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官商風流》資料5:VCD與薑萬猛
()安徽萬燕公司創始人薑萬猛

 1992年,在美國舉辦的國際廣播電視技術展覽會上,美國C-CUBE公司展出的一項不起眼的PEG(圖像解壓縮)技術引起了時為安徽現代集團總經理薑萬猛的興趣,他憑直覺立刻想到,用這一技術可以把圖像和聲音同時存儲在一張小光盤上。此後,薑萬猛先後出資57萬美元,於1月,將PEG技術成功地應用到音像視聽產品上,研製出一種物美價廉的視聽產品——。同年12月,他又與美籍華人孫燕生共同投資1700萬美元成立了萬燕公司,各取了薑萬猛、孫燕生名字中的一個字作為公司名稱。

 面對記者的采訪,薑萬猛顯得異常平靜,對於過去的事情,他仿佛不願意再提。

 在1993年安徽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的可行性報告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這是本世紀末消費類電子領域裡,中國可能領先的惟一機會。為此,薑萬猛進行了一系列的市場調查,得到了一系列的數字:1993年中國市場上組合音響的銷售量是142萬台,錄像機的銷售量是170余萬台,LD影碟機100萬台,CD激光唱機是160余萬台。當時的LD光盤是四五百元一張,而機的光盤價格卻只有它的10%左右,因此可以預測,機每年的銷售量將會達到200萬台左右。

 中國的老百姓到了1994年底才逐漸認識。在這一年,萬燕生產了幾萬台機。不僅如此,薑萬猛還要開發碟片,總不能讓老百姓買了槍而沒子彈。為此,他又向11家音像出版社購買了版權,推出了97種卡拉OK碟片。在最初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萬燕”傾其所有,開創了一個市場,確立了一個響當當的品牌,並形成了一整套成型的技術,獨霸於天下。

 可以說,萬燕的初創是成功的,也是輝煌的。但是,萬燕也給自己釀下一杯苦酒。令薑萬猛感到傷心的是,萬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機,幾乎都被國內外各家電公司買去做了樣機,成為解剖的對象。

 有人認為,薑萬猛所犯的最大的錯誤是不懂專利保護,在記者向他問及此事的時候,他的回答相當坦率:“在當時的情況下,自己認為申請不申請專利似乎意義不大,關鍵是要讓產品盡快佔領市場。”

 也許正是這一念之差,使薑萬猛失去了一次極好的統領市場的機會,同時也使中國在這一產業的發展中失去了本應佔有主動權的半壁江山。當事隔多年後的今天,記者問他是否對此感到後悔時,他只是淡淡地一笑,這笑中帶著幾分無奈,也帶著幾分愧疚,更帶著他永久的遺憾。

 薑萬猛創辦萬燕樹起了中國機的旗幟,他也應該為此得到國人的讚許。但從萬燕最終的結局上看,萬燕的興衰多少又有些悲愴。如果說,當薑萬猛開發出第一台機時就立刻申請了專利;如果說,當時國家投資24億元,將安徽作為中國機的生產開發基地的計劃成為現實;如果說……中國,乃至世界的機發展史,也許應該是另外一種寫法——一部由中國人唱響主旋律的史詩!?

 由此,有人把薑萬猛比作中國數字光盤技術開發道路上的“革命先烈”。

 提到機,必然要說到它的創始人薑萬猛。世界上第一台機產自中國,時

 世界第一台

 間是1月,由薑萬猛研製。

 薑萬猛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電視技術工作。他看到我國電視設備的核心技術大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裡,中國企業每年都要為此花大把的銀子,他感到心痛。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催人奮進。身為安徽省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工程師的薑萬猛,和中國千千萬萬立志創業的知識分子一樣,要“走出去看看”。

 1992年4月,美國國際廣播電視技術展覽會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這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視技術博覽會。時為安徽現在集團總經理的薑萬猛帶著自己的同事赴美觀展。

