蕭索地向中軍大帳而去,梁師都也是幾名副將之一,他是薛舉舊交,去年投靠薛舉後,被封為右軍元帥,為攻打河湟立下不少功績,深受薛舉信賴。

 梁師都回到自己營帳,一名親兵跑來稟報,“將軍,有一人在營中等候,從靈武郡來,說是將軍的兄長。”

 梁師都愣了一下,兄長怎麽來了,他加快腳步向自己大帳走去。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