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百年江山》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伏羲營耀眼的黃旗在藍天下飄揚,旗海下,一具具矛尖直指穹蒼,銳利的矛尖閃爍著燦眼銀光。

 綠陽大營外二十裡處,軒轅營的兵馬與遠自丹陽開來的伏羲營遙遙相望。

 馱在肩上守護絳陽、九江的重擔,令自得知敵軍靠近後,就連著幾個夜裡沒法成眠的燕子樓,此刻緊張得胃部陣陣翻絞,坐在馬背上的他,手中的韁繩早已被他掌心的汗水浸濕,他想,他雖沒有在言語上表露出半分情緒,但此刻若是有眼尖的人仔細盯著他瞧,相信定會看出他的異狀。

 聽人說,趙奔善攻城。

 當年滅南之戰中,趙奔先是攻下了由南國大將邢萊所鎮守的余杭城,緊接著又再拿下三湖,而在最後三軍合攻丹陽之時,破城之計還是由趙奔這個沙場老將提供給余丹波的,除了這些外,更別提趙奔從戎以來打過的無數場戰役,只要派人稍加打聽打聽,若是攻城之戰,趙奔絕對是先鋒的不二首選。

 他不能給趙奔有攻城的機會,遠在絳陽大後方的九江城,可不是用來給趙奔點綴生平戰績的目標。只是,他沒有把握能夠擊退節節逼近的伏羲營,尤其領軍者還是親自出馬的趙奔。

 滅南之戰中,多少次水裡來火裡去,他燕子樓都無二話的奉命照辦,無論任務再困難艱巨、再如何得以寡擊眾,他從不負余丹波所望,可這回在玄玉的令下,他頭一回有種揮之不去,怎麽也無法克服的恐懼感,一想到即將與他交手的就是昔日並肩作戰的破城英雄,不知怎的,他就有種畏戰的感覺。

 兩軍對壘,他這軒轅營當家的卻坐在馬背上畏戰?這算不算是懦夫?若符青峰仍在世的話,定會笑他不是英雄而是狗熊,可符青峰怎會知道,他這個狗熊走過的路,尚遠不及那位大英雄吃過的米鹽多,要勝趙奔,他必須很僥幸、很僥幸,而天曉得他還有沒有當年的那種好運道。

 持續前進的伏羲營,馬蹄聲轟轟撼動著眼前這塊乾荒的土地,馬蹄聲像敲打在燕子樓的腦殼裡,他分不清充塞在他腦際裡的究竟是他的心音還是蹄聲。他會刻意率軍至此,不把戰線直接設在絳陽等伏羲營大駕光臨,是因他必須拉長戰線,不能讓善攻城的趙奔有機會直接攻向絳陽城,若是離開城外,避免了城內外的攻守,或許,他還有點戰勝的機會。

 他本就是個酒鬼兼賭徒,不在這碰碰運氣,難不成還真拿絳陽的老本來跟趙奔拚?

 在燕子樓又取來掛在腰際的酒壺,再次大口灌下烈酒時,深怕他未出兵就會醉成個爛泥的袁圖,忍不住策馬靠近他的身側,要他別再製造緊張氣氛。

 “將軍,別喝了。”都怪他這麽反常,搞得全大軍的人也都想在這時喝上一口。

 “你要不要?”燕子樓抹了抹嘴角,順手也把酒壺拿給看似緊張兮兮的他。

 袁圖的堅持很快就被恐懼感打敗。

 “也給我一口。”他需要定定心先。

 “太不公平了……”分不到半口的百夫是在後頭嘀咕,但很快就被轉過頭來的袁圖給瞪掉下文。

 燕子樓心不甘情不願地在嘴邊喃喃,“若是以酒一較高下的話,本將軍才不怕那個無趣的老頭。”什麽楊國的大將軍?資歷差這麽多,簡直就是以老欺小嘛。

 袁圖遺憾地輕歎,“很可惜咱們比的不是酒,是人頭。”

 “所以我才說他是個無趣的老頭。”燕子樓沒好氣地撇了撇嘴角,回頭朝嚴陣以待的大軍高聲一吼,“結陣!”

 在伏羲營愈來愈靠近的情況下,面對敵軍的軒轅營很快即照事先的安排,將大軍分割為三路,當敵軍一進入伏遠弩的射程范圍內,數百座伏遠弩齊上緊弓弦,朝上射向天際,第二波也同樣上了箭的伏遠弩箭隊,在第一波尚未放下手中的弓弩時,立即跟上再派。前前後後,難以計數的箭矢如雨盛落在前方的早地裡,令伏羲營的軍速不得不因此減緩齊舉盾禦襲,就在伏羲營前軍稍有停頓時,軒轅營停止派箭,早就挖好壕溝躲等在早地裡的伏軍,掀開頂上用黃土協飾的護盾,伸出鳳頭斧齊砍敵軍騎兵的馬腳,在騎兵落地前,一根根直指天際的利矛亦往上奮力突刺。