 展會上,一個2平米的展台前,美國C-CUBE公司員工正介紹他們研發的PEG(圖像解壓縮)芯片,引起了薑萬猛極大關注。知識分子特有的敏感和探索追求的天性,薑萬猛一連三天像著了魔似的圍著這個展台轉來轉去。對這項不起眼的技術他浮想聯翩,產生了認識上的飛躍:用PEG技術可以把圖像和聲音同時存儲在一張小光盤上,製成音像視聽產品()。廣播電視業由此可結束磁帶錄像機一統天下的歷史,而開創光盤記錄的全新時代。

 這一開創性的構想,激勵著薑萬猛上下求索。

 展會上,薑萬猛與C-CUBE公司董事長孫燕生相見。說來也巧,孫燕生是美籍華人,兩人一見如故。薑萬猛道出自己的構想和興趣,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合力打造應用PEG技術的消費電子產品。

 回國後,薑萬猛抓緊立題。為此他認真地做了市場調研,預測視聽產品機年銷量可達200萬台。在該項目可行性報告中,薑萬猛闡明:這是本世紀消費電子領域裡中國可能領先的唯一機會。

 1993年3月18日,薑萬猛與孫燕生共同投資1700萬美元,成立了萬燕公司,意在用美國PEG技術研製視聽新品。

 任何一項技術用於新品研發都不會一帆風順。為實現研製中的技術突破,薑萬猛一路走來,激情難眠。他發揮極大的聰明才智,經過反覆試驗,終於世界上第一台機於9月4日研製成功,並通過了國家鑒定。這是消費電子產品有史以來我國唯一領先世界的成果,吸引著世人眼球。

 在安徽省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科技成果展覽室裡,人們可以看到世界第一台機真品。它令人欣喜,也讓人心裡沉甸甸的。它的命運竟是曇花一現。

 1月,萬燕第一批1000台機下線。它完全符合此前國際上正式頒布的圖像壓縮標準(PEG1)。萬燕要大展宏圖了。1994年一年中,萬燕生產了幾萬台機。此時的薑萬猛一手向市場推銷產品,大打廣告,一手收購11家音像出版社的版權,推出97種卡拉OK碟片,讓消費者盡情享用提供的豐盛的視聽大餐。由於不懈的努力,萬燕機迅速佔領市場100%的份額。萬燕機初戰成功。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薑萬猛“失”的可太多太大了。想到用PEG技術研製音像視聽產品這一點,以及成功研製出的機都是他的自主知識產權,理應申請專利保護,但他認為在法律不健全的情況下,收取專利費是不可能的而放棄。當他看到萬燕第一批1000台機幾乎都被國內外家電公司買去解剖做樣機時,他只能痛心和無奈。

 隨後的1995年,各路仿製的機大舉進軍市場,廣告也鋪天蓋地,僅砸向央視的就年近10億元。價格戰持續升溫,競爭成瘋狂廝殺態勢。

 到了1996年,全國機銷量超過600萬台,而萬燕機市場佔有率不足3%,已失去了統領市場的地位。僅三年,萬燕機從絢麗輝煌就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影音光碟(;),是一種在光碟()上存儲視頻信息的標準。可以在個人電腦或播放器以及大部分DVD播放器中播放。標準由索尼、飛利浦、、松下等電器生產廠商聯合於1993年制定,屬於數字光盤的白皮書標準。

 光盤

 即的縮寫:視頻壓縮盤片。

 技術規范

 是一種全動態、全屏播放的視頻標準。它的格式可分為:

 分辨率為352x240像素,每秒29.97幅畫面(適合製式電視播放)

 分辨率為352x240像素,每秒23.976幅畫面

 分辨率為352x288像素,每秒25幅畫面(適合PAL製式電視播放)

 整體來說分辨率大約是對應電視製式分辨率的四分之一。的視頻采用PEG-1壓縮編碼,音頻采用PEG1/2Layer2(P2)編碼。碼率分別為視頻,音頻。整個視頻質量和VHS錄像帶相當。

 由於的比特率和普通音樂CD相當,因此,一張標準的74分鍾的CD可以存放大約74分鍾的格式的視頻。

 標準

 有三個正式標準:1.0、1.1和2.0:

