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賊》第351章 李信北上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漏屋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遇打頭風。兩件事都是頂頂棘手,糧食是百姓的天,萬萬不能忽視,而軍隊又是李信賴以生存的根基,更是馬虎不得。這兩樁事都是近憂,都迫在眉睫的需要他拿出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
  “商社的糧食還有多少?必要時可以拿出來應急,總應當能挺過這一段艱難時期。”
  黃勝由宣府得到了不少未燒毀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都存留在鎮虜衛,萬一太原危機可以拿出來賑濟災民,穩住局面。但這個建議立即就遭到了太原知府田複珍的堅決反對。
  “太原用糧大體分為三部分,一為軍二為民三為宗室,其中宗室歲入足夠自給自足無需地方負擔,重點在軍與民,難點也在軍與民。”
  田複珍停頓了一下,整理了腦中的思路又繼續道:“商社畢竟是私產,又與大將軍密不可分,若是由商社取代官府放糧,恐朝廷上有所猜忌……”
  話到此處不必再明說,明朝本來就猜忌武將,而武將又出私產來往軍中百姓賣好,到時候被朝中別有用心之人抓住了把柄,可就被動之極了。
  “若以陝西布政使司的名義來促成此事呢?”
  一向在這種民生大事中不甚發言表態的郭師爺卻道:“大將軍認為有幾成把握可以說服幾大商社的股東們同意此事?”
  由春入夏之際,邊牆外的蒙古韃子肆虐嚴重,商社財貨屢屢被劫,損失頗為不小,而宣府得到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人,包括黃勝都希望高價發賣給同樣缺糧的滿清韃子,好狠狠的賺上一比。
  若是按照李信所言,商社名利皆無,明顯不符合商人逐利的原則,想必此事的阻力不會小了。這一番問的李信內心之中有幾分糾結,沉下心去,準備想一個更為穩妥的辦法,將這批糧食用之於太原府的百姓。
  高時明卻嘿嘿笑道:“想來是李將軍習慣了任何事情都獨自解決,別忘了你的身後邊還站著朝廷,有萬歲做堅實的後盾呢…”
  “難道還真要指望朝廷?”
  下半句李信卻沒說出來,若朝廷真能指望上,陝西、河南連年的旱災又怎麽可能死那麽多人,又怎麽可能有數十萬的百姓造反成為了禍亂天下的流賊呢?
  “不試試又如何知道?”
  高時明似笑非笑。田複珍同意這個意見,“的確應當上報朝廷,咱們接過來的爛攤子能有幾日的局面已經是十分不易,而太原府又養活了幾乎半個山西的百姓,朝廷沒有理由對眼看就要發生的災禍坐視不理。”
  這等質疑朝廷之言,擱在以往,田複珍不會當眾說出來,但經歷了幾次三番的人生起伏之後,他已經看透了朝廷上下的做派,恐怕就算上書了朝廷,紫禁城中的皇帝就算想重視恐怕也要力不從心。不過,有棗沒棗都要打上一竿子,萬一能捅下來個大大的驚喜呢?所以,他十分同意高時明的意見。
  “至於派去朝中的使者,有一個人倒是絕佳的人選?”
  “誰?”李信下意識的問道,與高時明異口同聲。
  “宋顯禮…”
  李信當即便想了起來,正是審理盧金吉孽種盧兆林奸殺廚娘紅姑一案的那個堂官,此人的原則性和責任感還真就適合進京據理力爭的角色。
  向朝廷上書請救濟的方案定下以後,李信仔細過問了一下南方的戰事,春末夏初突然複燃的張李流賊竟然在楊嗣昌統攬全局的打擊之下迅速的又萎縮下去了。
  這其中有兩個人脫穎而出,一個是左良玉,另一個人則讓李信吃驚不已,竟然是他的堂兄李用。
  左良玉得了沈王的兵馬一路殺進潼關,追著張獻忠進了四川,一路斬殺流賊無算。而李信的堂兄李用本來是率北鎮副司往山西去的,結果誤打誤撞一路殺過了黃河,一路上集結了一大批明軍潰兵,分別在開封府的陳留與郾城打了兩個決定性的勝仗,由此得到了坐鎮開封城中楊嗣昌則的賞識,任用他領兵一路追著李自成再次進入了湖北大山之中。
  這讓李信心中升起了一絲奇怪的感覺,一時間對這位自己從未謀面過的堂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當田複珍得知此事之後,卻鄭而重之的警告李信,這件事對他有百害而無一利…
  李信奇道:“府尊莫要危言聳聽,本帥堂兄立功受賞焉能是壞事?”就算退一萬步,有了李用與“他”好歹也是血脈相連,是政治上天然的盟友,他立功受賞取得朝中的立足根基,於兩人之間可是個互利互惠的局面。
