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召喚猛將》259 調戲臥龍
ps:看《三國之召喚猛將》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鄧縣縣衙,諸葛府邸。○

  這裡就是諸葛亮兄弟跟隨叔父居住的地方,南陽郡下轄鄧縣。

  若乾年之後,諸葛玄因病去世,諸葛亮兄弟便從鄧縣搬了出來,來到了襄陽城西二十多裡,在山清水秀的隆中修建了一座草廬,購置了幾塊田地,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過起了小隱隱於野的生活。

  諸葛亮一邊在此躬耕讀書,一邊結交有識之士,暗中觀察天下大事。在他二十七歲的那年,終於得到了劉備的賞識,在三顧茅廬的盛邀之下欣然出山。

  未出茅廬,諸葛亮便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為劉備制定了名垂千古的“隆中對”。最終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硬生生的輔佐著寄人籬下的劉備拚出了鼎足三分的局面。由此名垂青史,流芳千古,被後人譽為智慧的化身。

  及至後來,有人對諸葛亮躬耕的地方產生了爭議,一說襄陽城西二十裡的隆中,一說河南南陽。而認為諸葛亮躬耕地點在河南南陽的證據支撐無非來自於諸葛亮的《出師表》中的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而事實上,這個時期的南陽郡下轄三十七縣,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向南一直延伸到襄陽城西十裡左右。諸葛亮躬耕的這片土地屬於南陽郡下轄的鄧縣,所以諸葛亮說自己躬耕於南陽沒有任何不妥。但要是把諸葛亮所說的南陽與後世的南陽混為一談,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劉表入主荊州之前。襄陽只是南郡下轄的一個縣城,自從劉表赴任之後才把南郡一分為二,北部地區以襄陽為治所設置了襄陽郡,南部地區仍然稱作南郡,以江陵為治所。再加上黃祖盤踞的『夢已啟航☆醉酒看逍遙』江夏,便是劉表手中現在所掌控的地盤——荊北三郡。

  大清早起來之後,諸葛玄便魂不守舍的在庭院中踱步,對於是走是留拿不定主意。

  “叔父大人,別等了!劉景升與陛下關系不睦。你的辭呈他肯定不會批的!”

  諸葛瑾拎著幾個包袱,恨不得現在就踏上歸鄉的路途。

  諸葛玄也不置可否,只是吐出了幾個字:“再等等,再等等看!”

  嶽雲吊兒郎當的半躺在一顆粗大的柳樹底下乘涼,把靴子脫掉,光著腳丫子,翹著二郎腿,要多悠然自得就有多悠然自得。

  十二歲的諸葛亮生的眉清目秀,身材高挑。小小年紀便已經快要趕上老大諸葛瑾的身高了,此刻正拿著一把掃帚在院子裡清掃落葉。

  對於叔父與兄長的談話,他恍若未聞,只是不停的揮動著手裡掃帚。清掃著地上的落葉。

  “哎……孔明,過來涼快涼快,讓下人打掃就行了。你說你是不是吃飽了撐得慌?”

  對於諸葛亮每天早晨都來清掃院子的慣,嶽雲很是不以為然。

  你說你有功夫跟著我練會兒武藝多好?每天不是拿著書本搖頭晃腦。就是拿著掃帚來回的撥弄樹葉,我就不明白了。天子為啥對你那麽器重?

  “呵呵……你自個兒涼快吧,我不熱!”

  聽到了嶽雲的招呼,諸葛亮只是報以微笑,手裡的掃帚並沒有停下,繼續劃拉著院子裡的落葉。

  諸葛玄喜歡樹木,所以縣衙後院裡栽了不少梧桐樹與柳樹,昨夜一場風雨過後,樹葉零落了滿園。

  諸葛亮起床之後就開始打掃,忙碌了小半個時辰之後,把院子裡各個角落清掃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眼見馬上可以收工了。

  自己的盛情相邀竟然被拒絕了,這讓嶽雲覺得很沒面子。

  當下便在柳樹底下轉了一個圈,頭朝外躺著,腳對著柳樹使勁的踹了幾腳

  在巨大的衝擊力之下,柳樹仿佛遇到了颶風一般劇烈的搖晃,滿樹的柳葉仿佛鵝毛大雪一般紛紛揚揚的飄下。

  恰好一陣涼風拂過,又把樹葉吹得滿園飄零,諸葛亮這一大早算是白忙活了!

  “哈哈……其實吧,我覺得多掃地也能鍛煉身體!”

  對於自己的傑作,嶽雲很是滿意,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

  從地上一骨碌爬起來,走到諸葛亮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壞笑道:“小弟看著兄長意猶未盡,所以成人之美!孔明你繼續哈,我去找老三這個懶蟲再補會覺,看樣子今天諸葛先生又不打算走咯!”

  看著嶽雲打著呵欠進了堂屋,諸葛亮搖頭苦笑一聲:“唉……這家夥力氣真是大,就是不肯好好讀書!要是能熟讀兵書,將來必然是一代名將!”

