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上空陰雲密布,但千裡之外的京師,氣氛卻一點點熱烈了起來,好消息接二連三。先是山海關之圍徹底化解,接著是兩位在遼西的重臣“死而複生”。很快還有更加令人振奮的消息隨著一路向南疾馳的快馬回到了京師。
“孫閣老已經可以久坐處理公事,每次外出只需由家丁以木輪小車推著,便可行動如常,閣老的身子眼下瞅著竟是一日日的好轉起來了。”
“可當真?”
大明天子朱由檢的聲音都有點激動,一個將死的重臣,風疾之下居然又一點點的好轉,這除了可以用奇跡解釋以外,還可以說是大明命不當絕,自有上天庇護。
“恭喜聖上,賀喜聖上,聖上福德澤被蒼生,天佑我大明!”
文華殿上的幾位重臣紛紛跪倒慶賀,這種兆頭對人心的鼓舞不可估量,而大明天子朱由檢顯然是要在這絕好的兆頭上大做文章的。
“回萬歲,據派去的太醫說,孫閣老就是脫離開木輪車,恢復行走也不是問題,只要假以時日……”
報訊的文官是遼西的一個小小知縣,已他這種級別別說跨進文華殿裡,就連在殿門外跪著的資格都沒有,如今皇帝格外開恩,讓他進殿回話,不能不說是破天之恩,激動之下強抑製住胸膛裡翻騰的熱血。
“還能走了?好好好,孫閣老身體大好,是朝廷之福,也是內閣之福啊。”朱由檢說這話的檔口似有意無意的瞥了一眼,張四知雖然看起來好像眼睛看向地面,可余光卻時時刻刻的留意著皇帝,皇帝的目光在他身上一掃而過,立時便覺得汗毛直立,一種莫名的預感登時彌漫在心頭。
“好了,都散了吧,朕也乏了,有事來日再議!”
“聖上,臣有本奏!”
“哦?老師但說就是!”
朱由檢對張四知的態度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別人可能感覺不出來,但是張四知本人卻能清晰的感受到那目光背後的攝人心魄,徹骨的寒冷。但現在已經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換句話說他一旦後退半步,可能就會跌落於萬丈深淵。放眼崇禎朝的閣臣首輔們,有幾個得了善終的,不是貶官便是被賜死,他張四知還沒達到畢生之目標,如何甘心就束手待斃。
“聖上,孫閣老本就總督薊遼,既然身體已然康復無礙,臣建議回復孫閣老總督薊遼的差事,如此山海關防線便無憂矣!”
“哦?老師的建議是再給孫閣老身上再加付擔子?”
“老臣,老臣正是此意!”
張四知連聲承認,而丹墀之上傳下來的聲音卻陡然提高了調門。“孫閣老是個病人!你們要給病人的身上再加加擔子?”朱由檢抬手指著丹墀下的重臣們,“你們,你們呢?你們一個個肢體健全,能走能跳,能不能多為朕分分憂?不要總是在那裡動動嘴,內閣是要你們拿出實實在在的辦法來的!”
“張四知,薛國觀,你們兩個平日裡能言善道,胸中定是溝壑不淺,朕覺得也應該給你加加擔子了,你們不是總說能者多勞,忠君之事麽?今兒就讓朕看看你們是如何忠君之事的!”
“遼西數九寒天,一到冬天連汗毛都能動斷了,孫閣老年歲大了,好不易在山海關力挽狂瀾,這身子骨沒有累垮,好了。你們怎麽著,是要再把孫閣老累垮嗎?”
大明天子朱由檢在禦座上一頓支持責罵,丹墀下的幾位重臣見狀趕忙都紛紛跪倒在地,口稱有罪。跪在一旁進京送信的七品文官,被眼前這陣仗嚇的渾身是冷汗,心道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如果有得選他再也不想上這文華殿來,遭這份罪了!
老臣們的磕頭認錯並沒有讓這位大明天子的火氣減小,反而更有中燒的意思。
“內閣的幾位閣臣,你們都推舉推舉,看看誰去遼西將孫閣老替回來合適。”
朱由檢隨時花如此說,可一雙眼睛卻一直徘徊在張四知與薛國觀身上,張四知跪在地上都能決出身上似針扎過一般,冷汗順著額頭,順著後背,如雨一樣。他終於再無法沉默,膝行向前幾步。
“啟奏聖上,老臣雖愚鈍,卻有一顆對皇上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就算讓老臣將這把老骨頭都扔在遼西也心甘情願,求仁得仁。可老臣只怕生疏於兵事,到時誤了皇上的重托,壞了朝廷的大計便萬死難贖其罪了!”
