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第13章(上) 獻策
  第十三章(上) 獻策

  洪武十二年春二月戊戌,平遼侯武安國、靖海侯曹振、北平知府郭璞聯名上書,勸朱元璋在北征雄師中挑選精壯之士,組建裝備精甲,火銃和火炮的無敵軍隊。在沿海各港建立海關和海衛,收取關稅以充實國庫,訓練水師以防備倭寇。“選煉精兵,盡複華夏故土,驅逐倭寇,揚中華國威”。奏章上還提到富國強兵的辦法,即農、工、商、虞並舉。

  熟讀經史的大明文臣們第一次聽到這種四民平等,特別是很大程度上帶有重商主義的提議,議論紛紛。從日前皇帝封武安國為平遼侯和對遼東地理的關注程度上大家就能推斷出朱元璋想對遼東用兵。去年徐達大破蒙古和燕王獻“如畫江山圖”所帶來的震蕩還沒有過去,此時如果反對出兵,一定會犯眾怒,沒有人會笨到觸這個霉頭。倭寇欺人太甚,的確也應該討伐。但興建海陸關口收取關稅這個建議實在太新鮮了一點。雖然目前大明國庫空虛,多一些銀子對誰都沒壞處。但這樣做明顯的把商業放在了一個重要的地位上,這是他們所接受不了的。至於四民平等,更與儒家上千年治國經驗相違背,絕對不能讚同。

  “萬歲,古人雲,金銀珠玉,饑不能食,渴不能飲,不如谷物絲麻。萬歲如開興商之風,民間必重利輕義,此乃取禍之道也”。低聲議論了一會,禦史大夫陳寧出班跪倒,大聲啟奏道。“昔管仲治齊,開女閭,通商賈,齊國富甲天下,雄極一時。然管仲之後,齊國禍亂從生,桓公亦亡於亂臣之手,此皆重商之禍也。商人凡事必先言利,而民從商則易爭,禍亂之始也。故古先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於農;民農非為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後,其產後則重徙,重徙則民死其處二無二慮……”。他精通經史,這番道理本來就是古今儒者的共識,因此說起來頭頭是道。

  朱元璋聽完,鼻子裡輕輕哼了一聲,如果換在以往,這些話他還能聽進一二,立國之後,在恢復唐製的名義下,他聽取儒生們的建議制定了一系列的國家政策。這些重農政策使歷經劫難的國家慢慢的恢復了生機。明初人口僅六千多萬,地廣人稀,農業的確是國家迅速恢復活力的良方。但現在他需要的不再是恢復,而是發展,武安國講述的如畫江山,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裡。做一個比蒙古成吉思汗還擁有更廣闊土地的帝王,已經成了他的宿願。況且他發現,在國家強大這個目標下,君臣更容易同心協力。關於如何富國強兵以逐鹿天下,昨天他基本上已經同意了郭璞等人的看法,今天拿到朝堂上,僅僅是為了加強一下自己的信心。所以對陳寧的話很不以為然,低聲問道“依卿之見,如何才能糧餉充足,恢復遼東故土,並使倭寇不再為禍”?

  “陛下,我朝立國以來,威甲海內,四夷臣服,蒙古來朝。依臣之見,對外派良將嚴守四境,對內廣修仁德,自可不戰而曲人之兵。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乾戚舞,有苗乃服。聖上仁德,萬民景仰,天下歸心。遼東乃蠻荒之地,取之徒費兵餉,不若修德政以使之歸心。其民心向我,其主必不能守。倭寇掠我海岸,圖我財貨也。臣以為若無財貨相誘,倭自去。陛下與其建海衛,不若遷沿海之民於內地,令沿海之地十裡不得有民,無朝廷之令,片板不得入海。倭人無財無糧,日久自散”。

  “無恥”,武安國心裡暗暗罵了一聲,他不擅長這種惘顧事實的詭辯,正在心中想如何駁倒陳寧,那邊西平侯沐英早已按耐不住,站了出來。跪奏道:“萬歲,陳大夫所言,臣不敢苟同。蒙古所以臣服,兵勢乃所迫而。高麗所以敢據遼東,亦仗兵勢也。修仁德以圖其歸還遼東故土,無異與虎謀皮。不戰而曲人之兵,所憑武備而非仁德。若有苗修仁德,舜肯歸之乎。”

  剛剛說完,老將湯和又站了出來,啟奏道:“倭海上來,則宜海上禦之耳。遷民以避之,實乃有損我大明天威。若想除倭患,宜置衛所,陸聚步兵,水具戰艦,則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倭人欺善怕惡,若一味避之,其必欺我欲甚,非但沿海,內陸亦為其擾也。萬歲若欲平倭,臣雖老,願為陛下一行”。語畢,兩眼瞪向陳寧,白須微微顫動。