 接繼構中伏兵的軒轅營騎兵們,在另一波箭雨的掩護下橫越過旱地直搗向敵軍前軍,就在趙奔以為軒轅營想硬碰硬時,軒轅營的騎兵紛紛將勾中的伏兵拉上馬背,改投油水於敵軍前部後,迅速撤回旱地的另一頭,因地油滑之故,伏羲營的前軍尚未站穩,下一刻軒轅營派放上天際的火並箭已龔來。

 連綿的火線築成長龍,硬生生阻斷伏羲營前進,因此地乾旱,而水又不能滅油,不得前進的伏羲營隻好以土滅火,可軒轅營卻早就在旱地裡動過手腳,添了油與硝石的旱土,很快即引來另一陣濃煙與烈火。

 刺鼻的煙霧中,趙奔自大軍陣後來到前軍陣前,他一手掩著口鼻,沉穩地指揮著大軍中部以盾蓋在地上,一壁滅火一壁開道,當軒轅營趁著濃煙再次派箭之時,居於馬上的趙奔對箭雨視若無睹,絲毫不予以閃避。他迅速調來箭兵予以反擊,不讓軒轅營有第二次火攻的機會。不久,趙奔派出方形結陣的步兵亦開始掃除躲在旱地壕溝中的伏兵,在軒轅營又再派出騎兵前,趙奔手下的騎兵已辨一禦一攻的陣形交叉向前衝去,趕在軒轅營之前先行佔領旱地。

 沒把敵軍的小聰明放在眼裡的趙奔,在大軍一步步縮短兩軍軍距時,揚首看向北方的天空。

 這時,狄萬歲應當已與期待已久的余丹波交手了吧?好不容易才等到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相信自信十足的狄萬歲,絕不會輕易放過特意由長安趕來攔截的余丹波。

 他盼望著,狄萬歲能自余丹波的手中,將元麾將軍這位子給搶過來。

 也是在這蔚藍的晴空下,高站在九江城上的冬卿,正迎風遠眺著這片她與玄玉一手打造出來的家園。

 在這片河山遠處的絳陽,此時應當已是戰火蔓延了吧?就不知這戰火,是否真會如她與燕子樓所料的,日漸逼至九江。

 軒轅營的兩支主力大軍在被余丹波與樂浪瓜分之後,燕子樓手下的兵員明顯少於趙奔所率的八萬大軍,就軍員數來看,絳陽不易守,若遭趙奔強攻,身在絳陽戰場上的軒轅營軍伍,早晚也是得退至九江,雖說九江在災後已重建,但要應付趙奔攻城的話,恐還勉強了點。

 “康大人。”她一手按下因風吹亂的發絲,側首著向身後,“城務進行得如何?”

 “已加寬護城河並加厚城壁,現下只剩將守城兵械輸入城內。”與冬卿合力包辦九江城內大小事務的康定宴,此時不僅臉上有著疲憊,頭上的白發也明顯添了許多。

 “囤糧了嗎?”走進城樓堅避風的冬卿邊走邊問。

 “糧草已備妥。”

 她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這麽做不夠。

 “為免戰況生變,你帶百姓前往臨川一避。”若不能守住九江,也該保民為先。

 “太子妃不走?”康定宴愕然地問。

 她微微一笑,“我要在這等太子回來。”

 “但……”

 “九江必須守住。”勉強的笑意,很快就在她的臉上消失無蹤,替換上的,是連月奔波後掩不住的倦累。

 康定宴仍是反對,“可萬一……”

 “不會有萬一。”她堅定的說著,眼底昭示著決心,“我絕不將九江拱手讓出。”先且不說九江是她的家園,九江若破,位在長安的玄玉就將腹背受敵,她不能讓九江成了玄玉的拖累。

 康定複直向她搖首,“若您出了事,下官該如何向殿下交待?”打從先前她出過事後,她就沒歇息過,現下她還得代玄玉守住九江城?難道她就不怕她會有倒下的一日?

 “百姓若出了事,你才更難向我交待。”她還是一味要他走,“照我的話去辦,九江城內除民兵外,若有壯丁願留下,自是再好不過,其余百姓則盡快將他們撤走。”

 此時康定宴耳裡所聽著的,是她一如以往的堅強話語,可在他眼裡所瞧見的,卻是她孤伶伶的身影。他仔細的看著她,將她孤單無助的模樣在眼中印成了一幅很深很深的印象,難掩心酸的他,頓時不顧身份地倔起脾氣。

 “下官也不走!”

 冬卿好聲好氣地向他解釋,“我不是說了你得帶百姓去臨川嗎?”

 “此事可派他人辦妥,下官不走。”

 “康大人……”她實在不想拿架子壓他。

 “太子妃有太子妃的堅持,下官亦有!”他反過來以一身官僚的氣魄駁回她的反對,“下官不能有負於殿下!”

