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召喚猛將》614 不辱霸王之名!
帥帳之內,劉辯正襟危坐,掃視了眾文武一眼:“嶽鵬舉提督三軍,終拔襄陽,勞苦功高,即日起加封為征西大將軍,賜爵博望鄉侯”

 嶽飛並沒有流露出喜色,大步出列,拱手道:“能夠攻拔襄陽,實乃整個朝廷之力,靠著韓世忠、霍去疾、衛卿、諸葛亮等文武群策群力,方有今日之功。況且嶽飛在襄陽城下陳兵將近一年,方才破城,實在不敢居功,請陛下收回成命”

 “是朕下詔不許用人命填城的,不乾嶽都督之事襄陽乃是天下第一堅城,更兼孫策智勇雙全,即便白起再世韓信複生,只怕一年半載也破不了襄陽朕不會無的放矢,嶽都督盡管安心受封便是。”劉辯正襟危坐,一言九鼎。

 “我就不會告訴你在歷史上強大的蒙元用五十萬大軍進攻襄陽,還被名不見經傳的呂文煥阻擋了長達五年之久,在這個冷兵器的年代,一年的時間拿下襄陽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劉辯在心裡給嶽飛的襄陽之戰做了評價。

 客觀的說事實的確像嶽飛說的這樣,能夠拿下襄陽並非嶽飛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東漢三路大軍協同作戰,甚至靠著天子禦駕親征居中調度才最終拿下了重鎮襄陽,但給身為大都督的嶽飛記下頭功也是應該的。更重要的是劉辯必須要扶持一個聲望與地位與李靖在伯仲之間的大將,而不是一枝獨秀。

 為君之道最重要的是賞罰分明,劉辯自然不會隻封賞嶽飛,大筆一揮又給霍去病、韓世忠及部下的武將各自加官進爵,而諸葛亮、馬超、高寵、嶽雲、馬忠等人也少不了擢升封賞,一時間人人有份,各個有賞。

 “謝陛下封賞,臣等願誓死效忠陛下,掃平諸侯,匡扶朝綱。雖肝腦塗地,萬死不辭”眾文武在嶽飛的率領下一起跪倒在地,叩謝聖恩。

 劉辯高高端坐,目光如炬。道一聲:“眾愛卿平身,本該設宴慶賀攻拔襄陽,犒賞三軍。但天降災害,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家園損毀,朕就不與你們同樂了,眾將各自回營與麾下將士小慶一番便是更要謹記對麾下將士嚴加約束,若有人趁火打劫,作奸犯科;除作惡者嚴懲不貸,管轄將領也必不輕饒”

 “謹遵陛下吩咐”

 眾將一起作揖允諾,陸續退出了帥帳,隻留下嶽飛、馬超、諸葛亮、孫臏等幾個重要文武陪著天子審訊孫策。

 “來人,把孫策及張任提上來”劉辯扶了一下帝冕,高喝一聲。

 “諾”

 帳外的武士答應一聲。一起把五花大綁的孫策與張任推進了帥帳。

 馬超手按佩劍,叱喝一聲:“見了天子,還不下跪”

 孫策與張任俱都昂首而立,孫策冷哼一聲:“要殺便殺要剮便剮,何須多費唇舌孫策這雙膝蓋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列祖列宗,除此之外再也不跪”

 馬超正想再叱喝一句,被劉辯微笑著阻止:“久聞荊南小霸王心高氣傲,他不跪便不跪吧,給他與張任送了綁繩。聽聽他說什麽”

 孫策喟然歎息一聲:“敗軍之將,階下之囚,還有何話可說但求速死”

 嶽飛親自起身代表天子給孫策與張任松了綁繩,勸慰道:“孫伯符少年英雄。看得出陛下對你十分尊重的,何不幡然悔悟,為朝廷效力,將功贖罪,以求名垂青史”