  丞相胡維庸見陳寧在湯和的虎目逼視下已經不能抬頭,心念一動,出班跪倒,建議道:“陛下,依臣之見,西平侯沐英所言甚是,陳大夫所講亦不無道理”他擅長體會聖意,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但身為文臣領袖,此刻必須堅持住儒家基本。“陛下欲收遼東,驅海寇,乃英明之見,萬世之福也。然國不可輕易言商,商者,通有無也。今我大明富有四海,天下無我大明稀缺之物,通商於我何益哉,徒助敵而”,胡維庸先拍了朱元璋一個舒舒服服的馬屁,然後開始反駁武安國等人的建議。“臣以為建海衛可,海關則不必為之,使我中原財貨不外流,藏富與民為上策。興海關,則為曉諭天下之國可與我互市,天下之國與我平等,損我上國顏面,因小失大。且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筐篋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夫是之謂上溢而下漏。興商者,必與民爭利,動搖國之根本,正如是,平遼侯乃武將,不通文墨,故有此議,臣以為陛下可嘉其為國之心,不可聽其言”。他身為丞相,乃文官之首,在中書省執掌行政大權,一般沒有人敢反駁他。這幾句話又把矛盾引到了文臣和武將分界上,幾個想讚成武安國建議的文臣也不敢再出來說話,平素和胡維庸交好的中丞塗節、侍郎夏煜等人更是連連點頭,低聲附和。

  “不然,陛下,臣以為胡相國之言謬也。”郭璞聽胡維庸如此貶低武安國,在文官隊末挺身而出。“殷周之盛,詩書之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聖人治世,首要富民,《易》稱:‘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財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之本也。商乃互通有無,使財富流動增長之力。農、工、商、虞本為一體,皆富民之政也。省征發,以厚農而資商;輕稅市,以厚商而利農。…. 固興商富市,不滿於土之人必有出路,商興而國之賦稅必增,國力也得助力。害群之劣馬亦馬也,馴用得當可當他用也,大凡能為劣馬者,其氣力反而強於中下之馬,調用得當自能化害為利。人力流動則宗法勢力必然削減,國家穩定必然加強。自古興事多起於野,次起於官,再次起於教,而未有起於商者,蓋因商與農相較本無生存之虞,而與官相較行事以利記而不以權重,與教相較而因其善計而不愚,故科舉乃官中之流水,商乃民中之流水也。.”郭璞的儒學造詣不在宋廉之下,掉起書包來決不含糊。一番說辭繞來繞去,讓胡維庸等人想要反駁,也一時不知如何下手。

  朱元璋見雙方爭執不下,把目光轉向了太師李善長。李善長在朱元璋帳下多年,曾獻“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見,正是憑借他這個原則性的建議,朱元璋取得了天下。他本來為丞相,因不願介入眾臣的意氣之爭,自洪武四年就告病退居到太師的職位上,輕易不再發表任何意見。見朱元璋看向自己,出班說道:“臣以為,平遼侯所言乃霸道,陳大夫所言為王道,皆可取,陛下可度時勢而納。”

  “廢話,老狐狸”朱元璋見李善長把皮球給自己踢了回來,心中暗罵。緊緊逼問道:“太師以為,此際時勢若何”。

  李善長見推脫不過,硬著頭皮回答道:“收遼東,平海寇,勢在必行,然我朝去歲才征蒙古,士卒疲憊,不宜倉卒。陛下可先禮後兵…..”。他的文騶騶的話讓武安國一頭霧水,仔細想了,才明白他的建議是先給高麗和日本下一個最後通牒,如果對方識相則好,不識相,則兵戎相見。“這不和老美差不多麽”武安國笑著想“看來這個每天上朝好像睡不醒的太師不像表面上那麽簡單,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鬥,本來就沒有道義可言,但這老頭居然把威逼利誘的事搞得名正言順,實在是他媽的高”。

  再接著聽下去,武安國對李善長更加佩服,這個老狐狸的建議居然是:建海衛,興海關可以,陸地上建海關也是好辦法。明朝物品充足,可以用海關準許相關貨物出口與否製約屬國乖乖俯首聽命。農、工、商、虞四民平等亦無不可,但明朝本來就沒有說過四民不平等,不必為平不平等再起爭執。至於武安國等人提出興工商和實現四民平等的具體辦法,不如先在北平等燕王的治下先試試,看看效果如何再做定奪。但北征遼東的軍費,則要這些‘試驗田’獨自承擔,朝廷不支付。海衛亦如此,所用海衛費用從海關收入中劃撥。一番剖析不但照顧了胡維庸等人的情面,又變相的部分支持了武安國的計劃。同時采用了開辦“特區”,逐步試驗的方法,規避了新政策帶來的風險。正好符合朱原璋既想嘗嘗果子的酸甜,又不願意冒風險的心理。

  “薑還是老的辣”!朱元璋在龍椅上微微點頭,“老家夥,看來不逼你你永遠不會說實話”。李善長的建議可以說讓他百分之百滿意,看來百官對此也無可挑剔。他掃視了一眼群臣,大聲宣布了庭議的結果。

