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三衛軍的勤王援兵趕到之前。京師竟面臨著內外兩重威脅。一則是來自關外的建奴。二則是由陝西急吼吼北上的沈王大軍。
在見到周皇后以前。李信便已經有了計較。因此面對垂詢時便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殿下勿憂。北京城高池深建奴若想破城實屬做夢。至於沈王的北上之兵。也大可不必擔憂。讓他們來便是。”
周皇后吃驚的張大了眼睛。不知李信如何作此回答。心中疑慮紛紛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沈王狼子野心。不可不防。”范複粹對沈王的北上也甚感憂慮。周皇后不便當眾提及。他便說了出來。果然。周皇后對范複粹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李信卻又道:“狼子野心又有何懼。沈王能行軍如此神速。一定是輕兵簡從。糧草定然要依賴沿途地方。只要並不掐緊沈王軍糧草的脖子。這些人還能翻上天去。”
“原來如此。”
周皇后如釋重負般抬起了保養得當的右手。輕輕拍著起伏的胸脯。長長舒了一口氣。她還道李信在出餿主意。卻不想。最關鍵的繩索還是盡握在朝廷手中。就算沈王的兵北上又如何。只要控制住他們的糧草。便等於掐住了這些豺狗的命脈。只要不讓豺狗們進北京城。難不成這些人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攻城。
要知道內閣大學士。鎮虜侯李信可是以善守而聞名於天下的。如此種種。周皇后的心神終於穩定下來。心中也隱隱有了底氣。吩咐身邊的宦官提筆擬旨。她說一句。宦官便寫一句。
片刻功夫。一道褒獎沈王的聖旨便已經寫就。
議完了沈王的危機。眼下城外漸次出現的清兵韃子變成了首要解決的問題。
對此。周皇后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信任。隻輕描淡寫的說了句。
“守城之事。由鎮虜侯決斷便是。”
然後便以太子乏了為由。將一眾閣臣打發出去。抓緊時間各行其是。現在是非常之時。沒有人比宰輔們更忙。范複粹已經三日三夜沒回過家。困了累了便在內閣大堂的暖炕上小睡一會。稍稍養足了精神。便立刻起來處置公文。
現在天子朱由檢病倒了。周皇后雖然進退有據。表現不錯。但終究是個沒有執政經驗的女人。面對如此強敵。也慌了手腳。他身為朱由檢一手提拔起來的宰輔。自然要鞠躬盡瘁。幫這孤兒寡母渡過難關。
其余的幾位閣臣雖然不至於像范複粹這般拚命。也都比平日裡要緊張了許多。就連素來喜歡不問庶務的首輔周延儒都時時在文華殿與內閣大堂間頻繁走動。上傳下達。
范複粹鄙夷的看著周延儒那副做作的忙碌背影。朝廷危亡時刻。身為首輔卻不敢將重擔一肩挑下來。隻想著趨利避害。這種人留在朝廷愈久。危害便愈大愈深遠。
但很快。他又歎息一聲。想要將此人趕出京師又談何容易。
“閣老。鎮虜侯調兵了。各門換防。似乎要有大動作。”
范複粹眉頭跳了兩下。
且不說李信做了什麽。僅僅調兵二字聽在耳朵裡。他就有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覺。讓李信這個馬賊出身的邊將重臣掌握京師之兵。究竟是福是禍。
但至少還有一點讓范複粹還算放心。據說這個京營總兵顧平虜以前曾是李信的部將。後來叛出三衛軍又投到了周延儒的門下。這才讓他謀到了經營總兵的差事。
這些粗人出身的五人最重視部下的忠誠度。顧平虜如此背叛李信。想必此時與李信。也一定有著難以彌合的鴻溝。
……
“末將請率甲兵三千。出城將韃子前鋒消滅掉。”
顧平虜聲聲請戰。李信卻斷然搖頭。
“以為你麾下帶的還是三衛軍。這些京營的老爺們。若憑借堅城或可一戰。若是貿然出城。萬一敗了。士氣必然重挫。”
顧平虜自領兵以來。每每都是殺伐最狠的。對建奴清兵也沒有半分畏懼之心。聽了李信的話以後。不禁悻悻然。
他並非是對京營的訓練不上心。如果按照三衛軍的方式改製也不是不能。但京營上下畢竟牽扯甚多。如果改製必然會得罪一大幫人。而被孤立起來。周延儒又不是個能頂住壓力。肯承擔責任的人。所以整頓京營。革新兵製。說起來輕松。若實施簡直是難上加難。
顧平虜壓低了聲音:“不知三衛軍何時可到北京。到那時。北京、南京盡在掌握。鎮虜侯……”
看到李信的臉突然間沉了下來。顧平虜的後半段話就咽了回去。這幾日身在朝鮮的米琰與他頻繁通信。言談間已經隱隱露出了一些苗頭。這讓蟄伏多年的他立時就渾身熱血沸騰。激動的難以自製。
其實。早在朝廷的中使從北京出發之時。大船隊便已經由朝鮮漢江口出發。 載著一萬新軍精銳直奔大明天津衛而來。若掐算時間。大軍登陸也就在近日子夜或明早日出了。
李信對清兵的進兵速度稍有驚訝。如果按照計算。此時出現在北京城下的八旗兵至少也要有上萬人。如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日。居然還是三千人。
天亮以後。消息傳來。李信已經一眾京營軍官們這才恍然。
竟是沈王大軍已經連夜進抵昌平。並在居庸關外與滿清大軍進行了整整一夜的血戰。日出之前成功的擊退了八旗兵連續數次強攻。陸續到北京城下的八旗兵大部分都被立即調到了居庸關。是以北京城下僅僅只有三千疑兵。
清軍這次本是打算以騎兵偷襲居庸關。卻不想偷襲戰打成了一場激烈的強攻。這些突然出現的明軍和以往遇到的邊軍不同。雖然和普通明軍的作戰方式一般。但戰鬥意志卻遠非普通明軍可比。竟然能在野戰中與八旗兵力敵。
顧平虜得知這個消息後。不禁暗暗感慨。究竟是沈王軍戰鬥力強悍。還是清兵韃子的戰鬥力下降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