 劉辯微微頷首:“嶽都督所言極是,江東孫家乃兵聖孫武之後。自古豪傑輩出,與朝廷爭鋒背叛逆之名,殊為不智。朕願免除你孫家不臣之罪,既往不咎,並委以重用,你給荊南舊部修書一封,勸他們放下刀戈,改旗易幟,為朝廷驅馳如何”

 繩索解開之後,孫策舒展了下筋骨,最後對著劉辯深深一拜:“孫策在這裡稱呼您一聲陛下,你沒有羞辱我孫伯符,我感激不盡但人生在世,各不相同,有人求生,有人求名,孫策所求者,不過一豪傑之名,還望陛下成全”

 聽了孫策的話,劉辯竟然無言以對,看得出來孫策求死之心十分堅定,再次試著規勸:“孫伯符,你還有兄弟姐妹,為何不替他們考慮一番不要急著拒絕,朕給你一個夜晚考慮清楚”

 不等孫策說話,劉辯揮手道:“把孫策帶下去,讓孫尚香來與他團聚。”

 既然能與妹妹見最後一面,孫策也不推辭,拱手致謝:“謝陛下成全”

 孫策被武士帶下之後,劉辯又問張任:“你乃蜀中名將,先隨劉焉,後佐劉璋,之後又投奔了孫策,既非孫策嫡系,何苦冥頑不靈若肯幡然悔悟,朕必然重用”

 張任亦是拱手致謝:“多謝陛下不辱之恩但就像伯符將軍所言,人各有志不可相強,有人求生,有人求名,張任已經背棄舊主劉璋改投孫策麾下,若再貪生易主,還有何面目見天下英雄今日只求成全忠義之名,雖死而無憾”

 劉辯蹙眉歎息一聲:“朕也給你機會考慮一夜,明日再做決定”

 孫策與張任被押下去之後,劉辯吩咐設宴,與嶽飛、馬超等頂級武將以及諸葛亮、孫臏、沮授等謀士舉行了一個小型慶功宴,並且初步商討了下一步的戰略規劃。筵席散去之後,眾將各自告退,隻留下了劉辯一個人在帥帳裡靜坐凝神。

 清晨的時候,孫尚香紅著雙眼來找劉辯:“我兄長想見你”

 看到孫尚香一雙眼眶又紅又腫,劉辯突然就意識到了他們兄妹的談話內容,心情沉重的問了一聲:“勸不了麽”

 孫尚香沒有回答,只是悲傷的點點頭,瞬間淚如雨下。

 劉辯在前,孫尚香在後,披著清晨的曙光來到了孫策所在的帳篷。

 “孫伯符,何苦如此朕都可以放你一條生路,為何你不能放自己一條生路”劉辯背負雙手,望著面容憔悴的孫策,誠摯的勸了一句。

 孫策跪坐在桌案後面,面色如霜。向著劉辯拱手一禮:“劉辯,你算得上大丈夫,配得上天子之位,輸在你手上我心服口服還是那句話。有人求生,有人求名,對我孫策來說,苟且偷生比死了還要痛苦,你若是豪傑。我相信你能理解孫策心中所想”

 “朕能理解”劉辯歎息一聲。

 孫策雙目微閉,頷首致謝:“我孫策既然被稱作小霸王,就不能辱沒霸王之名項藉垓下突破重圍,尚且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於烏江邊上;況且我孫策被俘,又有何面目立於世上若是霸王向劉邦俯首稱臣,三叩九拜,那還是霸王麽大丈夫在世,贏得起也要輸得起,死有何懼對我孫策來說。賜我一死就是最大恩澤”

 “兄長”孫尚香喚一聲兄長,泣不成聲。

 而孫策依舊傲然跪坐,沉聲道:“尚香啊,兄長在這裡告訴你一聲,什麽殺父之仇,什麽滅族之恨,那都是假的,我們孫家就是為了與劉家爭霸天下兄長輸了,我願賭服輸,死而無怨自今日起我們孫家與劉家的仇恨一筆勾銷。再也無仇無怨,你記住了麽”