 1.0:原始版本。

 1.1:修正版。

 :增加了播放菜單功能()、清晰靜止畫面播放功能(704x480或704x576像素)和支援352x288/25fps格式。

 3.0:有不少人傳說有3.0版本,但未見有成品發表。

 應用

 在亞洲地區被廣泛使用。在香港,和DVD在發行市場上已完全取代錄像帶和鐳射影碟的地位。

 被認為會被DVD所取代,但是由於它的一些特點,還將保持一段時間的市場。

 沒有像DVD一樣的區碼限制,這意味著它可以在任何兼容機器上觀看。

 有些節目因為成本問題,不會製作DVD或VHS錄像帶版本,購買者只能購買版本。

 比DVD廉價,製作成本也較低。當然,缺乏DVD提供的很多額外特性,如多語言、多字幕、多角度,菜單、超鏈接及大容量等。

 

 是的改進標準,它采用PEG-2壓縮,采用可變壓縮率來獲得較好的視頻質量。

 它和普通CD一樣大小,結構上也沒有什麽區別,只是上面儲存的是影視節目,所以俗稱“影碟”,又因為它比激光影碟機上使用的LD影碟小,因此又稱“小影碟”。它的影音播放質量比錄像帶好,但比大影碟稍差。光盤既可以在機上直接播放,也可以在配置了光驅的電腦中播放。

 文件格式

 格式通常是PG或DAT

 PG是電腦編輯後保存時使用的格式

 是被刻錄成光盤後的格式

 是什麽?

 也許還有許多人不了解是什麽。其實是的縮寫,就是一種壓縮過的圖像格式。它是采用PEG-1的壓縮方法來壓縮圖像,解析度到達352*240﹙﹚或352*288﹙PAL﹚1.15b/,聲音格式則采用44.1KHz取樣頻率,取樣值,立體聲,﹙在未壓縮之前,這樣的音頻格式就是CD音質,也就是我們常常聽的音樂CD的音質。﹚PEG-1layer2,224Kb/的壓縮方式。用這樣的壓縮方式,在還原成音樂CD格式之後,即使是受過訓練的專業試聽師也無法分辨出與原來的CD片音質上的差別。也就是說,這種壓縮方式是一種非破壞性的壓縮。

 DVD與CD、光盤區別

 除了從標識上區別外,還可從光盤顏色來區別。一般CD光盤的顏色是鋁白色,或稍帶一點盤基材料的淡

 藍色、淡綠色等。而DVD盤就是非常明顯的深紫色。另外,從容量是也有區別,通用的CD盤的容量是700,DVD盤的容量是4.7G。兩種盤是否刻錄過(或有數據),可看光盤刻錄面是否有顏色的差別。如果是刻錄過的光盤,會有兩種顏色,有數據的地方(內圈)要深一些。CD光盤不大明顯,要斜對著光線仔細反覆看,特別是刻得較滿的光盤。DVD光盤是否有數據就很容易看出來的。

 要明確DVD盤片和盤片的區別。它們的盤片結構差異很大,導致容量有很大區別(CD:600~700B;DVD:4.3GB左右),存儲的數據量也不同是盤片,屬於CD。所以如果是盤,DVD與CD的時間長度或者畫面質量是不一樣的。DVD優於CD盤片。

 DVD是一種光盤格式,而是,表示存儲視頻內容,但依舊是套用CD白皮書范疇。工業標準中有DVD和CD兩種存貯介質。實際上規定盤片的數據密度,激光波長,軌道間距,轉速,盤體材質厚度等物理標準。

 而只是說明這個CD盤中存放的是視頻,就類似一樣。

 再要明確一下,DVD播放機和播放機的概念。顧名思義,DVD播放機是播放DVD盤片的設備;是播放盤片的設備。它們設備的硬件上的主要區別應該是激光發光管所發射的激光波長不同。

 的音頻格式是不是就是P3?