言下之意自然是,他張四知不通兵事,你要派了自己去也不是不可以,但難保不會壞了朝廷大事。朱由檢如何聽不出張四知話中的釘子,不急反笑道:“老師一片衷心自然是不容置疑,只是老師也太過自謙了,堂堂內閣大學士,領班整個內閣,若說自己愚鈍,豈非是說這滿殿的閣臣們都是些愚鈍無能,草包飯袋之輩?”
朱由檢話說的刻薄,無所顧忌,殿上跪著的閣臣們臉色變的如殺豬一般,皇帝如此言語侮辱臣下,還是頭一遭遇到。眾人心中都大罵張四知只顧著撇清自己,將大夥都連累了,但畢竟沒一個人敢當眾指責出來。
“聖上臣有本啟奏!”
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范複粹也加入了與皇帝奏對之中。
“說吧,有什麽建言都說給朕聽聽!”
朱由檢似乎對這個一向耿介的范複粹感官不壞,語氣居然也緩和了下來。
“張閣老年老體衰,又未曾參與過兵事,的確不是總督薊遼的最佳人選。臣建議,最合適的人選可在兩人之中決出!”
范複粹所言不虛,朱由檢開始那麽說不過是氣張四知拿國事當兒戲,心中想的只有自己,他已經開始考慮如何才能名正言順,又不會有損自己尊師重道名聲,將這老家夥攆出內閣去。
“在兩人之中決出?哪兩個人!”
范複粹朗聲道:“一為四邊總督洪承疇,二為寧遠巡撫孫鉁!”
這兩個人選讓朱由檢雙目頓時一亮,范複粹說的沒錯,這兩個人不知比張四知合適了多少倍。
“范卿,你覺得洪承疇與孫鉁誰更合適主持遼西防務呢?”朱由檢一事不煩二主,直接動問,讓范複粹指出最合適的人選來。
“臣認為,寧遠巡撫孫鉁要更合適一些。”
范複粹說孫鉁合適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則孫鉁身為孫承宗的次子,多年來一直隨時左右,不說盡得其真傳,也當學了個八成有余,而從他此番在遼西一番作為表現來看也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力戰不敵之下竟然還能死中得活,並在敵後與韃子周旋,便更加嫩能可貴。二則,孫鉁比洪承疇更加具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在遼西的時間比洪承疇更長,對各個將領的熟悉程度也遠勝於洪承疇。三則,孫鉁的這則優勢卻是完完全全繼承自孫承宗,遼西的世家武將多事孫承宗老部下,有些甚至在天啟朝時便開始追隨孫承宗。孫鉁自可攜乃父之余威、余恩提調諸將。
文華殿上鴉雀無聲,竟然沒有人出言附和,沉默便等於無聲的抗議。但朱由檢很滿意,孫鉁這個人選的建議上,范複粹幾乎與他不謀而合。但朱由檢卻並沒有急於表態,而是環顧當場。
“諸位閣臣還有沒有什麽不同的意見?說說!”
朱由檢本意就是問一問,大臣們再沉默不語,便當他們都默認了,如此孫鉁代替孫承宗督遼便順理成章,而孫承宗便可以返回京師,看看到時還有誰能攔住他的決定。
豈料話音剛落,一直默不作聲的戶部尚書李侍問居然出來說話了。這可出所有人意料之外,老頭子一向是好好先生,誰都不得罪,除了對那個曾經圍了他家的李信多有怨念以外,是從來不輕易招風惹雨的,今兒如何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聖上,臣覺得洪承疇督遼比孫鉁更合適,因為臣覺得孫鉁更適合去辦另外一項難解之大事!”
眾位閣臣的眉頭無端便跳了兩下,李侍問如此說肯定不是無的放矢,那麽孫鉁合適去辦哪件大事呢?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凝神聽著,生怕漏了一字一句。
“說吧,說出來,只要有道理,朕便準了也未嘗不可!”
“聖上可還記得前幾日小朝會言及的江南織造局勾結市舶司貪汙絲綢百萬匹的那樁案子?”
“哦?李卿的意思是,由孫鉁巡按江南,查辦此案?”
誰知李侍問卻搖搖頭,朱由檢有些不高興,既然不是讓孫鉁巡按江南查辦此案,那麽提這樁貪汙絲綢的案子,不是在戲耍朕麽?臉上當時就沉了下來。
“聖上,臣建議,由孫鉁出任南直隸巡撫,綏靖地方,一並徹查此案!”
此言一出舉殿嘩然!為何?南直隸與北直隸俱是直屬中央六部管轄,頭上本沒有最高地方官,如今李侍問建議由孫鉁出任南直隸巡撫,那麽這個巡撫之的地位之重要便可想而知。
誰知朱由檢卻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