  歎息完畢,繼續揮動著手裡的掃帚清掃院子裡的落葉。無所謂,不就是多掃一遍麽,這樣反而能鍛煉自己的修養。

  諸葛瑾與諸葛玄並肩站在遠處,看著兩個孩童嬉鬧,也不插嘴。

  待嶽雲回房睡覺之後,諸葛瑾再次開口規勸諸葛玄:“叔父大人,劉景升因為接受洛陽朝廷冊封的楚王,與陛下勢同水火,怎麽會批準你的辭呈?弄不好會派人來阻攔我們的行程,到時候再想離開,悔之晚矣!”

  諸葛玄撫須踱步,一臉的為難:“劉荊州待為叔不 bó,先讓我做南郡郡丞,又讓我做鄧縣縣令。吾豈能不辭而別?我的辭呈才送到襄陽不過三天時間,或許劉荊州忙於公務,還未見到也不一定!”

  頓了一頓,又補充說道:“況且為叔在辭呈中並未提到歸鄉,只是說因身體不適請辭,我想劉荊州不會多想的。子瑜你多慮了!”

  聽諸葛玄這樣說,諸葛瑾只能搖搖頭,無奈的把包袱放回了屋裡。

  這趟鄧縣之行並不像諸葛瑾想象的那樣順利,見到叔父後苦勸了七八天,讓他帶著老二、老三跟著自己去北海面君,為天子效力。但諸葛玄頭搖的像撥浪鼓,說受人之祿,當報人恩,見異思遷乃是小人所為!

  諸葛瑾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勸了七八天,才把諸葛玄說動了心,同意帶著家人返回琅琊,然後再去北海面見天子。但臨走之前必須向劉表遞交辭呈,等上面差遣了新縣令下來之後再離去。

  辭呈送到襄陽已經三四天了,猶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這讓諸葛瑾坐立難安,幾乎每天清晨都會背著包袱來催促叔父啟程上路,都被諸葛玄以“再等等”擋了回去。

  就在這時,守門的仆從來報:“稟縣令大人,黃承彥先生前來拜訪!”

  諸葛玄與黃承彥私交甚篤,當即親自出迎把黃承彥恭敬的迎進了後院客堂,命令下人看茶。

  “我來為先生奉茶!”

  年輕的孔明勤快的親自衝上茶水,給坐在賓主位置的黃承彥與諸葛玄各自斟滿一杯茶水,又給諸葛瑾倒了一杯:“兄長,請用茶!”

  奉茶完畢,一副古井不波的模樣回到院子裡再次拿起掃帚繼續清掃落葉。

  黃承彥望著這個勤快的少年,不住的撫恤微笑,頷首讚許道:“孺子可教也,此子將來必成大器!”

  會客堂的東側有一道屏風,屏風後面有一張竹床正對著客堂後門,有涼風穿堂而過,十分清爽。

  嶽雲此刻正躺在這張竹床上補覺,被嘈雜的話語吵醒,翻了個身正好聽到黃承彥誇讚諸葛亮,不由得吐了吐舌頭,悄悄吐槽:“切,這孔明就一個書呆子,能成什麽大器?”

  黃承彥品了一口茶,面帶微笑的注視著諸葛玄:“胤誼兄打算離開荊州返回故土,卻不派人知會小弟一聲,實在不夠意思啊!”

  諸葛玄與諸葛瑾叔侄聽了黃承彥的話不由得大驚失色,面面相覷,失聲問道:“承彥兄是如何得知的?”

  “哈哈……小弟昨日前往襄陽城妻舅家中做客,聽德珪提起,他說你上了辭呈,自稱身體不適,目前劉景升正在為是否批準而猶豫未決。”

  黃承彥一邊品茶一邊把自己如何知道此事的原委訴說了一遍, 原來是他昨日到小舅子蔡瑁家裡做客,閑聊之時聽蔡瑁說起了此事,所以才跑來問問。

  諸葛瑾態度強硬的道:“黃先生,就算叔父大人是要返回故土,又有何不可?都說落葉歸根,叔父大人身體一向不好,近年來多虧了張機神醫的救治,方才無恙。小侄不想再讓叔父為政務操勞,想要帶他回故土養老,有何不妥?”

  黃承彥笑道:“想必這位就是胤誼兄提到的長侄諸葛子瑜吧?你不必jī動,且聽我道來。我與令叔乃是摯交,這次來乃是為了你們叔侄謀個好前程,並非為劉景升做說客,更不是為了刺探你們叔侄的去向而來。子瑜賢侄但請稍安勿躁!”

  “子瑜不必多慮,我與承彥兄交情匪淺,他不會有惡意的!”諸葛玄掃了侄子一眼,示意諸葛瑾客氣一點。

  諸葛瑾這才起身拱手道:“倒是小侄唐突了,不知道黃先生又是如何為我叔侄謀個好前程?”

  黃承彥撫須笑道:“以老朽之見,自古善謀者首先當謀己,其次再謀天下!只有先讓自己的家族立於不敗之地,方能光耀門楣。子瑜賢侄,你說是也不是?”(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