 P3的正確名稱是PEG-1layer3。而在格式當中的音頻部分,雖然它是壓縮過後的音頻格式,但是它並非我們所熟知的P3音樂格式,而是采用PEG-1layer2的格式。因此,你是不能夠利用它來轉錄成音樂CD格式的。﹙因為大部分的刻錄軟件僅支持AV檔與P3檔轉燒CD的功能。﹚如果你真的需要將當中的聲音部分作成音樂CD的話,僅需要用到聲卡搭配錄音程序,將其錄成AV文件,然後用刻錄軟件將AV文件轉燒成CD格式就可以了,這並不需要用圖像采集卡的。﹙本身所內置的錄音程序有60秒的限制,不能夠使用,因此你需要用聲卡所附帶的公用程序來錄音。﹚PEG-1layer1與layer2是專門為處理的音頻格式所出現的壓縮處理方式,而layer3則是我們所熟知的P3音樂格式。P3的壓縮方式是采用192Kb/s的,其余均與layer2相同,但是在還原成音樂CD格式之後,如果你仔細的聆聽比較,就可以聽出它與原來的CD片音質上已經有輕微的失真現象出現。也就是說P3其實是一種破壞性的壓縮方式,因此如果是你對音質有著高度的要求,P3並不是你的好選擇。但是相對的來說,P3的文件大小只有一般CD音質的AV文件的1/10大小!

 請注意圖像文件的大小

 以一張空白的光盤來論,容量大約在650B-680B左右,錄製音樂CD格式可以放入74分鍾的長度,而錄製圖像則大約可以放下50-60分鍾,因此如果你的圖像長度超過1小時,請分數段來截取,以免在刻錄到空白光盤的時候超出它的最大容量。最重要的是,在截取圖像的時候,你必須注意到你所設定的圖像截取格式參數是否完全符合的標準。其中只要有任何一項不符合,刻錄出來的光盤就不能夠播放,那麽就算是失敗了。

 當然,最近的空白光盤都標榜“超長”,有著700B的容量,換算成音樂CD的格式的話大約是79分鍾多,而的圖像的話可以擠下將近70分鍾的長度。但是為了要使圖像保存長久一些,筆者還是建議各位使用者盡量不要燒的那麽滿,在外圈留下一些空間,因為CD-R空白光盤外圈的軌道通常染料層﹙就是可以刻錄的部分﹚的塗布不太均勻,而且你取放的時候也容易觸碰到外圈,產生刮傷或表面有模糊現象,日子一久就容易產生讀不出的情況。

 為什麽刻錄出來的不能播放?相信這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為什麽我所製作出來的圖像在電腦上可以播放,燒成光盤之後卻不能用機來播放?其實問題絕大部分就是出在上述這個“符合的參數”選項上了。因為有其嚴格的格式規定,而如果你做出來的圖像格式不符合的標準,就會導致機無法識別你所刻錄出來的光盤,當然就沒辦法播放。由此你可以知道,並不是所有的PEG-1文件都能夠燒成的!另外也有可能是你的機“挑盤”了!

 這麽複雜?!我怎麽可能記得住那麽多參數?!

 或許你會覺得要注意一大堆的標準參數讓你頭昏腦脹,但是筆者也很無奈的不得不提醒你一定要注意。先別露怯,你大可放心,絕大部分的PEG-1圖像采集卡都有著一項體貼的設計:你只需要在開始截取之前,到“選項”中在“”空閣前打勾,系統會自動把相關的參數選項鎖死,禁止你更改。有了符合標準標準的圖像,你就可以用來刻錄成圖像光盤。這樣不是很方便嗎?

 該如何檢測我所刻錄出來的光盤是不是正確?

 在此提供你一個簡單的檢查小秘訣,可以確保刻錄出來的光盤能夠在機上播放。你只要在進行刻錄之前,按鼠標右鍵呼叫出功能選單,選擇觀看“文件屬性”﹙﹚,確認每一個數據軌道在“建立標準編輯光盤”﹙﹚這一項均是“YES”就行了。

 如果說在你確認了“建立標準編輯光盤”﹙﹚已經符合之後,你的機還是不能夠讀取光盤,但是在電腦或其他的機卻能夠正常播放,那麽就是你的機“挑盤”了。你可以換另一種牌子的CD-R空白光盤試試看,或者把你的機用清潔光盤清潔過後再來試一次。

 我該選擇什麽刻錄軟件呢?

