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大師還了禮,打量了一眼殿中眾人,微笑說道:“梅施主,你的機緣已到,今日可以求簽了。(首發)”
“真的?”梅纖纖大喜過望,脫口問道。
“自然。”慈雲大師點點頭,又說道:“不止梅施主,這殿中每一個人今日都有機緣,可以求簽。”
金閣寺的簽很特別,是用一種特別的文字寫成,除了金閣寺歷代主持之外沒有人看得懂,每次求了簽之後,都要由主持親手謄寫成這個朝代的文字才行,這也是為何慈雲說機緣不到別人就求不了,因為只要他不解簽文,就沒有人知道是什麽意思。
知道了中間還有這麽一出曲折,阮煙羅看慈雲的目光不由就有些奇怪,這老和尚不會和前世的那些假和尚一樣是在裝神弄鬼吧?否則為什麽梅纖纖一個人的時候機緣就不到,來了一堆皇子皇女機緣就到了?
分明就是在故意拍馬屁。
這個念頭剛剛閃過,慈雲大師忽然看了她一眼,竟好像看穿了她的想法似的,對著她慈和一笑。
阮煙羅一怔,不由肅正了面色,這個老僧看樣子似乎有些道行,並不像她想的那麽草包。
慈雲大師走到供桌前,拿起簽筒遞到南宮柔手中,說道:“柔公主面相端和,必有一生好運,便由柔公主開始吧。”
俗世之中有長幼尊卑,但入了寺廟就該聽和尚的。
南宮柔沒有推辭,跪在蒲團上虔誠地禱告了一會兒,就搖動了簽筒。
隻搖了幾下,就掉出一根簽,慈雲大師撿起來看了看,笑道:“柔公主果然好運。(首發)”
走到一旁拿起筆寫道:善心得善果,好行有好報。坦然行一世,富貴伴余生。
寫完之後又說道:“此簽上上,雖有劫難,必可逢凶化吉。”
第一簽就有這麽好的兆頭,眾人興致大起,南宮柔把簽筒遞給南宮敏,說道:“下一個敏姐姐來吧。”
南宮敏笑道:“好,我就借借你的好運氣。”
跪在蒲團上之後,也搖出一支簽。
慈雲大師看後什麽也沒說,只是在紙上寫道:半生鍾情出我輩,一夢十年歲月催。悲歡愛恨如輪轉,不勝人生一場戲。
慈雲大師每寫出一句,南宮敏的臉色便蒼白一分,待慈雲寫完,南宮敏強笑說道:“大師,這是什麽意思,信女怎麽看不明白?”
慈雲大師目中慈祥,合什念了聲佛號,說道:“眼見未必為實,耳聽未必為實,敏公主當多用心眼才是。”
說完之後,竟是再不肯說什麽,隻把簽筒遞給下一個人。
梅纖纖一直站在南宮敏身邊,這簽筒自然而然遞到了她的手中。
她一直想求而不得,此時終於得償所願,難免喜不自勝,偷眼望了望南宮凌,認真的禱告了一下,拿著搖出的簽交給慈雲大師。
慈雲大師看後眉頭皺了皺,在紙上寫道:盡心盡力盡人事,算謀算略難算情。關山一度蹉跎遠,機緣孽緣一念間。
這個簽詞在別人看來或許沒什麽,阮煙羅看後卻忍不住眼中精光一閃。
古人寫字是豎著寫,而且是由右向左,可是現代人寫字卻是橫著寫,由左向右。
阮煙羅雖然已經適應了這個時代閱讀的方式,可是以前的閱讀方式畢竟使用了二十多年,是深植在習慣裡的,看到有文字,還是忍不住橫排從左往右看過去。
而這個簽詞這樣看下來,第一排恰好是“機關算盡”四個字。
只要是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中國人,恐怕沒有人不知道《紅樓夢》裡王熙鳳的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這句話實在是太有名了,以至於阮煙羅一看到這四個字,腦袋裡就不由自主的聯想到那句判詞。
忍不住望了梅纖纖一眼,只見她眉目溫婉,態度有禮謙和,一派大家風范。
看到她,只會覺得她是那種寧可自己委屈,也要給別人方便的女人,而到目前所看到的,她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半分也聯想不到算計上。
可是為何她會求到這樣的簽詞?
阮煙羅垂了垂眸,這裡所有的人裡,只有她能看得到簽詞上的這句話,難道這真的只是個巧合?
可無論是不是巧合,阮煙羅心裡都忍不住對梅纖纖起了一絲堤防之意。
敵人和真小人都不可怕,偽君子和假好人,才最讓人心寒。
梅纖纖的簽詞寫完,慈雲大師竟然一句都不解,只是讓把簽筒交給下一個人,梅纖纖張了張口想說什麽,終究還是什麽也沒說。
梅纖纖旁邊站的是南宮瑾,他一笑說道:“本王向來不信這個,就不搖了,隨便抽一根吧。”
說著話,竟是真的直接抽了一根。
“機緣在此,的確不必拘泥形式。”慈雲不在意的笑了笑,接過簽寫道:一世英雄半世迷,半世迷為求不得。求不得者不需求,不需求時自然來。
往旁邊空了幾行,又寫道:得所願時非所願,非所願時得所願。
前面人的簽詞都是四句,南宮瑾的卻是六句,他皺著眉頭等慈雲大師發話,這個簽詞一句咬著一句的尾,說的雲裡霧裡,根本看不明白想說什麽。
慈雲大師歎了口氣,說道:“瑾王若信得過老僧,便聽老僧一句勸,請瑾王惜取眼前人。”
南宮瑾眸中厲光一閃,下意識轉頭望向阮煙羅,他就是以前對阮煙羅太不在乎,才會落得現在阮煙羅對他愛理不理的地步,沒想到慈雲確實有點道行,連這個都看得出來。
可是這種事情又何需他提醒,他現在防著阮煙羅不要被別人搶走都來不及,自然會珍惜她。
阮煙羅被南宮瑾看的怒從心底起,憤恨的瞪向慈雲大師,這老和尚果然是個混飯吃的騙子,不知道從哪兒知道了點南宮瑾和她之間的事情,到這裡來忽悠人。
他忽悠人也就罷了,可乾嗎把她也拖下水。
正憤恨著,便聽南宮瑾哈哈笑道:“慈雲大師放心,這句勸本王一定聽得進去。”
他說了這句話,慈雲大師本該說一兩句寬慰的話,可慈雲不僅沒說,反而長歎了一口氣,把簽筒遞給了下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