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武俠之君臨天下》第41章武林大會
  正在趙乾率領大軍北上,並漸漸與女真鐵騎接近並交戰數回之時,在泰山之上正在舉行著一場武林大會,七省的江湖中人欲要推舉盟主!

  其實推舉盟主是假,大家抱起團來自保是真。如今這天下,朝廷越來越虛弱,對江湖的控制也越來越低下。而流寇則是越來越猖獗,兩者的對比是越來越明顯,搞不好什麽時候就變天了。

  不過前些日子聽說張獻忠這個倒霉蛋,碰上了太子麾下精銳大軍,結果被打得大敗,灰溜溜的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現在的流寇,也隻想剩下了李自成在苦苦支撐。

  當然了,相對於張獻忠的狼狽,李自成顯然要風光多了。朝廷雖然派出了名將孫傳庭。可是關鍵孫傳庭手裡沒多少可用之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李自成幾十萬大軍的攻伐,那是節節敗退。

  而且在前一段時間,李自成還水淹開封,借此強行攻下了開封,使得大明上下皆為之震動。當然水淹開封造成無數無辜百姓流離失所,這事情比較損,也不值得有多麽大的誇耀。

  不過不久之前,李自成更是使出了超級大招乾坤一擲將孫傳庭打得大敗。這一招的精要就在於,用錢砸出勝利。其實做法很簡單,就是在打仗的時候裝作撤退,丟下無數的物資錢糧,然後反過頭來給予對方雷霆一擊。

  孫傳庭麾下的軍隊,都是一群老兵油子。這些老兵油子,保命的本事一等一的。打起仗來無精打采,能往後縮絕對不主動露頭,能撤退就絕不進攻。就算是被逼的強行進攻,也只是喊兩嗓子裝裝樣子。

  這也就罷了,這些人見到財貨錢糧那就兩眼冒光。當然了,看到錢財無論是誰都兩眼冒光,關鍵就在於自律。很不幸孫傳庭手下的大軍還未經孫傳庭忠君愛國的再教育,就被崇禎皇帝地趕著上了前線。

  所以在面對李自成丟下的錢糧的時候,他們就不追了,而是徑直就搶那些丟棄的錢財。什麽追擊流寇建功立業,什麽忠君愛國報效國家,那些跟他們有什麽關系。眼前的錢財才是實際的,搶到手就是自己的。

  結果一群人聚在一起搶錢,差點沒自己發生了火拚。任憑孫傳庭怎麽下令禁止,都沒發勸動這些掉錢眼裡的士兵。可能是由於搶錢搶的太投入了,所以連李自成再次帶軍殺了回來都沒注意。再加上光顧著搶了,自己的隊伍,自己的長官也找不上了。

  因而一遇到李自成的大軍,孫傳庭麾下將士頃刻之間就崩潰了。就算是孫傳庭有著通天之能,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只能灰溜溜的先撤保存實力再說。不撤還好,一撤又是變成了大潰敗,簡直就沒法看了。

  孫傳庭也頭疼,這兵員素質擺在那裡,就算他再怎麽厲害,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這一現狀。在這之後,孫傳庭就是以守為主。也不期待能剿滅李自成了,先擋住他的兵鋒,給朝廷爭取調集兵力的時間。

  李自成就好像打不死的小強,當年被打得只剩下十八個人,沒幾年又拉出了幾十萬的大軍。如今更是壓著孫傳庭打,眼看就要成勢了,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不過大明同樣不可小視,畢竟皇明幾百年的正統早就已經深入人心了。而且現如今大部分的地盤還在大明的手中,又有關寧鐵騎這樣強悍的王牌坦克部隊。再加上新湧現出的太子軍,怎麽看都是朝廷佔優勢。

  此外關外女真還時不時的入關打秋風,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女真人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已經不滿足於僅僅搶掠些金銀財寶了。他日未必不能如同金人蒙古人那般打進關內。

  當然了作為名門正派義字當先的眾多豪傑,是絕對不可能向女真人低頭的。若女真人真的如關了,少不了要像昔日的豪傑那般並杆子上,殺一個賺一個。反正他們現在心裡是這樣想的,至於等事情真正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會是什麽摸樣,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說來說去,大明,流寇,女真人就好像漢末三國一樣,乃是三大勢力,哪一個都不好得罪。他們這些江湖人物,無論徹底倒向那一邊都不好,索性為了自保聚集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將來無論是誰當家作主,都不敢小看他們。

  這一次的武林大會,推選出盟主,也是無奈之舉。不過選在泰山上面還是很有講究的,凡事都要講一個正統。自古只有皇帝泰山封禪彰顯功績,如今他們也在泰山上面競選盟主,算得上是師出有名。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面對明顯對李自成有好感的袁承志,他們自然是捧著李自成一陣猛誇。咱們是為了自保,無論是得罪朝廷還是得最李自成都不劃算。