 你可以使用任何的刻錄程序來刻錄,只要它有支持的標準標準的模板可使用就可以。比較知名的刻錄軟件有CDaker、、D、、…等。在選擇刻錄軟件的時候,你還必須要考慮到這個刻錄軟件是不是能夠“認識”你的刻錄機,﹙關於這一點,你可以在各刻錄軟件的原廠網站上找到答案。﹚以及最重要的:能否支持標準格式的刻錄。譬如刻錄玩家鍾愛的就只能夠作CD對拷,它可是不支持的刻錄的喔!所以即便你有這個刻錄軟件,也是不能刻錄的。

 PEG-1=?PEG-2=DVD?

 許多人都直覺地將與PEG-1畫上等號,將DVD與PEG-2也畫上等號,並且認為PEG-2的畫質一定比PEG-1的要好,這並不是正確的觀念。正確來說只是利用PEG-1的壓縮方式所製作出來的一種圖像文件而已。並不是所有的PEG-1文件都可以製作成。同樣的,DVD也只是利用PEG-2的壓縮方式所製作出來的一種圖像文件罷了,並不能夠說DVD就等於PEG-2。

 PEG-1並不見得就一定要做成,它也可以在電腦中被播放,PEG-2也不見得一定非得作成DVD,它也同樣能夠在電腦中播放,只是如此一來,因為它不是或DVD的標準格式,你的或DVD的播放器就不認識它,所以就無法播放了。事實上,之所以畫質不好,是因為當初在制定標準的時候,它的(視頻流),被限制在每秒1.15b,比這個數值高或低一點點都不被接受,而不是因為它采用的是PEG-1的壓縮方法。

 的畫質是不是可以改善呢?

 很多人總是認為製作成DVD畫質才算好,其實除了用來做商業用途之外,如果只是純粹為了個人興趣而花那麽多的錢,那並不是最好的選擇。相較之下,盡管現在的DVD刻錄機與DVD盤片的價格已經平易近人,但是就現在的普及率而言,DVD還遠不如。不過,以的標準來看,因為它已經限死在每秒鍾只能夠1.15b/s的(視頻流),所以盡管想盡辦法,畫質也無法有多大的改善。但是如果你不必一定要製作成,那麽PEG-1的文件也可以做到極好的畫質的,並不一定非得要用PEG-2的壓縮方式才能夠得到好的畫質。

 這樣做有什麽好處與壞處呢?好處就是畫質大幅的提高,並且CD盤可以保存很久,不用所有的文件都塞在硬盤裡頭佔用空間。壞處就是不能用機播放,而且一張CD-R空白光盤所能夠容納的圖像長度也會大幅的縮短,﹙因為比特率提高,文件也會變大嘛!﹚所以說這種做法非常適合要求高畫質,但是圖像長度並不長的使用者,譬如廣告業者。

 如果你不需要在的播放器上播放,而只是要在電腦上播放的話,那你又何必一定要執著於的格式呢?把視頻流提高就可以大幅改善你的畫質,並且現在硬盤的價格也比較便宜,同樣一段視頻,保存成本要比刻盤低上好多,何樂而不為呢?

 影碟機

 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算法的制定和公布,形成了一個數據壓縮技術向各產業的新產品迅速轉化的起點,從而引發了一場影視技術的革命,把現代家用電器帶入了一個數碼科技的新天地。我國第一台視盤機是合肥美菱萬燕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於1993年率先推出的。視盤機是一種集光、電、機械技術於一體的數字音像產品,是PEG數字壓縮技術與CD技術結合的產物,價格低廉、性價比高、軟件節目豐富,獲得人們的認可。雖然在圖像清晰度和音色方面遜色於LD和DVD,但未影響其進入普通家庭,反而成為家電產品消費的熱點。