 孫尚香淚流滿面的點頭:“兄長,我記在心裡了”

 孫策從地上站了起來,與劉辯對望一眼:“你是個英雄豪傑。我相信不需我贅言,你一定會善待尚香,是麽”

 劉辯頷首:“朕保證不會有任何人欺辱令妹”

 “甚好”孫策滿臉欣慰的點點頭,“襄陽北城樓高十五丈,我想那裡會是我最後的歸宿,請陛下成全”

 “朕送你一程”劉辯同樣面色如霜。吐出了一句話。

 孫策仰天大笑:“哈哈臨死之前被對手送上黃泉,我孫策死得其所”

 “請”劉辯後退一步,做了個請的手勢。

 “兄長”孫尚香忽然無力的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孫策卻是一臉決絕的邁步走出了帳篷,隻留下一個籠罩在曙光裡的背影:“香兒,記住兄長今日所說的話,兄長在天之靈會護佑你的”

 “兄長你會一直活在香兒的心裡”

 孫尚香無助的哭倒在地,這一刻感覺到如此無助,最愛自己的兄長就要棄自己而去,而自己無法勸阻,也不能勸阻。

 看到天子竟然與孫策並肩走向襄陽城,一名禦林軍校尉慌忙追了上來:“陛下”

 劉辯揮手:“任何人都不要跟著,朕送孫伯符一程”

 黎明前的曙光灑下來,落在並肩而行的孫策與劉辯身上,閃爍著金燦燦的光芒。這一刻竟然仿佛一對摯友,而不是曾經不共戴天的仇人。

 兩人一起並肩穿過滿目瘡痍,人來人往的襄陽城,一直向北走到了襄陽北城樓腳下。

 雖然一路上有不少武將一臉詫異的表示對天子安危的擔憂,但都被劉辯微笑著示意噤聲,就這樣並肩走到了襄陽北城樓腳下。

 襄陽北城牆高八丈,城樓三層,重重疊疊,飛簷翹角,高七丈有余。坐落在綿延數十裡的城牆之上,虎踞龍盤,傲視滔滔漢水,氣勢雄偉。

 劉辯與孫策拾階而上,一起登上了襄陽城樓。

 江風吹來,衣袂獵獵作響,青絲飛揚。

 孫策站到城樓邊沿對著襄陽的青石街道,肅聲道:“輸在你手下我孫策心服口服,我死而無怨你能夠成全孫策之名,我感激涕零,本應該替你招降舊部,但我不會”

 “朕理解”

 劉辯與孫策背身而立,負手站在城樓的另一側,俯視著腳下的滔滔江水。任你英雄豪傑,總要化作過眼雲煙,猶如這滔滔江水,東流入海

 “這世上即便沒有我孫策,也會有張策、王策,一個帝王應該憑自己的雙手掃平天下, 這樣後人才會記得住你的豐功偉績。對於一個有野心的男人來說,能有機會問鼎天下,就要去嘗試,雖然我孫策輸了,但死得其所。如果重生一次,我依然會選擇與你一戰,轟轟烈烈的死去,遠勝渾渾噩噩的活著”

 話音落下,孫策縱身一躍,如同大鳥一樣從十五丈高的城樓上墜落。

 劉辯唯有歎息一聲:“不辱霸王之名,厚葬”

 地震過後,氣溫驟降,寒風凜冽。

 襄陽城南的曠野多了一座新墳,墓碑正對著孫策的故鄉吳郡。一抔黃土,就是小霸王的埋骨之所。

 孫尚香一身縞素跪在墳前默默的燒著冥紙,兄長的話記在心中,眼淚已經不會再流下,這一刻孫尚香心中不再有任何怨恨。

 張任親手埋葬了孫策,對著墓碑行吊唁之禮,趁人不備一頭撞死在墓碑之前,奄奄一息之際面露笑容:“能全忠義之名,死得其所,幸甚幸甚”未完待續。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