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的片場和其他電影的片場很不一樣!
在華納兄弟的一名高管的陪同下,克裡斯托弗?諾蘭走進了攝影棚,大概是華納兄弟的人早就打好招呼的關系,並沒有人過來阻攔他,走到那個燈箱附近時,他主動停下了腳步,因為劇組正在拍攝,他也是一個導演,雖然此前只是在獨立電影圈廝混,卻知道沒有導演喜歡別人打攪自己拍攝。【最新章節閱讀..】
站在這裡,克裡斯托弗?諾蘭看著劇組緊張的拍攝,不說一句話,只是認真仔細的觀察。
他之所以出現在華納製片廠,就是因為關於太空的一個電影項目被傳奇影業看中,傳奇影業又會與華納兄弟合作,這部影片會是一部商業大作,投資超過1億美元,不管是華納兄弟還是傳奇影業,都對他有些信心不足。
克裡斯托弗?諾蘭也清楚,他這是第一次進入主流電影圈,絕對不能搞砸,否則很可能沒有第二次機會,所以專門拜托了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的人,來杜克?羅森伯格的太空片片場參觀,也算是為隨後的拍攝積累經驗。
看了一段時間,克裡斯托弗?諾蘭發現燈箱設計的非常巧妙,正在拍的斯嘉麗?約翰遜的這場戲,片場中就只是那個燈箱,再加上機械設備和arri. a的攝影機,就沒有了。
以前太空片片場需要的那些大吊臂車和大件道具都不見蹤影,在這裡,杜克?羅森伯格似乎只需要演員,一個燈箱,主創們,還有一群拿著筆電的技術人員就足夠了。
雙臂抱胸,克裡斯托弗?諾蘭繞行興趣的看著以燈箱為主體構成的片場,拍攝的時候,演員和攝影機都會有些移動,在右邊這裡可以看到有個籃子一樣的東西。演員可以站在裡面,由電腦控制旋轉以及對齊。
但克裡斯托弗?諾蘭看了十多分鍾,發現這個裝置很少會轉過45度,似乎劇組在有意的進行控制。
想到劇組拍攝的是一部太空電影。克裡斯托弗?諾蘭很快就明白了這是為什麽,一旦那樣的話,就會看到演員身體上的肌r之間的張力,拍攝必須做出完全沒有張力的樣子,因為在零重力的環境裡就應該是這樣的。
如果把演員完全倒過來。那麽血就會全都跑到他們的頭上,肌r也會全都壓到脖子上。
“所以總是盡量不去移動他們,盡量把動作交給攝影機來做,讓攝影機在他們周圍動。”
克裡斯托弗?諾蘭腦海中閃過這個念頭後,不禁暗暗佩服,杜克?羅森伯格好高明的手段!
拍攝進入短暫的間歇期,克裡斯托弗?諾蘭看到劇組在為下場戲做準備,也就沒過去打攪,與華納兄弟的那位高管說了幾句。
對方顯然經常來這邊,對劇組和拍攝非常了解。
當他問到劇組是不是還有其他方法拍攝失重的戲時。華納兄弟的那位高管說道,“還有另外一種技術來製作零重力的效果。”
他對克裡斯托弗?諾蘭指了指攝影棚的另一面,說道,“在某些鏡頭裡面,斯嘉麗?約翰遜會被吊在一個裝置上,然後像木偶一樣被c縱,以此來製作出零重力的效果。”
“特技人員用四個點把她掛起來,每個點上有三個不同的感應線連接著。”他詳細的介紹道,“所以基本上就是把她的那個點分成三角形,特技人只需要晃動和擺動也就可以控制她了。”
劇組這時轉場到了那邊。拍攝再次開始後,克裡斯托弗?諾蘭看到的就像是華納的人說的一樣,特技人員是真的在c縱斯嘉麗?約翰遜,斯嘉麗?約翰遜就真的會倒轉。他們還可以把整個裝置熟練的做上下左右的移動。
而且這明顯是個手工與電腦控制相結合的裝置。
所以這個劇組的團隊還要協調c縱不同部分的人員的工作,電腦人員的工作,攝影機人員的工作,燈光的運用,斯嘉麗?約翰遜的表演……
作為一個導演,在克裡斯托弗?諾蘭的眼裡。這些都要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他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己籌備的太空影片,裡面同樣有類似的戲份,似乎杜克?羅森伯格這種拍攝方式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雖然在獨立電影圈是出了名的實拍狂人和傳統技術支持者,但克裡斯托弗?諾蘭明白,現在製作太空類的影片不用到電腦技術根本不可能。
在來這裡之前,克裡斯托弗?諾蘭考慮過許多傳統的失重拍攝方式,比如讓演員吊威亞等等,但這些最基本的方法隻適合用於拍攝簡單的鏡頭。
他還深入的研究了好萊塢過往著名的兩部經典太空片《2001太空漫遊》和《阿波羅13號》中失重拍攝的方法。
