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明末大梟雄》更多支持!
看眾人疑惑的眼神,李定國當即將自己心中想法娓娓道來,雖然在大明中後期衛所軍官侵吞軍戶田地甚多,但從維護地方穩定角度來看,就是到崇禎年間這衛所制度也發揮社會穩定作用,也不失一所比較好的軍事制度。
眾人大驚,就在大家紛紛猜測李定國可能重建衛所製的時候,李定國則讓大家繼續檢討衛所製,並且提出衛所製存在諸多缺點:
首先,全國衛所太多,大大小小衛所數百個,全國養兵百余萬,即便在戰爭年代也太多(當時人口不足一億),何況在和平年代,要知道我們漢人只要有一口飯吃,只要官府不逼民眾甚重,很少會造反作亂的。
如此在大明中晚期即便很多衛所軍官侵吞軍戶田地之後,各地衛所名存實亡,很多軍戶與一般民眾無二,各級衛所軍官只是豢養少量親兵就可以維持地方安定團結。常常一個百戶所真正能戰的不過二十余人而已,其他的常常由臨時軍戶充當,在戰場上搖旗呐喊而已。
其次,軍人本來是國家穩定的力量,就像大戶人家也需要幾個看院家丁,在遭到其他家族暴力威脅的時候是家族的英雄,但到大明軍人地位低下,不但被文官當做皂隸使喚,就是普通民眾也瞧不起。如此一支缺乏榮譽的軍隊怎麽能夠帶領上陣殺敵,怎麽能夠與異族強盜拚命?
再次,軍戶待遇非常低,在大明中晚期很多軍戶淪為赤貧,有的更是帶頭逃荒,出現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現象。在朱元璋時期規定一個軍戶每月預留一擔糧食之外,其他的則全部上繳到官府。按照這種方式,軍戶繳納的糧食比普通民眾還要多。
再次,將民眾分成軍戶、民戶、工戶、商戶,除非絕戶世襲不變,如此畫地為牢,讓不同職業的人群完全對立,隔閡。
………….
通過啟發方式,與眾人商討了一個下午,足足總結出衛所制度二十余個弊端,看大家討論頗為熱烈,廣西巡按吳德操搖頭道:“王爺雖然觀點新穎,但自大明嘉靖年間世人都已經認識到衛所制度弊端,歷經這樣多代人,但還是沒有一種很好制度代替衛所制度。
在嘉靖年間戚武毅訓練戚家軍開始,通過募兵招募軍隊,但弊端大家也看到,這募兵雖然軍紀甚嚴,將士們士氣高漲,戰鬥力強,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當年為了對抗滿洲韃子,天啟帝開始在全國征收遼餉,如此我泱泱大國竟然出現竭天下財物竟然不能滿足遼東軍餉之所需啊。
王爺雖然推行軍政,重新清理戶口、清丈土地,厘定商賦、關賦,但以廣西一省之地滿足國民軍軍餉也早已經捉襟見肘啊。”
李定國點了點頭,看著眾人道:“老子在道德經不是說無中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萬生無窮,這表明任何事物都會經歷形成,成長、成熟、衰亡這四個階段啊,這衛所制度孕育於古代屯田制度,孕育於唐代府兵制度,成長、成熟與洪武帝、永樂大帝,到嘉靖年間以後逐步走向死亡啊。”
眾人不解,大家根據道家無中生有理論細細品味,中書劉湘客搖頭道:“王爺,按照王爺剛才所說的,無中生有可以理解為事物形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可以理解為事物的成長,萬生無窮可以理解為事物成熟,但,但老夫子沒有說事物會衰亡啊?”
中書金堡被錦衣衛打斷雙腳之後曾經寄宿於寺廟數月,平時對佛教也頗有研究,聽劉湘客如此說,恍然大悟道:“劉中書,老夫子在道德經裡面沒有說,不代表沒有這個意思。你想想一個人到了盛年之後,必然會慢慢衰敗,一個家族經歷繁榮之後,除非有人振興家業,也會逐步衰敗啊,如此方有舊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啊。
這就像佛教所說的世事輪回,事物經歷成熟之後,除非有人中興,必然走向死亡啊。”
佛教從東漢年間傳入中國,經過一千余年的傳播早已經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很多士大夫更是與佛家方丈為伍,經過金堡、劉湘客等人一番解讀大家更是明白李定國對事物發展規律的總結,有的更是低聲品味形成、成長、成熟、衰亡這四個階段,雖然內心感到太過簡單,但總結得不是沒有道理?
廣西巡撫徐天佑看到天色已晚,再加上李定國一副篤定的樣子,知道在其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當即拱手詢問道:“王爺如此分析令人茅塞頓開,這衛所制度雖然是一個好的制度,但到嘉靖年間已經逐步走向衰亡。
不知王爺有什麽法子中興這衛所制度呢?”