 視盤機是繼LD影碟機和CD激光唱機之後開發出的一種新型光盤機,它是一種數字式音頻、視頻信號的播放設備。視盤機的機芯、激光頭及其伺服電路、數字信號處理電路與CD唱機相同,只是在CD機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PEG解碼電路和視頻D/A變換與編碼電路。因此,視盤機即可播放CD光盤以及光盤。對於視盤機播放出來的圖像質量,其水平清晰度為250線,相當於家用錄像機(VHS)重放圖像質量水平。實際上,因為視盤機采用了激光束讀取信息方式,光盤與激光頭無磨損,不會因使用時間長使圖像質量變差,因此視盤機的圖像質量優於家用錄像機。

 世界第一台影碟機

 20世紀90年代初,廣東江門“萬燕”研發生產出世界第一台家庭,開創了世界先河。但僅僅2年,擁有這項領先技術的萬燕卻最終淹沒於同行業的激烈競爭中——

 提起,提起萬燕,就不能不提薑萬猛、孫燕生這兩人。1月,他們將PEG(圖象解壓縮)技術應用到音像視聽產品上,研製成功一種全新物美價廉的視聽產品,這就是世界第一台。

 “萬燕”讓中國百姓認識了,並開創了世界的行業。

 但令薑萬猛沒想到的是,隻幾年時間便在中國迅速崛起,並風靡全球,成為一個年銷售收入達100多億元的大產業。就連電子工業發達的日本、美國都要參照他研製的萬燕來生產。

 從1996年開始,中國的市場每年以數倍的速度增長,銷量從1995年的60萬台猛增至1996年600多萬台,1997年銷售達到1000萬台。隻用了短短5年,影碟機累計銷售已有5000萬台,並催生了愛多、步步高、新科等國內響當當的品牌。但“萬燕”卻在這個產業中,從“先驅”成為“先烈”,其市場份額從100%跌到2%。

 萬燕緣何被技術創新絆住了腳

 談起失敗的原因,萬燕公司董事長馮一丹痛心地說,在技術上,“萬燕”發明了機,卻沒有申請專利,上市後被國內外的公司紛紛仿製,這些廠家以較少投入進入行業,有充足的資金進行市場開發。而“萬燕”面對群起的競爭對手,卻沒有保護自己的盾牌。在資金上,“萬燕”在前期研究開發的投入是1600萬美元,當時,中國老百姓對的認識幾乎為零,為開發市場,“萬燕”又投入了2000萬元,由於前期投入太多,“萬燕”已難堪重負。資金的短缺使得“萬燕”寸步難行;在市場開發上,“萬燕”起步階段,對市場營銷經驗不足,沒有重視產品的市場運作。資金主要沉澱於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階段,與“愛多”等品牌花巨資投放廣告製造聲勢相比,“萬燕”的市場營銷顯得力不從心,未成聲勢,市場份額被蠶食殆盡,最後落得為他人作嫁衣裳。

 “萬燕”從市場上銷聲匿跡後,整個行業風雲變幻,各大廠家不斷推出附加新技術的產品,到1年,在激烈競爭中,不少知名企業陷入困境,“小霸王”倒閉,“愛多”嚴重虧損,整個行業面臨轉型。DVD產品開始取代。

 東山再起打出DVD這張王牌

 在歷經多種挫折後,“萬燕”人臥薪嘗膽,尋找時機,立志東山再起。1998年,廣東億安集團與安徽萬燕電子公司達成轉讓協議,“萬燕”實現北燕南飛,落戶江門,成為廣東萬燕集團。去年,香港景發集團又與廣東萬燕達成全面合作協議,成立江門銳能萬燕電子產品公司,萬燕進入銳能萬燕時代。據介紹,銳能萬燕已成為一家集數碼科技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企業,年生產能力達300萬台,萬燕影碟機銷量去年全國排名第12位。三年內力爭打入國內DVD三強,最終目標是成為中國數碼產業的“航空母艦”。

 面對DVD替代的市場契機,“萬燕”厚積薄發,利用自己多年來的技術研發優勢,龐大的資金支持,再創輝煌。馮一丹董事長說,萬燕生產的DVD再也不會重蹈的覆轍,我們總結了以往的經驗教訓,從抓好企業的管理入手,走“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兩頭並重的發展模式,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推出性能先進的數碼產品,以不同的產品搶佔市場。在問及目前國外廠家對中國DVD產品的聯手夾擊時,馮董事長並未顯出太多的擔心,他說,萬燕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有獨到優勢,新一代影碟機九個月銷售30萬台,返修率不到1%,很有競爭優勢。我們出口產品的布局也調整在印度、俄羅斯等國,不會受太大影響。

 點評:企業別成為技術創新的“犧牲品”

 萬燕為什麽不僅沒有從技術創新中獲益,卻成為技術創新的“犧牲品”呢?