  田複珍一盆冷水繼續潑下。
  “以大帥堂兄的功勞,相信很快就會有一門兩大帥的佳話,田某還要恭賀一聲呢…”
  此話表面上是道賀,可入了李信二中卻變了味道,他猛然間醒悟。如果有了更為聽話,而資歷更淺,又與自己同樣擅長作戰的人出現,那麽自己的唯一性,與不可替代的優勢將在朝中失去。
  而由於出身和諸多巧合的因素,李信又在朝廷上名聲極為不好,文武百官中的人緣口碑更是差到了極致。這種突然冒出的想法讓李信驚出了一身的冷汗,再聯想到此前得到的密報,複任以後的宣大總督洪承疇正在謀求將三衛軍留守在宣府的步戰營、騎兵營納入其麾下,一種前所未有過的,來自內部的危機感籠罩在了李信的心頭。
  “相信大將軍與新樂郡主大婚的日子也快不遠了…”
  田複珍又補了一句,李信當然明白與新樂郡主大婚意味著什麽。
  “大將軍若不早做籌謀,恐怕危機重重,又是一場血雨腥風啊…”
  說實話,這些連綿不絕的來自內部的威脅讓李信不勝其煩,有血緣關系的李用屢戰屢勝,因公受賞是情理之中的,他當然不會蠢到與李信為敵。可常言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利用兩人關系大做文章的人朝中絕不會少。
  但隨即,李信又啞然失笑。
  “你我是否太過杞人憂天?”
  田複珍不置可否,他的前半生本就在這種爾虞我詐中過來的,而且於複雜而又險惡的鬥爭中落敗,最終由堂堂正四品的高官被貶斥到北地邊牆做了一名區區小吏。
  所以,沒有人更能比他了解官場鬥爭中的險惡,如李信這等人物想要立足便更是不易,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次日,李信作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決定,他準備北上三衛,檢閱慰問駐守於邊牆內外的大明邊軍。
  三衛所轄的鎮虜衛、陽和衛、高山衛原本隸屬於大同鎮,歸大同總兵王樸管轄。但大明天子朱由檢發揮了他的空前絕後的創造力,硬生生的弄出了一個三衛總兵來,而李信在就任山西鎮總兵官以後仍舊兼任著三衛總兵。也就是說,他的轄區也包含著從新平堡到陽和口一段漫長的邊牆。
  田複珍明白,李信最終還是認可了自己所暗示的危機之說,與其蹲在太原府等著別人帶著麻煩打上門來,不如主動出擊穩固自身的根基。可以說,李信的處置方式很對他的脾氣秉性,此人雖然是粗人一個,但行事間卻少了許多官場常見的虛偽與陰險,若說與那些政爭高手相比,風格迥異,卻每每後來居上,讓那些與之做對之人狼狽不堪。
  比如那張四知、劉宇亮、楊嗣昌之流,打擊政敵的行事作風無非是下絆子做小動作,挖坑逼你跳。而李信應對起來雖然頗為被動,卻往往都是於明眼處,以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辦法,使之狡詐手段一個個流產,這也許就是陰謀與陽謀的較量吧。
  李信北上的極為低調,太原城則交給了田複珍與郭丙煥,田複珍負責太原府上下全局,憲兵營在此期間則歸其直接調遣。而郭師爺郭丙煥則負責太原府內外的商社全局工作, 自然不能將他也帶了走。更何況北邊有經營邊地的黃勝在,當可成為李信的一大助力。
  李信和準備往京師而去的宋顯禮幾乎是同一時間出了太原城,只不過方向不同而已,李信出了太原以後直往北而去,而宋顯禮則往東走,準備由井陘進入北直隸,再北上前往京師。
  ……
  宣府,戰地服務隊在新一任宣大總督洪承疇到來以後,得到了超高規格的待遇,他們之中尤其是米琰一路在宣府大戰中的表現太過耀眼。他們這些人雖然是因為在陪審團中做了偽證而被發配,但在官方的說法中他們完全是投筆從戎,為朝廷效力的典范。
  如此忠勇雙全由讀書人組成的一支奇葩隊伍自然格外得同是文人出身的洪承疇看重,甚至還親自接見了戰地服務隊推舉的首領呂惠中。當洪承疇得知呂惠中竟然還是山西按察使呂四臻的兒子時,則更是刮目相看了,並一力保證,將向朝廷為他們請功,要讓他們的功績直達天聽。
  而這種讀書人集體投筆從戎又立有大功的事件,的確會讓朝廷上下的低迷士氣為之一振,更為重要的是,當今天子朱由檢得知此事之後竟然興奮的一夜未眠。
  呂惠中由於被發配邊牆而前途堪憂的沮喪在得到洪承疇的接見之後一掃而空,但身為此次張家口阻擊戰首功的米琰卻對呂惠中不以為然。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