  碰上了李自成的人,那就說闖王英明神武。碰上了朝廷的人,那就是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反正怎麽安全怎麽來,怎麽保險怎麽做。

  既然是競選盟主,還算的上是武林上的盟主,那自然是要比試功夫了。一上來,那就是相互對抗,選出功夫名聲都好的人。不過這都是次要的,就算功夫了得的人又能怎麽樣,單槍匹馬還是沒有人家人多勢眾來的有聲勢。

  競選盟主,那不僅要有過硬的功夫,起碼能夠服眾才行。其次,就是要有過硬的背景。沒有背景,沒有後台,就只有幾斤肱二頭肌,又有誰會真正正聽你的。再次,就是要有眾多勢力的擁護了。

  只有滿足了這以上的三點,才有資格,去做一坐著盟主的寶座。很不巧的是,這三點袁承志完全都滿足。袁承志不僅滿足了這三點,還有另外一點,出身名門,有個好爹。

  他爹袁崇煥,江湖之上誰提起來不得誇上兩句,感歎兩聲。雖然當時很多人認定了袁崇煥是賣國賊,但江湖之上的人不像平頭老百姓那樣,是那麽好忽悠的。

  雖然袁崇煥擅殺皮島總兵毛文龍,和私自跟女真議和的事情確實有,而且確實其罪當誅。別的不說,就說擅殺皮島總兵毛文龍這事情,未經請示就敢擅殺一品大員,不得不讓人佩服袁崇煥的膽量。

  在古代,殺人可是非常非常嚴肅的事情。就好比明朝的時候,就算一個普通的死囚被定了罪了,也不能隨意亂殺,而是要層層上報,最後直接到皇帝那裡。只有皇帝批示了,說這個人能殺了,下面才敢動手。

  一個普普通通的死囚被殺都這麽麻煩,袁崇煥都沒有獨立的權利這麽做,更何況是堂堂一總兵。未經請示皇命就給殺了,可以說單憑這一點,袁崇煥就死的不冤。

  之所以說他冤枉,那就是因為說他是賣國賊這一塊。擅自跟女真人議和,可能袁崇煥是想著拖延時間。而且也算不上是議和,充其量也就是互相之間通了幾封信,用來拖延時間用的,算是無心之失。可他偏偏沒想到,這可是犯了忌諱。

  這一條罪名更大,就算皇帝相議和。甭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那都得召集大臣,一群人商量一下。到最後這事情能不能成還不一定呢。可袁崇煥膽子大,想到了這樣的辦法,覺得可能很有用,可能的確比直接用兵強多了,索性就做了,完全沒有考慮其他的事情。

  這兩條,無論是哪一條拿出來,袁崇煥都少不了挨上一刀。但這些明眼人都知道,這些罪名那是次要的。袁崇煥當時做的時候做都做了,崇禎皇帝也都知道,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是過去了。可以說只要崇禎皇帝力挺他,他就算做的再過分, 也是任爾東西南北風。

  關鍵是袁崇煥後來做的事情遭到了猜忌,再加上其他人不斷的攻訐,連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最後新帳老帳一起算,可不就悲劇了麽。鬧的山宗的人費盡千辛萬苦想要為袁崇煥翻案,可是始終沒有成功。

  在江湖上面,大多數人對於袁崇煥的死都是抱有可惜的態度。畢竟袁崇煥鎮守遼東戰功彪炳,打的女真人是沒有一點脾氣,乃是赫赫有名的戰將,自然被這些江湖上直來直去的人物所敬仰了。

  一聽袁承志是袁崇煥的兒子,一群江湖人就立刻變得熱切起來。偶像的兒子,無論如何自然都要給三分面子的。先天上靠有個好爹,袁承志就佔了大便宜。

  在其後,袁承志過人的身手這就不說了,在座的九成九沒有他厲害。背景就更不用說了,師承華山派神劍仙猿穆人清的徒弟。華山派可是老牌大派,門人弟子個個名震一方,也不是他們可以抗衡的。

  當然了,現在來的也不是什麽大門派的人。什麽少林武當峨眉之類的頂尖門派,那是一個都沒來,可能是覺得有些跌份吧。畢竟這是綠林豪傑選盟主,說的不好聽點的,那其實就是一群混**的人選帶頭大哥。

  算起來,袁承志的背景有了,身份有了,身手也有了。再加上金龍幫幫主焦公禮,程青竹,沙天廣等等幾個勢力雄厚的人,聯名推舉袁承志為盟主。雖然競爭者也有,但袁承志無疑是成為盟主機會最大的那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