 分析一下技術和市場上的開拓者應該采用什麽樣的策略,來有效地保護自己並從新技術和新產品中獲益,同時不給追隨者模仿自己的機會,從而使技術創新能夠保持更長的時間,這顯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國內一位著名經濟學專家認為,開拓者的優勢地位是否持久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

 技術創新的來源:技術領先的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種新技術是企業內部開發的,還是源於企業外部。如果是前者,開拓者的優勢地位可以維持較長時間;如果是後者,維持技術領先會較為困難。

 技術開發費用相對於企業銷售額的比例:市場份額大的企業與市場份額小的企業相比,前者的研究和開發成本相對較低。

 相關工藝技能:開拓者如果擁有獨特的工藝技能、科學的管理、富於創新精神的科研人員,則有可能長期維持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技術傳播的速度:如果追隨者可以輕易地得到開拓者開發的技術,就像技術迅速被模仿那樣,開拓者的技術創新努力就會“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防止技術創新迅速傳播的手段包括:嚴格的保密制度、申請專利、阻止外人隨意進入企業參觀、自行開發生產設備、留住骨乾技術人員。

 中國發展歷程

 1月,留美學者薑萬猛、孫燕生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

 1996年至1997年,愛多、新科等新品牌開始大規模進入市場,並佔據大部分市場。

 1月,發生了全國性的與CVD標準之爭論。1998年8月,信息產業部制定《超級系統行業規范》,於1998年11月1日生效。

 1998年10月至1年7月,各大影碟機廠家不斷推出附加新技術的產品,如可播放P3和的超級,掌上型超級和可錄寫的超級。甚至實現了聯網和語音複讀等功能,以實現中小學的輔助教學。

 1年1月,影碟機行業廣告費投入直線下降。在激烈競爭中,不少知名企業陷入困境,如“小霸王”倒閉和“愛多”虧損嚴重。

 1年7月,各主要生產廠家不約而同地開始大規模降價,普通單碟機的價格紛紛跌破800元/台。DVD產品開始取代。

 影碟機的保養與維護

 一是防震

 雖然有些牌子的機防震性能較好,但是大多數機都不宜在有震動的地方使用,否則將影響其激光掃描精度,使音畫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因此,使用機時不宜經常搬動,更不可碰撞和衝擊。就是在搬運時也應輕拿輕放,以免影響機內元件。

 二是防塵

 機部件精密度增高,如果有灰塵進入機內,會使其部件工作不正常,甚至還會造成損壞等嚴重故障。所以,機應放置在清潔的環境中並采取相應的防塵措施。除塵時應在停機狀態下利用電吹風冷吹或吸塵器吸的方式進行,不要經常拆機除塵。

 三是防寒

 在氣溫較低的冬、春季,如將機放置在門口、窗口等迎風處必然會使機受到寒冷刺激。這樣就會使機因“感冒”而不能正常使用並加速元件老化而折壽。

 四是防熱

 機既怕寒又怕熱。最好放置在陰涼通風處,不宜受陽光直射和靠近爐灶、取暖器等熱源。不要把機放在功放、穩壓器上面,也要避免置於地毯、沙發和床墊等處,以免阻礙機子散熱。

 五是防潮

 受潮容易使光學鏡頭模糊,導致激光束不能正常拾取信號。當氣候潮濕或天氣冷熱驟變時,會使機內產生露滴或霧氣,如果使用應先讓機通電預熱幾分鍾,然後再放置碟片播放。平時在機子周圍應保持乾爽,遇潮濕天氣如梅雨季節應經常開機以驅除濕氣。如果機內經常潮濕,久而久之,就會使部件生鏽甚至整機失效。