以往,在表達失重的諸多鏡頭中,一個最經典的做法,應該是早年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在一個圓環形的屋子中,固定一個攝像機,然後讓演員跑起來,攝像機錄下來的畫面看起來就像演員是沿著屋頂在跑步一樣。
這個誕生於1967年的方法很讓克裡斯托弗?諾蘭佩服庫布裡克的才智,但是它解決的問題非常有限,只能表達幾個鏡頭,而且也無法解決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物體的失重問題。
在那之後,基本就沒有人再用過類似的方法。
另一部偉大的太空電影《阿波羅13號》在銀幕上再次展現了神奇的、無比*真的失重鏡頭。
在《阿波羅13號》中太空艙內鏡頭的拍攝,全部是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訓練裝置“嘔吐彗星”中完成的,克裡斯托弗?諾蘭專門拜托人調查過,那是一艘波音kc135,把全體成員帶到高空然後自由落體下墜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艙內所有物體和環境都是相對失重的,一次飛行能獲得差不多25秒的失重時間。
導演朗?霍華德奢侈的玩了612次失重飛行,在這裡拍攝完了大量的失重時間鏡頭,這個方法把失重問題解決得非常徹底,但是卻無法拍攝艙體外的失重鏡頭。
而且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租到以及租用得起nasa的設備。
克裡斯托弗?諾蘭自問沒有這樣的份量。
相比這兩種方式,杜克?羅森伯格的拍攝明顯更為現實,也能切實的解決很多問題,諾蘭還能實現拿來主義,在對方拍攝完畢之後,將這些設置拿來進行適當符合他拍攝需求的改裝,就能直接運用到未來的拍攝中了。
克裡斯托弗?諾蘭確認,自己來一這趟確實是不虛此行,單單是站在旁邊觀看,杜克?羅森伯格就給了他很多啟發。
特別是那個燈箱,簡直讓克裡斯托弗?諾蘭大開眼界,只能讚歎對方不愧是好萊塢技術流導演的代表之一。
燈箱裡有著數目巨大的led燈,基本上就像一個超大的掛式電視的屏幕一樣,諾蘭了解這些很常見的技術,背後基於的就跟搖滾樂隊和體育館常用的那種巨大屏幕沒什麽兩樣,但就是這些尋常的技術,經過適當的改裝之後,卻大大方便和簡化了拍攝的過程,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片場這裡或者哪裡的燈暗些或者要變一下顏色的話,劇組不用像以前一樣去把燈搬來搬去了,直接在大屏幕上控制就行了。
而且大半天的拍攝看下來,克裡斯托弗?諾蘭也看到了其他的好處,這東西不只是正確的打光那麽簡單,還給了演員關於周圍的真實感,拍攝斯嘉麗?約翰遜下降到太空站,她的的確確可以通過led屏幕看到太空站離她越來越近了,她就有了周圍到底發生了什麽的意識。
還有,剛剛的拍攝中,導演杜克?杜克羅森伯格叫她看著某一個屏幕上的東西以及伸手去抓一個門把,她就真的可以在屏幕上看到這些這些東西。
“led燈本身是比較粗糙的,而且沒有很好的調和好。”
那位華納兄弟的高管話音剛落,旁邊響起了另一個聲音, “傑米,這並不會怎麽樣,因為燈一多,混在一起,就好看了。”
“嘿,杜克,你這個家夥……”
跟傑米?約翰遜打過招呼,杜克轉而看向了他旁邊年齡與自己相仿的英國導演,實際上對方剛剛進攝影棚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不過一直忙於工作,直到現在才有時間。
“你好,羅森伯格導演,我是克裡斯托弗?諾蘭,也是個導演。”
克裡斯托弗?諾蘭主動向杜克伸出手,杜克在他手上握了握,“你好,諾蘭導演。”
杜克很平靜,就像以往與克裡斯托弗?諾蘭沒有發生過任何關聯一般,事實上他也非常平靜,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他既不會心虛也不會愧疚,而且克裡斯托弗?諾蘭的項目能得到華納兄弟的支持,也與他有關。
前幾個月去華納的時候,杜克聽人說起了克裡斯托弗?諾蘭和一個太空項目的名字,特地讓蒂娜?菲查了查,然後向華納兄弟推薦了他,否則一個獨立片導演,那裡可能會在進軍主流電影圈的第一個項目中,就能拿到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總計1億6000萬美元的巨額投資。
ps: 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