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最強投機者》第616章 貨幣泡沫
當然,那些先期富起來的商人們,也並不完全就任人魚‘肉’。173小說網--以文洲為例,當年通過商品加工出口貿易賺了錢,積累到了一定的原始財富。

 這跟日本早期的情況有些相似,但當時的日本政fu是鼓勵這些中小企業搞研發,並從中挑出潛力者進行重點扶持。像日本豐田正是如此,被日本政fu推廣到了全社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最終成了一間國際‘性’大企業。

 但是華夏“某些群體”並沒有選擇這條路子,舉起了手中的屠刀,試圖將他們手上那塊蛋糕搶過來。結果文洲商人也不含糊,一看到財富轉移的大方向朝著房地產而去,他們當即搖身變為“文洲炒房團”。

 原本的工廠成了他們的融資平台和工具,畢竟沒有東西抵押是從銀行貸不出錢來的。另外,國家要保出口,必須優先保證這些出口企業的資金需求。可是只有一小部分貸款是真正用於製造業的,絕大部分都進了房地產。

 最終,他們雖然放棄了企業的升級,但是也成了這場遊戲的受益者。

 在11年的時候,政fu出台緊縮政策,銀行開始削減了對他們的貸款。只是房地產項目從開建到賣出去要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有部分文洲老板面臨資金壓力,只能求助於民間借貸。

 文洲幫有錢的真不少,迅速地幫他們籌集到資金,並速度成了全國有錢的民間借貸組織。只是,隨後房地產調控政策趨緊,中央明確表態要降房價。這一個時候,沒有來得及‘抽’身的文洲炒房團們,或者借了高利貸的老板這時看到苗頭不對了。

 怎麽辦?

 那些房子還沒有建好的,而且本身還借了高利貸,發現收益可能達到虧損,最後他們只能選擇跑路了。有關系將錢‘弄’出去的,直接逃到國外。沒關系將錢‘弄’出去的,那也只能先躲起來。

 正是如此,才有了後面頻頻見報的文洲老板跑路事件,而國務院當時計劃推動當地的金融改革。其實,仍然最終有少數失敗者,但其實文洲老板是其中的受益者。

 無疑,這一場遊戲的最大損失者,其實還是那些在各行各業埋頭苦乾的人,最終創造的財富換了高價房子。

 十幾年過去了,如今這個大規模的財富轉移過程不能說是落幕,但房價恐怕不能再繼續瘋下去。一來,大部分財富已經落到了“某些群體”手裡,二來,這不能危害社會穩定的基本原則,富人的財富不能侵犯窮人的生存底線。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

 正是如此,房地產已經不能再消化這“增發的貨幣”,不能再幫助拉升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夏,住房、教育費用、醫療費用,並沒有計入,所以大家看不到通脹。由於政fu將這些增長,直接計入gdp,所以近些年華夏經濟並沒有數據顯現的那麽美好。

 ……

 文章的作者提出另了問題——高速的貨幣。

 如果僅僅是超發也是罷了,這可以慢慢將泡沫擠去,大家的好日子還會來臨。但最大的問題是,這像是一台沒有節製的印款機,在高速公路了拚命行駛。

 若是印錢推高房地產是為了財富大轉移,那接下來,那就是跟華夏政fu的經濟政策有關了。

 或者是華夏決策層大多師從美國的緣故,他們稟承了美國的那一套,源於凱恩斯經濟學。《凱恩斯經濟學》主要的觀點是,在經濟衰退的時候,將之前政fu存下來的錢拿出來‘花’,增加就業,刺‘激’經濟。

 簡而言之,當本國的經濟不行了,政fu用自己的錢進行刺‘激’。

 只是讓人無奈的是,無論是美國還是華夏,都沒在用“存下來的錢”,而是直接開動印款機,繼續印發貨幣刺‘激’經濟。受到金融危機衝擊之後,這些年華夏政fu的貨幣更是印得猖獗,每年增幅達到全世界的一半。

 跟美國的不同的是!