 機常見故障的處理

 1.開機後不能正常播放

 1)碟片髒。可用清潔劑或用軟棉布沾純淨蒸餾水擦拭清洗碟片,乾淨後再試用。

 機內碟片重疊、卡住或滑出槽外。應打開機殼擺正碟片或取出多余碟片。

 3)環境溫度低而失常,可以邊加熱邊試機,待正常時立即停止加熱。

 4)激光頭上有異物。可用機專用清潔劑清潔,或打開機殼,用軟棉布沾少許純淨蒸餾水輕拭激光頭,操作時要特別小心,必要時可請專業人員維修。

 2.播放中突然失控

 1)遙控器的按鍵沒有複位或遙控器電池失效。檢查遙控器按鍵或更換遙控器電池。

 機內溫度過高。開機時間太長或環境溫度高造成。這時應停機降溫後再重新開機,必要時用風扇降溫。

 3.播放中突然停機

 1)電源插座與插頭接觸不良或停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誤按了關機鍵。應重新開機。

 3)工作在播放定時狀態。重新開機,取消播放定時。

 影碟機的選購

 注意能否大小碟(LD和)容,並注意是音碟機或多碟(一般是三碟)機。單碟機比較經濟,但多碟機比較方便。兼容機價格稍貴。

 1)注意是否帶雙話筒卡拉OK功能和數碼混響數字回聲,變調(語言、聲調變換),消原器(多級消聲)功能,具備視、聽、唱三位一體、方便實用各項功能的較好。

 看其是否有檢索節目單功能。這項功能是區分改裝機和一體機的主要標志。有此功能的機,均采用最新的標準,可直接在熒光屏上顯示節目單,並可兼容CDG、CD-DA、CD-1,是目前功能最全的機型。

 3)檢查是否有功能。是的縮寫。有此功能的機器在播放2.0版本影碟時,可以不用電腦實現人機對話,並可插入高分辨率的靜止圖像和在普通CD機中欣賞音樂。功能是機性能等級的重要標志。

 4)檢查是否有製式選擇功能。如果有此功能,無論手動還是自動,就可在PAL製式電視機播放製式的片子;否則,因製式不同,播放時圖像會變窄。因此,這也是選購最基本的條件。

 檢查是否有帶S端子輸出。大屏幕彩色電視機需要有帶S端子的機,其高清晰度的特點才會表現出來。

 6)注意性能價格比。國外名牌產品性能一般較可靠,但價格比國內同檔次產品貴得多;國內有些產品質量、功能、圖像、音質均不錯,特別是糾錯能力,回放-10舊片能力都較強,例如安徽萬燕CDK?320,深圳先科-10等等,價格比國外同檔次產品便宜得多,選購時均應考慮。

 7)要特別注意機型。不論是進口機或是國產的機,均應選擇版規格生產的機型,因為按2.0牌規格生產的影碟機,性能比按1.0版和1.1牌規格生產的影碟機要優越得多。

 8)要注意產品產地和製造廠家。 如是進口機,要有商檢同查說明或證明;如是國產機,要有產品合格證,確認其為正規產品。從外觀看,正規產品設計高雅,工藝精良,說明書印製精致、清晰;廠名、廠址、維修網點均介紹得清楚明確。

 9)要詳細查閱說明書。了解影碟機的技術指標和各種功能。除將上述功能與說明書進行實際操作核對之外,還應注意試用多軌選曲、重播和記憶、程式預校、無線遙控。顯示節目單和高清晰度定格畫面是PEG-1標準2.0版機應有的也是必查的性能。如果上述各項要求均能滿足,則表明其性能優良。但是,有的影碟機功能多達15種以上,並有單碟、三碟、五碟甚至七碟之分,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要求進行選擇。

 有一種按PEG-2標準試製的DVD系列產品,同樣使用直徑光碟,單面能錄製130分鍾以上的影視節目,清晰度比、LD高,但技術可行性和價格目前均未達到適當要求,應予注意。

 最後是防劣質碟片。它們會使激光器件超負荷工作,不僅會縮短激光器件壽命而全極易損壞激光器件,結果是得不償失。

 首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