  聖旨可以說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徐達既已班師,北平五軍都督府即日起仿唐製改為北平督護府,轄區除山海衛外劃出外,其他不變。永昌侯藍玉、鶴慶伯張翼、龍江伯陳恆等一乾在近幾年戰爭中嶄露頭角的青年將領全部被派到了燕王麾下,分別負責各地的防務。武安國也在一月之內獲得了第三次嘉獎,“平遼侯武安武安國深謀遠慮,有大功與國,擢為北平督護府左都督,協燕王組建北征之軍,便宜行事”,這樣的聖旨,等於把如何組建北征遼東的部隊完全交給了朱棣和武安國二人,朝廷不再過問。

  關於海衛與海關,朱元璋下旨,任命太子朱標總督海陸關口事務,信國公湯和、靖海侯曹振與方國珍之子定海伯方明謙輔之。沿海設大小海衛五十余所,山海、威海、松江、泉州等要地之衛改為都指揮使司,節製沿海各衛。各大小港口和陸地口岸皆設海關,選良家子充當大使及副使,由各級官員從各地推薦,太子朱標量才錄用。

  “眾卿下去,擬一個折子,把如何實施揀緊要的奏上來,不必太急,爾等畢竟年少”。朱元璋對著階下領旨謝恩的一乾年青才俊微笑著說道。心裡又想起了馬皇后說的話“萬歲,燕王才離開陛下身邊數月,已令人刮目相看。其余諸位王子,臣妾以為也需讓他們早知為政之策。太子仁厚,陛下更應早以大任托之,否則,諸王皆建功立業,陛下將來置太子與何地。不若早以忠直之臣輔之”。朱元璋深以這番見解為然。讓武安國和曹振各自輔佐朕的一個兒子吧,他心中暗想,你們都是人中俊傑,在一起呆久了,朕可不大放心。

  本章和下章多為朝廷上的爭執,所以文言很多。內容也不熱鬧,所以喜歡看戰爭場面的讀者可以不看這兩章。本書寫到第十四章,本來第一部內容已經基本完成。從第十五章起,主要要轉向戰爭,但寫戰爭不是酒徒所長。

  有人說酒徒好像很恨蒙古人,其實是一種誤解。如果放在明朝,任何一個人不會對蒙古人有太多好感,因為蒙古人的戰爭使中原至少損失了半數人口。但酒徒認為,那時的蒙古人所做的,不需要現在的蒙古人為其承擔責任。歷史就是歷史,它發生過了,只要能記錄下來即可,沒有什麽愛與恨,不要讓歷史承擔太多它不該有的功能。

  關於戰船,引用一段網頁上的論述,大家看看,但不要說我剽竊。《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海戰的主戰場在地中海,其形式是接舷,跳幫,用步兵進行肉搏決出勝負。火炮雖然已經裝上了軍艦,但尚未發揮主要作用。直至新航路發現之後,遠洋的貿易為各個海洋大國帶來了巨額利潤,同時也加劇了在大洋上的爭鬥。對海洋的控制也就是對財富的控制。在遠洋進行海戰,地中海的三桅劃槳帆船因為適航性太差,無法在大洋上發揮作用;大西洋上,老式的“卡拉克”(Carrak)型帆艦及當時其他船舶的艏樓與艉樓過高, 極易招風,使船在逆風時不易操縱。伊麗莎白時代的約翰·霍金斯爵士看到了這一點。他降低了艏艉樓,尤其是艏樓的高度,同時還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來圓形的船艉。這樣的新設計船型相對狹長,航速較快,在逆風中操縱性極佳。西班牙帝國無敵艦隊的威風凜凜的“卡拉克”(Carrak)型帆艦也因為操縱性不佳,在1588年7月的海戰中敗給了英國以噸位較小的“蓋倫”(Galleon)型風帆戰艦為主力的艦隊。這次海戰標志著西班牙海上霸權的衰落與英帝國的崛起。“蓋倫”(Galleon)型船的巨大成功使得它在帆船時代結束之前一直是軍艦,包括戰列艦的設計標準。其中,對適航行與火力的要求是壓倒一切的條件,以便在戰鬥時搶zhan有利陣位,發揮優勢火力。17世紀,英荷戰爭中的主力帆艦均為清一色的低舷、橫帆、兩舷裝備加農火炮,多艘這樣的艦隻排成一個長列以發揮兩舷的火力優勢。這也是“戰列艦”(line of the battleship)這一名稱的首次被使用。》

  沒有讓大明水師采用寶船,因為寶船不適合炮戰,但第十五章的內容裡會讓大家看到寶船的相關戰爭場面。至於鄭和,現在按歷史他還只有七、八歲,所以不能出場。

  本書中很多人物都是歷史真人,酒徒按照自己的理解給他們勾畫出各自的形象,所以是純遊戲作品。請大家不要把小說中的人物和歷史對號入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