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混在三國當仙師》第74章 發展順利
  ps:感謝‘鄭氏異族’兄弟31888起點幣的厚賞,成為本書護法大人,嗯今日兩更,答謝支持,另外請求大家的推薦票支持,沒有收藏的書友還請收藏吧,糖人需要大家的支持,本書的創作也需要大家的支持,有什麽想法建議,可以和糖人說,之後會建立一個群,大家可以加入討論,拜謝!

  新老帶動,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民進入東萊郡之中,隨後在一系列的安排之下,成為張旭領地的子民,以及普通信徒,沒有絲毫的例外,而張旭的信徒數量便是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快速的增長起來。

  畢竟每天都有三萬的流民進入啊,這三萬流民在給了肉粥,以及進行了清理身體之後,一個個的最起碼都是成為了普通信徒。

  只有經過了那種顛沛流離、流離失所之後,才是更加明白吃飽飯可以做人的珍貴,因此每一個流民,只要有了飽飯吃,加上穿上了新衣服,有了做人的可能,他們就足以付出他們的所有,來維持這種狀態,而這種內心的激動,靈魂深處的感激,自然是讓得他們快速的跳過淺信徒、一般信徒,達到普通信徒的階段,甚至是有些人可以達到忠實信徒的地步!

  也就是因為每天湧入少則一萬多流民,多則三萬多流民,讓得東萊郡的人口,以及張旭的信徒都是在不斷的增多。

  而東萊郡的開發速度,也是越發的加快起來,畢竟這種軍事管理策略,雖然極為的死板,不夠靈活,但是卻是目前階段最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新的流民剛剛進入,剛剛吃飽飯,休息一會兒,立刻就投入到了工作之。

  東萊郡是不會養閑人的,可以給所有人吃飽飯,敞開了供應,但是前提條件是,必須要勞動,以及對張旭擁有足夠的信仰。

  信仰這一塊兒,不用多說,極為的順利,而勞動這一塊,就必須要自己努力的乾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計,而這些活計,都是通過一步一步的驗證,從而的出來的,比如剛開始的洗衣服做飯這樣的活計,就是小孩子,都是可以完成,畢竟這只要有足夠的耐心,那麽總是可以完成的。

  之後的一步一步活計,也都是通過了充分的驗證,這樣一來,十天,只是短短的十天之後,已經是有著一批批表現出眾的流民,可以取得分戶的資格,從而進行開荒種田工作,而這無疑是表明他們已經是徹底的融入進入了東萊郡之中!

  田地是一個人的根本,在古代田地的重要性,比之人們想象之中的更加重要,古代所說的良家子,就是有著農田的百姓,他們才是維護政權最為重要的力量,而這也是張旭的信徒根基,畢竟只有分了戶口,有了田地,那麽才算是符合他香火信仰之道的穩固信徒,之前的流民雖然有著信仰,但是也就僅僅是信仰而已,無法提供最為重要的香火之力!

  香火和信仰相互融合,這才是真正的香火信仰之道,也是張旭修煉的根基所在!

  “仙師大人,現在第一批大約五萬流民,已經徹底的融入東萊郡之中,分戶一萬戶,每戶兩個壯勞力,現在已經安排他們去耕種去了!”

  張旭叫來了步武前來,詢問各方面事宜,最為關心的就是這些流民分戶的事情,這方面的事情步武這個綜合副主管,是最為了解的,現在一下子就說了個明白。

  “很好,我東萊郡又是多了一萬戶穩定人口了,本座極為滿意,若是沒錯的話,現在我東萊郡已經有了七萬四千戶的人丁,是否?”

  張旭微微點頭笑了一下,隨後問道。

  “沒有錯!”

  步武拱拱手,恭敬的說道。

  “那麽,李明,現在耕種的戶口有多少,開墾種植了多少農田?”

  這個問題才是張旭關心的重點,在任何時候,田地的耕作,都是最為重要的。

  “啟稟仙師大人,在適合開墾,靠近水源之地,可以修建水渠完成灌溉的地方,現在經過了十天的努力,總共已經是有了三百四十五萬三千兩百畝完成了開墾種植,距離仙師大人規定的五百萬畝耕地,還有一百五十余萬畝,這一萬勞動力按照計劃,都是安排進入了開墾種植的工作,如此一來,預計最多有三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種植計劃!”

  李明首先是磕了個頭,隨後才是極為恭敬的站起身來,大致上匯報了現在的進展情況,聽到還有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農田的開墾種植工作,張旭滿意的點點頭道:“好,爾等都是辛苦了,能夠在半個月之內,便是依靠不到三萬頭耕牛,以及二十余萬老少勞動力,就完成如此重要的工作,實在是讓本座極為滿意!”

  張旭顯然心情極好,五百萬畝冬小麥,都是完成了種植,這顯然是一件讓他極為滿意的事情,而且這大部分的田地,都是重新開荒完成的,這就極為的讓他滿意了。

  “我等全賴仙師大人指導!”

  大廳之中, 當下所有人都是跪了下來,磕了頭道,此話卻也是沒有錯,這些管理的方法,都是張旭提點的,否則的話,單單依靠信徒的管理,最多只能夠覆蓋三四個縣而已,不過在其余的縣城,采用了軍事管理方法之後,卻是一下子減輕了管理的難度,而且還讓得各項事務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就比如修路工作、流民的安撫工作,以及其余的細小零碎的活計,直接就依靠流民就可以完成,解放了大部分的勞動力。

  而且可以想見的是,隨著這第一批分戶的流民完成了分戶工作,投入到耕種之中,那麽也會極大的刺激其余流民的熱情,畢竟耕種的土地,日後還需要人搭理,這卻是更加繁瑣的活計,不過好在的是,卻是不用壯勞力出動,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口維持而已。

  張旭的策略,就是要保證最好的糧食生長條件,並且積極的施加肥料,這也是為何他治下的耕地能夠高產的原因,不僅僅是超越了這個時代的耕犁技術、施肥技術,更加重要的是管理技術。

  甲正戶每一個人都是青林鎮的老人,以及之後昌縣的老人了,有著他們的帶領,那麽每一甲,都是可以快速的學習到這種田間管理技術。

  而這五百萬畝土地,因為是種植了冬小麥的緣故,張旭有著絕對的信心,可以達到畝產六百斤的地步,這個畝產距離現代還差的太多,不過在古代已經是奇跡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