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在院子裡,回廓上涼風習習,風中帶著山中特有的林木的清香。大妞走著走著居然有感而發:“姐,這裡倒象咱們以前的家。”
是有點兒象。
他們以前住的地方也靠山,用詩意點兒的形容,那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推開窗子就可以看見屋後的鬱鬱青山,在夏天的時候,雲被風吹得飄忽不定,投下的陰影就象奔馬一樣疾速的從山巔掠過。陰雨的天氣裡,濃鬱的霧氣就象巨大的紗幕,把整座山遮蓋得嚴嚴實實。
那時候的日子過得特別簡單,也很快活。
“現在也有現在的好,見到很多以前沒見過的事情,還吃到很多沒吃到的東西。”
大妞點頭:“其實我也知道,咱們家再好,也不可能在家住一輩子,早晚青姐你和我都要出嫁的,到時候還不是一樣要離開老地方。就是現在一做夢,就還想家。晚上有時候醒過來,一時間不知道自己睡在哪兒……”
這種感覺阿青也有。
不過她是在剛穿越的時候,這種感觸特別深刻。穿越之初的那兩三年,她幾乎每天醒來的時候都要經歷一個從迷惘到清醒的過程,然後不免的也會感到失落和茫然。
突然到了異地他鄉的那種惶然,沒誰比她更明白了。
“那邊是什麽地方啊?是佛塔嗎?”大妞指著東南角的一座閣子。因為有層層的林木遮掩,那閣子看起來就象建在綠葉之上,半新不舊,看起來格外清幽。
“不是的,佛塔不是這樣的。”阿青順口問跟著她們的那個小丫頭:“請問那兒是什麽地方?”
“哦,那是我們庵主住的地方。”
雖然這位庵主從頭到尾面都沒露,可是從院子的格局,素齋與清茶的品質,也看得出來這是個非常有氣質的人。臨走的時候,那位接待她們的楊媽媽還拿出兩個蜀漆雕蓮花的禮盒來,分送給孫夫人和吳嬸。回去的路上大妞就忍不住把禮盒打開來看了,盒子分做兩層,一層是是各式素點,只看賣相,聞其香氣,已經讓人歎為觀止了,想必吃起來的美味絕也不會比色相遜色。下面一層則是兩小盒茶葉,一盒也就是二兩的份量。茶葉盒蓋上用貝殼拚成花朵盛放的圖案,黑白交映,雖然全是素色,卻讓人一瞬間象是看到了繁華似錦的繽紛。
“這盒子真好看。”
吳嬸笑著說:“以前聽人家說,買櫝還珠什麽的,還覺得奇怪。要是那盒子都做成這樣,那也怪不得人光看中盒子了。這個你們姐妹倆一人一盒吧。”
大妞搖頭:“不用了,看著怪細巧的,我怕我一不小心給摔了碰了,還是讓青姐收著吧。”
阿青有些不安:“娘,咱們沒給香油錢,卻吃了人家的飯,還收這樣貴重的禮物……”
吳嬸也想到這事,不過她們過去是孫夫人帶著去的,這素齋和禮物也都是對方看著孫夫人的面子才給予的待遇。既然孫夫人沒說有什麽不妥,那收下來應該也沒關系。
這一次進香可以說是皆大歡喜,孫夫人和吳嬸都求得了好簽,了卻了心事。阿青她們吃了一頓美味,又得了這樣精致的饋贈。回來之後,那盒點心阿青留下幾個研究做法,剩下的被大妞和小山二一添作五給分了個乾淨。這點心樣子是很精致,但是糖和油放的並不多,口味清淡,並不受小山青睞。他嘗了兩個之後,覺得太寡淡不怎麽合口,索性全都塞給大妞了。大妞舍不得一下子都吃完,又抱來和阿青共享。
阿青研究了一通點心,做法並不繁瑣,但對方的用料都是最上乘的,自己就算試著仿做,大概也做不出這個味道來。她又拿起一邊的茶葉盒在手裡把玩,一翻,看見盒子底下有個圓圓的印記。
阿青把它湊近了看,應該是個字,但是九曲八彎,她認不得是個什麽字。
這年頭對字體的標準並不統一,除非官面公文,科舉應試,其他的時候,文人們的字體簡直是興之所至,隨意發揮,更有不少外人根本不解其意的自創字。
茶葉盒底的這個字,看起來象個家族徽記。
阿青對這個不關心,不過這更證了那位庵主的身份非富即貴。
京城的暑天特別難熬,吳家雖然靠河很近,但白日裡也不見得能涼爽多少。大妞怕熱,可是桃花要幫她打扇扇涼,她又堅持不願意,自己拿把小蒲扇整天撲扇撲扇,看她那急不可耐的樣子,只怕是越扇越熱。
阿青倒還好,就是飯量減了,人也清減了一些。另外針線做得少了,天實在太熱,拿起針線手要出汗打滑。寫字倒還在寫,只是得趁早上天氣還算涼爽,汗出的不多的時候寫。
吳叔的事情是有眉目了,孫重延果然落力幫忙, 給吳叔謀了一個巡檢之職。小山一聽這消息激動的兩眼放光,趕緊打聽:“是幾品?”
吳嬸笑著說:“是正八品呢。”
呃……
小山臉上明晃晃的流露出期望落空的尷尬:“才八品啊……”
吳嬸又好氣又好笑:“怎麽著?你還看不起這官兒小?”
小山趕緊搖頭:“不是不是。那我爹幾時上任?是不是得穿盔披甲?有沒有兵器?”
這些吳嬸知道的也不詳細,小山又問個不停,惹得她更不耐煩:“去去,別在這兒給我添亂了。”
小山抱頭鼠竄。
他記得以前在鎮上的時候,鎮上好象也有巡檢,可是那些巡兵穿的破破爛爛,拿著長杆,除了亂吆喝沒旁的本事,更談不上什麽威風。
爹這個巡檢的差事,多半也不風光。
阿青就比他了解行情了,其實她之前也不懂這方面的事,還是在孫家聽說了一些。吳叔這個巡檢不是街上那種普通的巡街兵丁,是直接統屬於京城巡檢司,手下統領的是應該是禁軍。雖然官職說起來不高,但這是個很好的起步。
在京城要謀一個散官並不難,但要謀一個實職事官可就不容易了。吳叔有了差事做,吳嬸又打算盤下個鋪子打點補貼家用。聽說張伯的藥鋪也有眉目了。
他們兩家,算是正式在京城扎下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