 其實,冬卿大抵也知他為何不願走,這陣子來,康定宴會守在她的身旁任憑她使喚,應也是為了那些她拿命換來的救災錢,為了那份內疚,康定複似乎總想好好彌補她些什麽。

 她歎了口氣,“由你吧。”

 “太子妃先回府歇著吧。”在城樓上的風也愈來愈強時,康定宴對還一徑看著城外風光的她催促。

 “康大人。”冬卿凝望著遠方沒有動,“你認為燕子樓是否能將敵軍阻在絳陽?”

 康定宴並不想打擊她,可在這種情況下,說謊似乎並沒有什麽意義。

 “並非下官信不過燕將軍,只是趙奔威名天下人皆知,燕將軍要阻趙奔前進至九江,恐怕很難。”依他來看,絳陽不過是個前哨站,真正要與趙奔一較高下,應會是在九江。

 抱持著同樣隱憂的冬卿,深思了半晌,不得不另圖它計以保萬全。

 “派人傳訊至石守,命長空速援絳陽,我軍戰況若不利,棄絳陽保九江,到時長空務必得讓燕將軍安然撤至九江再守。”她停頓了一會,轉身再道,“順道告訴袁師傅,我在九江等他。”

 “是。”

 伸手接過袁樞親自遞上的軍盔,將它在頭際戴妥後,樂浪踩著馬蹬翻身上馬,策馬率軍出城。

 堯都城,自古以來即是長安往西的起點,許多來自國外的商隊,通過堯郡城城門,為中原帶來了西域所產的美玉與香料,他記得在聖上宮中,就有一塊自大漠中帶來足足有一人高的玉石,被工匠們刻成了滿是仙山雲朵的蓬萊玉屏。

 但今日在出了這座城門後,他所迎接的並不是來自西域的商旅,而是由晉王所親率的益州大軍。

 攜軍前往堯郡城外十裡處後,他身後一面面繡寫著樂字的軍旗,與這方繡寫著晉字的軍旗,諷刺地遙相對應。叫戰前,他所派去的使者,爾岱雖未殺之,卻也托來使明確回覆,益州大軍絕不退兵,若聖上不改立太子,益州大軍將直驅入京。

 他不明白,爾岱為什麽不回益州?為什麽不安安分分地繼續當個晉王?當個平凡人,自有平凡人的幸福,想要似靈恩或玄玉一般站在高處,是得付出同等的代價的,難道說爭個頭破血流就可以彰顯人生的不平凡?其實最珍貴的東西,往往就藏在平凡裡,像是他與玄玉之間類似手足又類似親人的情,也像是爾岱與石寅之間如父子般的情,今日這一戰,爾岱究竟知不知道他爭的是什麽?

 馬蹄揚起陣陣風沙,嘶嘶的音調聽來像曲遙遠的悲歌,顆顆沙粒撲打在面龐上,像針扎,亦像心底隱隱的疼。在戰鼓聲揚起時,樂浪拔出一旁的陌刀,在軒轅營大軍前忘記心底那些不解的疑問,替換上的是眾人皆要求的狠,過眼的風沙帶走他的心事,獨留下玄玉盼他平安歸來的期待。

 樂浪將手中的陌刀朝前一劃,軒轅營大軍開始展開進攻。

 戰場上,兩軍即將交會的那一刻,樂浪遠遠見到了為石寅帶孝的敵軍將領部眾,卻獨不見爾岱。

 率前軍騎兵衝進敵軍陣前的樂浪, 快速衝鋒中,使勁將手中的長矛擲向敵軍領著前軍的副官,敵軍的副官兩手扶住穿透頸間的長矛栽下馬,樂浪在馳過他身旁時彎身自他緊握的兩手裡拔出長矛,迅速再刺向另一名指揮敵軍的副官,敵軍為首的前將軍見狀忙不迭要將指揮戰事的將員們往後撤,不想因損失了將員而無法指揮兵馬,樂浪在敵軍的前將軍揚手示意將員們後撤時,奮力再將手中的長矛一擲,挾著龐大力道的長矛,正中敵軍前將軍的腹間,掉下馬的前將軍的嚎叫聲蓋過喊殺聲,還試著想將插在腹間的長矛拔出,然而已策馬上前的樂浪,在下一刻一刀砍下他的人頭。

 飛濺的血液被馬蹄踩過,袁樞緊跟著樂浪,當樂浪驅前砍殺敵軍將具時,袁樞就守在樂浪的身後為其掩護。戰場上一直都是這樣的,在你殺人之時,他人也同樣正準備殺你,或許你可以僥幸避過這一刀,但下一刀則不一定能及時接得住,尤其是在分神殺敵時,故樂浪將自身的安危一半交給袁樞,而袁樞又將自己的交給身後的副官,他們每個人都是靠著他人才賴以存活,人人的生死都交付在他人的手上。

 擁擠的亂陣中,敵我兩軍都口口聲聲喊殺,發自喉嚨深處的叫喊聲,是為震懾敵軍,也是為自身壯膽,仿佛不這麽做就不能使出渾身力氣,但那自口中發出的聲音,其實只是種催眠自己的手法,借此讓自己多添一些勇氣,也籍以逼退緊跳至胸口的恐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