聽徐天佑如此說,眾人也都知道李定國早有了主意,大家馬上停止討論,一個個傾耳細聽李定國的主意。
知道事情重要性,李定國可不敢像過去那樣直接發布命令,拿起茶幾喝了一口之後從離開寶座,來到眾人中間,將現代守備與野戰兵製原則向眾人一一進行闡述。
當然,由於時代背景不同,李定國也不可能將現代兵製不動的抄襲過去,而是稍稍做了一定改進。
按照構想,將國民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野戰軍,一部分為地方守備部隊。
野戰軍擔負戰略戰役機動作戰,作為國民軍主力以進行東征北伐,通過內線、外線相結合方式消滅滿清及其漢奸部隊。
地方守備部隊主要是駐守地方,專門駐守軍事要地的部隊,在地方民壯協助下主要擔負海島、要塞或特定重要城市的設防和守衛等任務,或者為野戰軍前方作戰提供後勤保障支援。
守備部隊一般不會出府,出省作戰,主要擔任地方守備部隊,若是遇到韃子大規模入侵或者地方土司叛亂的時候,在歸各級地方官府統禦的三班六房(皂班主要負責站堂門衛,壯班主要負責呵道,傳案,催科,快班主要負責步快,快班主要負責馬快,傳遞公文,緝捕)協助下守備地方,配合野戰軍剿滅叛亂土司與入寇韃子。
如此野戰軍將士待遇不變,除了正常吃喝之外,夥夫、學兵支付6錢銀子,列兵到一等兵支付8到一兩2錢銀子。
而地方守備部隊一般駐防地方負責後方守備,比起野戰軍待遇就相差甚多,除了如朱元璋時期每人發放1石糧食之外,還額外發1錢銀子以補充家用。
除此之外,不論參加野戰軍還是地方守備部隊的家庭,都可以免除一個人的丁賦,以提高軍人待遇,照顧軍人家屬。
聽到如此高的待遇,眾人感到不可理解,廣西巡撫徐天佑勸諫道:“王爺,這,這廣西地方偏僻,民眾頗為窮苦,再加上地處邊地,地方土司眾多,過去有大大小小衛所達20余個,駐軍超過十余萬人,王爺準備招攬多少地方守備部隊呢?”
李定國看了看眾人道:“各位,當時大明初立很多土人對大明政權頗為抵觸,如此衛所甚多。
大家都知道自嘉靖年間以後一個百戶所真正能戰的不過20余人,其他的亦農亦兵,上了戰場最多能夠搖旗呐喊而已。
現在雖然洪承疇、祖澤潤率重兵駐防湖廣,尚可喜、耿繼茂率重兵駐防廣東,但遭到雲貴的孫可望,福建的鄭成功牽製,到時候我等東征北伐的時候最多出兵騷擾迫使我主力退兵,為了力保後方不失本王也會留下兩到三個野戰旅駐防後方震懾韃子。
如此看來,可以重新調整地方防務,全省招攬一萬地方守備部隊足矣。”
一萬五千守備部隊,對其他省份來說或者非常之多,徐天佑、吳德操等人站在本位角度來看感覺太少了,過去廣西可是有二十多個衛,兵冊上可足足有十萬大軍,現在只有一萬的守備名額,廣西地方官員多抱怨守備兵馬太少。
徐天佑更是顯得頗為激動,當時在逼死孔有德之後李定國率兵北上湖廣,北上主力雖然斬殺滿清親王尼堪取得衡陽大捷,但廣西兵馬太少,尚可喜命令退守梧州的綫國安、李茹春、馬雄率部反攻,如此相繼失掉潯州府、桂林府、南寧府等軍事、政治、經濟重鎮。
看徐天佑、吳德操完全站在本位角度上考慮問題,沒等李定國發火,王府參政劉遠生、金維新就一一出面反駁。
過去大明廣西名義上衛所兵馬是十萬余萬人,但大多數都是從事屯耕的軍戶,真正能夠上陣殺敵的最多兩萬余人而已。
而王爺承諾無論東征還是北伐,都會留下兩到三個野戰旅駐防關鍵要點防備清軍反擊,即便是三個乙種旅,就有一萬兩千余人,再加上地方守備部隊,更是超過兩萬余人,如此真正可堪一戰的人馬並不比過去少。
更為重要的是內線作戰,清軍攻打城市的時候還可以將三班衙役編入軍中,還可以在地方臨時招募壯丁,這些臨時招募兵馬雖然不堪野戰,但應該還是能夠守衛城牆吧。
如此觀之,再引入地方守備兵馬之後,在國民軍主力出征之後,地方實力根本沒有怎麽削弱。
徐天佑、吳德操等人只是擔心主力出征之後如上次那樣為清軍所趁,現在看李定國意思非常明確,細細思考也感到所言不虛,如此也沒有說什麽了。
見大家取得共識之後,當即發布命令,將國民軍分為地方守備部隊與野戰部隊。
上次在梧州的時候已經對各部進行整編,如此野戰部隊番號不變,還是保持13個野戰旅1個騎兵旅2個水軍旅的規模,滿編兵力在6萬5千,實際兵力不到5萬。
在將來國民軍地盤擴大之後,各省將包括駐省野戰部隊,地方守備部隊。
按照大明過去模式,未來各省將委任一名都指揮使,通過兩個都指揮副使分別統轄當地的地方守備部隊,駐省野戰部隊。
在各府、各直隸州則委任相應的指揮使,以管理地方守備部隊,以及為當地駐防野戰部隊提供後勤保障支援。
為了增加野戰部隊的榮譽感,增強地方守備部隊的戰鬥力,戰功卓著將領可授予其後代世襲地方守備將領。
老弱傷殘的野戰軍官,或立下戰功的野戰將士,可以轉為地方守備軍官與將士。
廢除將士終身服役制度,規定地方守備的普通將士服役年限為30歲,野戰部隊將士服役年限為25歲。
………..
在確立野戰軍、地方守備部隊編制之後,李定國在委任興國公馮雙禮為廣東都指揮使,任命左翼總兵靳統武為廣西都指揮,委任一些將領為廣西各府指揮使,以完善地方守備制度(小說《明末大梟雄》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