 美國印錢是向全世界征稅,這也是格林斯潘之所以當時被美國民眾熱捧的原因,因為這個人讓到美國民眾過上好日子。只是華夏並不同於美國,華夏印錢的結果,是華夏民眾變窮。

 本來印錢推高房地產是一個傷害,如今實行的經濟政策,又是讓貨幣的增量雪上加霜。

 ……

 文章的作者提及了政fu的一項計劃——城鎮化。

 正是上述二個原因,華夏政fu面臨著二個問題:一是大量增發的貨幣如何處置,這房價如何解決;一是,出口繼續下滑,華夏的經濟增長點在哪裡?

 擠破房地產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某些群體”堅決不會同意。日本當年同樣經受過房地產泡沫,那個時候直接被擠爆,只是華夏情況不同,日本當時在全球稱雄,三洋、索尼、日立、東芝、松下、尼桑、本田、富士等等品牌為國民創造了很多財富。

 但是華夏這邊呢?

 值得警惕的是,在拉美國家曾經上演過:在看到收益前景不明朗時,富人將他們手上的資產拋售,換成美元移民歐美國家,而本國卻重新陷入貧窮之中。

 正是如此,去年政fu嚴打地下錢莊,怕他們大規模地將財富轉移,將積累的外匯儲備帶走。那三萬多億美元,這才是華夏創造的財富所在,不容有失。

 原先,城鎮化是一個很好的概念。政fu推動中西部城市的基建,讓到資金流到西部小縣鎮,促進那裡的發展,將那裡的房地產炒高獲利,成為增發貨幣的一個好去處。

 問題在於,主力資金並不賣帳。

 相對於大城市,那裡的風險顯得過大,誰有錢會在城鎮買房?那裡能跟大城市相比嗎?不過,之前政fu推出的自貿區概念,資金似乎有一些興趣。

 資金都是逐利的,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否決了“涓滴經濟學”。

 涓滴經濟學,常用來形容裡根經濟學,因為裡根政fu執行的經濟政策認為,政fu救濟不是救助窮人最好的方法,應該通過經濟增長使總財富增加,最終使窮人受益。

 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並不給予貧困階層、弱勢群體或貧困地區特別的優待,而是由優先發展起來的群體或地區通過消費、就業等方面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帶動其發展和富裕,或認為政fu財政津貼可經過大企業再陸續流入小企業和消費者之手,從而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

 華夏前領導人鄧*平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開放政策便與涓滴效應異名同工。

 只是事實證明,這其實是有問題的,“滴漏經濟學”並沒有按著裡根的設想那般運行。而如今,這部分資金不願意過去投資中西部,這也可以說明了“滴漏經濟學”並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麽美好。

 城鎮化的做法,在目前看來似乎是政fu的一廂情願,並不能成為消耗增發貨幣的新出路。

 ……

 文章的作者指出了政fu的另一條路——華夏幣國家化。

 如果能實現則華夏幣可以去全世界買資產,問題迎刃而解,而且政fu似乎也有些打算。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華夏幣匯率走勢提出了明確要求,即“保持華夏幣匯率基本穩定”。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世界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只是這一條路,並不好走,而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到目前為止,華夏幣仍然是小打小鬧,走著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先跟東南亞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建立貿易同盟,讓華夏幣成為該地區的主要結算貨幣,然後上升為儲備貨幣,小范圍地取代美元。

 可以說,這是跟美國爭地盤之舉。而現在,政fu打算推出了亞投行正是如此,重點支持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總的來說,一些國家鐵路、公路、橋梁、港口、機場和通訊等基礎建設嚴重不足,但該國沒有資金投入建設,如今華夏牽頭出錢幫助這些國家發展。借此機會,消化本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外,提升華夏幣的國際地位。

 ……

 在最後,文章的作者提出政fu的另一條路——股市。

 高速增長的貨幣就像是一場洪水,這些洪水原本可以引向房地產,但房地產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正是如此,國家的高層必須圍繞著如何使用這增發的貨幣上面,將他引向往哪個蓄水池。

 另外,華夏幣泡沫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它並沒有刹車功能,政fu只有想辦法讓這個“泡沫縮水”。這時候股票市場就有可能被用來替代人民幣發行模式所缺少的刹車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少貨幣總量的作用。

 “這是一場盛宴?還是一場陷阱?”

 ……

 林浩然望著外面的雨水,微微地感歎。他自然是希望牛市到來,好讓他凶狠地賺上一大筆,但是隨著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大有斬獲,他發現似乎更擔憂自己的同胞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